Workflow
中国同辐(01763) - 2025 - 中期业绩
中国同辐中国同辐(HK:01763)2025-08-28 21: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8.57764亿元,同比增长1.7%[58][60][62]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3.41亿元,同比增长11.2%[60][6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72亿元,同比增长11.3%[60][62] - 公司毛利率为51.1%,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58] - 公司经营利润率为16.0%,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58] - 公司净利润率为11.9%,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58] - 公司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2,810.3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7%至报告期内的2,857.8百万元人民币[164][167] - 公司销售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346.1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9%至报告期内的1,398.2百万元人民币[165][168] - 公司毛利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464.2百万元人民币下降0.3%至报告期内的1,459.5百万元人民币[165] - 公司毛利率从52.1%下降至51.1%[165] - 公司其他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26.0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80.5%至报告期内的46.9百万元人民币[166] - 公司毛利润下降0.3%至14.59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52.1%降至51.1%[169] - 其他收入增长80.5%至469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政府补助和股息收入增加[17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11.2%至6.019亿元人民币,占收益百分比从24.1%降至21.1%[171][176] - 行政开支、研发成本及信用减值损失增长11.0%至4.47亿元人民币,占收益百分比从14.3%升至15.6%[172][178] - 财务费用增长23.8%至298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费用增加[173][179]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增长54.4%至750万元人民币[174][180] - 除税前利润增长9.9%至4.311亿元人民币[182][187] - 期间利润增长11.2%至3.41亿元人民币[184][18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环比/期末)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56.51793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6.0%[58] - 公司净资产为人民币79.60491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8%[58] - 总资产达156.518亿元人民币,总负债76.913亿元人民币,总权益79.605亿元人民币[185][190] - 流动资产净值增长7.7%至41.93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预付款项及存货增加[193][194] - 公司调整后净杠杆比率在2024年12月31日为34.9%[199] - 公司调整后净杠杆比率在2025年6月30日为38.4%[199] - 公司速动比率在2024年12月31日为1.6倍[200] - 公司速动比率在2025年6月30日为1.5倍[200] 核药业务表现 - 核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516亿元,同比下降6.6%[67][69] - 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物收入人民币8.479亿元,同比下降1.9%[67][69] - 氟药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2.8%[67][69] - 总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8.578亿元,其中核药业务收入16.516亿元(占比57.8%)[87] 呼气检测业务表现 - 呼气检测业务收入人民币7.8666亿元,同比下降11.5%[67][69] 放射源业务表现 - 放射源产品收入人民币2.52亿元,同比下降1.9%[71][74] - 放射源业务收入人民币2.52亿元(占比8.8%),同比小幅下降1.9%[87] 辐照相关业务表现 - 辐照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0.887亿元,同比上升2.5%[75][78] 核医疗设备及相关服务表现 - 核医疗设备及相关服务收入人民币2.477亿元,同比下降9.6%[79][81] - 公司旗下中核安科锐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获得19台配置许可,占高端放疗设备总许可量的68%[79][80] - 核医疗装备及相关服务收入人民币2.477亿元(占比8.7%),同比下降9.5%[87] 贸易服务及其他业务表现 - 贸易服务及其他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178亿元,同比增长45.3%[83][85]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从15.1%提升至21.6%,增长6.5个百分点[87] 国际化经营表现 - 国际化经营出口收入达人民币3.495亿元,同比增长63.4%[83][85] - 公司在秘鲁签署首个拉美地区食品用伽马辐照站项目[43][48] - 公司碳[14C]酸钡产品实现中国堆产医用同位素首次批量出口[49][51] - 中国同辐北京分公司中标乌兹别克斯坦卫生部急诊中心医疗设备供应项目[36][39] - 中国同辐签约孟加拉百万居里设计装源量辐照站设备供应合同,实现南亚市场新突破[36][40] - 中核海得威巴西市场GMP认证获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批准,南美市场布局取得突破[42] - 中核高通与韩国VSI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碳纳米管X射线技术构建全链条合作体系[42] - 呼气诊断产品新获沙特2个注册和尼日尔1个注册,正在8个国家推进11个注册证[94] 研发与创新进展 - 原子高科华北基地完成诊断用碘[131I]化钠胶囊、磷[32P]酸钠盐口服溶液、碘[125I]密封籽源工艺验证,产品指标达标,部分车间具备全面投产能力[29][32] - 原子高科氟化钠注射液通过GMP符合性检查,获得全面市售资质[30][33] - 原子高科研发氟[18F]贝他嗪注射液启动III期临床试验首家中心,进入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临床研究实质性阶段[35][37] - 原子高科南京高科新建研发场所获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首个动物实验平台正式运营[35][38] - 中核秦同首批商用堆照碳-14同位素产品上市,实现国内碳-14同位素全产业链贯通[29][31] - 专利申请74项,专利授权106项,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054项(含发明专利224项)[97] - 发布国家标准1项、国家药典标准2项,另有2项国家标准在编[97] - 公司专利申请74项,专利授权106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有效专利1,054项,其中发明专利224项[100] - 公司碘[131I]苄胍注射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102] - 公司氟[18F]司他明注射液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102] - 公司硫胶体药盒及锝[99mTc]硫化胶体注射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103] - 公司氟[18F]吡酰胺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试验,为一类创新药[103] - 公司氟[18F]贝他嗪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试验并启动III期临床试验[105] - 公司6-[18F]氟-L-多巴注射液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105] - 公司镓[68Ga]多特安肽注射液和注射用多特安肽药盒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106][108] - 公司镥[177Lu]氧奥曲肽注射液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106][108] - 公司钯[103Pd]密封籽源完成各项临床前研究工作[107][109] - 首批商用堆照碳-14同位素产品生产上市,实现全产业链贯通[110][112] - 建成国内首条年产万居里无载体氯化镥[177Lu]溶液生产线[110][112] - 无载体氯化镥[177Lu]溶液产品指标满足欧洲药典要求,获国内30余家客户试用反馈良好[110][112] - 伽玛刀产品于2024年7月5日成功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111][113] - 公司推进8款放射性药物临床试验[144] 生产能力与基地建设 - 公司拥有8个研发生产基地[10] - 医药中心累计运营29家,其中正电子生产线23条、锝药生产线29条[127][129] - 9家医药中心进入取证阶段,1家在建,6家处于项目前期[127][129] - 华北医药基地完成第一批产线热试,华东基地完成设备安装,华南基地完成项目建议书调整[127][129] - 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完成碳-14、锶-89热试,满足生产条件[130][131] - 高丰度13CO气体富集项目二期完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吨级产能生产基地[130][131] - 夹江放射源基地一期通过辐射安全认证审查,二期完成厂房土建验收[130][131] - 天津辐照项目正式开工,将完善环渤海地区产业布局[130][131] - 公司夹江放射源基地一期已投产,二期获得辐射安全许可证[147] - 公司华北医药基地一期获得生产许可证并启动试生产[147] 公司规模与市场地位 - 公司员工总数为3,361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6] - 公司服务超过18,000家医疗机构[10] - 公司每年服务人数超过6,000万人[10] - 公司供应配套放射源设备超过40,000台[10] - 公司已形成37家医药中心的网络布局[10] - 公司在国家卫健委批复配置许可的大型甲类放疗设备中占比近70%[10]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显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尿素呼气试验药盒及测试仪制造商[7] - 公司是中国最大、品种最全的放射源产品生产商[7] - 公司产业规模在国内辐照应用领域排名第三[7] - 中国同辐射波刀获2024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19台,占比68%[36][41]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7月25日任命肖亚飞先生为董事长,接替于2025年7月4日辞职的韩泳江先生[14][17] - 公司监事会于2025年6月3日解散,所有监事包括主席刘忠林先生均于当日卸任[20] - 马晓宇女士于2025年7月4日获委任为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19] - 刘修红女士于2025年3月28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15][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肖亚飞先生[20] - 公司授权代表为王仓忍女士和关秀妍女士[20][21] 企业社会责任与活动 - 公司参与行业重要学术会议14场[66][68] - 公司开展公益活动200余场[66][68] - 公司完成5家基层医院核医学示范项目建设启动[90] - 全国核医学诊疗示范项目参与医院累计达86家,其中7家启动示范项目,3家通过验收[133] - 公司协助四川西部13家医院建立核素治疗联盟,覆盖2000万人口服务网络[134] - 公司已启动7个示范项目,其中3家医院通过验收,全国共86家医院参与示范项目[135] - 公司建立核素治疗联盟覆盖凉山、攀枝花、乐山和甘孜等地区[134] 运营与安全管理 - 公司上半年8家成员单位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141] - 公司上半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事故事件[141] - 公司开展质量数字化平台优化管理流程,实现质量目标动态平衡[139] - 公司获得中质协QC小组"示范级"荣誉及中核集团质量奖项[139] - 公司推动多中心智慧培训平台、临床研究协作平台和质量控制管理平台开发[137] - 公司开展放射性废物送储和废源再利用工作,强化辐射安全管理[141] - 公司推进同位素相关智能工厂建设,完成智能制造协同平台及试点车间物联网整体设计[120][121] - 公司按季度开展网络安全渗透测试,推进网络安全二级能力中心建设[120][121] 研发资源与人才 - 公司研发团队由670名研发人员组成[117][119] - 公司拥有外籍高端人才1人,国家级人才16人,省部级人才9人[117][119] - 公司设有首席专家6人、技术带头人15人[117][119] 投资与基金 - 公司对同辐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实缴资金余额为人民币4.10亿元,占基金实缴总额9.10亿元的45.08%[122][125] - 同辐基金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0.1489亿元,公司持有份额价值4.5751亿元,占集团总资产2.92%[122][1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23]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21]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18年7月6日,股份代号1763[2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长安支行[23] 未来计划与展望 - 公司计划通过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放射性药物和核医疗装备等核心产品规模化出口[146] - 公司计划年底完成本部卓越绩效模式全面贯标[148] - 公司大部分设施和营业额位于中国大陆,业绩受中国经济环境影响[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