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8.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5%[2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89503.26万元,同比增长5.55%[5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5%至8.95亿元,主要因新型显示及智能驾驶业务增长[5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5%至8.95亿元[16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753,351,313.53元,较2024年同期的929,592,242.40元下降18.9%[1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2.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59%[2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2.76万元,同比下降171.59%[5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2,304,345.21元,较2024年同期的26,699,245.62元下降183.5%[16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27,570.76元,较2024年同期的28,253,271.60元大幅下降[16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40.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46%[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同比下降172.73%[2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较2024年同期的0.11元显著下降[16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5%,同比下降3.35个百分点[24] 成本和费用表现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6.90%至1.32亿元[59]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26.9%至1.32亿元[16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69,186,226.31元,较2024年同期的57,284,430.50元增长20.8%[172] - 管理费用激增52.5%至9141万元[16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579,609,904.35元,较2024年同期的791,389,718.75元下降26.7%[17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信用减值损失为1,818,385.27元,较2024年同期的16,127,486.36元下降88.7%[16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24.38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32.40%[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7124万元,同比增长232.40%[5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243,763.08元,较2024年同期的-53,808,053.01元显著改善[17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09,063,322.90元,较2024年同期的882,887,400.34元增长14.3%[17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92,841,592.84元,较2024年同期的166,346,970.63元增长15.9%[17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35.33万元,同比增长37.0%[17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27.13万元,同比转负(上年同期为1.31亿元)[17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0亿元,同比减少10.9%[17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00.73万元,同比转正(上年同期为-6980.54万元)[179]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降至1000.65万元,同比减少98.3%[180]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为4699.07万元,同比减少91.1%[181]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现金为0元,同比减少100%[181]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为2397.71万元,同比减少78.0%[181] - 合并层面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6708.14万元,同比减少43.6%[177]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972.61万元,同比减少56.0%[17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29.2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86%[24]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29.29亿元,较期初30.153亿元下降2.9%[1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9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85%[2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95个百分点至9.82%[62]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31个百分点至15.68%[62] - 固定资产占比上升2.89个百分点至32.61%[6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876亿元,较期初2.071亿元增长38.9%[1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500万元,较期初1.6亿元下降90.6%[16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594亿元,较期初6.329亿元下降27.4%[160] - 存货期末余额为4.736亿元,较期初4.296亿元增长10.2%[16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5.809亿元,较期初17.276亿元下降8.5%[16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893亿元,较期初2.492亿元下降24.0%[16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422亿元,较期初4.059亿元下降15.7%[162]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52亿元,较期初3.244亿元下降22.3%[162] - 货币资金锐减68.7%至3398万元[164] - 应收账款减少27.7%至3.19亿元[164] - 合同负债增长114.6%至2069万元[165] - 长期借款减少25.1%至2.15亿元[166] - 未分配利润下降14.7%至2.77亿元[163] - 递延收益减少9.9%至3615万元[16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激增512.2%至3979万元[164] 业务线表现 - 安全监控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8%[55] - 智能驾驶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车载镜头出货量增长60%以上[57] - 新型显示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产品包括投影、VR设备等[57] - 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45.11%,毛利率达66.06%[63]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安全监控行业"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预计达7%,2025年全行业市场总额将超1万亿元[32] - 2025年全球光学镜头总需求量预计约64.3亿颗,同比增长3.9%,五年复合增长率2.1%[34] - 2025年Q1全球AR眼镜出货量11.2万台(中国4.5万台,同比增5%),Q2出货量15.1万台同比增40%[36][3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投影销量277.8万台同比下降3.9%,销额46.8亿元同比下降2.9%[38] - 2025年全年智能投影销量预计572.8万台同比下降5.2%,销额95.4亿元同比下降4.6%[38] - 智能投影500元以下市场份额从33.2%降至22.1%,500-999元价格带占比32.8%同比增10.4个百分点[38] - 智能投影激光光源产品份额达14.3%同比增3.1%,三色激光占比超8成同比增8.7%[39] - 4K智能投影销量份额达11.1%同比增4.3%,销量涨幅超50%[39] - 光学变焦产品销量占比6.2%,销额占比23.4%同比大涨13%,销量/销额涨幅均超110%[39] - 搭载AI大模型的智能投影产品销量份额达6.6%[39] - 2025年全球车载镜头需求量预计增至4.4亿颗,同比增长17.6%[42] - 2024年全球车载镜头需求量约3.7亿颗[42] - 专业安全防范镜头年销售量预计保持6%-7%增长率(2025-2028年)[55] - 消费类泛安全防范镜头销量将从2024年250000K颗增长至2028年385000K颗[55] - 消费类泛安全防范镜头增长率预计保持10%(2025-2028年)[55] - 2035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超2000亿美元[41] - 2035年全球智能驾驶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1.2万亿美元[41] - 消费类安全防范产品市场据TSR报告显示将保持稳定增长[140] 投资与募资活动 - 投资额同比下降10.72%至3329万元[69]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39,223,781股,发行价格为12.11元/股[71]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74,999,987.91元[71] - 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7,845,142.24元(不含增值税)[7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67,154,845.67元[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产品智造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1,125.2万元[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18,090.28万元[72] - 募集资金总额中已投入金额占比61.28%[71] - 募集资金净额与总额的比率为98.35%[71] - 发行费用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1.65%[71] - 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初始金额为467,154,845.67元[71] - 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产品智造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6.78亿元[75] - 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产品智造项目本年度投入金额2.83亿元[75] - 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产品智造项目累计投入金额28.68亿元[75] - 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产品智造项目投资进度61.31%[75] -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76]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已使用募集资金7.5亿元[75]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投资进度100%[75]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3,526.24万元[76] - 节余募集资金8.13万元转入基本存款账户[76] - 项目延期原因包括材料供应受阻及市场需求变化[75] - 委托理财总额1.65亿元,其中未到期余额5500万元[79] - 2025年5月20日公司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139] - 公司收购长益光电以增强泛安全防范领域竞争力[140] - 收购采用全股份支付方式且主要股东延长股份锁定5年[140] - 整合将提升公司在技术、产品和渠道等多维度协同效应[14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中山联合汽车技术净亏损2784.8万元[84] - 子公司中山联合光电显示技术净亏损1678.25万元[84] - 子公司合立技术净亏损592.18万元[84] - 中山联合汽车技术净资产为负5783.02万元[84] - 中山联合光电显示技术总资产8.43亿元[84] - 合立技术净资产为负6778.59万元[84] - 报告期内新增3家子公司(中山泰越、中山联正、中山锐进)[84] 股权与股东情况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0,121,474股至48,310,646股,占比从21.72%降至17.96%[144]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0,121,474股至220,738,120股,占比从78.28%升至82.04%[144] - 公司总股本保持不变,仍为269,048,766股[144] - 股东龚俊强持股47,747,349股占比17.75%,其中35,810,512股为限售股[149] - 股东龚俊强质押股份25,690,000股[149] - 股东光博投资持股16,792,771股占比6.24%,报告期内减少672,600股[149] - 股东邱盛平持股16,544,256股占比6.15%,其中12,408,192股为限售股[149] - 股东刘鸿持股13,500,000股占比5.02%,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49] - 股东王毅仁持股13,252,356股占比4.93%,报告期内减少531,600股[149]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2,793,400股占比1.04%[149] - 前10名无限售股东中,光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数量最多,为1679.2771万股[15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龚俊强、邱盛平[198]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269,048,766股,注册资本为269,048,766元[198] - 公司于2017年8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198] 员工持股与激励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79名核心员工,持有2,793,400股,占公司总股本1.04%[98] - 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股权激励成本计入当期损益总计3,533,632.02元(销售费用189,826.62元,管理费用2,525,178.24元,研发费用818,627.16元)[100] - 董事长龚俊强等6名高管各持有100,000股员工持股计划股份,人均持股比例0.03%[98][99] - 员工持股计划因2024年营收未达考核触发值,首批解锁期标的股票权益未能解锁[100] - 报告期内1名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离职,其份额按认购成本收回且尚未重新授予[9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3,533,632.02元[18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3,533,632.02元[192]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6] - 监事王文战于2025年5月12日经选举就任,刘隽麒因个人原因同日离任[95] - 控股股东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并赔偿投资者损失[110] - 控股股东承诺自2017年8月11日起长期避免与公司产生同业竞争[110] - 控股股东承诺不利用控制关系损害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110] - 控股股东承诺其控制的其他经营实体不兼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110] - 回购承诺包含按市场价格且不低于发行价的购回条款[110] - 控股股东承诺不新设或收购从事与公司相同业务的经营性机构[110] - 公司对新技术新产品拥有优先受让和生产权[111] - 公司对关联方资产出售享有优先购买权且交易条件不逊于第三方[111] - 关联方需在三十天内响应公司优先权行使决定[111] - 控股股东承诺避免业务竞争并明确五种退出竞争方式[111] - 承诺函有效期涵盖控股期间及离职后三年[111] - 禁止以不公平条件输送利益损害公司利益[111] - 控股股东职务消费行为受到明确约束[111] - 禁止动用公司资产进行非职责相关投资[111] - 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11] - 若违反承诺需公开道歉并接受自律监管[111]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11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违反经营承诺将停止领取薪酬及分红至少5个工作日[112] - 公司确认不存在向认购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或补偿的情形[113] - 公司保证电子版与书面申请文件完全一致且无虚假记载[113] - 董事及高管承诺将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13] - 控股股东承诺若因未履行承诺获得收入将归公司所有并在5日内支付[112] - 公司承诺按市场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进行股份回购[112] 关联交易与担保 - 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14] - 报告期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1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21]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2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24] - 公司作为出租方将部分厂房出租予多家企业并按市场公允价格收取租金[130] - 公司子公司北极极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海淀租赁外部办公场所用于生产经营[130]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0万元[132]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0万元[132] - 公司对子公司中山联合光电制造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金额1,446.78万元[132]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类型为连带责任担保无反担保[132] - 报告期内公司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50,000万元[133][134] - 报告期内公司实际担保发生额为12,789.64万元[133][134]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7,920.84万元[133][134]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4.97%[134] - 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余额3,620.42万元[134] 其他重要事项 - 政府补助收益为843.40万元人民币[28] - 公司面临
联合光电(30069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