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领控股(00061) - 2025 - 中期业绩
绿领控股绿领控股(HK:00061)2025-08-28 22:2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下降3.8%至7034万港元(2024年同期:7312.5万港元)[3][4]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3,12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70,340千港元,降幅3.8%[32] - 收入为70,340,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3,125,000港元减少3.8%[59] - 毛利润同比下降60.4%至469.1万港元(2024年同期:1185.1万港元)[3][4] - 毛利为4,691,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851,000港元大幅减少60.4%[60] - 期内亏损1.6976亿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171.006亿港元)[3][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约1.697亿港元[14]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169,763,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909,000港元增加66.6%[59][63]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68.877百万港元,同比扩大70.5%[28] - 期内亏损增加主要由煤炭业务分部利润减少约7,612,000港元及融资成本增加约59,360,000港元所致[63] - 每股亏损32.3港仙(2024年同期:每股盈利328.0港仙)[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9,763千港元,但包含已终止经营业务后转为溢利1,726,335千港元[4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融资成本大幅增至1.6901亿港元(2024年同期:1.0965亿港元)[4]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激增至169.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4.1%[28] - 融资成本为169,010,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9,650,000港元增加54.1%[62] - 融资成本大幅增加,从2024年上半年的109,650千港元上升至2025年同期的169,010千港元,增幅54.1%[37] - 可换股票据利息开支激增,从2024年上半年的468千港元猛增至2025年同期的31,799千港元,增幅达6,695.5%[37] - 其他借贷利息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9,128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137,163千港元,增幅25.7%[37] - 政府补助从2024年上半年的13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51千港元,增幅292.3%[34] 各业务线表现 - 煤炭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70.34百万港元,同比减少3.8%[28] - 煤炭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盈利3.76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6.9%[28] - 系统集成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分部盈利0.617百万港元,同比扭亏[28] - 已终止经营的采矿业务分部详情披露于附注9[25]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盈利1,811,970千港元,主要来自视作出售山西煤炭集团的收益1,862,901千港元[42] - 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50,931千港元,但视作出售收益带来净溢利1,811,970千港元[43] - 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为113,850千港元,但销售成本达116,541千港元,导致毛损2,691千港元[43] 财务和资本结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612.9万港元(2024年末:201.6万港元)[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613万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约411万港元[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29,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2,016,000港元增加204.0%[66] - 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减少至1657.7万港元(2024年末:5545万港元)[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55,450千港元(2024年末)下降至16,577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降幅70%[50] - 账龄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14.4%(2,383千港元/16,577千港元)[5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48,341千港元(2024年末)下降至16,489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降幅66%[51] - 流动负债净额增至25.186亿港元(2024年末:20.402亿港元)[8][9]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25.186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约4.784亿港元[14] - 资本亏绌扩大至26.74亿港元(2024年末:24.803亿港元)[9] - 总资本亏绌为2,674,000,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2,480,302,000港元增加7.8%[64] - 可换股票据流动部分增至3.207亿港元(2024年末:0)[8][9] - 总借贷约12.85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约3460万港元[14] - 公司累计亏损约120.286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约1.697亿港元[14]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9,55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1,932千港元,降幅达51.9%[30] - 总资产为71,932,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149,555,000港元减少51.9%[64] - 煤炭业务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9,809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0,700千港元,降幅49.3%[30] - 总负债达2,745,932千港元,其中未分配企业负债为2,717,961千港元,占比98.9%[30] - 总负债为2,745,932,000港元,较2024年底的2,629,857,000港元增加4.4%[64]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为526,260,404股,股本金额为526千港元[52]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26,260千股,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45] 债务和流动性风险 - 2017年可换股票据未偿还本金4000万美元(约3.12亿港元)已逾期[16] - 2017年可换股票据未偿还本金为40,000,000美元(相当于312,000,000港元)[70] - 收购附属公司相关应付款项约1.31亿港元(人民币1.197亿元)已逾期[16] - 应付联营公司款项约4.895亿港元需按要求偿还[16] - 2024年可换股票据总额3.95亿港元将于2026年6月26日到期[16]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需依赖多项纾困措施[17] - 公司需与2017年可换股票据持有人协商延长还款到期日[18] - 公司需与其他应付款项债权人协商延长收购附属公司代价还款期[18] - 公司正与债权人就账面值约人民币1.197亿元的其他应付款项延期进行磋商[7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12月底前完成潜在债务重组并与2017年票据持有人达成和解/延期协议[75] - 公司抵押资产包括附属公司股本、应收账款及柬埔寨土地权益以担保2017年可换股票据[77] - 2025年8月初潜在投资者已向2017年票据持有人提出重组条款建议[78] - 公司要求其他债权人在潜在重组落实前暂不采取法律行动[78] - 公司正与一家中国国有企业磋商作为债务重组计划部分的投资条款[74] 会计政策和公司治理 - 公司会计政策采用历史成本基准,与上年度保持一致[19][20] - 公司无中期股息派付计划,且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中期股息[40] -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期內中期股息[54] - 全体董事确认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规定[88] - 公司存在企业管治守则偏离:主席谢南洋先生同时兼任行政总裁[8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已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7]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2024年底同)[82] 市场环境和经营策略 - 中國2025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達5.3%[55] - 焦煤市场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维持调整阶段,价格可能逐步走出谷底但近期不会有强劲反弹[85] - 钢铁产量预期温和反弹,为焦煤采购和煤炭加工需求提供部分支持[85] - 公司优先确保向现有客户提供持续稳定的洗煤、配製及精煤供应服务[86] - 公司致力于提供高品質、低雜質的煤炭产品以巩固细分市场竞争地位[86] - 公司将进一步推动成本控制并改善营运效率以增强抗风险能力[86] - 公司对2025年下半年持审慎乐观态度,预期工业能源需求将适度提升[86] 外汇和融资 - 公司收入以人民币结算而费用涉及港元/美元,存在外汇风险但未采取对冲措施[79] - 公司银行存款以港元/人民币/美元为主,融资方式包含内部资源及债务股权融资[80] 雇员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46名(2024年底:47名),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和香港[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