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4.569亿元,同比下降3.5%[4][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56,919千元,同比下降3.5%[26] - 公司收入從2024年上半年的4.733億人民幣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4.569億人民幣,同比下降3.5%[67]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56,91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73,335千元下降3.5%[77][80]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965亿元,同比下降13.0%[4][7] - 综合毛利同比下降13.0%至196.5百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下降4.7个百分点至43.0%[35] - 公司毛利率为43.0%,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4][7] - 公司净亏损人民币3263.6万元,同比下降410.0%[4][8] - 公司净亏损率为7.1%,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4][8] - 期内亏损人民币32,636千元,同比下降410.0%[2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除稅後虧損3263.6萬人民幣,相比2024年同期盈利1052.8萬人民幣,盈利能力顯著惡化[67] - 2025年上半年集团除税前亏损30,680千元,而2024年同期盈利15,069千元[77] - 公司税前亏损为人民币36,073千元,相比去年同期利润11,895千元大幅下降[91] - 基本每股亏损为3.78分,相比去年同期每股盈利1.25分转亏[9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同比上升5.2%,达人民币260,389千元[26] - 公司销售成本上升5.2%至260.4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销售折扣下降、产品结构变化及新增实验室固定运营成本增加[34]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20.3%,融资成本同比上升64.5%[26] - 行政开支上升20.3%至56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并购基准医疗和人员调整相关支出[40] - 行政开支2025年上半年为56,24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6,767千元增长20.3%[77] - 研发成本维持46.0百万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10.1%[41] - 公司研發成本為4604.6萬人民幣,較2024年同期的4840.1萬人民幣下降4.9%[67] - 研发成本2025年上半年为46,046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8,401千元下降4.9%[77]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46,046千元,同比下降4.9%(2024年同期:48,401千元)[83] - 雇员福利开支(含董事)总额为人民币194,482千元,同比增长2.6%(2024年同期:177,150千元)[8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30,009千元,同比增长41.4%(2024年同期:21,219千元)[83][93]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12,314千元,同比增长12.0%(2024年同期:10,991千元)[83]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人民币1,956千元,同比下降56.9%(2024年同期:4,541千元)[88] - 银行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5,478千元,同比下降16.0%(2024年同期:42,222千元)[83]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人民币6,262千元,同比下降44.6%(2024年同期:11,310千元)[83] 各条业务线表现:血液学检测 - 血液学检测收入同比下降7.1%,占收入比重60.6%[30] - 血液病学检测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76,691千元,同比下降7.1%[77] - 血液学检测分部业绩下降9.0%至61.7百万元人民币,占分部收入比重22.3%[37] 各条业务线表现:肿瘤检测 - 肿瘤检测收入同比增长68.3%,占收入比重从2.3%提升至4.0%[30] - 肿瘤检测分部业绩由盈利1.7百万元转为亏损13.6百万元,主要因收购基准医疗产生运营亏损及无形资产摊销[37] - 肿瘤分部2025年上半年业绩亏损13,638千元,而2024年同期盈利1,702千元[77] 各条业务线表现:科研服务及CRO - 科研服务及CRO收入同比增长50.6%,达人民币32,059千元[32] - CRO及研发项目分部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32,05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1,285千元增长50.6%[77][80] - 公司科研服务板块上半年实现整体收入近人民币2000万元[18] 各条业务线表现:临床检测服务 - 临床检测服务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424,86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52,050千元下降6.0%[80] 各条业务线表现:特检试剂和产品 - NGS检测IG/TCR重排技术产品销售额增长超过50%[10] - 实体瘤大panel检测及实体瘤MRD检测同比增长均超过100%[11] - 公司免疫组库核心产品淋思康业务覆盖26个省超160家机构,收入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30%[15] - 公司特检试剂业务自营产品销售额较2024年同期上涨超过20%[16] - 公司明星产品UriFind®试剂销售量较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82%[17] - 公司无创胃癌早检产品Gastromia®阴性准确率高达99%以上[17] - 公司旗下质谱平台开展药物基因和遗传病基因检测项目200余项,新增获批质谱检测项目一类试剂备案1项及二类体外诊断试剂盒1个[13] 研发和创新进展 - 公司新增研发检测项目56项,其中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相关项目16项[14] - 公司科研部门发表文章33篇,申请67项专利(其中29项授权),获得24项著作权[14] - 公司PacBio测序服务单Cell产出提升高达49%[18] 运营和合同表现 - 公司新增合同金额约人民币978万元,库存合同金额超过人民币3700万元[19] - 互联网医院平台合作医生总数近500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医生占比27%[20] - 公司实验室覆盖全国3000多家医院临床检测网络[22]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经营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33.7百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改善52.0%[4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302.4百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69.4百万元[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700.9百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3.7%[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8.6%至人民币700.9百万元[49]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3.77百万元[49]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02.5百万元[49]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6.0百万元[49] - 公司现金储备充足,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约人民币18.8亿元[23]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24年底的3.816億人民幣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009億人民幣,增長83.7%[69] - 即期定期存款从2024年末的1,217,543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44,715千元人民币,下降30.6%[101] - 非即期定期存款从2024年末的410,000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0,000千元人民币,下降19.5%[101] - 定期存款(三個月以上)從2024年底的12.175億人民幣減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8.447億人民幣,下降30.6%[6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436.9百万元[51] - 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为人民币370百万元[51] - 资本负债比率为15.3%[52] - 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5.142百万元[54] - 抵押借款涉及人民币6900万元及人民币1.32亿元[58] - 计息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2.866億人民幣減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459億人民幣,下降14.2%[69]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净值为2,852,673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24,358千元增长1.0%[70] - 2025年6月30日长期计息银行借款为191,30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8,500千元大幅增长179.3%[70]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初的人民币437,033千元增至2024年末的人民币575,064千元,增长31.6%[94]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7,991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245,615千元,增幅达546.5%,主要由于收购附属公司带来人民币207,379千元许可[9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32,538千元微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637,074千元,增长0.7%[96]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8,327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35,203千元,增长5.4%[96][98] - 账龄超过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高,2025年6月末2-3年、3-4年、4-5年及5年以上合计占比达43.8%[96] - 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为人民币6,262千元,而2024年全年为人民币71,174千元[96] - 2025年6月末个别评估的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58,815千元,预期亏损率高达77%[98] - 2025年6月末账龄5年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亏损率为49%,较2024年末的64%有所改善[98] - 2025年6月末账龄1年内的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亏损率为5%,与2024年末的4%基本持平[98] - 公司有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52,627千元的楼宇已抵押作为银行融资担保[94]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98,957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5,596千元人民币,增长16.8%[9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上市基金投资)从2024年末的324,441千元人民币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8,470千元人民币,下降1.8%[102]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178,018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0,656千元人民币,下降9.8%[103]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从2024年末的330,523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37,717千元人民币,增长2.2%[104]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355,066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37,215千元人民币,增长23.1%[105][106]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286,566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5,915千元人民币,下降14.2%[105][106] - 五年以上到期的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52,000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9,800千元人民币,增长72.7%[106] - 股本从2024年末的1,58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96千元人民币,增长6.7%[10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為5.019億人民幣,與2024年底的5.042億人民幣基本持平[69] 收购和投资活动 - 公司参投基金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亏损约人民币1015万元[8] - 新冠业务相关应收账款计提信用损失约人民币842万元[8] - 并购基准医疗导致新增费用及亏损合计约人民币1600万元[8] - 公司完成收购广州康丞唯业生物科技100%股权,总代价约人民币208,475,000元,其中现金人民币148,302,000元,股权支付59,431,356股价值人民币60,173,000元[113] - 收购产生商誉人民币2,335,000元,可识别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06,140,000元[113] - 广州康丞唯业自收购起贡献收入人民币6,576,000元及综合亏损人民币6,772,000元[113] 股本和公司治理 - 公司股本增至人民币1,696,000元,股份数达1,040,758,392股,较期初增加59,466,452股(6.1%)[107] - 期内行使购股权35,096份,加权平均行使价每股0.17港元,行使日加权平均股价每股1.32港元[111] - 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3,396,84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每股0.17港元[111] - 公司持有库藏股7,064,000股,拟用于员工激励或流动性管理[114] - 2024年购回股份6,654,000股,减少股本人民币12,000元[107]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授出总计46,240,340份,行使价介于0.03-0.09美元[109] - 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黄士昂医生兼任,构成对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的偏离[115][11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118]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中期财务资料进行独立审阅未发现重大异常[118]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19] - 中期报告将包含上市规则要求的所有资料并于适当时刊发[11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夏新平博士、黄瑞瑨先生及顾华明先生[118] - 审核委员会主席夏新平博士具备上市规则要求的专业资格[118]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六名非执行董事[120]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监督财务报告程序及内部控制有效性[118] - 中期财务资料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18] - 外聘核数师安永根据香港审阅聘用准则第2410号执行审阅[118]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雇员总数3162人[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未動用結餘為7.347億港元,佔總所得款項淨額20.536億港元的35.8%[65] - 公司預計未動用的所得款項淨額將在2028年6月30日之前悉數動用[66] - 公司無意更改未動用的所得款項淨額的用途,正在積極監測市場環境[66]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954,305,654股,较去年同期增加0.4%[91]
康圣环球(0996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