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人民币106.5百万元或3.5%至人民币3,181.1百万元[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18.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07.46亿元人民币增长3.5%[14] - 报告期收入同比增长3.5%至人民币3,181.1百万元[3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5%,较2024年下半年增长6.5%[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人民币3,181.1百万元,同比增长3.5%[90] - 毛利同比增长人民币79.0百万元或3.8%至人民币2,157.6百万元[2][3] - 毛利率为67.8%[2] - 公司毛利率为67.8%,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94] - 溢利净额同比下降人民币80.8百万元或18.4%至人民币357.4百万元[2][3]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人民币74.9百万元或19.3%至人民币312.9百万元[2][3]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8.32分,同比下降19.3%[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溢利为45.7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3.00亿元人民币下降13.7%[12][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淨值为人民币357.4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80.8百万元或18.4%[101] - EBITDA同比增长人民币48.1百万元或4.2%至人民币1,204.2百万元[2] 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人民币168.0百万元至人民币1,018.8百万元[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1,018.8百万元,同比增长19.7%[96] - 财务成本同比增加人民币60.6百万元至人民币338.5百万元[3] - 财务成本大幅上升至3.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主要因银行贷款利息增加[16]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338.5百万元,同比增长21.9%[99] - 研发成本为19.3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09亿元人民币显著下降31.1%[15] - 其他开支为人民币213.0百万元,同比下降36.2%[98] - 所得税开支为10.03亿元人民币,其中即期税项5.29亿元人民币,递延税项4.74亿元人民币[18]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00.3百万元,同比增长9.3%[100] 各业务线表现 - 肿瘤药物分部收入最高,达129.5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0.7%[12] - 肿瘤治疗领域收入增长13.5%至人民币1,295.2百万元[39] - 肿瘤产品收入为人民币1,295.2百万元,同比增长13.5%[90] - 心血管系统药物分部业绩贡献最大,为59.67亿元人民币,占分部业绩总额52.4%[12] - 心血管系统治疗领域收入减少9.2%至人民币693.0百万元[39] - 心血管系统产品收入为人民币693.0百万元,同比下降9.2%[90] -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收入增长5.4%至人民币867.5百万元[39] - 中枢神经系统产品收入为人民币867.5百万元,同比增长5.4%[92] - 代谢治疗领域收入减少7.9%至人民币180.2百万元[39] - 消化与代谢产品收入为人民币180.2百万元,同比下降7.9%[92] 产品研发与批准进展 - 力扑素于2024年11月纳入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常规目录,所有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乳腺癌)均可获医保报销[40] - 博优诺截至2025年6月30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7种癌症适应症,所有适应症均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41] - 百拓维治疗前列腺癌适应症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乳腺癌适应症于2024年11月新增纳入,2025年1月1日生效[42] - 赞必佳于2024年12月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小细胞肺癌[44] - 赞必佳在全球18个国家或地区获得上市批准,是美国FDA自1997年以来近28年内唯一批准用于复发SCLC的新化学实体[44] - 希美纳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唯一上市甘氨双唑钠产品,唯一用于癌症放射治疗的增敏剂[45] - 米美欣于2024年6月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适用于成人重度疼痛(癌痛和非癌痛)[46] - 思瑞康及思瑞康缓释片营销至中国以外的其他50个发达及新兴国家[47] - 若欣林于2022年11月获批上市,并于2024年11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5年1月1日生效[48] - 瑞可妥于2021年1月获批上市,2023年12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于2023年1月获得FDA上市许可[50] - Erzofri于2024年7月获得FDA批准上市,专利有效期至2039年[51] - 金悠平于2024年6月获批上市,为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53] - 研发团队由611名雇员组成,包括59名博士和299名硕士[59] - 在中国获得272项专利并有89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59] - 在海外获得586项专利并有145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59] - 拥有31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在研产品[60] - 在研产品包括13种肿瘤产品、12种中枢神经系统产品和6种其他产品[60] -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14种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60] - LY30410(利斯的明透皮贴剂)于2025年3月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新药上市批准[61] - 若欣林于2025年4月获得中国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62] - Rotigotine Luye贴片相较Neupro贴片大小小8%[64] - Rotigotine Luye于2025年4月在英国上市[65] - LY03020于2025年1月在中国完成单次给药剂量递增(SAD)研究,同年5月完成多次给药剂量递增(MAD)研究首例受试者入组[69] - LY03021于2025年8月在中国完成1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72] - LY03021在重复给药毒性研究中NOAEL超出有效剂量50倍以上[72] - LY03020于2025年1月获FDA批准在美国开展精神分裂症临床试验[73] - 博优倍(BA6101)于2025年5月在澳门获批上市[75] - 博洛加(BA1102)于2025年5月在澳门获批上市[76] - 博优平(BA5101)于2025年8月在中国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血糖控制[76] - BA1104于2023年10月在中国完成3期临床试验首位患者入组[77] - BA1104于2025年3月获FDA同意简化临床策略,仅需1期PK试验即可支持美国BLA申请[77] - BA1302靶向CD228,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78] - 地舒单抗注射液(BA6101及BA1102)计划于2025年底前在英国提交BLA,2026年在美国提交申请[88] - 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获批上市[88] - 度拉糖肽注射液作为首款国产同类产品于2025年8月获批上市[88] 市场与销售网络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调脂药物市场总值为人民币75亿元[54] - 血脂康为2025年上半年第五大常用调脂药物[5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血管保护药品市场估计为人民币18亿元[55] - 麦通纳为2025年上半年中国第二大畅销国产七叶皂苷钠产品及第三大国产血管保护药品[55]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阿卡波糖产品市场总值估计为人民币6亿元[57] - 贝希为2025年上半年第二大常用国产阿卡波糖产品[57]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80个国家或地区,拥有超过50个销售伙伴[81] - 公司在中国通过约1,000名营销人员和1,740家经销商网络覆盖22,520多家医院[85] - 中国三甲医院覆盖率达89.5%(约2,320家),二级医院覆盖率达67.1%(约6,075家),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覆盖率达65.0%(约14,125家)[85] - 公司于2025年6月与上药控股合作推广博优平,覆盖全国25省份超70,000家医疗机构[86]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中向生物科技园发展代垫付款减少48.0%至人民币2,881千元[32] - 向Steward Cross销售产品减少20.3%至人民币4,197千元[32] - 向山东爱士津销售设备新增人民币1,483千元[32] - 关联方其他应收款项总额微增0.6%至人民币130,879千元[33] - 关联方其他应付款项激增2,752.3%至人民币101,164千元[33] 财务状况和流动性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人民币12.0百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0.3百万元[3] - 汇兑变动产生收益1.1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损失3830万元人民币[15]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344.28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6,304.093亿元人民币增长0.2%[6] - 流动资产总额为15,687.17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3,308.107亿元人民币增长17.9%[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93.620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93.7145亿元人民币增长40.5%[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317.18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77.9767亿元人民币增长14.1%[6] - 贸易应收款项增至28.9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21.3%,其中87.7%账龄在三个月内[21][23] - 应收票据降至2.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减少27.8%[21]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68.93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66.348亿元,减少3.7%[24] - 账龄超过六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显著增加,其中六至十二个月部分从人民币2.677亿元增至9.147亿元,一至两年部分从人民币2.817亿元增至8.611亿元[24] - 应付票据由人民币9409.6万元的存款作抵押,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4637.1万元抵押存款增加103%[25] - 流动负债总额为1,193.902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076.9142亿元人民币增长10.9%[6]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資產淨值约为人民币3,748.2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539.0百万元增长47.6%[102] - 流动比率由2024年12月31日的1.24略微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31[102] 借款和融资活动 - 计息贷款及借款(流动+非流动)为977.08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829.4444亿元人民币增长17.8%[6][7] - 公司计息贷款及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3.21054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18.70636亿元,增长15%[26][27] - 即期计息贷款及借款从人民币75.85074亿元增至87.21451亿元,非即期部分从人民币27.3598亿元增至31.49185亿元[26][27] - 2025年6月30日计息贷款及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9,770.9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294.4百万元增长17.8%[103] - 其中人民币7,668.5百万元须于一年内偿还,人民币2,102.4百万元须于一年后偿还[103] - 人民币7,072.4百万元贷款以固定利率计息[103] - 可换股债券(流动+非流动)为209.97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02.661亿元人民币增长3.6%[6][7] - 已贴现应收票据从人民币13.88428亿元增至22.72255亿元,增幅63.7%[26][27] - 已贴现信用证从人民币8.3238亿元增至10.68831亿元,增长28.4%[26][27]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24年12月31日的52.7%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9.1%[104] 资产抵押和担保 - 公司其他借款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人民币2.97004亿元增至4.19657亿元,增长41.3%[29] - 银行贷款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7.87681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7.94133亿元略有下降[31] - 银行贷款抵押的存款从人民币1.65711亿元增至1.74496亿元,使用权资产抵押从人民币2895万元降至2810.1万元[31] 资本和权益 - 资产净值(权益总额)为1,654.26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575.367亿元人民币增长5.0%[7]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469.25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415.4529亿元人民币增长3.8%[7] - 非控股权益为185.008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59.9141亿元人民币增长15.7%[7] 风险管理和投资 - 公司未就外汇风险进行任何对冲交易[106][107] - 未持有价值超过资产总值5%的重大投资[108] 生产和运营 - 公司拥有8个全球生产基地,德国米斯巴赫透皮贴剂生产基地满负荷运转并正增产[87] 股息政策 - 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0]
绿叶制药(02186)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