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花智控(02050) - 2025 - 中期业绩
三花智控三花智控(HK:02050)2025-08-28 22:5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约为人民币162.628亿元,同比增长18.9%[4]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利润约为人民币21.099亿元,同比增长39.3%[4]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57元,同比增长42.5%[4]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5.80349亿元,较去年同期18.86904亿元增长36.8%[5] - 除所得税前利润总额为2,536,488千元,同比增长36.8%[18][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6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内市场收入9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海外市场收入72.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23]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40元增长42.5%[33] - 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为21.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3%[33] - 每股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57元,同比增长42.5%[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利润为人民币21.099亿元,同比增长39.3%[3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2.628亿元,同比上升18.9%[58]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净利润人民币21.099亿元,同比上升39.3%[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8.9%至人民币162.628亿元[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9.3%[63]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36.761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162.628亿元,增加人民币25.867亿元[64] - 总收入同比增长18.9%至人民币162.63亿元,其中中国大陆收入90.52亿元(占比55.7%),海外收入72.11亿元(占比44.3%)[68] - 毛利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27.8%,毛利总额增长21.8%至人民币45.22亿元[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04999亿元,较去年同期6.32612亿元增长11.4%[5] - 研发费用增长11.4%至人民币7.05亿元,占收入比例4.3%[75]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28,991千元,同比增长68.0%[18][20]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长68.0%至人民币1.29亿元[76]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608,455千元,同比增长41.9%[18][2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7.8%至人民币117.41亿元,制冷空调零部件占比63.6%(74.62亿元),汽车零部件占比36.4%(42.79亿元)[70] - 所得税费用增长19.9%至人民币3.98亿元[79]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其中即期所得税3.78亿元人民币,递延所得税2051.6万元人民币[2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确认为人民币5.057亿元,同比增长42.0%[36] - 计提职工薪酬福利合计人民币2,157.3百万元[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收入为10,382,763千元,同比增长25.4%[18][22]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为5,871,026千元,同比增长8.9%[18][22] - 公司总收入为16,253,789千元,同比增长18.9%[18][22] - 制冷空调业务分部利润为2,926,860千元,同比增长30.4%[18][20] - 汽车零部件业务分部利润为1,595,290千元,同比增长8.7%[18][20]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3.887亿元,同比上升25.5%[58] -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8.741亿元,同比上升8.8%[58]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5%至人民币103.887亿元,占总收入63.9%[66]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至人民币58.741亿元,占总收入36.1%[67]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82.787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103.887亿元[66] - 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53.974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58.741亿元[67] - 公司维持空调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几乎独家配套地位[59] - 公司积极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新形势[62] - 公司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涵盖阀、换热器、泵及控制器等产品,其中关键产品为各类阀类(包括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截止阀、电磁阀及球阀)[43]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已成功将汽车阀门(如车用电子膨胀阀)、汽车泵(如汽车电子水泵)、汽车换热器(如电池冷却器)等产品整合至新能源头部车企供应链[44] - 公司为多个汽车平台的热管理产品独家供应商[56]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制造商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48] - 公司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中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微通道换热器、截止阀、电磁阀、Omega泵及球阀等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48]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中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等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4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6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内市场收入9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海外市场收入72.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23] - 总收入同比增长18.9%至人民币162.63亿元,其中中国大陆收入90.52亿元(占比55.7%),海外收入72.11亿元(占比44.3%)[68]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55] - 公司拥有4个海外生产基地(墨西哥、波兰、越南、泰国)[55] - 公司设立3个海外研发基地(美国、德国)[55] - 公司通过加强海外市场布局抓住高增长机遇[5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如欧洲高温)及生活水平上升推动空调需求激增,带动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需求增长[45] - 冷链物流行业及数据中心行业快速增长为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带来新兴市场机遇[45] - 海外市场因节能减排政策及消费者偏好高性能产品,对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需求持续扩大[45] - 中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出口预期保持稳定增长[45] - 能源成本上涨推动节能减碳电器需求,全球政府出台低碳节能政策加速行业绿色转型[45] - 下游应用对制冷及空调系统效率和可靠性要求提高,推动冷链物流及数据中心零部件需求增长[46] - 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高压快充及电池技术发展推动高效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需求增长[46] - 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推动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市场需求增长[47] - 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发展推动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性能显著提升[47] - 公司战略新兴行业布局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领域,致力于开发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精度更高的产品[44] - 公司计划将H股所得款项净额的30%(约27.577亿港元)用于全球研发及创新[103] - 公司计划将H股所得款项净额的30%(约27.577亿港元)用于中国工厂扩建及生产自动化[103] - 公司计划将H股所得款项净额的25%(约22.98亿港元)用于扩大海外产能[103] 其他财务数据 - 毛利为人民币45.2215亿元,较去年同期37.12768亿元增长21.8%[5] - 公司总资产为46,382,832千元,同比增长40.1%[18][20] - 非流动资产增加额为1,475,883千元,同比减少7.5%[18][2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122.12207亿元,较2024年末96.28337亿元增长26.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3.215亿元,较2024年末34.43503亿元减少3.5%[8] - 借款为人民币15.09亿元,较2024年末20.45773亿元减少26.2%[8] - 资产总值为人民币463.82832亿元,较2024年末363.54749亿元增长27.6%[8] - 公司总负债从168.351亿人民币增至170.712亿人民币,增长1.4%[9] - 流动负债总额从136.333亿人民币增至143.860亿人民币,增长5.5%[9]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97.773亿人民币增至100.307亿人民币,增长2.6%[9] - 借款从20.538亿人民币增至27.727亿人民币,增长35.0%[9] - 权益总额从195.196亿人民币增至293.117亿人民币,增长50.2%[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192.978亿人民币增至290.651亿人民币,增长50.6%[9] - 保留盈利从116.503亿人民币增至128.278亿人民币,增长10.1%[9] - 其他储备从42.969亿人民币增至125.004亿人民币,增长191.0%[9] - 负债及权益总额从363.547亿人民币增至463.828亿人民币,增长27.6%[9]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4946.2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末的6422.1万元人民币,增幅29.8%[25]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37.18亿股,较2024年同期37.46亿股略有下降[3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为人民币12.901亿元,同比下降11.7%[3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人民币122.122亿元,较年初增长26.8%[37] - 借款总额为人民币42.81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部分为人民币27.727亿元[38]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人民币100.307亿元,较年初增长2.6%[40]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增长15.5%至人民币12.03亿元[82] - 现金及等价物较期初增长229.1%至人民币113.30亿元[81] - 总借贷增长4.4%至人民币42.82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占比64.7%(27.73亿元)[82] - 净资产增长50.2%至人民币293.12亿元[81] - 公司未偿还贷款中49.8%为固定利率计息[84]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0%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6%[85] - 报告期内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1,475.9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20.1百万元[86] - 合约承担从人民币1,525.9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1,004.3百万元[87] - 已授权未订约承担从人民币5,458.0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5,622.4百万元[87] - 账面价值人民币1,179.0百万元资产用于银行信贷抵押[88] - 公司业务涉及美元及欧元结算,存在较大汇率风险[89] - 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及重大投资持有[90][91] 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 - 2024年末期股息每10股2.50元,2025年拟派中期股息每10股1.20元(2024年同期为1.00元)[32] - 公司拟派发中期现金股息总额约人民币5.047亿元,占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23.9%[105] - 中期股息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20元(含税)[105]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兼任[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A股1,506,800股,占总股本约0.03634%[100] - 公司回购A股最高成交价为31.00元/股,最低成交价为22.69元/股[100] - 公司回购A股资金总额约为3597.15万元人民币(不含交易费用)[100] - 2025年4月公司回购A股1,315,500股,耗资约3015.96万元人民币[102] - 公司A股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为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6000万元人民币[99] - 公司回购注销912,000股A股限制性股票[109] - 公司回购注销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98,000股A股[110] - 公司回购注销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714,000股A股[110] - 公司总股本减少至4,208,013,935股[110] - 公司注册资本减少至人民币4,208,013,935元[110] -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110] - 公司于2025年8月21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修改公司章程[110] - 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将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12] 融资和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6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2050.HK[10] - 超额配股权悉数行使,涉及62,156,900股H股,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约15.0%[41] - 公司H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前约为93.36亿港元,净额约为91.922亿港元[103] - 公司H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后约为107.364亿港元,净额约为105.82亿港元[103] - 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发行62,156,900股H股,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约15.0%[108] - 超额配发股份发行价为每股22.53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13.90亿港元[108]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9.875亿元[104] - 可转债募集资金使用余额为人民币6.107亿元,其中2.957亿元将投入新项目[104] - 年产6,500万套商用制冷空调智能控制元器件项目已使用募集资金12.47亿元[104] - 年产5,050万套高效节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技术改造项目已使用募集资金4.541亿元[10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使用募集资金8.127亿元[104] - 公司发行H股总数为476,536,400股(悉数行使超额配售权后)[110] - 公司总股本增至4,208,925,935股[110] - 公司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4,208,925,935元[110] 研发和运营能力 - 公司拥有六大研发中心,国内外专利授权4,38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04项[50] - 公司在全球建立了8个生产基地,实现规模经济和本地化生产[51] - 公司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对质量和交付的要求[52] - 公司获得ISO 9001、IATF 16949及QC 080000等国际认证[53] - 公司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较低产品不良率[54] - 公司部分附属公司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其他中国附属公司适用25%标准税率[27]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自2022年起提升至200%[27] - 美国业务适用0%-10%州税率及21%联邦税率混合税率[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