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26%至3.19亿元人民币[2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95.12万元,同比增长32.26%[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0.36%至3275.55万元人民币[2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6万元[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920.37万元,同比增长156.40%[5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6.40%至2920.37万元人民币[23] -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9.64%至3597.35万元人民币[23]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75.55万元,同比增长110.36%[5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755,541.82元[124]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7.25%至1.61亿元人民币[10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58%至4165.39万元人民币[10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4165.39万元,同比增长24.5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06%[59]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4165.4万元,同比增长24.58%[7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2.51万元人民币[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752.51万元人民币[10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1246.50%至-1.16亿元人民币[103] 各业务领域收入表现 - 半导体领域收入占比60.95%,同比增长64.65%[55][56] - 生命科学领域收入占比19.03%,同比增长26.12%[55][57] - AR/VR检测领域收入占比6.50%,同比增长74.95%[55][57] - 无人驾驶领域收入占比4.02%,航空航天领域收入占比0.91%[55] - 生物识别领域收入占比1.86%,其他收入占比6.73%[55] - 半导体、AR/VR检测及生命科学领域收入增长推动业绩[2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50.49%至93,262,577.22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2.90%降至6.01%[107] - 固定资产增加37.50%至618,074,575.86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0.78%升至39.83%[107] - 在建工程减少58.98%至69,876,989.36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66%降至4.50%[107]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81.23%至154,337,342.43元,占总资产比例从5.83%升至9.94%[107] - 合同负债增加155.03%至13,264,304.04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36%升至0.85%[107] - 长期借款增加67.31%至39,633,205.88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62%升至2.55%[107] - 总资产155195.67万元,较期初增长6.26%[55] 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06%[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0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74] - 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含1项境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7项[59]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82项,实用新型专利12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8项[59] - 公司新获得发明专利6项(含1项境外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7项[72] -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82项,实用新型专利125项[72] - 公司掌握精密光学镀膜技术、高面形超光滑抛光技术等五大核心技术[67]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683万元占半年度净利润的20.86%[6] - 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1.30元(含税)[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124] - 公司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683.17万元(含税)[125] - 现金分红占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为20.86%[125] - 分红总股本基数为52,551,907股(扣除回购股份后)[125] - 公司总股本为52,800,000股[125] -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数为248,093股[125] - 母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47亿元[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母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46,877,263.38元[124] 市场前景和行业趋势 - 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总销售额2025年预计达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4%[34] - 全球晶圆厂设备(WFE)领域2025年销售额预计1108亿美元同比增长6.2%[37] - 全球基因测序技术科研市场规模2032年预计增至35.06亿美元2027-2032年CAGR约9.3%[38] - 全球口内扫描仪市场规模2032年预计达11.9亿美元2023-2032年CAGR约7.2%[40] - 全球AR/VR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达2104亿美元2023-2030年CAGR为23.7%[41] - 亚太地区基因测序市场增速领先主要受老龄化及医疗支出增长驱动[38] - 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市场由国际巨头主导但国产化进程加速[36] - 基因测序仪北美市场2023年份额最大技术推动个性化医疗发展[38] - 口内扫描仪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0亿美元CAGR为11.0%[40] - 半导体测试与封装设备2025年受AI及HBM需求驱动持续增长[37] - 全球无人驾驶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3.17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44.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5%[43] - 高级辅助驾驶(ADAS)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3.7%[43] 产品和技术应用 - 公司产品覆盖六大应用场景:半导体、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无人驾驶、生物识别、AR/VR检测[46] - AR/VR光学测试模组及检测设备用于近眼显示器光学参数性能测试[42][49] - 光学系统产品集成运动切换、自动对焦、扫描拼接等复杂功能[49] - 精密光学器件具备高面型、高光洁度、高精度镀膜特性,含透镜/平片/棱镜三类[47] - 光学镜头含显微物镜/机器视觉镜头/成像镜头/监测镜头四大系列[48] - 激光干涉系统用于半导体晶圆三维形貌量测与缺陷检测[49] - 荧光显微系统应用于基因检测、病理检验等医疗设备[49] - 生物识别光学模组用于海关及企业身份认证场景[49] 研发项目进展 - HMD光学性能检验及标定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200万元,本期投入864.73万元,累计投入3692.10万元,累计投入超预算15.4%[77] - 光刻前道缺陷光学量测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500万元,本期投入450.70万元,累计投入2570.34万元,累计投入超预算2.8%[77] - 大口径透镜面形高精度干涉测量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00万元,本期投入103.07万元,累计投入594.08万元,累计投入达预算74.3%[77] - 光刻机照明系统高精度光学器件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200万元,本期投入141.56万元,累计投入1076.82万元,累计投入达预算89.7%[77] - 高速多波段成像护照扫描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50万元,本期投入184.43万元,累计投入467.66万元,累计投入达预算62.4%[78] - 耐高温中空回射器的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53万元,本期投入384.82万元,累计投入384.82万元,累计投入达预算51.1%[78] - 高精度离轴非球面红外激光反射镜的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10万元,本期投入476.44万元,累计投入476.44万元,累计投入达预算67.1%[78] - 近红外激光显微物镜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0万元,本期投入270.49万元,累计投入270.49万元,累计投入达预算90.2%[78] - 近紫外微分干涉显微系统项目预算750万元,实际投入455.67万元,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79] - 高精度干涉仪主机系统项目预算800万元,实际投入192.5万元,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79] - 超快激光非平面切割光学系统项目预算700万元,实际投入298.52万元,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79] - 中大视场光波导AR综合性能检测站项目预算750万元,实际投入342.46万元,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79] 研发团队构成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243人,占总员工比例18.91%[81]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3384.59万元,人均薪酬13.93万元[81]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6.75%,本科学历占比58.02%[81]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占比48.97%,30-40岁占比39.09%[81] 技术能力指标 - 大口径反射镜镀膜可实现可见及近红外波段最小反射率大于95%,平均反射率大于98%[69] - 紫外强激光薄膜镀膜透过率超过99.8%@365nm,激光损伤阈值达100W/cm²[69] - 多光谱滤光片带宽最窄至25nm,透过率超过95%,带外截止OD>4[70] - 高面形大口径透镜表面粗糙度达Ra<0.2nm,面形精度优于PV15nm[70] - 高精度光学胶合技术可实现20个光学子件胶合,波前畸变小于λ/8[70] - 低应力高精度装配技术可实现偏振消光比1:1000,装调范围达直径500mm[70] 公司荣誉和资质 - 2024年公司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荣誉(高精度光学检测器件及系统)[59] - 2023年获"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南京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称号[66] - 2024年获"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质[66] 全球布局和合作 - 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在英国设立子公司以支持全球化布局[68] - 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茂莱-南航智能光学测试和成像技术联合实验室"[66]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茂莱(南京)仪器有限公司净利润为55,218,538.78元[119] - 参股公司南京江宁经开茂莱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期末净资产为48,980,240.41元[120] - 参股公司南京江宁经开茂莱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报告期亏损583,761.67元[120] - 公司对南京江宁经开茂莱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投资比例为50%,投资额为18,750,000元[117] - 子公司MLOPTIC CORP. (US) 报告期净亏损15,745,448.79元[119] - 子公司南京茂莱精密测量系统有限公司报告期净亏损6,207,741.24元[119] - 子公司ML PHOTONIC LIMITED报告期净亏损5,030,881.68元[119] 其他财务数据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11.36%至0.6233元/股[22]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6233元,同比增长111.36%[5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5%[22] - 政府补助金额为395.35万元人民币[26]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218.93%至583.13万元人民币[106]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04.60%至1466.84万元人民币[106] - 境外资产333,082,785.72元,占总资产比例21.46%[109] - 报告期股权投资额264,420.00元,上年同期为0元[11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70,092,149.66元,本期购买金额320,000,000.00元[116] - 受限货币资金701,604.31元,占货币资金总额0.75%[11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导致的关税风险及下游客户合作意愿变化风险[83] - 工业级精密光学产品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存在业务拓展不及竞争对手的风险[89] - 境外销售占比较高主要使用美元结算[96] - 新增客户收入占比较低主要处于测试阶段[91]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可能导致净利润率下降[97] 公司治理和承诺 - 实际控制人股份限售承诺自2023年3月9日起36个月内有效[130] - 控股股东茂莱股份限售承诺包含锁定期满后两年内限制[130]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范浩承诺自2023年3月9日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年内不减持股份[131]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范浩、宋治平、邹华、王陆、郝前进承诺自2023年3月9日上市起三年内不减持[131]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承诺自2023年3月9日起长期履行避免同业竞争义务[132] - 控股股东茂莱及实际控制人范浩承诺自2023年3月9日起长期履行规范关联交易义务[132] - 持股5%以上股东紫金相关承诺涉及关联交易规范[132] - 全体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范浩承诺长期履行分红相关义务[132] - 公司承诺自2023年3月9日上市起长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31] - 实际控制人范浩及全体董监高承诺长期履行公司治理相关义务[132] - 控股股东茂莱承诺自2023年3月9日起长期履行股份锁定义务[13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长期履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131] - 实际控制人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34]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 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4] - 实际控制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35] - 实际控制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134] - 控股股东茂莱控股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37][138] - 实际控制人近亲属杨锦霞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36] - 所有减持行为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35][138] - 违反减持承诺所获收益归公司所有[136]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 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135][136][138] - 锁定期届满后离职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34] - 股东周威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0] - 周威作为核心技术人员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40] - 王陆承诺若上市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2] - 王陆所持股份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42] - 王陆担任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143] - 宋治平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45] - 宋治平作为核心技术人员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46] - 宋治平担任董事或高管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146] - 公司承诺科创板上市后三年内启动稳定股价预案[147] - 违反减持承诺的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40][143][146] - 控股股东茂莱控股承诺在公司上市后三年内若触发稳定股价条件将履行预案义务并投赞成票[148] - 实际控制人范一和范浩承诺在触发稳定股价条件时投赞成票并履行预案义务[149] - 全体董事及高管(范浩等6人)承诺触发条件时履行稳定股价义务否则停止薪酬并限制股份转让[150][151]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按申购款加银行同期一年期存款利息退款给投资者[154] - 公司承诺上市后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按公告前30日加权平均价执行[155]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直接经济损失[155] - 控股股东被要求同步履行退款购回及赔偿等相关义务[156] - 公司需在有权机关认定后5个工作日内制定回购方案6个月内完成新股回购[156] - 公司需在有权机关认定后5个工作日内制定赔偿方案6个月内完成投资者赔偿[156] - 董事及高管不因职务变更或离职(非主观原因除外)而拒绝履行稳定股价承诺[151][153]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并赔偿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159][160][16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不符合发行条件,将在证监会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启动购回全部新股程序[166] - 公司承诺在完全履行相关承诺前停止制定现金分红计划及发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157][160] - 控股股东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按投资者申购款加银行同期一年期存款利息进行退款[
茂莱光学(688502)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