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瑞银(08006) - 2025 - 中期业绩
华泰瑞银华泰瑞银(HK:08006)2025-08-29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189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14] - 公司总营业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867.6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896.1万港元,增幅为1.5%[36][42] - 毛利为1016.8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57.1%[14]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53.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00万港元[14] - 期內溢利为253.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00万港元[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3.7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600.0万港元明显改善[24] - 公司除所得税前综合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600.0万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溢利253.7万港元[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净亏损253.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600万港元改善57.7%[56] - 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约253.7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600万港元[94][98] - 全面收入总额为279.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全面开支总额699万港元[16]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收益约3.7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约613.7万港元[74][77] - 每股基本盈利为1.72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4.07港仙[18] - 公司分部总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80.5万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65.9万港元,增幅为478.8%[42] - 毛利率提升至53.6%,去年同期为21.1%[86][90] - 半年期间收入约1896.1万港元,同比增长1.5%或28.5万港元[86][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879.3万港元,同比下降40.3%[1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50万港元,同比增长127.7%[14] - 行政开支为516.7万港元,同比增长90.1%[14] - 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为57.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8.4万港元下降63.9%[54] - 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费用为0.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4.1万港元下降97.9%[54] - 汇兑收益净额3.7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收益20.5万港元[5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至250万港元,同比增长128%[87][91] - 行政开支增至244.9万港元,同比增长90.1%[88][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财经杂志及其他媒体业务分部营业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800.0万港元微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782.2万港元,降幅为1.0%[36][42] - 旅游媒体业务分部营业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4.0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5.0万港元,增幅为45.8%[36][42] - 证券投资分部于2025年上半年产生营业额35.3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无此项收入[36][42] - 放债业务分部营业额在两期均保持43.6万港元不变[36][42] - 财经杂志及其他媒体业务分部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27.4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21.6万港元,增幅为231.0%[42] - 旅游媒体业务分部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2.6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6.8万港元,增幅为546.2%[42] - 放债业务分部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49.3万港元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7.6万港元,改善幅度为84.6%[42] - 旅游媒体业务收入35万港元,同比增长45.8%[95][99] - 财经杂志业务收入1782.2万港元,占总收入94%[102][106] - 持作买卖投资公允价值收益为35.3万港元[12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末的2478.8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2758.6万港元,增长11.3%[2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690.3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52.0万港元,下降78.0%[20][28]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3272.7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4622.8万港元,增长41.3%[20] - 公司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4108.8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4719.1万港元,增长14.9%[20]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529.2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流出896.2万港元有所改善[28] - 公司保留溢利从2024年末的-7890.6万港元改善至2025年中的-7636.9万港元[24] - 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1161.6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196.8万港元,增长3.0%[20] - 公司汇兑储备从2024年末的-410.2万港元改善至2025年中的-384.1万港元[24]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末的1.48提高至2025年中的1.47[20]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4622.8万港元,其中180天以上账龄款项占比61.9%(2860.2万港元)[62] -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90天内889.5万港元,91-120天291万港元,121-180天582.1万港元[62] - 报告期末90天内应收账款为600.7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23万港元有所增加[65] - 91-180天应收账款为600.8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523.1万港元有所增加[65] - 超过180天但一年内应收账款为3517.6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062.7万港元有所增加[65] - 总应收账款为4719.1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4108.8万港元增长14.8%[65] - 持作买卖投资市值达1196.8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16%[122] - 总资产增至7486.2万港元,去年底为6596.1万港元[110][112] - 综合净资产2760万港元,较去年底2480万港元增长280万港元[111][113] - 持作买卖投资总市值1200万港元,去年同期640万港元[103][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不建议支付中期股息(2024年:无)[59] - 公司计划进行供股,按记录日期每持有2股股份获发3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认购价为每股0.08港元,以筹集总额约1770万港元[76]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扣除开支后)估计约为1650万港元[79] - 集团未持有任何单项价值超过总资产5%的投资[122][123] - 集团未订立任何外汇对冲安排,资产负债主要以新加坡元和港元计价[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20]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43.2万港元,其中短期福利37.2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6万港元[72] - 董事王涛持有2,119,950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44%[132] - 主要股东牛成俊持有22,336,184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5.14%[136] - 集团总员工数27人,其中香港8人、中国18人、新加坡1人[125][128] - 已发行股份总数147,540,930股[132][138] - 公司董事及紧密联系人无已知业务竞争或利益冲突[145] - 全体董事确认在半年期间遵守证券交易必守准则[146] - 公司采纳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48][15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49][151] - 公司执行董事为王涛先生和余达志先生[152][15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杨万鋠先生、周绮婷女士及李艳华女士[152][153]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刊登至少7天[152][153] - 公司网站为www.sinosplendid.com[152][153] 会计政策和税务 - 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因期间无应课税溢利产生[49]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475亿股,用于计算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58] - 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记录的账面值与公允值相若[68]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为非上市私募基金)按成本减减值入账,因公允值无法可靠计量[6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17.8万港元,其中香港地区517.8万港元,中国大陆地区0港元(2025年6月30日)[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