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景生物(68806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热景生物热景生物(SH:688068)2025-08-29 16: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下降18.04%[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400万元同比扩大93.2%[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8399.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24%[157] - 公司营业收入20391.33万元,同比下降18.04%[167][169]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399.78万元,同比下降93.24%[16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8935.65万元,同比下降28.21%[169][171] - 销售费用9171.79万元,同比微增0.90%[169][171] - 管理费用5135.00万元,同比增长21.41%[169][171] - 研发费用4782.55万元,同比下降3.67%[169][1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37万元同比转正增加2121万元[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37.03万元,同比改善2120.97万元[170][17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512.10万元,同比减少3511.93万元[170][172] 各条业务线表现:体外诊断(IVD)业务 - 公司主营体外诊断(IVD)业务[10] - 公司体外诊断业务形成糖链外泌体+磁微粒化学发光+上转发光三大技术平台协同发展创新体系[24] -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业务营业收入为15,605.71万元,同比下降22.02%[72] - 大发光平台(C系列)营业收入为7,499.14万元,同比下降1.97%[72] - 小发光平台(MQ60系列)营业收入为8,106.57万元,同比下降34.43%[72] - 公司肝癌三联检灵敏度突破92%覆盖百余家三甲医院[51] - 公司乙型肝炎病毒RNA测定试剂盒为国内首个荧光定量检测HBV RNA产品[66] - 公司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外囊泡微小核糖核酸检测试剂盒完成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并进入药监局注册申报流程[66] - 公司2024年7月获批国内首款药物滥用检测毒品头发检测产品(氯胺酮及甲基安非他明检测试剂盒)[68] - 公司细胞因子检测产品线已覆盖13项[77] - 共计15项产品(含5项III类产品)已提交注册审批[76] - 公司外泌体检测仪EXO-01获国际国内双专利[74] - 公司获批吗啡头发检测试剂盒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拥有氯胺酮和甲基安非他明头发检测试剂盒,完善药物滥用检测产品布局[79] - 公司基于上转发光技术完成13项甲功、激素、过敏原等项目研发并提交注册申请[79] - 公司已取得116项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注册证,在研试剂项目超过150项[153] - 公司已取得47项POCT试剂注册证,新增21项注册证,在研项目达21,000项[153] - 公司已取得17项仪器注册证,其中上转发光6项,磁微粒化学发光11项[153] - 肝癌外泌体检测试剂盒及配套软件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并进入药监局注册申报流程[117] - 甲功、激素、过敏原等15项产品(含5项III类产品)已提交注册审批[118] - 细胞因子检测产品总数达到13项[118] - C6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通量达600测试/小时[118] - C系列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累计装机1,065余台,报告期内新增175余台[119] - 单人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Q系列)累计装机超14,848个测试单元,报告期内净新增948个[119] - 公司已获得II类和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27项(试剂116项,仪器11项)[119] - 获批吗啡头发检测试剂盒(上转发光法)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23] - 糖捕获技术平台开发的III类肝癌外泌体检测试剂盒完成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达优异临床预期[138] - 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15项(含5个三类)进入注册通道,6项在研,小分子夹心法产品与质谱比对展现良好一致性[139] - 上转发光试剂13项进入注册通道,新获III类试剂注册证"吗啡头发检测试剂盒(上转发光法)"[140] - 糖捕获技术平台GIyExo-Capture®实现疾病相关外泌体快速、特异分离,支持高灵敏度检测[138] - C-GALAD肝癌早期诊断模型已启动全国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139] - 公司实现部分核心生物活性原料自主生产及对外销售[138] 各条业务线表现:创新药物研发 - 公司布局液体活检及DNA甲基化检测领域[11] - 舜景医药在研治疗性抗体药物16项其中6项完成分子发现2项进行临床前开发[27] - SGC001注射液Ib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揭盲安全性良好[31][32] - 公司双特异性抗体SGT003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比已上市抗PD-1和抗CTLA-4单抗更显著的肿瘤抑制效果,且安全性更高[33] - 公司AA001单抗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5年2月获得NMPA批准,目前Ia期临床进展顺利[36] - 参股公司舜景医药SGC001抗体药Ib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7月完成所有受试者观察[71] - 参股公司智源生物AA001单抗于2025年2月获NMPA临床试验批准[72] - 公司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开发在研治疗性抗体药物16项,其中6项完成分子发现,2项进行临床前开发,1项完成I期临床试验数据清理[83] - 舜景医药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其中5项获得授权[83] - 创新药SGC001注射液Ib期临床研究于2025年1月首例受试者入组,2025年7月完成所有受试者临床观察,8月27日完成揭盲[84] - 公司参股公司智源生物创新药AA001单抗临床试验申请于2025年2月获得NMPA批准,Ia期临床进展顺利[85] - 公司参股公司尧景基因已申请专利25项,递交6项专利优先权,授权专利14项,申请PCT专利4项[87] - 公司战略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开发16项在研治疗性抗体药物,其中6项完成分子发现,2项进入临床前开发,1项完成I期临床试验数据清理[126] - 舜景医药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其中5项获得授权[126] - 公司SGC001项目获美国FDA及中国CDE临床批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治疗,已完成Ib临床研究入组[127] - 公司参股公司智源生物AD治疗抗体药物AA001于2025年2月获NMP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Ia期进展顺利[129] - 公司参股公司尧景基因申请专利25项,授权14项,其中肝外心肌和肌肉靶向平台专利获授权[129] - 基于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开发的在研治疗性抗体药物达16项,其中6项完成分子发现,2项进行临床前开发,1项完成I期临床试验数据清理[137] - 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已申请发明专利12项,其中5项获得授权[137] 各条业务线表现:技术平台与研发能力 - 公司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技术[11] - 公司构建覆盖肝病肿瘤代谢疾病等领域300+检测菜单[25] - 公司自主开发了TA-SEEK靶点发现平台和小核酸药物AI设计平台,加速创新药物研发[39] - 公司建立了三大生物技术原料核心技术平台:单B细胞抗体制备平台、噬菌体展示平台和昆虫-杆状病毒蛋白表达平台[38] - 公司siRNA设计平台包含SuperS核酸药物活性预测集成系统与脱靶风险评估系统[40] - 公司构建噬菌体全人源合成抗体库总库容量高达1.6×10¹¹[89] - 公司构建总库容量高达1.6×10¹¹的噬菌体全人源合成抗体库[100] - 公司研发人员199人,占员工总数23.41%[130] - 公司研发团队在Nature、Cell系列子刊发表20余篇论文,数量居行业领先地位[13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自主研发,技术成熟)[136] - 公司建立糖捕获技术、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及上转发光技术等多技术平台[136] - 公司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课题项目[136] - 公司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136] - 公司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136] - 公司研发持续高投入保障产品创新与技术积累[136] - 公司噬菌体展示平台构建的噬菌体全人源合成抗体库总库容量高达1.6×10¹¹[3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拥有海外子公司包括印度热景及美国热景等[10] - 境外资产规模86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27%[1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3.45%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18] - 研发投入总额为4782.55万元,同比下降3.67%[15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45%,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150]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累计投入4782.55万元,占营业收入23.45%[95]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95] - 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17项,国外认证194项[95] - 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累计达988项,其中国内279项,国外709项[95] - 公司新增及持续承担课题项目累计10项,包括"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101] - 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1项[101] - 公司先后承担并结题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101] - 公司发表SCI论文3篇[95] - 新增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142] - 新增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备案证194项,累计达988项[144] - 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备案证17项,其中三类证书1项,二类证书13项,一类备案3项[145] - 新增国外认证194项,其中欧盟CE认证26项,泰国认证55项,其他国家及地区112项[145] - 累计发明专利获得数31项,申请数57项[143] - 发表SCI论文3篇,最高影响因子10.3[147][148] - 在研项目"糖捕获、外泌体及多种基因检测技术研发"累计投入21274.65万元[152]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7.030962亿元人民币,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为4.78255亿元人民币,费用化研发投入为6.68亿元人民币[15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99人,较上年同期的213人减少14人[15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363.52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793.18万元人民币下降15.4%[156]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1.88万元人民币/人,较上年同期的13.11万元人民币/人下降9.4%[156]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39.7%,本科占比43.22%,博士研究生占比5.03%[156] - 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人员占比48.24%,30-40岁人员占比40.7%[15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全球心血管疾病年死亡人数约1800万超过前五大肿瘤致死人数之和[28] - 全球急性心梗年发病约2100万人[28] - 中国AMI年死亡率农村为83.26/10万城市为63.25/10万年死亡人数约100万[28] - 中国AMI治疗市场规模约347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6.5%[30] - 全球心肌梗死治疗市场规模约808.7亿美元复合增速2.8%[30] - 美国AMI治疗市场规模约12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0%[30] - 全球痴呆患者目前至少有5000万人,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52亿人,其中约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4] - 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约为6.6%,8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超过22%[34] - 中国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亿,痴呆患者预计将达到2000万[34]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21.1%慢性病患者超5亿人[46][49] - 化学发光和分子诊断领域进口替代率突破45%[47] - IVD上游原料国产化率提升至35%[47] -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渗透率突破18%[47] - 肿瘤早筛渗透率提升至28%基层医疗检测量年增20%[49] - AI质控系统助力医院试剂耗材占比下降30%[50] - 创新医疗器械审批周期缩短40%[49] - 肝癌高危人群二级预防依从性提升至31.5%[51] - 化学发光覆盖率医院终端达80%[47] - 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到13198亿元,2018-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4.4%[53] - 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2202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29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8%[53] - 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143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22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4%[60] - 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264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34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6%[60] - 全球急性心肌梗死年死亡病例约1000万例,其中美国市场81万例/年[58] - 全球急性心肌梗死医疗开支达6400亿元(2023年),美国市场近1500亿元[59] - 全球痴呆患者约5000万人,其中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0] - 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约6.6%,80岁以上超过22%[60] - 广州市政府支持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最高支持50亿元[54] - 2025年新版医保目录新增91种药品,调出43种药品[55]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正快速替代传统技术成为市场主流[164] - 体外诊断行业面临集采政策导致价格下降及需求减少风险[161][1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投资与资产状况 - 对联营企业投资损失较大导致净利润下降[18]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605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648.8万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38亿元同比下降4.48%[17] - 总资产32.45亿元同比下降2.43%[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18]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2%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18] - 货币资金减少31.92%至1.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12%降至5.67%,主要因经营现金流入减少及投资理财变动[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长97.86%至3.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06%升至12.29%,主要因理财及投资增加[175] - 应收票据激增3,171.82%至1,963万元,主要因经营收到应收票据增加[175] - 其他流动资产下降50.20%至1,079万元,主要因留抵增值税减少[175]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33.79%至4.23亿元,主要因增加对舜景医药投资[17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下降51.34%至1.84亿元,主要因一年内到期大额存单重分类[175]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1.33亿元,上年同期为-500万元[180] - 股票投资期末公允价值2.09亿元,期初为1.09亿元,本期购买金额24.03亿元[181] - 理财产品投资期末公允价值1.90亿元,期初为9,300万元,本期购买金额1.97亿元[181] - 证券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934.54万元[182] - 证券投资本期购买金额24.03亿元,出售金额22.96亿元[182]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2.09亿元,较期初下降约80.7%[182]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总额3.93亿元,报告期内投资2.63亿元[186][187] - 私募基金报告期利润影响为亏损76.81万元,累计亏损545万元[187] - 非流动资产中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价值1.84亿元[18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期末价值5.18亿元[183] - 子公司廊坊热景总资产6.70亿元,净利润107.19万元[188] - 参股公司舜景医药净亏损3047.27万元[189] - 参股公司尧景基因净亏损714.04万元[18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备案988项,其中国内279项,国外709项[62] - 公司研发的上转发光技术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2] - 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