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8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1.41元/股,同比增长1.44%[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64%,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2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8%至9.858亿元[73] - 营业利润为195,210,355.47元,同比增长6.9%[155] - 净利润为169,149,358.21元,同比增长1.3%[155] - 营业收入为984,681,741.04元,同比增长8.2%[154]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69,494,115.50元,同比增长1.5%[152] - 营业收入增长8.28%,从9.10亿元增至9.86亿元[150] - 净利润增长1.51%,从1.67亿元增至1.69亿元[1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71%至6.967亿元[7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77%,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为5686.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6%[62] - 营业成本为696,688,803.43元,同比增长9.7%[154] - 研发费用为56,309,829.55元,同比下降5.0%[154] - 研发费用减少4.06%,从5927.36万元降至5686.72万元[15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64.0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1.17%[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21.17%至-3464万元[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640,921.61元,同比下降121.2%[1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80.11万元,较去年同期1.636亿元大幅恶化[16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39,261,159.42元,同比增长2.5%[15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643,149,541.73元,同比增长50.5%[157]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75,760,723.62元,同比增长3.5%[15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386亿元,较去年同期7.209亿元增长2.4%[16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6.430亿元,较去年同期4.273亿元大幅增长50.5%[160]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86.12万元,去年同期为-3461.33万元,实现显著改善[16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310.25%至7277万元[73]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4.050亿元,较去年同期6.050亿元减少33.1%[160]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62.78万元,较去年同期-1.056亿元有所收窄[161]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7560万元,较去年同期1.020亿元减少25.9%[16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7560万元[164] - 公司2024年下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02亿元[167]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75,600,000.00元[1] - 2024年半年度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02,000,000.00元[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35.31%至7796万元[75]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2.65%至7.4亿元[75] - 存货同比增长40.63%至1.769亿元[75]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激增451.91%至7.123亿元[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75%[20]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9.482亿元,较期初8.543亿元增长11.0%[145] - 应付账款增长至2.021亿元,较期初1.503亿元增长34.5%[144] - 资产总计增长至33.113亿元,较期初31.414亿元增长5.4%[14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31.37亿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33.05亿元,增幅5.36%[147][148] - 流动资产大幅增长45.92%,从15.91亿元增至23.21亿元[147] - 货币资金减少34.22%,从1.17亿元降至7722.55万元[146] - 应收账款增长33.30%,从5.58亿元增至7.44亿元[146] - 存货增长40.66%,从1.26亿元增至1.77亿元[146] - 未分配利润增长10.96%,从8.54亿元增至9.48亿元[148] - 应付账款增长33.70%,从1.50亿元增至2.01亿元[14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102亿元,较期初2.701亿元下降22.2%[143] - 固定资产增长至5.416亿元,较期初4.946亿元增长9.5%[143] - 流动资产合计增长至23.235亿元,较期初15.946亿元增长45.7%[1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745.47万元,较去年同期1.097亿元下降38.5%[16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712.33万元,去年同期为2689.62万元[16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增加9389.41万元[1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5.99亿元[166] - 公司2024年下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3.48亿元[1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5.05亿元[1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增加9354.94万元[170]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2,598,607,804.78元[1] - 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2,347,647,707.71元[3]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20,000,000.00元[2][3] - 公司资本公积为1,403,477,422.71元[2][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77%,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为5686.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6%[62] - 研发人员数量为208人,同比增长24.55%[68]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2183.3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1%[68]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1.0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3%[68] - 在研项目累计投入2.421亿元人民币,本期投入5686.72万元人民币[66]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1.73%,本科学历占比47.12%[68]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6.15%,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42.79%[68]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1%,研发投入5686.72万元[50] 业务和产品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非晶合金薄带、纳米晶超薄带等软磁材料[12] - 公司产品应用于电力设备、电子设备、逆变器等领域[12][13] - 非晶合金薄带厚度可达25±2µm,宽度规格包括142mm、170mm、213mm等[30] - 单条生产线可实现连续生产20吨以上非晶合金薄带产品[30] - 公司纳米晶超薄带宽度可达142mm,厚度达到14~18µm[35] - 非晶立体卷铁心已量产并实现全国多地挂网运行[32] - 非晶立体卷变压器在一级、二级能效配电变压器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33] - 纳米晶超薄带可缩小磁性器件体积并降低损耗,逐步替代铁氧体等传统材料[35] - 磁性粉末产品包括雾化粉末和破碎粉末,应用于新能源及电子领域[36] - 非晶带材实现宽度300mm批量化生产,软磁粉末性能较上一代提升10%[51] - 产品销往东南亚、南亚、北美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55] - 覆盖全球70余家电网公司[55] - 非晶合金带材实现连续10小时稳定生产[54] - 新一代非晶合金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54] - 宽幅超薄纳米晶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54] - 非晶立体卷铁心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54] - 产品频段覆盖50Hz至100MHz[54] - 小流量熔体精密连铸技术实现连续生产10小时以上和连续喷带10万米不断带[57] - 带材宽度方向厚度变化控制在±2µm范围内且单喷合格率达到95%以上[57] - 建成多条万吨级年产能的非晶合金薄带生产线[57] - 极速冷凝控制技术实现10⁶℃/s极端冷却速率[57] - 可生产厚度25µm非晶合金薄带和12-20µm纳米晶超薄带[57] - 纳米晶带材厚度越薄制备难度越大[57] - 结晶器在25m/s高速旋转条件下获得极端冷却速率[57] - 技术适应不同产品规格并可自动调节冷却参数[57] - 通过流场和温度场设计确保产品厚度和粒度均匀性[57] - 大幅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和连续作业时间[57] - 非晶合金薄带连续生产长度超过10万米不断裂[58] - 纳米晶超薄带量产厚度达到12-20µm[58] - 高温熔体夹杂物尺寸控制在3µm以内[58] - 钢水含氧量控制在7ppm以内[58] - 非晶立体卷铁心空载损耗较平面卷铁心降低20%[58] - 非晶立体卷铁心噪声降低3-5dB[58] 技术和创新 - 公司累计承担6项国家级各类项目,获得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9] - 与中科院合作研发高性能大尺寸液冷磁合金环,打破国外垄断[35]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60] - 累计维持有效专利194项,其中发明专利143项[60] - 公司2024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铁基非晶合金带材)[59] - 公司2024年获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认定[59] - 公司系中国航发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56] - 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56] 市场和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变压器累计出口金额206.85亿元,同比增长49.36%[46] - 2025年6月中国变压器单月出口金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63.04%[46] - 北美市场变压器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10.64%,欧洲市场同比增长112.54%[46]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212GW,同比增长99.3%[47]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累计装机达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1%[47] -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上调至570-630GW,较年初提升21%[47] - 中国市场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预测上调至270-300GW[47]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全球中标容量达172GW[47] - 头部企业占据全球光伏逆变器近80%市场份额[4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48]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占新车总销量44.3%[49]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53.3%,上半年累计零售销量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49] - 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投产新线301公里[49]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127.6公里,较2024年底新增182公里[49] - 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规模达47.9亿元人民币,智算中心IT电力需求年复合增长率25.1%[49] - 数据中心市场规模83.7亿美元,公有云部署占比64.4%,大模型中标项目金额超64亿元[49] - 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下达2310亿元,补贴比例提升至15%-20%[49] - 家电行业线上、线下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0%和21.9%,一级能效产品占比65%[49] 公司治理和管理层 - 董事长李晓雨因被留置调查无法正常履职[3][4] - 公司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3]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航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12]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晓雨于2025年6月被吉林省吉林市监察委员会留置[109] - 公司副董事长雷日赣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109]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庞靖代为履行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责[109]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8]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108]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109] - 公司已披露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公告[110]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120,000,000股[5]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883户[129] - 中国航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4,200,000股,占总股本28.50%[132][134] - 李晓雨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4,984,000股,占总股本20.82%[132][134] - 郭克云为第三大股东,持股20,905,948股,占总股本17.42%,报告期内减持1,032,253股[132][134] - 景顺长城基金-中国人寿相关资管计划持股2,921,835股,占比2.43%,报告期内增持482,314股[132][134] - 青岛多邦股权投资持股2,664,000股,占总股本2.22%[132][134] - 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基金持股2,354,106股,占比1.96%,报告期内减持190,923股[132][134]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持股2,083,710股,占比1.74%,报告期内增持56,878股[132][134]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持股1,437,543股,占比1.20%,报告期内减持571,881股[132][134] - 广发基金社保四二零组合持股891,764股,占比0.74%,报告期内减持448,140股[132][134] - 景顺长城成长龙头基金持股878,313股,占比0.73%,报告期内减持85,936股[132][134] - 副董事长郭克云减持103.23万股,持股降至2090.59万股[137]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39,89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29,158.46万元[116] - 公司超募资金总额为49,158.46万元[11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77,421.71万元,投入进度为59.94%[116] - 截至报告期末超募资金累计投入总额为18,500万元,投入进度为37.63%[116]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1,797.41万元,占比1.39%[116]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1,860.70万元[116] - 超募资金中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投入18,500万元,进度100%[122] - 尚未使用的超募资金为30,658.46万元[122] - 高品质合金粉末制品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98.37%[118] - 万吨级非晶合金闭口立体卷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95.59%[118] - 高性能超薄纳米晶带材及其器件产业化项目调减募集资金投资金额,变更前项目募集资金投资总额为18,000万元,已投入募资资金7,900.86万元,调减后用于补流的募集资金金额为0元[123] - 高品质合金粉末制品产业化项目调减募集资金投资金额,变更前项目募集资金投资总额为20,000万元,已投入募资资金10,439.62万元,调减后用于补流的募集资金金额为0元[123] - 万吨级新一代高性能高可靠非晶合金闭口立体卷产业化项目调减募集资金投资金额,变更前项目募集资金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已投入募资资金186.34万元,调减后用于补流的募集资金金额为0元[12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董事会审议有效额度为63,000万元,报告期末现金管理余额为57,000万元[125] 分红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600.00万元,占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的21.24%[5] - 公司宣布中期分红3600万元,占净利润21.24%[83] 金融工具和投资 -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期末余额2.102亿元[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102亿元,较期初2.701亿元下降22.2%[143] 承诺和协议 -
云路股份(688190)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