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优新材(68868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海优新材海优新材(SH:688680)2025-08-29 16: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7.47%至6.33亿元人民币[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人民币[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1.61元/股[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64%[20] - 利润总额为-1.23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亏损5453.85万元[22] - 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1.33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亏损504.87万元[22] - 营业收入63313.21万元,同比下降57.47%[93][95] - 主营业务收入58665.03万元,同比下降59.34%[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316万元,同比减亏504.87万元[9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6.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5%[19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1.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38亿元亏损略有收窄[197] - 营业收入4.819亿元,同比下降59.7%[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64211.21万元,同比下降56.48%[9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1.45个百分点至5.72%[20] - 研发投入总额3621.99万元,同比下降43.08%[74][7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72%,同比增加1.45个百分点[74][76] - 研发费用3621.99万元,同比下降43.08%[95] - 研发费用为3621.99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363.24万元下降43.1%[197] - 财务费用为2599.92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3611.90万元下降28.0%[197] - 营业成本4.692亿元,同比下降61.7%[200] - 研发费用2622万元,同比下降39.8%[200] - 财务费用646万元,其中利息费用281万元[200] - 利息收入31万元,同比下降70.5%[200] - 其他收益30万元,同比下降96.6%[200] - 投资收益-84万元[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1.78亿元人民币[21] - 总资产同比下降8.40%至29.54亿元人民币[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下降7.54%至14.86亿元人民币[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066亿元[22] - 应收款项余额较年初下降明显,报告期客户票据到期收款较多[22] - 存货余额较年初下降较多,报告期采购原料现金支出减少[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830.76万元,同比增加30655.17万元[93][96] - 应收款项融资1.62亿元,较年初增长65.35%[98] - 存货9137.77万元,较年初下降52.66%[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711.26万元,同比下降190.68%[95] - 公司总资产295384.08万元,总负债146801.05万元,资产负债率49.70%,较上年同期51.44%下降1.74个百分点[186] - 货币资金29213.58万元,较期初35189.13万元减少5975.55万元(下降16.98%)[189] - 应收账款63597.62万元,较期初78606.08万元减少15008.46万元(下降19.09%)[189] - 存货9137.77万元,较期初19304.43万元减少10166.66万元(下降52.67%)[189] - 短期借款34738.74万元,较期初32133.93万元增加2604.81万元(上升8.11%)[190] - 应付账款13036.60万元,较期初23147.69万元减少10111.09万元(下降43.67%)[190]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069.02万元,较期初18624.36万元减少15555.34万元(下降83.52%)[190] - 应付债券61354.35万元,较期初59745.20万元增加1609.15万元(上升2.69%)[190] - 未分配利润-38435.43万元,较期初-25119.43万元恶化13316万元[191] - 公司货币资金为1.5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59亿元基本持平[192] - 应收账款为14.5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5.98亿元减少8.7%[192] - 存货为2970.5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6673.26万元大幅下降55.5%[192] - 短期借款为1.2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05亿元增长14.0%[193] - 应付账款为1.2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62亿元下降21.1%[193] - 资产减值损失为-1233.05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364.49万元大幅改善80.6%[197]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327亿元,同比改善3.8%[19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327亿元[198] - 基本每股收益为-1.61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1.36元/股[198] 光伏胶膜业务表现 - 胶膜主要原材料树脂价格同比下降导致产品售价下调[21] - 公司采取谨慎销售政策致胶膜销量减少[20] - 光伏胶膜业务因行业周期调整导致价格竞争激烈,毛利率处于低位[22] - 胶膜销售数量减少导致单位成本费用摊销增加[22]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胶膜行业受需求侧影响面临艰难局面[41] - 光伏胶膜需满足组件客户差异化及新功能需求[41] - 全球光伏胶膜主要由中国企业供应市场占有率很高[42] - 胶膜产品认证导入周期较长需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42] - 胶膜技术迭代速度快需高研发投入和经验积累[42][4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封装胶膜毛利率处于历史低位[47] - 公司光伏胶膜客户均为下游头部组件厂商[57] - 公司2018年领先推出的EPE共挤型POE胶膜已成为P型双面双玻组件主流的胶膜配套方案[66] - 公司2014年率先发明白色预交联技术可提升组件转换效率,在美国、欧洲及日本均有授权核心专利[66] - 公司2012年率先突破实现胶膜抗PID水平在双85测试条件下EL测试低于5%[66] - 光伏胶膜业务受行业竞争影响导致毛利率受压且出货量减少[84] - 胶膜产品毛利率呈现大幅波动态势,行业竞争加剧[90] 汽车和新型膜产品业务表现 - 车用PDCLC调光膜产业化交付导致短期运营成本增加[22] - 2025年4月公司PDCLC调光膜实现全球首家标配上车[48] - AXPO皮革和PVE胶膜产品进入汽车行业小批量交付[48] - 公司启动年产200万平方米PDCLC调光膜扩产项目[52] - PDCLC调光膜于4月份正式实现车载交付[51] - 调光膜产成品率提升带来持续降本效应[51] - 汽车调光膜业务已获得多家整车厂技术认可[51][52] - 公司高强度PVE玻璃封装胶膜已进入市场推广阶段并在部分车玻厂和车企新车型项目进入测试认证阶段[64] - 公司调光膜产品实现分区、分档、动感、智能调节等多性能并成功上车[62] - 公司轻量化环保皮革产品无VOC排放且生产完全无污染,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63] - 公司PDCLC调光膜、AXPO轻量化环保皮革和PVE降热降噪高强度玻璃粘结胶膜三项产品均为业内首创[60] - 车用新型膜产品PDCLC调光膜及XPO轻量化环保皮革已实现订单交付[85] 研发与创新项目 - 公司推出零迁移转光胶膜等创新产品逐步取得成效[47] - 第三代零迁移转光胶膜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推进导入[49] - 美国土耳其实现光伏胶膜本土产业化落地[49] - 公司第三代零迁移转光胶膜客户测试和认证阶段基本完成,有望下半年逐步获得批量订单[67] - 公司2024年推出六大新品覆盖TOPCon组件封装、HJT组件封装、0BB互联技术覆膜等多个技术路线[67] - 公司率先业内开发新型胶膜产品具有市场技术领先地位[58] - 本期新增专利申请26个,其中发明专利15个[73] - 本期新增专利获得10个,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个、外观设计专利4个[73] - 累计获得专利157个,其中发明专利33个、实用新型专利113个[73] - n-TOPCon电池组件用封装胶膜项目预计总投资4810万元,累计投入4886.21万元[78] - 高体积电阻率光伏胶膜项目预计总投资3300万元,累计投入1644.03万元[78] - 用于BIPV的PVE封装胶膜研发成功并进入市场推广阶段[69][71] - PDCLC调光膜实现产业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1] - 第三代零迁移转光胶膜研发成功并通过客户验证[69] - 光伏反射玻璃项目实现年生产能力100万平方米,可降低玻璃在日照条件下的升温速度[79] - 汽车内饰革产品实现年生产能力3,600.00万元,可大规模产业化生产[79] - 光储组件再利用项目总投资4,000.00万元,形成绿色循环利用产业闭环[79] - 防滑光伏胶膜项目实现年产能2,700.00万元,动摩擦系数大于0.6[79] - 抗PID光伏封装胶膜项目年产能达4,600.00万元,处于行业领先水平[79] - 调光膜项目实现年产能7,200.00万元,雾化状态可降低空调能耗约30%[80] - 转光功能光伏胶膜年产量达1,000万平方米,减少紫外线对异质结电池伤害[80] - 贴皮手机壳项目年生产能力达900.00万元,实现美学与功能融合[80] - 复合胶膜项目通过汽车主机厂认证,总投资3,500.00万元[80] - 所有研发项目合计总投资额44,610.00万元,累计收益3,621.99万元[8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48人,较上年同期191人减少22.5%[83] - 研发人员占比24.38%,较上年同期18.40%上升5.98个百分点[8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046.22万元,平均薪酬13.41万元/人[83] 子公司和地区表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上海海优威应用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等共12家[10]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包括上海海优威投资有限公司[10]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为上海海优威新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0] - 公司全资孙公司包括平湖海优威科技有限公司和越南海优威应用材料有限公司[10] - 公司境外子公司包括新加坡海优威应用材料技术私人有限公司[10] - 境外资产2.5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57%[100] - 上海海优威应用子公司净利润为-1,701.29万元[107] - 上饶海优威子公司净利润为-1,910.99万元[107] - 泰州海优威子公司净利润为-2,177.04万元[107] - 平湖海优威应用子公司净利润为-2,698.41万元[107] - 越南海优威子公司净利润为-303.30万元[107] - 上海海优威科技子公司净利润为7.82万元[107] - 上饶海优威子公司净资产为-8,428.01万元[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3] - 公司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承诺[5] - 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采取保守战略控风险[47] - 通过优化客户结构和压降应收账款降低资金占用[50] - 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为正且资产负债率持续降低[50] - 公司承诺加快募投项目建设进度以尽早实现预期收益[123] - 公司承诺加强募集资金管理并提高使用效率[124] - 公司承诺强化特种高分子薄膜主营业务提高持续盈利能力[124] - 公司承诺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提高竞争力[124] - 公司承诺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升经营效率[125] - 公司承诺实行积极利润分配政策强化投资者回报[126]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4] - 公司董事会决议未通过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 公司确认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确认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确认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 公司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公司负责人李民、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晓昱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王怀举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报告期指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0] - 上年同期指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10] - 员工持股计划涉及35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0.4166%[54] -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23人,认购资金总额为805.00万元[116] - 员工持股计划实际认购股数为35.00万股,占总股本0.4166%[116] - 公司总股本为8,402.0325万股[116] - 董事李民、李晓昱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19][121] - 核心技术人员李民所持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上市时持有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19][121]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重大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并按发行价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122] - 控股股东李民、李晓昱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重大虚假记载将购回已转让原限售股份并按发行价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122] - 所有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承诺均于2021年1月22日作出且持续有效[119] - 与再融资相关的四项承诺均于2021年11月10日作出且持续有效[120] - 与股权激励相关的三项承诺均于2024年11月1日作出且持续有效[120] - 公司董事及高管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21] -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持有的公司首发前股份[12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包含李民和李晓昱[119][122] - 公司承诺若欺诈发行将在证监会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回购全部新股[123] - 控股股东李民李晓昱承诺若欺诈发行将在证监会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回购全部新股[123] - 控股股东承诺不越权干预经营不侵占公司利益[127]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将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27]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承担赔偿责任[132][133][134] - 公司承诺严格执行上市后利润分配政策及三年分红回报规划[131] - 控股股东承诺督促公司执行利润分配政策并在股东大会上投赞成票[131]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在董事会/监事会上对符合政策的利润分配预案投赞成票[13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确保交易公允性[13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以任何形式占用公司及子公司资金[135] - 公司及全体董事承诺对招股说明书真实性承担个别和连带法律责任[135]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管理且不侵占公司利益[136]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履行填补可转债摊薄即期回报的措施[136]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3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输送利益损害公司利益[137][138]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约束职务消费行为[137][138]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137][138] - 公司承诺薪酬制度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37][138] - 公司承诺未来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37][138] - 控股股东李民李晓昱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不侵占公司利益[139] - 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获取限制性股票提供贷款或财务资助[140] - 公司承诺股权激励信息披露文件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141] - 激励对象承诺若信息披露问题将返还全部股权激励所获利益[142]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143] 融资与担保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3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为8.75%[149][150]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3亿元人民币[149]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0元[149]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平湖海优威提供1.2亿元人民币担保[149]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上海海优威提供1142.2万元人民币担保[149]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海优威科技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担保[149] -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