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灿瑞科技(68806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灿瑞科技灿瑞科技(SH:688061)2025-08-29 17:20

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 - 公司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股,上年同期为-0.05元/股[18] - 公司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23元/股,上年同期为-0.05元/股[18] - 公司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股,上年同期为-0.22元/股[18] - 公司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1%,较上年同期减少0.87个百分点[18] - 公司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9%,较上年同期减少0.70个百分点[18] 收入及利润变化 - 公司报告期整体收入同比增长8.57%[1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7%达到2.935亿元人民币[34] - 营业收入为2.94亿元,同比增长8.57%[2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7%达到2.935亿元[65][6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8.6%至2.93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704亿元)[14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1%至2.075亿元(2024年同期:1.646亿元)[1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2.3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9][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82.35万元人民币[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82万元[65] - 净亏损同比扩大348.5%至-2,682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98万元)[143] - 净利润亏损收窄至1710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2793万元)[145]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1467.21万元,同比下降470.54%[2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公司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6.20%,较上年同期增加0.16个百分点[1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24%达到7690.83万元人民币[3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24%达到7691万元研发费用率提升至26.20%[65][6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2%至7,691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040万元)[14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1%至4800万元(2024年同期:4902万元)[145] - 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76,908,254.3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4%[4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6.20%,较上年同期增加0.16个百分点[4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15%达到2.134亿元[66]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3.8%至1.607亿元(2024年同期:1.412亿元)[14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8.44%至923万元[66]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59%至2636万元[66]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至5.62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40万元)[142] - 支付给职工现金4437.94万元,同比下降15.82%[151] 毛利率 - 公司毛利率为27.32%同比提升0.29个百分点[34] - 毛利率为27.32%同比提升0.29个百分点[65] 智能传感器业务表现 - 公司智能传感器业务在报告期内保持良好增长态势[18] - 智能传感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61%达到1.783亿元人民币[35] - 智能传感器业务毛利率为42.28%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35] - 智能传感器收入占整体营收规模的60.73%[35] 电源管理芯片业务表现 - 电源管理芯片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00%为8418.15万元人民币[35] - 电源管理芯片业务毛利率为8.43%[35] - 电源管理芯片价格和利润率面临压力导致亏损[19] 研发投入及项目 - 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对短期利润造成压力[19] - 公司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3346亿元人民币,其中电源管理芯片项目投资2.3237亿元,智能电机驱动芯片项目投资0.6282亿元,磁传感器芯片项目投资1.1152亿元,专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项目投资0.2675亿元[50] - 公司本期研发投入金额为7690.82543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3.0699272547亿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的70.8%[50] 研发人员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0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42.62%,较上年同期的50.00%下降7.38个百分点[52] - 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4733.586844万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3.4142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0.890621万元增长12.08%[52] - 公司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64人占比31.68%,本科学历113人占比55.94%,专科学历25人占比12.38%[52]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30岁以下为主,106人占比52.48%,30-40岁64人占比31.68%,40-50岁31人占比15.35%[52] 知识产权与产品技术 - 2025年上半年共获得知识产权40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集成电路布图登记3件[35] - 公司形成超过400款智能传感器芯片产品,完成高可靠性、高精度、低噪声、超低功耗、集成化等关键技术突破[38] - 公司形成超过200款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在低功耗、过压过流过温保护、输出效率等方面建立技术优势[38] - 公司产品种类包括智能传感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两大板块、四大系列、600余款产品型号[40] - 磁传感器芯片感应灵敏度参数覆盖5GS至200GS范围,驱动电压适配12V、24V和36V等电机马达工作电压环境[4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专为手机AMOLED显示屏设计的电源管理芯片等新产品[42]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3项、软件著作权1项[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内地专利147项(发明专利64项),港澳台及境外专利16项(发明专利1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01项,软件著作权28项[44]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4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34.28万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34万元[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134万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6500万元)[1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8307.70万元,同比减少3.99%[15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4亿元[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104亿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1.43亿元)[14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5306.93万元,同比改善146.74%[15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31亿元(2024年同期2.50亿元)[14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3.96亿元,同比增长16.26%[151]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2036万元(2024年同期2.57亿元)[149] - 投资支付现金13.8亿元(2024年同期10.43亿元)[14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7.80亿元,同比增长17.80%[151] - 投资支付现金13.18亿元,同比增长51.18%[151] 资产及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26.8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0%[22] - 总资产微增0.4%至26.53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6.427亿元)[1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8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17%[22] - 货币资金余额为63,754.22万元,同比增长10.13%,占总资产23.71%[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83,306.10万元,同比下降13.05%,占总资产30.98%[70] - 在建工程余额为7,681.49万元,同比增长119.84%,占总资产2.86%[70] - 应付账款余额为12,081.72万元,同比增长44.03%,占总资产4.49%[70] - 长期借款余额为3,601.76万元,占总资产1.34%,主要用于股份回购[70] - 货币资金为6.3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789亿元增长10.1%[1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3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581亿元下降13.0%[136] - 应收账款为2.1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978亿元增长7.8%[136] - 存货为1.72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29亿元增长20.6%[136] - 在建工程为7681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494万元增长119.7%[136] - 短期借款为66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91万元增长249.3%[137] - 应付账款为1.2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388万元增长44.0%[137] - 未分配利润为2.40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75亿元下降10.0%[138] - 短期借款同比激增249.3%至668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91万元)[140]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29.4%至4,70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631万元)[140]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0.4%至464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56万元)[140]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5.1%至3.18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358亿元)[141] - 母公司应收账款为5.2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50亿元增长10.2%[139]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为5.4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823亿元下降6.6%[139] - 境外资产规模为44,403.5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6.51%[71] - 受限资产总额为1,770.21万元,包括货币资金和应收票据等[73] - 报告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额为300万元,同比下降94.04%[75] - 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期末余额为83,306.10万元,期初为95,813.58万元[7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35亿元(期初5.79亿元)[14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80亿元,较期初下降10.23%[152] 所有者权益及综合收益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5304.03万元,期末余额24.39亿元[154] - 综合收益总额亏损2519.17万元,主要受未分配利润减少2682.35万元影响[154]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1215.14万元,资本公积变动3999.99万元[155] - 公司本期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385,902,503.89元[157]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稳定为114,889,391.00元[157][159][161] - 资本公积从期初2,077,808,008.17元增加至期末2,087,747,125.43元,增长9,939,117.26元[157][159]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323,150,817.81元下降至期末313,789,865.57元,减少9,360,952.24元[157][159] - 其他综合收益出现负值-59,009.74元,较期初41,065.84元减少100,075.58元[157][159] - 综合收益总额为负值-6,079,577.43元[15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9,939,117.26元[158]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3,381,450.39元[158]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07,912,177.51元[161] - 2024年期末资本公积为2,093,242,151.60元[157] - 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07,912,177.51元[16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7,104,279.74元[162]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2,151,425.66元[162] - 其他权益工具变动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9,999,987.32元[162]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462,959,336.11元[162]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7,934,109.29元[163] - 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3,381,450.39元[163] - 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15,953,993.88元[16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568.02万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869.46万元[23] 子公司及关联方 - 子公司灿瑞微电子营业收入为18,034.76万元,净利润为116.63万元[77] - 报告期内无与日常经营相关的重大关联交易发生[102] - 报告期内无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相关的重大关联交易[102] - 报告期内无涉及业绩约定的关联交易[103] - 报告期内无关联债权债务往来事项[104] - 报告期内无与财务公司相关的金融业务关联交易[10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0] 担保及承诺事项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100] - 报告期末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合计为0[106]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5,000[106]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5,000[106]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5,000[106]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10%[106] - 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为5,000[106] - 控股股东承诺股份限售期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85]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届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5] - 控股股东承诺减持前需提前五个交易日提交减持计划[85] -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等承诺事项均严格履行[85] - 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86][87]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86][87]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86][87] - 董事、监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86]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86] - 违反承诺减持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86][87] - 减持操作需严格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相关规定[86][87] - 权益分派导致持股变化仍须遵守股份锁定承诺[86][87] - 锁定期届满后股份减持需符合减持实施细则要求[87] - 股份锁定政策若发生变化将自动适用更新后要求[87] - 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88]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8]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8]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25%[88]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股份[88] - 控股股东/实控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9] - 持股5%以上股东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9] - 稳定股价措施触发条件: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特定阈值[89] - 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88][89] - 违反减持承诺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89]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总额累计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总额[90] - 公司单次回购股份资金不低于上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20%[90]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资金不低于上市后累计获得现金分红金额的20%[91] - 控股股东单次或12个月内增持资金不超过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50%[91] - 控股股东增持价格不高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的120%[91] - 董事及高管单次增持资金不少于上年度税前薪酬的20%[91] - 董事及高管单次或12个月内增持资金不超过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50%[91] - 董事及高管增持价格不高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的120%[91] - 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为连续5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90] - 停止条件为连续5日收盘价高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90]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回购已发行股份[92] - 若上市前发现欺诈发行将退还申购款加银行同期存款利息[92] - 上市后因欺诈发行需回购新股价格不低于公告前3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价[92] - 确认欺诈发行后5个交易日内启动全部新股回购程序[92] -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并根据除权除息调整[92]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95] - 公司承诺在认定虚假记载后5个交易日内启动股份回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