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营业收入3,021,022,276.79元,同比增长10.6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113,203.48元,同比增长10.19%[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943,173.47元,同比增长10.44%[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5,142,431.62元,同比增长0.28%[20] - 总资产6,897,403,049.05元,同比下降1.42%[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53%,同比增加0.20个百分点[2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118,800,068.30元,同比增长13.44%[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2%,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302,102.23万元,同比增长10.63%[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11.32万元,同比增长10.19%[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894.32万元,同比增长10.44%[43] - 研发投入总额为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4%[6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53%,较上年增加0.20个百分点[6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63%至30.21亿元[8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85%至26.11亿元[8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94%至1.37亿元[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大幅增长226.56%至1.63亿元[90]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46.02%至10.87亿元[90] - 库存股同比激增583.49%至5187万元[90]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激增814.54%至1.22亿元[9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6%至30.21亿元(2024年半年度:27.31亿元)[164] - 净利润同比增长6.3%至1.06亿元(2024年半年度:1.00亿元)[16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9%至1.37亿元(2024年半年度:1.18亿元)[16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7%至7729.97万元(2024年半年度:6797.25万元)[16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0.2%至1.05亿元(2024年半年度:9539.34万元)[16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8%至0.22元/股(2024年半年度:0.21元/股)[166]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至19.80亿元(2024年半年度:15.25亿元)[168]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9.2%至17.88亿元(2024年半年度:13.84亿元)[168] - 公司净利润为3165.87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722.09万元增长338.5%[16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15亿元改善25.4%[17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033.81万元实现显著改善[17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6.0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5.86亿元增长0.7%[171] - 信用减值损失为-198.5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67.42万元改善57.5%[169] - 资产减值损失为-321.5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95.07万元改善35.1%[169]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5411.1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62.10万元大幅增长1071.2%[171]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1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7亿元减少59.3%[17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03.8%[17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98.8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0.5%[17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265.5%[17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1.58亿元人民币,本期增加1.38亿元[177] - 其他综合收益本期增加1.05亿元人民币[178] - 实收资本增加1464万元人民币,增幅3.2%[177] - 资本公积减少2057.6万元人民币,降幅17.0%[177] - 未分配利润增加3421.3万元人民币[177]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163.9万元人民币,增幅8.1%[177]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511.99万元人民币[178] - 综合收益总额为31,658,673元[188]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净额为95,205,992元,其中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5,119,940元[188]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971,069,088元,较期初1,834,339,709元增长7.5%[188][189] - 资本公积减少48,453,434元[189] - 库存股减少55,041,551元[189] - 未分配利润减少38,707,552元[189]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9,532元[18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环比/期末比期初)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为159,061.87万元,较2024年有所下降[7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存货账面价值为42,599.3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6.18%[8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66.67%,同比有所下降[81] - 公司总资产为689,740.3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9,539.75万元[86] - 境外资产规模达2.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8%[91] - 受限资产总额达10.62亿元,其中货币资金2.09亿元、应收票据2.99亿元[9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699.67亿元小幅下降至2025年中的689.74亿元,减少约9.93亿元[157][158]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从7.44亿元增至10.87亿元,增幅达46.0%[157] - 应付票据从13.58亿元降至11.62亿元,减少14.4%[157] - 应付账款从6.35亿元降至4.63亿元,减少27.1%[157] - 合同负债从2485.95万元降至2000.79万元,减少19.5%[157] - 长期借款从5.03亿元增至5.95亿元,增长18.2%[157] - 应付债券从7.18亿元降至6.10亿元,减少15.1%[15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1.58亿元增至22.95亿元,增长6.4%[158]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4.86亿元增至6.32亿元,增长30.1%[160]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9.86亿元增至10.84亿元,增长9.9%[160] - 负债总额基本持平为29.41亿元(期初:29.95亿元)[162] - 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2.9%至19.71亿元(期初:19.15亿元)[16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16亿元,较期初的5.78亿元增长58.5%[1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3.94亿元基本持平[171] - 货币资金为11.2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9.60亿元人民币增长17.1%[15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0.50亿元人民币增长226.7%[156] - 应收账款为15.9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17.41亿元人民币下降8.6%[156] - 存货为4.2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5.66亿元人民币下降24.7%[156] - 固定资产为18.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18.48亿元人民币增长2.7%[156] - 在建工程为2.4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2.77亿元人民币下降13.4%[156] 各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汽车子系统配套材料需求放量增长推动收入增长[20] - 细分市场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8.77%[45] - 特种材料子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0.51%[48] - 形成PCR产品全产业链布局,覆盖家电、汽车、电动车等行业应用[60] - 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为6,949.21万元,总资产215,834.30万元,营业收入132,445.42万元[101] - 安庆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74.52万元,总资产138,804.28万元,营业收入84,642.83万元[101] - 会通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74.15万元,总资产12,548.74万元,营业收入8,077.43万元[101] - 安徽会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38万元,总资产75,347.39万元,营业收入1,238.62万元[102] - 会通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净亏损540.43万元,总资产8,075.97万元,营业收入746.79万元[101] - 合肥会通科技有限公司净亏损17.52万元,总资产3,310.14万元,营业收入2.16万元[101] - 会通新材料国际有限公司净亏损396.93万元,总资产24,147.68万元,营业收入4,343.34万元[101] - 会峰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净亏损86.17万元,总资产4,382.87万元,营业收入3,121.47万元[102] 各地区表现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9.03%[50] - 报告期内成立会通北美子公司[51] 研发与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53%,同比增加0.20个百分点[20] - 累计获得专利288项,其中发明专利229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42] - 参与起草并发布23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42] - 拥有软件著作权32项[42] - 研发人员数量为532人,占公司总人数25.33%[52] - 获得专利288项,其中发明专利229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软件著作权32项[53] - 构建三级研发体系,布局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的技术战略[52] - 推动AI技术与材料研发融合,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深度战略合作[53] - 研发投入总额为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4%[67]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29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软件著作权32项[65]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0个,获得9个[65] - 在研项目“高性能阻燃材料研发”累计投入4643.26万元,本期投入1929.24万元[70][71] - 在研项目“免喷涂材料改性技术的研究”累计投入7815.87万元,本期投入1222.95万元[70] - 在研项目“无卤阻燃PC及合金材料研发”累计投入5145.24万元,本期投入1682.46万元[70][71]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64] - 公司通过海外途径申请注册商标4个[65]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67][6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532人,占总员工比例25.33%,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6,055.91万元,平均薪酬11.38万元[73] - 研发投入总额为98,712.00万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64,459.67万元[72] - 高性能PEEK材料研发投入1,450.00万元,PPO材料研发投入810.00万元,PPS材料研发投入1,800.00万元[72] - 功能聚酯材料研发投入760.00万元,处于在研阶段[72] 运营效率与产能 - 存货周转效率同比稳步提升[59] - 单机产能实现稳步增长[59] - 全面推行5S仓储管理方法,提升仓库空间利用率与物料流转效率[57] - 合资公司广东钟银塑料有限公司年产能10万吨,会峰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年产能5万吨[60]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 - 实现原料回收到终端产品的碳足迹全程追溯,提供减碳数据可视化服务[61] - 公司有2家子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108] 行业与市场趋势 - 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3107亿元,2025年将突破4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10%[34] - 中国锂电池出货量2023年为886GWh,2024年预计1175GWh(同比增长32.6%),2025年预计接近1500GWh,未来两年复合增长率28.19%[32] - 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95.25亿元,2030年达232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4.18%[34] - 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3%[34] - 中国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目标2025年达到75%[31] - 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从2017年81GWh增长至2023年886GWh,年均复合增速48.99%[32] - 公司产品涵盖聚烯烃系列、聚苯乙烯系列、工程塑料系列及锂电池湿法隔离膜等特色产品[40] - 改性材料下游应用覆盖家电、汽车、新能源、电子电气、AI、医疗等国家支柱产业和新兴行业[40] - 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技术差距逐渐缩小,进口替代需求增大[36] - 行业存在较高资金壁垒,需持续投入研发、扩产及流动资金[3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个锁定期解锁429.6万股,占总计划的40%[107]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变动,易庆锋离任,秦怀礼被聘任[104][105]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何倩嫦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10]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何倩嫦承诺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总数的25%[11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1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总数的25%[110]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11]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11] - 公司及控股股东对欺诈发行上市作出股份购回承诺且长期有效[111] - 公司及相关方对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作出措施及承诺且长期有效[111] - 公司及相关方作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承诺且长期有效[111]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636户[135] - 第一大股东何倩嫦持股140,571,428股占比29.40%[138] - 第二大股东合肥朗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0,849,734股占比10.64%且质押50,000,000股[138] - 第三大股东筱璘持股36,000,000股占比7.53%[138] - 第四大股东安庆市同安产业招商投资基金持股29,468,690股占比6.16%,报告期内减持4,667,815股[138] - 员工持股计划持股6,444,000股占比1.35%,报告期内减持4,296,000股[138] - 合肥朗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期末持股5084.9734万股,占比10.64%[141] - 董事长李健益期末持股973.9753万股[140] - 副总经理兼核心技术人员易庆锋期末持股162.3967万股[142] - 核心技术人员韩春春报告期内减持6000股[142] - 核心技术人员闫溥报告期内减持2.6215万股[142] - 前十名可转债持有人中民生银行旗下基金持有3364.9万元,占比5.12%[146]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为8.3亿元人民币[145] - 报告期内可转债转股金额为1.34784亿元人民币[148][149] - 尚未转股的可转债余额为6.56699亿元人民币,占发行总量79.12%[149] - 累计转股数量为1882.1727万股,占转股前总股本4.1%[149]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8.19亿元人民币[124]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5.30亿元人民币[124] - 募集资金总体投入进度为64.64%[124] - 本年度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2509.51万元人民币[124] - 年产30万吨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6.00亿元人民币[126] - 该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10亿元人民币[126] - 公司曾使用2.50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128] - 报告期内可转债累计转股数为14,639,868股,总股本由463,465,491股增至478,105,359股[133] - 报告期后至半年报披露日期间总股本增加72,332,194股至550,437,553股[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95,397,477.79元,每股净资产由4.80元降至4.17元[134]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113,203.48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134] - 最新转股价格调整为9.06元/股[
会通股份(68821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