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裕太微(68851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裕太微裕太微(SH:688515)2025-08-29 17: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21.828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41%[23] - 营业收入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43.4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042亿元,同比减亏3.90%[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76.0008百万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为5941.36万元,同比改善56.12%[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1.31元/股,上年同期为-1.36元/股[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1.31元/股,上年同期为-1.36元/股[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46元/股,上年同期为-1.54元/股[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67%,较上年同期减少0.53个百分点[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0%,较上年同期减少0.42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06%,较上年同期减少16.94个百分点[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175亿元,同比下降5.65%[24] - 总资产为16.613亿元,同比下降4.74%[24]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143.60万元,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政府补助[26][27]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亏损为9036.73万元,同比减亏6.63%[2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4,079.10万元,同比增长71.39%,环比增长73.74%[107]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收同比增长43.41%[10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70.06%,研发费用15,542.36万元同比增长15.50%[106][1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20.80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564.40万元[106] - 新品营收1,099.27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83.77%[110] - 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营收7,290.46万元,同比增长88.34%[111] - 车规级芯片营收1,415.21万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215.48%[112] - 研发投入总额为1.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0%[14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06%,较上年同期下降16.94个百分点[144][145]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21,828,689.43元,同比增长43.41%[167][1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208,000元,亏损同比减少4,220,800元[1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413,584.71元,同比改善76,000,800元[164][168] - 研发费用155,423,576.40元,同比增长15.50%[16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单个产品项目营业收入7290.46万元,同比增长88.34%[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营业收入1318.79万元[9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以太网网卡芯片营业收入732.34万元,同比增长147.75%[91] - 公司已实现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规模量产,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该技术企业[89] - 公司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规模量产企业[90] - 公司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在CAT5E线缆连接距离超过130米,双向打流带宽超过1.5Gbits/s[91] - 公司产品线覆盖商规级、工规级和车规级三大类别,支持10/100/1000/2500Mbps传输速率[92] - 公司百兆和千兆以太网芯片已实现规模量产,5G/10G芯片处于研发阶段[92] - 公司七条产品线中已有四条实现规模量产包括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交换机芯片、网卡芯片和车载物理层芯片[118] - 单口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量产20款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电力等多元场景[118] - 多口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已量产12款用于路由器10GPON等设备[119] - 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已量产3款应用于笔记本服务器等设备[120] - 百兆/千兆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量产4款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车用场景[121] - 公司千兆网卡芯片产品已实现规模量产出货[136] - 公司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芯片通过国内客户认证并实现规模量产[137] - 公司交换机芯片和网卡芯片两个新产品线均已实现规模量产[138] - 公司目前拥有七条产品线,包括网通和车载芯片产品线[150]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公司产品已进入上千家不同领域客户包括联想小米等商规客户和汇川迈瑞等工规客户[122] - 车规级产品客户包括德赛西威广汽比亚迪等主流车企[123]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业务收入比例为68.99%[158]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06%,较上年同期减少16.94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比下降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大于研发投入的增长幅度[23]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授权4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50项及境外发明14项[129] - 研发人员共265人占公司总人数67.95%[130] - 牵头制定汽车以太网100Mbps/1Gbps物理层芯片及交换芯片技术要求国家标准[124]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5,542.3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0.06%[133] - 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6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6项,拥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50项及境外发明14项[133] - 公司掌握超长距离以太网传输技术,支持大于400米传输距离[139] - 公司核心技术包含15项关键技术,涵盖SerDes、ADC/DAC、时钟同步及安全通信等领域[139][140] - 公司被认定为2024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6项,获得授权46项,其中境外发明申请29项、授权14项[141] - 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1.066亿元人民币,累计已投入7.650亿元人民币[147][148] - 费用化研发投入1.554亿元人民币,无资本化研发投入[144] - 时间同步芯片研发项目预计投资5.913亿元人民币,为本期最大单项研发项目[148] - 多口交换芯片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364亿元人民币,为累计投入金额最高项目[147] - 本期新增研发项目投入1.446亿元人民币[148] -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累计24项;软件著作权新增1项,累计10项[141] - 境外发明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归类为"其他",累计申请79项、获得64项[141][142] - 研发人员数量为26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67.95%[149][15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03,313,501.67元,平均薪酬为389,862.27元[149][151] - 研发费用为15,542.3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06%,较2024年半年度增长15.50%[150] - 公司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为62.64%,本科占比32.08%[149] - 研发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区间,占比46.42%[149] 供应链与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93] - 公司通过向经销商或下游系统厂商销售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和交换机芯片实现主要收入[94]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同期采购金额比例为97.51%,其中供应商一占比57.74%[159]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供应商包括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159]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中国高端以太网芯片自给率极低,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行业头部企业被境外厂商占据[34]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34亿个,其中光纤接入端口占96.6%达11.93亿个[36] - 千兆用户规模达2.26亿户,渗透率提升至33%,较2024年末上升2.1个百分点[36] - 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5.7%,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61.8%[37] - 全球Wi-Fi设备存量2023年达72亿台,预计2028年达89亿台,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4%[41] - Wi-F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33年达34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4.4%[41] - Wi-Fi7设备2024年底预计达2.33亿台,2028年预计增长至21亿台[41] - 中国Wi-Fi设备出货量2025年预计达48.54亿台,Wi-Fi7 AP发货占比超20%,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50%[41] - 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达35%[42] - 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达1.39万亿元,渗透产业增加值规模达3.32万亿元[43] - 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超过20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25%以上[48] - 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占汽车总销量60%左右[48]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预计达1650万辆,增速30%,渗透率突破55%[48] - 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超过70%[48] - 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近50%份额[51]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出货量预计约5000台,2030年增至近60000台,年复合增长率超95%[51]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海外收入总计超过20亿美元,协作机器人出口收入达7410万美元,同比增长34.7%[51] - 2027年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目标达10%[46] - 单辆车ECU数量从20-30个发展到100多个,部分车辆线束长度高达2.5英里[49] - 车载以太网在单对非屏蔽双绞线上可实现100Mbit/s至1Gbit/s数据传输速率[49] - 2023年全球车载SerDes芯片市场中ADI与TI合计占据约92%份额[57] - 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搭载智能辅助驾驶域控交付量达267.27万辆同比增长超70%[59] - 2030年车载SerDes芯片全球规模预计达16.77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36%规模6.03亿美元[59] - 2024至2030年全球与中国车载SerDes芯片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分别为20.28%和23.15%[59]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60] - 2025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2819亿块同比上升8.9%出口量1678亿块同比上升20.6%[6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1914亿美元同比上升7.0%出口总额905亿美元同比上升18.9%[6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企业WLAN市场同比增长10.6%达23亿美元[67] - 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收入117亿美元同比增长54.7%[69] - 2025年第一季度企业级AP市场中Wi-Fi7收入占比达11.8%较2024Q4提升1.6个百分点[67] - 2025年全球边缘数据量预计达38.5ZB,占数据总量22%,2023-2027年复合增长率28.7%[70] - 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72] - 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渗透率达44.3%[72] - 2025年1-6月纯电动车型销量441.5万辆同比增长46.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72] - 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73] - 2025年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927万辆同比增长25.0%,销量占有率68.5%[73] - 2025年前4个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77.8%,传统燃油乘用车超52%[78] - 自动泊车系统APA功能乘用车整体装车率达31.2%,24万元以上市场超50%[78] - 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接近380亿元[84] 产品进展与战略 - 公司车载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出货量显著提升,首款自研车载以太网TSN交换芯片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量产[8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103.77万元[10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3] - 公司报告期末为2025年6月30日[13] - 公司代码为688515[1]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公司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7]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的情况[9] - 公司财务报告以人民币元、万元为单位[13] - 公司已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5]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受半导体市场增长及公司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等产品持续销售放量影响[23] - 政府补助金额为45.43万元[26]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19.30万元[26] - 委托投资管理损益为529.43万元[26] - 其他流动资产98,909,697.22元,同比增长1,528.55%,主要因购买短期债权投资[171] - 递延收益21,330,699.98元,同比增长458.78%,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171] - 合同负债17,826,251.00元,同比增长75.64%,反映预收客户款项增加[171] - 境外资产8,464,954.70元,占总资产比例0.51%[172] - 货币资金中100,200元因保函保证金受限[17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991,277.00元,同比转负主要因理财产品购买增加[16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4.6369亿元人民币[176] - 本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19.3万元人民币[176] - 本期购买金融资产金额为38.1亿元人民币[176] - 本期出售/赎回金融资产金额为39.3亿元人民币[176] - 裕太微(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2.8亿元减资至8000万元[178] - 裕太微(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报告期净亏损572.88万元人民币[177] - 裕太微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报告期净亏损490.48万元人民币[177] - 公司向1名激励对象授予1.46万股限制性股票[184]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32.39元[184] - 公司未新增认定核心技术人员[182] - 实际控制人及董事承诺自2022年公司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上市前持有的股份[188][189] - 若公司上市时未盈利,实际控制人承诺在实现盈利前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得减持首发前股份[188][189] - 公司上市后第4和第5会计年度内,每年减持的首发前股份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188][189] - 若公司A股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8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股份时,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调整价)[188] - 担任董事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188] - 核心技术人员自限售期满起4年内,每年转让的首发前股份不得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88] - 若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实际控制人承诺在股票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88] - 所有股份锁定及减持承诺均适用于2022年上市时点,且承诺方确认正在严格履行[188][189] - 上市后6个月内若A股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90][191] - 锁定期届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A股发行价(除权除息后调整)[190][191] - 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股份总数的25%[190][191]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持有股份[190][191]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91] - 公司未盈利时上市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得减持首发前股份[191] - 上市后第4和第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首发前股份不超过股份总数2%[191] - 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时自处罚告知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90][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