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丰集团控股(01549)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20.0%至2.145亿港元[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214,523千港元,同比增长20.0%[13][1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78,749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214,523千港元,增幅为20.0%[20]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20.0%至214,523,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78,749,000港元[35] - 毛利同比增长7.4%至3511万港元[3] - 期内溢利由亏损922万港元转为盈利768万港元[3] - 公司期内溢利为7,677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亏损9,225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3][14] - 公司期内溢利为7,677,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9,225,000港元[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7,677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9,225千港元[2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767.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922.5万港元,实现由亏转盈[42]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0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0.60港仙[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005港元(7,677千港元/1,550,000千股),2024年同期为亏损0.006港元[27]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公司服务成本为179,409千港元,同比增长22.8%[13][14] - 公司经营成本同比增长22.8%至179,409,000港元[40]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22,10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0,802千港元增长6.3%[21] - 员工成本总额为2210.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080.2万港元[4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794千港元,与2024年同期的4,726千港元基本持平[21] - 短期租赁项下船舶及趸船租赁付款为23,67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366千港元增长22.3%[21] - 融资成本为86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69千港元下降31.6%,主要因计息借款利息减少32.6%[21]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为3362.7万港元,同比减少585万港元或14.8%[41] - 香港利得税支出为1,13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920千港元大幅下降85.7%,主要因过往年度拨备不足项减少[23] 业务线表现 - 海上货运代理服务收益为44,480千港元,同比增长43.1%[13][14] - 提供支线船服务收益为145,65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0,852千港元增长11.3%[18] - 提供海上货运代理服务收益为44,48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1,082千港元增长43.1%[18] - 提供承运人自有箱服务收益为24,31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470千港元增长47.6%[18] - 公司支线船服务等标准箱装运量同比增长42.0%至248,267个,但毛利下降6.4%至26,181,000港元[36] - 公司海上货运代理服务标准箱装运量同比增长83.3%至7,796个,毛利增长89.5%至8,933,000港元[37] 地区航线表现 - 福建航线收益为42,723千港元,同比增长39.0%[13][14] - 广西航线收益为61,254千港元,同比增长18.3%[13][14] - 广东航线收益为22,350千港元,同比增长2.7%[13][14] - 海南航线收益为43,716千港元,同比增长0.7%[13][14] 其他收入及税务 - 其他收入净额为8,19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750千港元增长21.3%,主要受政府补助增长39.7%至6,217千港元推动[19] - 公司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1.3%至8,191,000港元[40] - 公司香港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出部分按16.5%税率征税[24] - 公司中国实体法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应课税溢利故未计提[25]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银行结余及现金增长10.0%至1.255亿港元[6]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255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141亿港元有所增加[4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2.6%至9832万港元[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6.3%至7311万港元[6] - 计息借款减少3.1%至4687万港元[6] - 资产净值增长3.6%至2.124亿港元[6] - 投资物业减少2.3%至5488万港元[6] - 公司指定非流动资产为153,200千港元,较2024年末下降2.5%[1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1,25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7,470千港元,降幅5.3%[2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9,14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2,202千港元,降幅7.0%[30]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2,965,000港元,较去年末65,999,000港元略有下降[32] - 按揭贷款为4174.3万港元,其他银行借款为512.8万港元[44] - 权益负债比率为23.7%,较2024年末的25.1%有所改善[45] - 约5968.5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和5488.2万港元的投资物业被抵押作为银行融资担保[46] 融资与借款 - 公司银行融资总额为134,500,000港元,未提取金额为87,629,000港元[34] - 公司计息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于1.8%至6.0%,较去年末6.6%至7.4%有所下降[34] - 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于1.8%至6.0%,低于去年同期的6.6%至7.4%[44] 客户与应收账款 - 公司有一名客户贡献总收益超过10%,金额为22,511千港元[17]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2,734千港元,主要来自一名破产清盘的主要客户[29] - 贸易应收款项中36,031千港元(53.4%)账龄在30日内,超过90日的账龄金额为3,755千港元[29] - 贸易应收款项中约5,128千港元与发票贴现银行贷款安排有关[29] - 应付第三方贸易应付款项获授予30日至90日信贷期,无抵押且免息[31] 公司治理与人事 - 公司执行董事为刘与量先生、刘德丰先生及刘德祺先生[57]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唐鸿琛女士[5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卢温胜先生、林潞先生、李家麟先生及甘承倬先生[57]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4]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财务报表[54] - 公司雇员总数为175名,较2024年末的176名略有减少[47] 股息与公告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51] - 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55] - 2025年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候刊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