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卓越新能(68819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卓越新能卓越新能(SH:688196)2025-08-29 17: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00,000,000元[2] - 报告期营业收入13.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2%[1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12%[32] - 营业收入下降32.12%至13.12亿元[6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3.1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9.32亿元人民币下降32.1%[119]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0,000,000元[2] - 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01%[3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1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01亿元人民币增长16.0%[1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4%[32]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75元[2] - 基本每股收益0.9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7%[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9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2%[1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98元/股,较2024年半年度0.84元/股增长16.7%[1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3%,同比增加0.41个百分点[18] - 综合收益总额为8796.5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7590.08万元增长15.9%[12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87,965,108.73元[13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25,649,193.71元[13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00,410,295.05元[13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75,900,767.57元[1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为70%[2] - 报告期营业成本下降34.9%至11.78亿元[6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11.7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18.10亿元人民币下降34.9%[119] - 研发投入金额为人民币50,000,00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99%,同比增加0.78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5236.19万元,同比下降15.76%[4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9%,同比增加0.77个百分点[4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523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6216万元人民币下降15.8%[120] - 财务费用变动36.23%主要受利息收入及汇兑损益影响[6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203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3189万元人民币改善36.2%[12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其他收益为737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7078万元人民币增长4.3%[12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536.53万元人民币[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生物柴油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 - 报告期生物柴油销售量12.50万吨,同比下降37.55%[20] - 天然脂肪醇试生产销售4008.06吨,实现营业收入8223.55万元人民币[20] - 生物柴油及生物基材料销售量15.07万吨[32] - 生物柴油产能50万吨/年[40] - 生物基材料产能14万吨/年[40] - 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生产线完成主体安装[34] - 年产5万吨天然脂肪醇生产装置于4月投入运营[35] - 废油脂转酯化率达到99%,高品质生物柴油得率超过90%[44]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达到60%[2] - 境外资产规模达9.0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4.71%[68] - 荷兰卓越实现营业收入9.5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376.52万元人民币[70] - 新加坡卓越营业收入6537.21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1117.32万元人民币[70] - 厦门卓越子公司贡献净利润2070.40万元人民币,营业收入2.87亿元人民币[75] - 出口业务占比较高且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面临政策风险[56]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4个,累计发明专利88个[47] - 报告期内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7个,累计实用新型专利251个[47] - 研发人员数量111人,同比下降12.6%,占总员工比例19.37%[53]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5.62万元,同比下降13.9%[53] - 在研项目总投资规模2.80亿元,累计投入1.36亿元[51] - 生物质制备可持续先进燃料技术研究项目投入3380.65万元[51] - 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投入4381.66万元[5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20,000,000元[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32.75万元人民币[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32.7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458.85万元改善9.4%[1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78.4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365.65万元大幅改善[1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07.7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712.56万元由正转负[12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15亿元下降34.5%[12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1.6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28亿元下降32.7%[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1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17亿元增长32.2%[126]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62.44万元恶化[128]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302.17万元大幅改善[128]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6亿元下降42.6%[12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62.62%至4.29亿元[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91.47%至2,353万元[66] - 应收账款下降41.17%至2,747万元[66] - 其他应收款增长62.07%至1.16亿元[66] - 存货增加至1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2%,主要因原料及境外产成品增长[67] - 固定资产增长至7.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6.23%,主要因脂肪醇生产线转固[67] - 长期借款减少至2.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85%,因部分借款转入一年内到期负债[67]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165,051,018.12元至428,638,563.73元,增幅62.6%[1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252,204,816.44元至23,532,264.06元,降幅91.5%[112] - 存货增加168,781,295.32元至1,121,397,843.66元,增幅17.7%[112] - 其他应收款增加44,330,994.15元至115,750,436.57元,增幅62.1%[11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增加100,218,430.13元至333,392,972.60元,增幅43.0%[112]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34,362,819.31元至54,053,879.93元,增幅174.5%[112] - 固定资产增加150,676,154.36元至725,071,369.01元,增幅26.2%[112] - 公司总资产从356.63亿元略增至363.99亿元,增长2.1%[113][114] - 在建工程从2.91亿元减少至2.51亿元,下降14.0%[113] - 其他非流动资产从6.58亿元大幅减少至3.92亿元,下降40.4%[113] - 短期借款从1.97亿元增至2.15亿元,增长8.7%[11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1.15亿元增至2.12亿元,增长85.0%[113] - 长期借款从3.26亿元减少至2.22亿元,下降31.9%[113][116] - 未分配利润从13.53亿元增至14.11亿元,增长4.3%[114]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37亿元减少至1.10亿元,下降19.3%[115]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3.19亿元增至4.14亿元,增长29.5%[115] - 母公司存货从5.08亿元增至5.32亿元,增长4.7%[11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末负债总额为8.4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末8.98亿元人民币下降5.6%[11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为25.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末25.00亿元人民币增长1.1%[11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10.6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半年度末10.37亿元人民币增长2.7%[11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858,376,932.80元,较期初增长2.3%[13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增加57,361,012.60元至1,410,071,653.75元[13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增加8,288,181.11元至7,980,626.36元[132] 投资和融资活动 - 理财产品投资期末余额2.75亿元人民币,本期购买2500万元人民币[74] - 远期外汇合约产生公允价值亏损169.58万元人民币[74] - 货币资金受限931.85万元人民币,包含ETC保证金及保函保证金[72] - 投资收益大幅上升2,165.52%至505万元[63][64] - 募集资金总额为12.879亿元人民币,净额为12.009亿元人民币[89]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7.36亿元人民币,超募资金为4.649亿元人民币[89]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0.318亿元人民币,进度达85.92%[89] - 超募资金累计投入3.7955亿元人民币,进度达81.64%[89]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1.2944亿元人民币,占募集资金净额10.78%[89] - 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及天然脂肪醇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8,537.94万元,进度达86.52%[91] - 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6,683.80万元,进度达89.12%[9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全额投入10,000万元,进度100%[91]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已全额投入3,500万元,进度100%[91] - 新增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项目累计投入超募资金9,545.09万元,进度95.45%[93] - 年产1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生产线项目累计投入超募资金24,910.21万元,进度75.51%[93] - 超募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总额3,500万元,已全额投入[9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报告期末余额为24,000万元[96] 风险因素 - 原材料采购受废弃油脂价格波动影响存在成本风险[54] - 出口业务占比较高且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面临政策风险[56] 公司治理与承诺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承诺时间2019年2月28日 承诺期限长期[8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规范关联交易 承诺时间2019年2月28日 承诺期限长期[83] - 承诺方包括卓越投资 香港卓越 叶活动 罗春妹 叶劭婧[82] - 承诺内容涵盖不经营竞争业务 不投资竞争实体 不发展竞争活动[82] - 若取得竞争商业机会将无偿转让给公司[82] - 高级管理人员不兼任公司及子公司职务[82] - 承诺自签署日起生效 有效期至不作为公司相关人员起三年内[82] - 违反承诺将承担经济损失及索赔责任[82] - 关联交易承诺严格遵守公司章程及信息披露义务[83] - 承诺减少和规范与公司的关联交易[83] - 公司确认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86] - 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85]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87][88]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良好,无债务违约情况[86] - 公司承诺按招股书披露的分红政策执行利润分配[84]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中对股东的现金分红为60,000,000.00元[13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中对股东的现金分红为32,400,000.00元[13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60,000,000元[136]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740户[100] - 控股股东龙岩卓越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8,500,000股,占比48.75%[103] - 控股股东龙岩卓越投资持有58,500,000股流通股,占比4.88%[104] - 第二大股东香港卓越国际控股持有31,500,000股流通股,占比2.63%[104] - 实际控制人为叶活动、罗春妹夫妇及女儿叶劭婧,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104] 会计政策与报表编制 - 公司营业周期为一年[146] -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为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披露规则[141]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评估显示无重大风险事项[142]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7] -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45]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151] - 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重要性标准为净资产超过合并报表净资产10%[148] -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标准为单项预算金额超过资产总额1%[148] - 境外经营实体重要性标准为收入占合并总收入>10%或总资产占合并总资产>10%[148] -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其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余额需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56]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时,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调整资本公积,不足时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56]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需调整资本公积(不足时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56]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按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57] - 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但未丧失控制权时,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调整资本公积(不足时调整留存收益)[158] - 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且丧失控制权时,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及商誉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9] - 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稀释母公司股权比例时,需调整资本公积(不足时调整留存收益)[161] - 外币货币性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金融资产)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65]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63]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的其他综合收益列示[166]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6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除减值损失及汇兑损益外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在其他综合收益[169]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累计利得或损失终止确认时转入留存收益[17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70]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0] - 贷款承诺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损失[171] - 财务担保合同负债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后续计量[171] - 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正数确认为资产负数确认为负债[172] - 金融工具减值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确认损失准备涵盖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等[173] - 预期信用损失定义为违约风险加权信用损失加权平均值全部现金短缺现值[173]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三阶段划分按未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74] - 较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74] - 应收票据组合1(高信用等级银行承兑汇票)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