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34.56百万元人民币[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8%达到567.89百万元人民币[22] - 营业收入为87.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0%[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0%[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7%,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9%,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66元,同比增长0.80%[24] - 公司营业收入87.31亿元,同比下降4.51%,净利润9.29亿元,同比增长0.8%[3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0%[13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5%至87.3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91.42亿元)[149]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至12.5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2.40亿元)[15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9亿元人民币(基本每股收益0.1266元/股)[15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1%至2.374亿元(2024年半年度:2.766亿元)[152]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4.8%至7460万元(2024年半年度:2.121亿元)[152] - 净利润同比下降64.4%至7547万元(2024年半年度:2.121亿元)[152]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5.5%至3.720亿元(2024年半年度:3.527亿元)[152]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7547.12万元人民币[165]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12亿元人民币[166]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2,246,552,138.80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部分为9,082,131,104.00元[1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金额为123.45百万元人民币[22] - 公司三费同比下降13.28%,其中管理费用降15.92%,财务费用降11.24%[39] - 集采品类综合成本降低23.01%[40] - 财务费用6.90亿元,同比下降11.24%,融资成本降低29个基点[59][62] - 营业成本54.44亿元,同比下降7.89%[6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1.2%至6.90亿元人民币(其中利息费用7.18亿元)[14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0%至7142万元人民币[149]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22.4%至-1.62亿元人民币[14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3%至1674万元(2024年半年度:1193万元)[15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运营类业务收入76.6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提升7.71个百分点[33] - 供水水处理业务收入16.82亿元,同比增长14.35%,毛利率36.54%,同比增加5.26个百分点[34] - 污水水处理业务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1.10%,毛利率39.76%,同比增加0.81个百分点[35] - 固废处理业务收入18.94亿元,同比下降11.18%,毛利率37.00%[37] - 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上网电量14.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0%[37] - 新增签约合同额11.84亿元,其中轻资产服务和技术产品类订单占比72.80%[41] - 上半年衍生业务新增订单额2.39亿元,主要来自供热供汽、污泥、渗滤液协同处置和续签协议外生活垃圾[42] - 户表管网工程新增订单额4.1亿元[42] - 多业态协同落地合同额达2.91亿元,其中4单落地区域公司[43] - 供水水处理业务总产能1,243.12万吨/日,其中控股产能1,118.92万吨/日,产能利用率60.19%[48] - 污水水处理业务总产能1,492.14万吨/日,其中控股产能1,293.24万吨/日,产能利用率80.60%[48] - 垃圾焚烧发电设计规模23,570吨/日,已投产规模21,970吨/日,2025年1-6月处理量3,772,617.30吨,累计发电量1,410,948,553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1,192,623,261千瓦时,在建规模1,600吨/日,预计2026年投产[54] - 生物质发电设计规模1,600吨/日,已投产规模1,600吨/日,2025年1-6月处理量265,146.39吨,累计发电量235,432,971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216,302,135千瓦时[54] - 餐厨和厨余垃圾设计规模2,719吨/日,已投产规模2,719吨/日,2025年1-6月处理量265,010.60吨,累计发电量15,522,400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8,162,880千瓦时[54] - 生活垃圾-填埋设计规模3,755吨/日,已投产规模3,755吨/日,2025年1-6月处理量36,573.41吨[54] - 生活垃圾-收运设计规模5,526吨/日,已投产规模5,526吨/日,2025年1-6月处理量862,941吨[55] - 建筑垃圾设计规模3,417吨/日,已投产规模3,417吨/日,2025年1-6月处理量180,421.45吨[55] - 公司水处理能力2,735.26万吨/日,固废处理能力1,498万吨/年[57]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供水业务新投产规模34.30万吨/日,在建计划产能119.00万吨/日[50] - 华北地区污水业务新投产规模13.80万吨/日,在建计划产能3.00万吨/日[51] - 华东地区自来水供应量43,619.08万吨,销售量37,814.12万吨,均价1.52元/吨[53] - 华东地区污水处理量53,556.98万吨,结算量57,393.27万吨,均价1.62元/吨[53] - 中南地区自来水均价2.65元/吨,污水均价1.33元/吨[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运营成本受电价、药剂价格及人工成本等多因素影响[80] - 政府支付结算周期拉长对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入产生负面影响[80] - 公司通过统一供应链标准及扩大采购批量降低运营成本[80] - 公司部分运营项目通过新技术导入实现生产效率较大提升[8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1.23百万元人民币[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5.7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60亿元,同比提升25.71%[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5.7%至12.60亿元(2024年半年度:10.02亿元)[15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4.965亿元(2024年半年度:-22.22亿元)[15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净流出17.45亿元(2024年半年度:净流入3.295亿元)[15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4.1%至69.68亿元(2024年半年度:72.65亿元)[1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2025年上半年为-1.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24亿元改善19.4%[15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下降11.4%,从2024年上半年的28.06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4.86亿元[158]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15.6%,从2024年上半年的1.43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5亿元[1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88%,从2024年上半年的2.3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88亿元[158]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下降33.5%,从2024年上半年的2.53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68亿元[1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长28.9%,从2024年上半年的120.0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4.74亿元[158][15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54%,从2024年上半年的50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7亿元[15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长50.5%,从2024年上半年的43.48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5.45亿元[158][159] 资产和债务 - 总资产规模达到98,765.43百万元人民币[22] - 资产负债率为62.34%[22] -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21次[22] - 存货周转天数为45.6天[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04.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0%[23] - 总资产为1094.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0%[23]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5334.50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政府补助3013.84万元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161.19万元[27] - 应收票据大幅减少至7742.58万元,同比下降52.58%,主要因子公司票据到期收回资金[65] - 其他应收款下降至11.27亿元,同比减少41.55%,主要因收回呼市海纳和源清项目回购款[65] - 持有待售资产减少至5.07亿元,同比下降58.54%,主要因处置首创环投公司[65] - 短期借款增加至43.53亿元,同比增长33.40%,主要因公司短期借款增加[65] - 应付债券增加至68亿元,同比增长30.77%,主要因部分债券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65] - 报告期内对外股权投资额5486.2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4.98%[6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3503.21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2.83万元[69] - 公司有息债务总额为514.40亿元人民币[126] - 银行贷款占有息债务比例最高达77.91%[126] - 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105亿元占有息债务20.41%[126] - 一年内到期公司信用类债券37亿元[126] - 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65亿元占比1.68%[126] - 公司债券余额50亿元企业债券余额0亿元[126] -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55亿元[126] - 境外债券余额0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报告期末为514.40亿元,较期初514.68亿元微降0.05%[125] - 公司(非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报告期末达171.94亿元,较期初160.39亿元增长7.20%[122] - 有息债务结构显示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105亿元(占比61.07%),银行贷款余额66.94亿元(占比38.93%)[124] - 存续公司信用类债券中公司债券余额50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55亿元[124] - 非经营性往来占款和资金拆借报告期末余额0.07亿元,占合并口径净资产比例仅0.02%[121] - 公司存续可续期债券包括22环保Y1(余额5亿元)、22环保Y2(余额5亿元)、22环保Y3(余额10亿元)等8只债券,总额64亿元[118][119] -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为51.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64.17亿元减少20.36%[141] - 应收账款从146.59亿元人民币增至164.28亿元人民币,增长12.06%[141] - 流动比率从1.08提升至1.14,增长5.56%[137] - 资产负债率从64.77%降至64.35%,减少0.42个百分点[137] - 利息保障倍数从2.76提升至2.99,增长8.33%[13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111.83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4.00亿元,减少17.83亿元(1.6%)[142][143]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790.91亿元减少至781.34亿元,下降9.59亿元(1.2%)[142]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27.12亿元下降至18.88亿元,减少8.24亿元(30.4%)[146]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32.63亿元增加至43.53亿元,增长10.90亿元(33.4%)[142] - 长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333.85亿元微增至329.54亿元,减少4.31亿元(1.3%)[143] - 应付债券从2024年末的52.00亿元增至68.00亿元,增长16.00亿元(30.8%)[143]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81.24亿元下降至77.54亿元,减少3.70亿元(4.6%)[143]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达187.99亿元,较2024年末的186.43亿元增长1.56亿元(0.8%)[146]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25.35亿元下降至24.01亿元,减少1.34亿元(5.3%)[142] - 开发支出中数据资源从2024年末的72.01万元增至83.78万元,增长11.77万元(16.3%)[142] - 应付债券同比增长30.8%至68.0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52.00亿元)[147]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同比下降52.1%至14.8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1.05亿元)[147] - 其他应付款同比下降11.5%至73.7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83.30亿元)[147]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8.5%至1.6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75亿元)[14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0.8%至44.65亿元(期初:54.46亿元)[15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58亿元,较期初的25.82亿元减少31.9%[15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减少4.6%,从期初的81.24亿元降至期末的77.53亿元[161]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803,827,275.41元,较期初增加411,421,523.13元[162][163]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136,557,077.63元,主要来自经营业绩贡献[162] - 公司实收资本为73.41亿元人民币[165][166] - 永续债余额为100亿元人民币[165][166]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12.24亿元人民币[165] - 2025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12.48亿元人民币[165] - 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减少5.73亿元人民币[166] - 2024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7.34亿元人民币[166]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73.41亿股[167] - 公司担保总额为5,784,755,075.42元[95]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8.79%[95]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5,784,755,075.42元[9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为-85,302,458.25元[95] 公司债券和融资 - 公司债券余额总计人民币56亿元,包括21保债10亿元、22环保Y1 5亿元、22环保Y2 5亿元、22环保Y3 10亿元、22环保Y4 6亿元、22环保Y5 20亿元及23环保01 10亿元[106][107] - 21保债利率为3.70%,到期日为2026年8月30日,余额10亿元[106] - 22环保Y1利率为3.00%,余额5亿元,为可续期公司债券[106] - 22环保Y2利率为3.50%,余额5亿元,为可续期公司债券[106] - 22环保Y3利率为2.94%,余额10亿元,为可续期公司债券[107] - 22环保Y4利率为3.45%,余额6亿元,为可续期公司债券[107] - 22环保Y5利率为3.89%,余额20亿元,为可续期公司债券[107] - 23环保01利率为3.07%,到期日为2026年11月22日,余额10亿元[107] - 所有债券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面向专业投资者[106][107] - 债券付息方式均为按年付息,可续期债券附有发行人续期选择权及利息递延支付权[106][107] - 2023年11月发行23环保02债券规模1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35%[108] - 2023年11月发行23环保Y4可续期债券规模1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25%[108] - 2025年4月发行25环保01债券规模2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2.04%[108] - 2025年5月发行25环保Y1可续期债券规模9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2.09%[108] - 2025年5月发行25环保Y2可续期
首创环保(60000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