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5.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0%[18] - 营业收入为45.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0%[43] - 营业总收入从52.13亿元人民币降至45.93亿元人民币,减少11.90%[10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9%[1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8亿元[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9亿元[26] - 利润总额6.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7%[18] - 公司净利润为6.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108] - 营业利润为6.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108] - 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至13.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5%[111][112] - 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同比增长20.69%[17] - 稀释每股收益0.35元/股,同比增长20.69%[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74%,同比增加0.88个百分点[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5.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2%[43] - 营业总成本从44.69亿元人民币降至40.62亿元人民币,减少9.10%[107] - 销售费用为3.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5%[43] - 销售费用为3.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108] - 研发费用为1071.5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27%[43] - 研发费用为1071.5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3%[108] - 财务费用为-7047.6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达1.04亿元人民币[108]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1.8%至4.98亿元人民币[115]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52.9%至7129.67万元人民币[11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微增0.73%,实洋下降0.31%[24] - 内容电商渠道码洋同比增长47.62%,表现突出[24] - 校园阅读业务实现收入9568万元[27] - 教材教辅日订单处理率达到98%,出库清零率超90%[28] - 物流配送及时率提升3.8个百分点[28] - 私域平台"皖新云书店"日均访问页面数超6.44万[29] - 皖美教育平台线上缴费5.19亿元,线上销售9174万元,累计用户740万人[30] - 智慧物流日订单拣选能力从1.8万单提升至4万单,差错率降至万分之二[31] - 联宝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存储能力提升2.5倍,实现全产线100%对接[31] - 新推PC游戏《协律01》《云梦奇谭》首月好评率均超80%[32] - 开发50余款自营文创产品,多款定制图书月销超千套[34] - 举办第六届皖新传媒读者节等线下文化活动5000余场,线上活动675场[34] - 公司教育服务全链条业务体系构建取得新突破[54] - 公司深化AI技术赋能教育场景,打造AI教辅等数字教育产品[55] - 公司仓储自动化水平和物流运行效率持续提升[55] - 安徽新华教育图书发行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63,680.33万元,营业利润为10,541.68万元,净利润为10,542.74万元[49] - 安徽新华图书音像连锁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411.52万元,净利润为-411.52万元[49] - 安徽皖新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95,008.22万元,营业利润为3,085.28万元,净利润为2,319.16万元[49] - 阜阳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150.03万元,显著高于其他子公司[49] - 安徽皖新金智科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净资产为58,826.20万元,净利润为145.82万元[5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拥有804家销售网点,覆盖安徽省及周边地区[38] - 公司是安徽省唯一拥有教材发行资质的企业,拥有100多家子分公司[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出生人口数量下滑风险,可能影响教辅图书需求[51] - 公司推进"数字皖新"建设,整合数据资源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55] - 公司制定定点帮扶任务分解清单,细化48条具体任务[62] - 控股股东新华控股于2008年4月16日出具《不竞争承诺函》解决同业竞争问题[65] - 控股股东新华控股于2008年6月5日出具《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承诺函》[65] - 公司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66] - 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不低于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的30%[66]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80%[66]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40%[66]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20%[66] - 报告期内参与线上线下投资者交流70余场[58]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6%[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6%[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9.7%至11.24亿元人民币[11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0.27%[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6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7%[115]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39.7%至61.45亿元人民币[1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正3.18亿元[1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减少至25.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4%[116]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7.3%至1.17亿元人民币[117]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8.83亿元人民币[117][118]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42.7%至45.29亿元人民币[11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8342.36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158.56万元[108] - 投资收益为2469.33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32.53万元[10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46.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114]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631.8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5%[11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190.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3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9.5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21%[18] - 货币资金为95.9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50.40%,同比下降16.56%[45] - 货币资金从114.95亿元减少至95.91亿元,下降16.6%[99] - 货币资金从100.71亿元人民币降至84.69亿元人民币,减少15.90%[10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3.52亿元[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7.52亿元人民币[103] - 存货为8.5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4.50%,同比下降43.83%[45] - 存货从15.24亿元降至8.56亿元,减少43.8%[99] - 应收款项为12.4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6.52%,同比增长16.91%[45] - 应收账款从10.61亿元增至12.40亿元,增长16.8%[99] - 短期借款为15.1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7.95%,同比下降25.56%[45] - 短期借款从20.34亿元降至15.14亿元,减少25.5%[100] - 应付账款从30.83亿元降至26.74亿元,减少13.3%[100] - 应付职工薪酬从8.21亿元降至7.12亿元,减少13.3%[100] - 公司总负债从691.83亿元人民币增至766.75亿元人民币,增长10.82%[101] - 未分配利润从62.01亿元人民币降至57.18亿元人民币,减少7.79%[10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21.13亿元人民币降至116.26亿元人民币,减少4.02%[101]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8.58亿元人民币增至40.51亿元人民币,增长41.75%[105] - 长期股权投资从45.84亿元人民币增至47.03亿元人民币,增长2.60%[10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从8.95亿元人民币降至8.54亿元人民币,减少4.58%[10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6,011户[90] -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402,968,865股,占总股本71.66%[92] -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24,640,000股,占总股本6.37%[92]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5,665,500股,占总股本0.80%[92] - 安徽安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股12,244,500股,占总股本0.63%[92]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零零三组合持股9,720,300股,占总股本0.48%[92] -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4.0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最高[93] -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25亿股,为第二大流通股东[93]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566.55万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93]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9亿元,其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贡献最大为8576.54万元[20]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556.63万元[20] 募集资金和投资项目 - 新网工程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7,432.14万元,投入进度77.98%,本年实现效益-179.51万元,累计实现效益2,274.64万元[75] - 畅网工程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235.97万元,投入进度100%,项目已终止[75][77] - e网工程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244.37万元,投入进度100%,实现效益-1,888.89万元,项目已终止[75] - 皖新皖南物流园项目计划投资总额22,046.88万元,累计投入8,478.93万元,投入进度38.46%,预计2027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5] - 投资设立皖新文化科技公司累计投入5,000万元,投入进度100%,累计实现效益2,257.23万元[75] - 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51,042.93万元,投入进度105.64%[75] - 数字科学普及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7,368.1万元,累计投入589.11万元,投入进度3.39%,预计2026年1月完成[76] - 产教智融平台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1,882.8万元,累计投入1,315.17万元,投入进度11.07%,预计2026年1月完成[76] - 数字化书店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3,377.02万元,累计投入6,736.78万元,投入进度20.18%,预计2026年1月完成[76] - 供应链智慧物流园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8,901.48万元,累计投入293.04万元,投入进度0.5%,预计2026年1月完成[76] - 超募资金投资设立皖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已全额投入5,000万元,进度达100%[82] - 超募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投入51,042.93万元,超出计划5.64%[82] - 终止"畅网工程"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转入皖新皖南物流园项目,原计划投资8,000万元,实际投入5,235.97万元[84]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额度20亿元,期末余额20亿元[86] 分红和利润分配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含回购股份金额)为人民币5.48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77.71%[56]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共计分派现金分红1.96亿元(含税)[56] - 2024年实施股份回购金额为人民币1.56亿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费用)[56] - 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金额为人民币1.96亿元(含税)[56]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显示不进行分配或转增,每10股派息数为0元[6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1.958亿元人民币[12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5.972亿元人民币[125]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监事会主席盛大文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于2025年3月7日离任[60] - 新增及修订16项管理制度,制定2025年ESG管理提升计划[36] - 完成薪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司库系统7个功能模块全面上线[37] 租赁和关联交易 - 子公司大众书局租赁合同总额6985万元,报告期租金支出119.23万元[70] - 资产包一报告期租金支出2620.3万元[71] - 资产包二报告期租金支出2377.28万元[71] - 二期创新型资产运作报告期租金支出2288.27万元[72] - 皖新文化创新广场报告期租金支出1009.02万元[72] 所有者权益和综合收益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6.787亿元人民币[12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4.869亿元人民币[12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5.857亿元人民币[122][125]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777亿元人民币[122]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从2024年末的19.89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末的19.579亿元人民币[121][122]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24年末的24.46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末的22.742亿元人民币[121][122]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58.83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末的62.007亿元人民币[121][122][123]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从2024年末的-1.832亿元人民币改善至2025年末的-2.047亿元人民币[121][122] - 公司实收资本为19.579亿元人民币,股份总数19.579亿股[131]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11.933亿元,期末余额达98.001亿元[128]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3.891亿元[128]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利润分配支出1.958亿元[128]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6.941亿元,期末余额为87.094亿元[129][130]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5939.76万元[129]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利润分配支出5.972亿元[129]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结转导致权益减少1.563亿元[126][130] - 2024年末母公司资本公积为22.818亿元[129] - 2025年6月末母公司资本公积为21.091亿元[128] 会计政策和估计 - 公司采用持续经营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且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持续经营能力重大疑虑[134] - 公司营业周期较短并以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38]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39]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产生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7]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48] - 金融负债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等四类[148]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14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14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15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0]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现时义务解除即终止确认[151]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条件时终止确认,否则按继续涉入程度确认资产和负债[152]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3] - 公允价值确定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155]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量损失准备[156] - 公司对1年以内账龄的应收省财政(免费教材)客户计提6.77%的预期信用损失率[161] - 公司对1年以内账龄的应收其他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客户计提11.24%的预期信用损失率[161] - 公司对1年以内账龄的应收一般企业客户计提4.29%的预期信用损失率[161] - 公司对1-2年账龄的应收一般企业客户计提20.19%的预期信用损失率[161] - 公司对2-3年账龄的应收一般企业客户计提30.00%的预期信用损失率[161] - 公司对4-5年账龄的应收一般企业客户计提
皖新传媒(60180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