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7.28亿元,同比下降5.02%[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2%[28] - 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下降5.02%,因渤海湾滚装车运输需求减少[32][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7.2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67亿元人民币下降5.0%[81] - 营业收入为4.971亿元,同比下降8.1%[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下降2.95%[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5%[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5亿元人民币下降3.0%[8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89.29万元,同比下降32.56%[20] - 利润总额为1.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4%[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6亿元人民币下降1.5%[8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6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2亿元人民币下降1.6%[82]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244亿元,同比下降1.5%[8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016亿元,同比下降3.0%[8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同比下降33.33%[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8%,同比增加0.04个百分点[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6.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3%[28] - 营业成本6.03亿元同比下降3.83%,与运输收入减少同步[32][33] - 营业成本为4.303亿元,同比下降8.0%[85] - 财务费用219.51万元同比大增130.05%,因去年存在外币借款汇兑收益[32][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19.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5.4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30.1%[82]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激增98.1%至3647.8万元[9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9639万元人民币[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269万元人民币[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为963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5亿元人民币下降8.2%[82] - 其他收益为7316万元,同比下降10.1%[8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72.59万元人民币[23] - 磐茂投资确认利润438.97万元,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2.59万元和投资收益266.38万元[30] - 私募基金投资本期确认利润438.97万元,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2.59万元和投资收益266.38万元[4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1.8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5亿元同比激增201.81%,因收回上年应收款及燃油支出减少[32][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2.651亿元,同比上升201.8%[88][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70.7%至2.002亿元[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8.605亿元,同比上升19.8%[8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9.1%至5.887亿元[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13.77万元同比降331.79%,因支付船舶升级改造费用[32][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7.5%至2576.1万元[91] - 分配股利利润偿付利息支付现金1.039亿元[8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中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1.032亿元[9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91亿元,较期初增长25.2%[8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6.8%至1.555亿元[9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2.50亿元同比增长25.05%,占总资产比例升至5.75%[35]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2.0007392253亿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2.501922248亿元,增长25.0%[7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1.3272633998亿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1.5552417484亿元,增长17.2%[77] - 应收款项4683.64万元锐减71.93%,因收回上年末运输应收款[35][36]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6683266835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0.4683642745亿元,减少71.9%[73]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3120957058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0.2744305037亿元,减少79.1%[77] - 其他应收款从2024年末的1.7264700689亿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2.3977275634亿元,增长38.9%[73] - 合同负债1201.76万元暴增485.45%,反映预收款大幅增加[35]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1.9000000000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0.9000000000亿元,减少52.6%[74]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1.40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的4000万元人民币,下降71.4%[78] - 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末的1.2290441362亿元激增至2025年中的3.9712360027亿元,增长223.0%[74] - 公司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底的5.8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的9.33亿元人民币,增长59.4%[78] - 应付股利从2024年末的1.0321179066亿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3.7531560240亿元,增长263.7%[74]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19.2449365090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6.5076141766亿元,减少14.2%[75]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底的18.6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的15.69亿元人民币,下降15.9%[7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3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46%[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末的36.0612664993亿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3.3726726339亿元,减少7.5%[75]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2.462亿元至35.551亿元[94] - 公司总资产为43.4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62%[2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450.8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的443.51亿元人民币,减少7.26亿元[78][79] - 境外资产规模为人民币47,667.3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96%[38] 业务运营 - 公司客滚运输业务拥有9艘船舶总吨位27.59万吨总车道线2.08万米总客位1.57万个[25] - 收购威海海大客运后新增2艘客滚船总吨位5.87万吨总车道线0.37万米总客位0.43万个[25] - 船舶燃油成本占公司总成本30%以上年耗用燃料油约9万吨[27] - 2025年上半年车运量31.82万辆次,客运量108.75万人次[30] - 公司所属行业为水上运输业,主营烟台至大连等航线客滚运输业务[101] 投资和子公司表现 - 私募基金投资期末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8,563.90万元,较期初减少355.2万元[42][43] - 私募基金初始投资人民币20,000万元,累计已收到分配现金12,448.06万元,含收回本金6,525.73万元和投资收益5,922.32万元[43] - 本报告期私募基金收到分配现金794.18万元,含收回本金527.80万元和投资收益266.38万元[43] - 子公司威海市海大客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4,045.84万元[44] - 子公司天津渤海轮渡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742.23万元[44] 股东信息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辽渔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532.64万股,占总股本1.14%,增持金额4,598.53万元[49] - 增持后辽渔集团持股122,804,875股,占总股本26.18%[49] - 辽渔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5,326,400股,占总股本1.14%,增持金额4,598.53万元[67]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469,144,503股[50]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167户[64] - 第一大股东辽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22,804,875股,占总股本26.18%[66] - 第二大股东辽宁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65,680,230股,占总股本14.00%[66] - 第三大股东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1,426,302股,占总股本4.57%[66] - 景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ETF持股6,204,767股,占总股本1.32%[66] - 广发多因子混合基金持股5,999,900股,占总股本1.28%[66] - 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ETF持股4,342,821股,占总股本0.93%[66] - 社保基金1104组合持股4,300,100股,占总股本0.92%[66] - 辽渔集团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及规范关联交易[56][57] 利润分配和分红 - 公司拟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6] - 2024年特别分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2元,总金额103,211,790.66元[50] - 2024年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总金额187,657,801.20元[50] - 2025年中期计划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总金额187,657,801.20元[50]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53] -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3.753亿元[93] - 2024年半年度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49亿元[99][10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分配达3.75亿元人民币,全部为对股东的分配[98] 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 - 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回复率达100%[51] - 处理投资者咨询超过100条[51]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58]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情况[58]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63] - 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二级子公司共10户[101]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 - 研发费用未列支金额[85]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信息披露规定[102]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10]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13]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按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13] -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等中介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14]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16] - 非同一控制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19] - 处置子公司时 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19] - 购买日前持有的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19] -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影响[117] - 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20]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交易若属一揽子交易则合并处理丧失控制权前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21]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21]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22]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划分为共同经营[123] - 共同经营会计处理中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和负债及共同产生收入费用[124]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等四个条件[126]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境外经营时转入当期损益[128]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及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29]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账款按交易价格计量[13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和债权投资[13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减值损失及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2]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不计提减值准备[13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符合摊余成本或其他综合收益分类条件[134] - 为消除会计错配可指定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5] - 金融负债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136] - 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37]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38]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孰高计量[13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规定[140] - 金融负债合同条款实质性修改时,新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1]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被转移资产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3]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时,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3][144] -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以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限售资产需扣除流动性补偿金额[145] - 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按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计量损失准备[146][147] - 信用风险三阶段划分:阶段1按12个月预期损失计提,阶段2/3按整个存续期预期损失计提[148] - 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累计变动确认准备[146]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评估考虑债务人经营成果、担保物价值、还款行为等五类因素[149] - 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可假定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150] -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准备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148] - 金融资产信用减值触发事件包括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违约、债权人让步、破产风险、市场消失及大幅折扣购买[151] - 预期信用损失计算基于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152] - 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组合因承兑人高信用评级采用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155] - 应收款项按账龄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率:1-2年5%、2-3年25%、3年以上100%[156] - 逾期应收款项损失率:逾期2-12个月25%、逾期13-24个月50%、逾期25个月以上100%[156] - 商业承兑汇票组合采用与应收账款相同的账龄风险特征划分标准[155]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应收款项均被评估为低信用风险组合[155] - 债权投资按信用风险变化分三阶段计量损失准备:12个月/存续期/已减值全周期[156] - 非关联方应收账款组合以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评估依据[155] - 长期应收款组合采用逾期天数而非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指标[155] - 金融工具逾期超过30天通常表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57] - 公司直接减记不再预期收回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余额[157] - 存货按加权平均法计价发出[168]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提[169] -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71]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时计提减值[174] - 终止经营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176] - 金融资产与负债满足法定抵销权时可净额列示[166] - 应收票据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158] - 应收账款按账龄确认信用风险特征组合[162]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直接相关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177] - 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投资按公允价值确认初始成本交易费用从权益扣减[177]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按初始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成本[177] - 权益法核算时初始
渤海轮渡(603167) - 2025 Q2 - 季度财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