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朝聚眼科(02219) - 2025 - 中期业绩
朝聚眼科朝聚眼科(HK:02219)2025-08-29 18:2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4.9%至人民币6.983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7.343亿元)[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7.343亿元人民币下降4.9%至2025年上半年的6.983亿元人民币[1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7.343亿元下降4.9%至2025年上半年的6.983亿元[2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698.25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34.287百万元下降4.9%[91] - 除税前溢利同比下降14.8%至人民币1.531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796亿元)[2] - 纯利同比下降17.1%至人民币1.107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336亿元)[3] - 纯利下降17.1%,从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33.6百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110.7百万元[4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10.73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33.620百万元下降17.1%[91] - 公司期内溢利同比下降17.1%,从2024年的人民币133.62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10.74百万元[92]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同比下降18.2%至人民币1.184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448亿元)[3]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下降18.2%,从2024年同期人民币144.8百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118.4百万元[4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6.2%,从2024年的人民币140.81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03.94百万元[9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13.643百万元[91]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13,64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从136,453千元)[117]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7.2%至人民币0.16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0.20元)[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6元,较2024年同期的0.20元下降20.0%[91] - 除税前溢利为153.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8%[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3.983亿元微增0.6%至2025年上半年的4.006亿元[3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6300万元下降22.5%至2025年上半年的4880万元[3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48.75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62.976百万元下降22.6%[91] - 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64亿元下降3.9%至2025年上半年的1.022亿元[3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02.16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6.437百万元下降4.0%[91] - 其他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640万元激增290.6%至2025年上半年的2500万元[38] - 融资成本相对稳定,2024年上半年为人民币5.6百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6.1百万元[40] - 所得税开支减少7.8%,从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46.0百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42.4百万元[4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42.351百万元[91] - 期内支出总额为42,35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从46,020千元)[112] -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4.381百万元[108] - 商誉减值损失人民币18.368百万元[108] 各业务线表现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3.59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51.5%[15]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765亿元下降4.5%至2025年上半年的3.595亿元[30]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59.492百万元,同比下降4.5%[106] - 消费眼科服务毛利为人民币150.1百万元,同比下降18.0%,毛利率降至41.8%[21]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为3.37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48.3%[15]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572亿元下降5.5%至2025年上半年的3.375亿元[31]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37.467百万元,同比下降5.5%[106] - 基础眼科服务毛利为人民币147.4百万元,同比下降3.6%,毛利率升至43.7%[21] - 设备和医疗耗材销售收益从59万元人民币增长至129.9万元人民币[15] - 销售设备及医疗耗材收益为人民币1.299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0.2%[106] - 销售设备和医疗耗材毛利为人民币129千元,毛利率为9.9%[21] - 门诊服务收益为人民币416.180百万元,同比下降4.6%[107] - 住院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33.052百万元,同比下降7.7%[107] - 销售视光产品收益为人民币47.727百万元,同比增长6.1%[107] 运营指标 - 门诊就诊次数从571,087次下降至522,051次[12] - 每次门诊平均消费从764元人民币上升至797元人民币[12] - 住院就诊次数从35,814次下降至34,844次[12] - 每次住院平均消费从7,052元人民币下降至6,688元人民币[12] - 视光中心客户就诊次数从51,774次下降至48,804次[13] - 视光中心平均售价从868元人民币上升至978元人民币[13] 财务健康状况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5.5%,从2024年底人民币74.4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70.3百万元[4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70,29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从74,426千元)[120] - 3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为42,20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7%(从51,250千元)[120] - 贸易应付款项增加19.6%,从2024年底人民币53.6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64.1百万元[5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4,10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从53,614千元)[121] - 1年内贸易应付款项为56,6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从47,937千元)[121]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增加15.9%,从2024年底人民币231.0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67.8百万元[5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人民币497.0百万元,主要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579.2百万元[4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长175.2%,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83.79百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780.79百万元[93] - 定期存款大幅减少63.0%,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775.50百万元降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287.32百万元[93] - 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61]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223.7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5]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81.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95]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7.9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扩大[97]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9.2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8.6%[9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9.0563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614.5%[9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3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3%[98] 资本开支与投资活动 - 资本承担总额增至人民币69.3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6.4百万元增长23.0%[54] - 收购宁波博视眼科医院少数股东权益总代价约人民币14.59百万元[54] - 收购吴忠市云视康眼科医院股权总代价约人民币4.97百万元[54]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支出11.2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加269.2%[97] - 购买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2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3.0%[97]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认购理财产品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0百万元[88] - 结构性存款未赎回本金总额为人民币410.0百万元,占集团资产总值13.7%[56] - 报告期内认购结构性存款本金总额人民币100.0百万元,利息收入人民币5.0百万元[56] - 兴业银行结构性存款(CC59240806000)本金人民币20,000千元,预期年化收益率1.7000%至2.3600%[58] - 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CSDVY202414800)本金人民币125,000千元,占资产总值4.21%[58] - 与内蒙古广厦建安订立建筑合约,合约价格为人民币222.84百万元(含税)[60] - 公司于2025年7月28日订立建筑合约价值为人民币222.84百万元(含税)[88] 公司网络与人力资源 - 公司经营31间眼科医院及29间视光中心[25] - 公司医疗专业人员总数达1500名,较去年同期增加42名[22] - 公司拥有全职医师320名,其中271名注册为专业眼科医师[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拥有2,627名全职雇员[82] - 医院专业人员占比57.1%共1,500名雇员[82] - 集团拥有271名注册专业眼科医师占医师总数84.7%[82] 公司治理与董事信息 - 公司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张波洲先生兼任[6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2] - 公司董事包括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张波洲[126]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张小利、张俊峰及张光弟[126] - 公司董事包括非执行董事Richard Chen Mao、李甄及张丽[126] - 公司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何明光、郭红岩、李建滨及宝山[126]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未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0.1307港元)[4] - 2025年上半年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每股0.1307港元)[68] - 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总额为75,98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4%(从187,134千元)[113] - 已付股息7.598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9.4%[97] - 公司于2025年3月27日以总代价42,925港元回购16,000股股份[79] 所得款项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99亿港元[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约681.50百万港元[75] - 将收购医院用途的167.99百万港元重新分配至新建及升级现有医院[75] - 将信息技术系统升级用途的60.00百万港元重新分配至新建及升级现有医院[75] - 延长所得款项用途预期时间表两年[75]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重新分配至建立新医院以及搬迁升级装修现有医院用途从5.724亿港元增至8.0042亿港元[77] - 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收购医院的分配从7.1635亿港元减少至5.4837亿港元[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6.815亿港元[77] - 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分配从1.5031亿港元减少至9,031万港元[77] - 预期所有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将于2027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77] - 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保持1.599亿港元分配不变[7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和新建方式扩大华北及长三角地区网络布局[25] - 公司上半年领导权威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4篇[27] - 包头及内蒙古两家眼科医院获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570万元大幅增长47.1%至2025年上半年的3780万元[35] - 公司未订立任何货币对冲交易[63] - 公司未使用任何利率掉期合约对冲利率风险[64] - 若干附属公司适用15%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109] - 公司全面收入总额同比下降26.8%,从2024年的人民币137.97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01.04百万元[92] - 非控股权益亏损小幅扩大2.5%,从2024年的人民币-2.83百万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2.90百万元[92] - 公司总资产增加2.5%,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541.63百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2,606.84百万元[93]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18.4%,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463.92百万元降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391.92百万元[93] - 商誉增长11.0%,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67.23百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185.60百万元[93] - 流动负债减少13.8%,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393.59百万元降至2025年中的人民币339.29百万元[93]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91,616千股,同比增长0.6%(从687,682千股)[119]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27]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0.00025港元[127]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2年5月10日经董事会采纳并不时修订[127] - 招股章程于2021年6月24日刊发[127] - 公司法定货币为人民币[127] - 联交所指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