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事堂(00246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嘉事堂嘉事堂(SZ:002462)2025-08-29 1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96.99亿元,同比下降24.45%[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36.24%[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96亿元,同比下降9.84%[17] - 基本每股收益0.37元/股,同比下降36.21%[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6%,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1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99亿元,同比下降24.45%[3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63亿元[24]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45%至96.99亿元,上年同期为128.39亿元[39]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2.4%至128.39亿元(对比96.99亿元)[114] - 净利润同比增长55.5%至2.53亿元(对比1.63亿元)[11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6.8%至1.68亿元(对比1.07亿元)[11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6.8%至0.58元(对比0.37元)[115]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至25.02亿元(对比25.81亿元)[117]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51.8%至0.64亿元(对比1.32亿元)[117] - 母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1.1%至0.22元(对比0.45元)[118]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07,261.80万元,同比增长20.50%[125]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3,849,248.15元[13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32,487,734.22元[13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90.86亿元,同比下降24.65%[36] - 销售费用1.47亿元,同比下降47.74%[3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7%至120.58亿元(对比90.86亿元)[11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1.4%至2.81亿元(对比1.47亿元)[114]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改善31.0%至-0.53亿元(对比-0.76亿元)[11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3亿元,同比改善314.45%[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3亿元,同比增加314.45%[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430.83万元,同比增加106.20%[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4年上半年的-2.11亿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4.53亿元[11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5.1%,从2024年上半年的146.21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9.50亿元[11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8.5%,从2024年上半年的141.43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1.07亿元[119]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39.8%,从2024年上半年的3.05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4亿元[1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76亿元,较期初的21.22亿元略有增加[120]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4年上半年的-2586万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6992万元[121]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1.39亿元增长24.1%[122]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为2.31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3.50亿元下降34.0%[122]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8亿元,较期初的2.85亿元增长22.3%[122] 业务线表现 - 医药批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00%至93.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6.12%[39] - 医药连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9.06%至3.08亿元,毛利率未披露[39] - 公司医疗器械子公司北京嘉事唯众总资产8.26亿元,营业收入14.99亿元,净利润2031万元[58] 地区表现 - 北京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73%至49.05亿元,占比提升至50.57%[39] - 其他地区收入同比下降41.53%至47.95亿元,毛利率7.55%[39][4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131.2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4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8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3%[17] - 货币资金占比提升至16.99%,总额22.30亿元[45] - 应收账款占比49.61%,总额65.12亿元[45]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至17.71%,总额23.25亿元[4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2.30亿元,较期初22.33亿元基本持平[10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5.12亿元,较期初68.78亿元下降约5.3%[106] - 存货期末余额为25.21亿元,较期初27.39亿元下降约8.0%[10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5343.27万元,较期初2.62亿元大幅下降79.6%[106]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5.94亿元,较期初5.83亿元增长约1.9%[106]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7251.28万元,较期初8020.84万元下降约9.6%[106]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21.19亿元,较期初130.05亿元下降约6.8%[106] - 资产总计从年初14,037,951,940.30元下降至期末13,127,086,716.57元,减少6.5%[107][108] - 短期借款从2,623,133,946.12元减少至2,325,132,140.87元,下降11.4%[107] - 应付账款从4,039,279,410.52元下降至3,617,325,137.62元,减少10.4%[107] - 货币资金从284,621,553.93元增长至347,993,913.07元,增加22.3%[110] - 应收账款从2,126,186,719.56元下降至1,933,696,976.70元,减少9.1%[110]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400,304,027.78元略降至399,435,833.31元,减少0.2%[111] - 母公司应付账款从921,504,786.75元下降至721,336,337.42元,减少21.7%[112] - 使用权资产从220,700,399.01元减少至198,803,172.27元,下降9.9%[107] - 未分配利润从2,515,420,009.41元增长至2,573,091,619.51元,增加2.3%[10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923,851,369.80元上升至1,938,110,407.55元,增长0.7%[11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3.27亿元,少数股东权益为17.38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0.68亿元[124] - 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270,708.66万元,同比增长9.50%[126] - 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291,720.00万元,同比增长5.29%[126]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799,399.32万元,同比增长2.39%[126] - 公司专项储备本期提取980.00万元,同比无变化[126] - 公司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051,268.00万元[128] - 公司上年末盈余公积余额为227,380.00万元[128] - 公司上年末一般风险准备余额为2,430,595.49万元[128] - 公司上年末其他综合收益余额为4,240,525.33万元[128]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金额为-49,590,210.40元[133] - 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4,259,037.75元[133] - 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1,923,851,369.80元[133] - 公司期初盈余公积为227,380,812.31元[133] - 公司期初资本公积为1,278,228,803.52元[133] - 公司期初股本为291,707,120.00元[133]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721,168,105.63元[133] - 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721,168,105.63元[132] - 公司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938,110,407.55元[130] - 公司股本总额为291,707,120股[136][138] - 资本公积为1,278,228,803.52元[136][138] - 盈余公积为227,380,812.31元[136][138] - 未分配利润为1,826,080,142.12元[13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623,396,877.95元[138] - 本期利润分配金额为75,843,851.20元[137] - 本期所有者权益净增加56,643,883.02元[136] 投资和金融资产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减少100%至0元[50] - 公司持有的康美药业股票期初账面价值为1.745亿元,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357万元,期末账面价值降至1.409亿元[52][53] - 债权投资余额为0[191] - 其他债权投资余额为0[192] - 长期应收款余额为0[193]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嘉事国润(上海)净资产2.98亿元,营业利润5290万元,净利润3961万元[58] - 上海嘉事明伦营业收入2.18亿元,营业利润2627万元,净利润1977万元[58] - 上海嘉事嘉意营业收入3.91亿元,营业利润733万元,净利润499万元[58] - 浙江嘉事杰博营业收入3.75亿元,营业利润1066万元,净利润794万元[58] - 广州嘉事吉健营业收入5.98亿元,营业利润542万元,净利润447万元[58] - 四川嘉事馨顺和营业收入4.83亿元,营业利润870万元,净利润646万元[58] - 浙江嘉事商漾营业收入1.08亿元,营业利润1677万元,净利润1256万元[58]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中国光大银行存款期末余额为52,207.5万元[79] - 关联方中国光大银行借款期末余额为6,001.69万元[79] - 报告期内新增关联存款326,976.2万元[79] - 报告期内收回关联存款323,343.9万元[79] - 报告期内新增关联借款5,000万元[79] - 报告期内归还关联借款8,921.13万元[7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236,701股占总股本0.08%[93]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291,470,419股占总股本99.92%[93] - 中国光大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持股41,876,431股占比14.36%[95] - 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1,180,805股占比14.12%[95] - 北京市盛丰顺业投资持股比例为1.72%,持有501.48万股[96]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持股比例为1.50%,持有436.11万股[96] - 北京市房山区国资委持股比例为0.98%,持有285.63万股[96] - 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41,180,805股A股[140] - 公司注册资本为291,707,120元[140] 非经常性损益 - 获得政府补助及税收返还等非经常性收益3072.69万元[21] 减值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达-7628.60万元,占利润总额-33.01%[43]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总额为49,590.21万元,同比减少0.40%[125] 业务覆盖和合作 - 公司服务全国近5000家医疗机构,覆盖北京二三级医院300多家(覆盖率99%)[24] - 器械板块与2100多家医院建立终端销售渠道[24] - 公司覆盖4000多家主流医疗机构,其中三级以上医院近2000家[30] - 与超过2000家上游生产企业合作,经营近40000个品规[31]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为乡村振兴购买农产品约30万元[67]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148] - 重要应收款项实际核销标准为单项金额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148] - 账龄超过1年且金额重要的预付款项标准为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148] - 重要合同变更标准为调整金额占原合同30%以上且影响收入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148] - 重要投资活动标准为占投资现金流10%以上且金额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148] -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活动标准为对净资产影响超过10%[14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计入商誉或当期损益[149]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对价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5]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53] - 分步处置子公司时非一揽子交易在丧失控制权前按部分处置处理[154]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5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1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和其他债权投资等[16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包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等[16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168]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以摊余成本计量两类[16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17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衍生金融负债等[16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等[171]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报价,无活跃市场则采用估值技术,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175]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算合同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现值的概率加权金额[176] - 逾期超过30天通常视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除非有确凿反证[177]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显著增加则按整个存续期计量[177] - 应收款项按账龄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编制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78] - 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采用简化方法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78] - 信用风险三阶段计量:阶段1按12个月损失计提,阶段2/3按整个存续期损失计提[179]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188]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时,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89]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186] - 终止经营是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需满足独立主要业务、主要经营地区处置计划或专为转售子公司等条件[190] - 持续经营损益和终止经营损益在利润表中分别列示,终止经营减值损失及处置损益作为终止经营损益列报[190] - 长期股权投资对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8]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197]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损益[200] - 权益法核算下按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199] - 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其他综合收益按比例结转[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