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8647.66万元,同比下降45.57%[18] - 营业收入为8647.6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57%[2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647.66万元,归母净利润为-7240.64万元[3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57%至8647.66万元[66] - 利润总额为-8303.57万元,同比亏损扩大[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40.64万元,同比亏损扩大[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04.48万元,同比亏损扩大[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6元/股,上年同期为-0.43元/股[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49%,较上年同期减少4.84个百分点[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240.64万元,上年同期为-4235.39万元[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04.48万元,上年同期为-4347.05万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263.84万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0.76%至8110.85万元[6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28%,较上年同期增加9.45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2791.32万元,同比下降23.05%[5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28%,同比增加9.45个百分点[5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3.05%至2791.32万元[66] - 毛利率承压(营业成本降幅低于收入降幅)[6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2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2.24%[19] - 总资产为21.0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00%[19]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30.83%至3.53亿元[68] - 存货同比上升54.87%至5.92亿元[68] - 合同负债同比上升92.36%至2.02亿元[69] - 公司总资产从204.22亿元增至210.35亿元,增长3.0%[195][196] - 合同负债从1.05亿元大幅增长至2.02亿元,增幅92.4%[195] - 短期借款从1.60亿元降至1.02亿元,减少36.5%[195] - 应付账款从4.77亿元增至5.26亿元,增长10.3%[195] - 未分配利润从-0.27亿元恶化至-0.99亿元[196] - 货币资金为1.5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457亿元下降9.6%[194] - 应收账款为3.5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1098亿元下降30.8%[194] - 存货为5.9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8208亿元增长54.9%[1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000万元人民币[194] - 应收款项融资为1334.7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40.2万元增长851.8%[194] - 预付款项为1391.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403.4万元增长245%[194] - 其他应收款为2323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690.4万元增长37.4%[19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为72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86.6万元增长740.4%[194] - 其他流动资产为2.09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3865亿元下降12.2%[194]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0.88亿元降至0.83亿元,减少4.7%[197]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4.97亿元降至3.19亿元,减少35.8%[197] - 母公司存货从0.45亿元激增至1.91亿元,增长327.1%[197] - 母公司合同负债从0.86亿元增至1.88亿元,增长118.1%[198]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0.99亿元降至0.85亿元,减少14.8%[198] - 公司总负债为725,309,812.49元,较前期635,893,782.65元增长14.07%[199]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50,819,228.30元,较前期812,350,288.40元下降7.58%[199] - 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246,318.38元,较前期2,432,324.81元下降7.65%[199] - 未分配利润为-68,468,245.24元,较前期-34,947,602.19元扩大95.89%[199] - 库存股为62,209,754.69元,较前期34,199,337.64元增长81.90%[199]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5,493,742.58元,较前期17,028,942.82元下降9.01%[199] - 递延收益为260,428.74元,较前期366,091.80元下降28.86%[199]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1,476,129,040.79元,较前期1,448,244,071.05元增长1.92%[199] - 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97,754,388.00元[199] - 受限资产总额2.92亿元(含抵押固定资产2.61亿元)[7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0.41万元,上年同期为-2531.97万元,实现正向流入[19][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880.41万元(上年同期为-2531.97万元)[66] - 对外股权投资额同比激增2179.45%至1162.52万元[74] 研发投入和技术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791.32万元,占营收比例为32.28%[33] - 公司干法电极设备已申请6项专利(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3项),极片活性物质厚度达湿法工艺2-3倍[33][34] - 公司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离子电导率达1.5-2mS/cm,可匹配4.3V以上高电压平台[34] - 卤化物电解质尚未对外送样,未来半年推进性能优化及客户验证,并进行全固态电池测试和低成本掺杂改性[35] - MicroLED巨量转移薄膜已有1家主流客户小批量量产、1家中试、数家验证中,可提升良率并降低生产成本[35] - 水汽阻隔膜透过率控制在10⁻⁴,已批量用于墨水屏和电子书封装,并向数家柔性钙钛矿客户出货[35] - 累计取得377项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91项、实用新型专利150项、软件著作权6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38] - SDC涂布设备在极片涂布速度、幅宽及稳定性实现显著突破,冷热液流干燥技术压缩加热与冷却时长[38] - 五大核心产品为SDC单向双面涂布机、辊压机、分切机、高真空除水干燥系统及自动化装配线[39] - 精密加工车间即将落成,具备挤压模头、测厚仪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39] - 双循环快速升温与真空保温技术节省升温时间20%以上并高效节能10%以上[43] - 渗透式物料内部热量传导技术缩短升温时间10%以上且除水一致性好[43] - 多重安全保护技术实现安全异常事故率小于0.01%并提高产品合格率[43][44] - 真空密封技术系统漏率小于8Pa·l/s[44] - 六面板式加热及保温技术实现小于30分钟快速升温且内部温差小于±2.0°C[44] - 真空烤箱速冷技术缩短降温时间30%以上并节省投资成本30%以上[44] - 热场动态模拟技术节省开发时间30%以上并降低开发成本30%以上[44] - 线体式智能化高效深度除水技术节省烘烤时间30%以上且整体节能25%以上[44] - 线体式非等压仓物料传输技术减少烘烤时间10%以上[44] - 烘烤线预热段压变快速升温技术减少升温时间15%以上且除水一致性好[44] - 传输阀开合时间小于5秒实现快速密封[45] - 斜辊转移涂布技术减少浆料拖尾30%以上[45] - 曲度可调组合刮刀最小调节精度达1μm[45] - 双伺服电机同步控制误差小于0.05%[45] - 刮刀宽度方向最小调节区域为30mm[45] - 封闭式料斗技术防止油性浆料吸湿凝胶[45] - 双伺服背辊技术有效防止基材打滑[45] - 双闭环张力技术解决基材打皱问题[45] - 三辊转移涂布技术防止浆料沉淀[45] - 垫片匀料技术通过多点流量控制提高面密度均匀性[45] - 头尾厚度可控制在5μm以内[46] - 单向双面挤压涂布技术可节约能源30%[46] - 精密气浮技术使干燥速度提高10%[46] - 微孔基材双面挤压涂布技术使电池容量提高2%[46] - 薄膜展平技术使成品合格率提高10%[46] - 柔性刮刀技术使网纹辊寿命提高2倍[46] - 电池极片多级轧辊技术使锂离子电池极片压实密度提高1%-5%[46] - 极片热辊压技术预热速度提高30%[47] - 极片超速分切技术良品率高于99.5%且分切速度达100米/分钟[47] - 自动试片与首检技术缩短首检时间约60%并节约材料损耗80%[47] - 自动装配线贴胶技术换型时间节省50%且实现单线15PPM贴胶节拍[47] - 膜电极自动组装技术定位精度达±0.1mm并解决10μm薄膜起皱问题[47] - 多幅极片辊压分切技术使生产效率提升1倍[48] - 极耳预延展辊压技术使断带率≤0.1‰且延展率误差≤5%[48] - 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50] - 公司新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8件,软件著作权1件[50]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91件,实用新型专利150件[50] - 在研项目"面向新能源的智能涂布技术及模头关键技术研发"累计投入1452.6万元,超预计总投资[52] - 在研项目"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双面挤压涂布智能化技术研发"累计投入2121.77万元[52] - 在研项目"接触式分体夹具智能烘烤技术及装备研发"累计投入840.45万元,超预计总投资[53] - 在研项目"具有惰性气体保护功能的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制作方法及装备"累计投入671.9万元[53] - 4680全极耳电池分辊分工艺研发实现生产速度≥80m/min,后极片厚度精度≤±2μm,分切毛刺≤7μm,分切直线度≤0.3mm/m,分切宽度精度≤±0.3mm[54] - 锂电池生产多环节CCD在线检测系统研发投入200万元,完成进度33.03%,实际支出136.68万元[54] - 辊分一体机箔料同切工艺研发实现辊压速度80m/min,辊压厚度一致性≤±2μm,分切毛刺横向≤12μm纵向≤6μm,分切宽度精度±0.5mm[54] - 辊分一体机同切工艺研发投入180万元,完成进度65.84%,实际支出193.28万元[54] - 快速传热与干燥技术研发投入310万元,完成进度74.24%,实际支出351.5万元[55] - 固态电池制片技术研发实现涂布速度30m/min,厚度一致性≤±2μm,尺寸精度≤±0.3mm[55] - 固态电池制片技术研发投入130万元,完成进度162.2%,实际支出220.1万元[55] - 高真空低泄漏率挡板阀研发实现压漏率≤2Pa/H[55] - 高真空低泄漏率挡板阀研发投入150万元,完成进度61.1%,实际支出188.93万元[55]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极片制造高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为2500万元,已投入453.32万元,进度为786.96万元[56] - 钠离子电池负极硬碳辊压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预算为100万元,已投入58.89万元,进度为115.35万元,目标生产速度为80米每分钟,硬碳压实密度为1.2克每立方厘米,极片回弹率控制在1%以内[56] - 超薄超速分切技术项目预算为150万元,已投入61.23万元,进度为167.2万元,分切速度达到200米每分钟,分切毛刺控制在5微米以内,分切宽度精度为±0.05毫米[57] - 干法成膜复合技术及装备项目预算为150万元,已投入75.84万元,进度为75.84万元,机械速度范围为0至15米每分钟,制模宽度为0至400毫米,制模厚度为75至250微米[57] - 高速全极耳集流盘焊接设备项目预算为168.42万元,已投入31.23万元,进度为143.51万元,设计用于18650电池,目标速度为200PPM[57] - 研发人员数量为13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5.99%[6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413.53万元,平均薪酬为10.24万元[61]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占比最高,达70.29%[61]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8.7%[61] - 研发项目16号(多功能全极耳电芯揉平设备)投入资金181.63万元[58] - 研发项目17号(圆柱电池高速连续底部焊接设备)投入资金102.19万元[58] - 研发项目18号(电池高速连续滚槽设备)投入资金149.08万元[58] - 研发项目19号(电池高速连续封口设备)投入资金116.09万元[59]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11987.41万元[59] - 研发项目生产效率目标均为200PPM(每分钟200件)[58][59]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全球锂电池设备规模2024年为792亿元同比下降26.2%,预计2025年回升至902亿元,2027年达1419亿元[30][31] - 固态电池技术预计为锂电设备行业带来约5.7%额外增速,2030年设备市场空间有望突破336亿元[31] - Mini LED市场规模从2019年17.39亿元升至2023年190亿元,CAGR为81.81%,2024年预计达247亿元[31] - 2024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约75.16亿美元同比增长3%,2025年预计达79.71亿美元[32] - Micro LED显示应用芯片市场产值至2029年将达7.4亿美元,2024-2029年CAGR为93%[32] 订单和客户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1.07亿元,其中新接订单超8亿元,头部电池厂商订单占比超85%[33] - 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等国内龙头电池厂商建立紧密合作[41] 生产和人力资源 - 一线生产人员中技术工种占比逾七成,关键岗位实行专人专岗[4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惠州信宇人总资产13.55亿元,净资产3384.88万元,营业收入4903.29万元,净利润-4025.50万元[81] - 子公司华科淮南总资产1.79亿元,净资产738.74万元,营业利润478.85万元,净利润314.53万元[81] - 子公司深圳亚微总资产2355.65万元,净资产576.30万元,营业收入1001.25万元,净利润-19.21万元[81] - 子公司见信天蓝总资产9643.40万元,净资产205.74万元,营业收入2208.16万元,净利润-707.85万元[81] - 报告期内新设立4家子公司(深圳市本心智汇等),均无重大生产经营影响[80]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50,620.02万元[165]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1,793.33万元,投入进度62.81%[165] - 超募资金总额为4,395.36万元,累计投入2,600万元,投入进度59.15%[165]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3,445.21万元,占比6.81%[165] - 惠州信宇人高端智能制造扩建项目累计投入13,796.25万元,投入进度49.94%[166] - 惠州信宇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6,017.04万元,投入进度85.49%[166] - 锂电池智能关键装备项目累计投入3,380.04万元,投入进度60.82%[166]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0,620.02万元,累计投入31,793.33万元,投入进度为62.81%[167] - 超募资金总额为4,395.36万元,其中2,6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投入进度100%[169] - 尚未明确投资方向的超募资金为1,795.36万元,暂未投入[169] - 公司使用不超过28,000万元
信宇人(68857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