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从科技(68832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云从科技云从科技(SH:688327)2025-08-29 18:55

股权结构与表决权安排 - 公司总股本为1,038,548,520股,其中A类股份205,107,480股(占比19.75%),B类股份833,441,040股(占比80.25%)[9][11] - 控股股东常州云从持有A类股份205,107,480股,通过特别表决权机制实际控制表决权比例达59.62%[9][11] - 特别表决权安排中每一A类股份享有6票表决权,每一B类股份享有1票表决权[7][8] - 常州云从持有表决权数量为1,230,644,880票,占全部表决权的59.62%[9][11] - 公司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普通事项表决时A类股份表决权数量是B类股份的6倍[7][8] - 2023年转增股本后常州云从A类股份由146,505,343股增加至205,107,480股[9] - 2025年激励股票上市后常州云从表决权比例由59.67%微降至59.62%[9] 股本变动与激励计划 - 2023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以总股本740,670,562股为基数,每股转增0.4股[9]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完成160.9733万股股票上市流通[9]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1月9日审议通过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议案及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183]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1月9日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管理办法议案[183] - 公司于2025年1月13日披露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编号2025-005[183] - 公司于2025年1月22日至24日公示2025年激励计划拟激励对象名单无异议[183]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月11日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83] - 公司于2025年4月8日召开董事会审议调整2025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事项议案[184] - 公司于2025年4月9日披露调整2025年激励计划事项公告编号2025-019[184] - 公司于2025年4月9日披露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公告编号2025-016[184] - 公司确认无未披露或需后续进展的股权激励情况[185] 股份锁定与减持承诺 - 常州云从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承诺期限为上市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187] - 周曦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承诺期限为上市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187] - 释天投资等机构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承诺期限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87] - 刘璐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承诺期限含上市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及离职后6个月[187] - 周曦等高管股份限售承诺履行中,承诺期限含上市之日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及离职后6个月[187] - 公司及其他承诺方就首次公开发行作出其他承诺,承诺期限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88] - 部分股份限售承诺为长期承诺且未到期履行中[188] - 控股股东常州云从承诺若公司上市时未盈利,在实现盈利前自股票上市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192] - 控股股东常州云从承诺在第4和第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192] - 控股股东常州云从承诺自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92] - 实际控制人周曦承诺若公司未盈利,在实现盈利前自上市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194] - 实际控制人周曦承诺在第4和第5会计年度每年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194] - 实际控制人周曦承诺自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95] - 员工持股平台(释天投资等)承诺在上市前及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首发前股份[196]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情况下刘璐及管理层承诺自上市起3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减持首发前股份[197][199] - 刘璐及管理层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197][199] - 若公司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98][199]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发前股份[197][199] - 公司实现盈利后可在当年年报披露次日起减持首发前股份[197][199] -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197][199] - 三位独立董事未参与股份锁定承诺[198] 收入与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1%[31][34] - 营业收入16898.56万元,同比增长40.21%[61] -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24%[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30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收窄[3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22981.78万元,亏损同比收窄35.51%[65] - 报告期内经调整营业利润为-5042.58万元,较上年同期-15304.01万元显著收窄[94] - 报告期内经调整净利润为-4592.71万元,较上年同期-15345.92万元显著收窄[95]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68,985,600.58元,同比增长40.21%[16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981.78万元,亏损同比收窄35.51%[160] 成本与费用表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3.83%,同比减少147.01个百分点[32][35] - 期间费用同比下降33.83%[34] - 研发投入规模同比下降55.11%[35] - 综合毛利率37.73%,同比下降22.47个百分点[62] - 泛AI领域收入占比55.78%,毛利率18.60%(同比下降41.10个百分点)[62] - 成熟业务毛利率61.75%,同比提升1.55个百分点[62] - 管理销售研发三项费用合计下降约1.46亿元,同比下降33.83%[63] - 薪酬总支出9087.01万元(不含资本化),同比下降48.05%[65] - 第三方服务费3844.13万元(不含资本化),同比下降45.37%[65] - 营业成本为105,225,880.19元,同比增长119.40%[162] - 研发费用为119,489,819.08元,同比下降55.11%[16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5.54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76.76%[31][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25.54万元,同比收窄76.76%[6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55,360.97元[16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842,087.87元[16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02,493.58元,同比下降68.26%[162] 资产与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8%[31] - 总资产为19.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31] - 存货为19,851.12万元,同比增长212.27%[166] - 合同负债为11,607.51万元,同比增长55.36%[166] - 其他债权投资期末数达10.4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96%[171]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期末数达9.7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28%[171]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476万元,同比下降53.13%[128]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1949万元,同比下降55.11%[128]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4.22%,同比增加4.22个百分点[12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3.83%,同比下降147.01个百分点[128] - 语言大模型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2.9亿元,本期投入557.92万元,累计投入17.27亿元,项目处于研发中阶段[137] - 视觉及多模态大模型项目预计总投资17亿元,本期投入8050.34万元,累计投入16.38亿元,项目处于研发中阶段[138] - 人机协同二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641.96万元,本期投入690.58万元,累计投入19,645.90万元,处于持续研发中[139] - 融安智控生态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0亿元,本期投入7.0698亿元,累计投入7.0698亿元,项目处于研发中阶段[143] - 智能体平台及示范应用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亿元,本期投入12.2399亿元,累计投入12.2399亿元,项目处于研发中阶段[144] - 公司研发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17,273.56万元,本期投入12,475.65万元,累计投入92,870.99万元[146] 技术与产品发展 - 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旨在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并提升人机协作效率[19]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AIoT)通过嵌入AI算法实现设备智能感知与决策[20] - 深度学习算法基于海量数据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完成图像识别等任务[20] - 计算机视觉技术用于目标识别跟踪及图像处理的人工智能系统[20] - 跨镜追踪(ReID)技术通过计算机视觉判断多镜头中特定行人[20] - 自动语音识别(ASR)将人类语音转换为文本[20] - 自然语言处理(NLP)帮助机器理解人类自然语言语义[20] - 机器学习(ML)研究计算机模拟人类学习行为改善性能[20] - 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为特定平台提供开发工具集合[20] - 公司采用"平台化通用模型+行业专用模型"双引擎体系推动产业落地[92] - 公司构建算法集成生态系统支持自主研发算法与在线训练算法的自动注册并兼容第三方厂商算法[106] - 公司构建异构算力生态系统实现对英特尔英伟达华为海光寒武纪比特大陆等算力资源的适配[106] - 公司构建设备适配生态系统支持与海康大华宇视等厂商设备对接[106] - 公司构建应用赋能生态系统通过HTTP接口对外提供基础服务算法服务及数据服务赋能ISV实现高效开发[106] - 公司推进面向金融政务制造能源交通运营商等行业的原生大模型应用开发工作[107] - 公司持续推出基于昇腾平台原生的智能体(AI-Agents)及行业大模型产品与解决方案[107] 知识产权与研发成果 - 公司拥有449项专利,其中288项为发明专利,另拥有615项软件著作权[97] - 公司参与制定了100项国际、国家、地方、行业和团体标准[97] -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曾获得10次人工智能权威领域世界冠军[96]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4项,全部为发明专利,新增软件著作权4项[125] - 公司已拥有专利449项,其中发明专利288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外观设计专利116项[125] - 公司累计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15项[125] - 公司累计拥有知识产权2312项,其中发明专利861项[126] - 本期新增知识产权34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126] - 公司参与重大专项科研项目19项,其中9项在研究中[126]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约1500亿元同比增长35%[45] - 预计2025年全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可达3500亿元[45] - 2025年上半年智算中心公开招标项目达393个其中43个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46] -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10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56] - 全球数据中心新增需求中60%以上源于AI相关应用[56] -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占比近30%广东省占比约22%[49] - 61%的中国企业计划未来1-3年内部署安全大模型产品或服务[73] - 28%的用户倾向通过免费开源途径获取大模型安全能力[73] 公司业务与项目进展 - 公司累计与新签在手订单规模均实现同比增长[55] - 公司成功落地以东西湖项目为代表的设备部署加运营服务类项目[57] - 公司为超过100家金融机构提供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102] - 公司产品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政法机构及教育单位等场景[102]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上百座民用机场,覆盖中国十大机场中的九座[102] - 机场场景日均服务旅客超过百万人次[102] - 公司依托从容大模型训练推理一体机高效实施故障研判推理为能源企业提供精准决策支持保障能源供应可靠性[103] - 公司产品及服务持续为全球数亿人次提供智慧便捷人性化的AI体验[103] - 公司入选重庆市2025年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名单[85] - 公司入选重庆首批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单位[85] - 推出首款DeepSeek端侧办公设备众寻AI鼠标V1Pro[87] - 联合共建"数字交通智能安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90] - 公司入选2025年新财富机器人上市公司成长价值榜[123] - 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023年)[122] 子公司与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汉云从大衍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东西湖网安基地智算中心建设项目[22] - 报告期内对外股权投资额为225,750,000元,同比增长66.97%[168] - 上海云从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半年净亏损1,904.47万元人民币,占母公司净利润8.29%[176] - 广州云从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半年净亏损1,103.14万元人民币,占母公司净利润4.80%[176] - 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净亏损1,853.07万元人民币,占母公司净利润8.06%[176] - 芜湖云从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净亏损704.70万元人民币,占母公司净利润3.07%[176] - 公司设立香港慧联科技有限公司[174]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及持续高研发投入[149] - 大模型技术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业务未形成规模效应[150] - 公司面临研发失败或成果无法转化的核心竞争力风险[152] - 公司计划在多地区增设研发中心,现有管理体系可能无法充分应对复杂化布局带来的风险[153] - 核心技术人员张岭于2025年1月离职[179]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23] - 报告期末为2025年6月30日[23] - 上年同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23] - 公司注册地址为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金隆路37号501房[25] - 公司办公地址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和路55弄张江人工智能岛11栋[25]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杨桦[26] - 公司董事会秘书联系电话为021-60969707[26] - 公司董事会秘书联系传真为021-60969708[26] - 公司半年度报告披露网站为www.sse.com.cn[27] - 报告期内未实施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方案[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