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23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25] - 营业收入23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70] - 公司营业总收入233.34亿元,同比增长2.01%;利润总额20.75亿元,同比增长47.73%;归母净利润16.35亿元,同比增长42.56%[86] - 合并营业总收入从228.74亿元增至233.34亿元,增长2.0%[171] - 利润总额为20.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7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6%[25] - 净利润16.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9%[70] - 公司净利润为16.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172] - 营业利润达2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4%[172] - 母公司净利润2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5%[174] - 基本每股收益0.4668元/股,同比增长42.57%[27] - 基本每股收益0.4668元/股,同比增长42.6%[172]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213.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7%[70] - 研发费用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3%[70] - 研发费用增加因公司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导致研发项目增多[72] - 合并研发费用从2.53亿元增至3.05亿元,增长20.5%[171] - 合并利息费用从4.99亿元降至4.32亿元,下降13.5%[171] - 所得税费用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8%[172] - 信用减值损失-166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盈利395万元[172] 非经常性损益和资产处置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18%[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1089元/股,同比下降66.32%[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829亿元,同比下降66.18%[162]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12.52亿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6.59亿元[28] - 资产处置收益大幅增长至16.67亿元人民币[172]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5.05亿元,主要来自处置长期资产6.09亿元[179][18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05%[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05%[7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增长至25.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17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5.6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50.32亿元增长2.1%[17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13.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1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44.73亿元人民币[7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56.4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3.54亿元[177]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30.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57%[71]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30.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5%[17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09.61亿元人民币,其中借款收入107.91亿元[17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2亿元[177]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86亿元,主要由于偿还债务44.16亿元[180]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3.86亿元,同比下降14.5%[179] 发电业务表现 - 公司发电装机容量达1066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582万千瓦占比76%[31] - 公司火力发电量73.9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31%[42] - 新能源发电量44.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16%[48][49] - 全国火电发电量2.94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34] - 全国风电发电量59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37] - 全国光伏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37] 能源贸易和销售表现 - 煤炭销售量2224万吨,同比增长13.29%[46] - 管道燃气及LNG销售量18.13亿立方米,同比减少3.67%[47] - 煤炭海外销售量92万吨;天然气海外销售量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89] -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685.2元/吨,同比下跌22.2%[35] - 全国进口煤炭2.217亿吨,同比下降11.1%[35] - 东北亚LNG现货均价13.2美元/百万英热,同比上涨28.8%[36] 新能源和储能发展 - 新型储能累计投产规模196MW/345MWh,总装机同比增长830%[49] - 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29%[38] - 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139万千瓦,同比增长98.8%[37] - 全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1亿千瓦,同比增长110.0%[37] - 建成惠东梁化新能源配储项目16MW/32MWh[92] - 完成绿电交易约5亿千瓦时实现翻番增长[92] - 自营及代购绿证交易超1600万张同比增长近3倍[92] 研发与创新 - 累计有效专利超860项[57] - 高新技术企业20家,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8个[57][68] - 组织实施820余项研发项目新申请专利59项[95] - 累计有效专利超860项建成18个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95] 子公司和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集团总资产330.22亿元,净资产87.30亿元,营业收入15.56亿元,净利润4.08亿元[83] - 天然气贸易公司净利润1.99亿元,燃气集团净利润2981.47万元[83] - 珠电公司净利润亏损7582.4万元,南沙电力公司净利润亏损6564.2万元[83] - 能源物流集团净利润亏损14506.48万元,储能集团净利润亏损85.25万元[83]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为430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6%[172] - 联营和合营企业利润下降导致投资收益减少[72] - 通过非同一控制合并取得宁夏旭蓝新能源科技(影响净利润1008万元)和柘城县君瀚新能源(影响净利润1097万元)[8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17.29%至18.9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00%降至2.36%,主要因项目投资建设支出增加[75] - 货币资金减少至18.998亿元,较期初22.97亿元下降17.3%[164] - 应收款项增长12.53%至43.402亿元,主要因可再生能源补贴、电费及油品款增加[75] - 应收账款增加至43.401亿元,较期初38.568亿元增长12.5%[164] - 短期借款激增79.93%至19.4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41%升至2.41%,主因流动贷款增加[75]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19.412亿元,较期初10.788亿元增长79.9%[165] - 应付债券增长47.31%至65.2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5.79%升至8.12%,因本期发行中期票据[75] - 应付债券增至65.287亿元,较期初44.32亿元增长47.3%[16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大增64.16%至78.14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22%升至9.72%,因长期借款重分类[75]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至78.149亿元,较期初47.607亿元增长64.2%[165] - 长期应付款暴涨951.29%至2.636亿元,主因电力生产设备售后回租[75] - 长期借款降至183.379亿元,较期初205.31亿元下降10.7%[165] - 固定资产增长6.36%至435.354亿元,占总资产54.13%,主因在建工程转固和企业合并[75] - 公司总负债从472.52亿元增至503.54亿元,增长6.6%[166] - 流动比率降至0.6639,较上年度末0.7065下降6.03%[162] - 资产负债率升至62.6%,较上年度末61.76%增加0.84个百分点[162] - 利息保障倍数升至5.5933,同比增长51.19%[162] 所有者权益和收益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1.2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75%[26] - 总资产为804.3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14%[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206%,同比增加1.60个百分点[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099%,同比减少2.95个百分点[2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00.81亿元,较期初增长8.3亿(2.8%)[18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271.21亿元,较期初增加72.48亿(2.7%)[182]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达166.94亿元,其中母公司股东部分为162.52亿元[182]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68.84亿元,期末余额达105.49亿元[182] - 未分配利润从98.60亿元增至105.49亿元,增长7.0%[166] - 专项储备增长2948万元,期末余额1.88亿元,增幅18.6%[182] - 资本公积2025年半年度增加1676万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82] - 少数股东权益2025年半年度增长1.05亿元,期末达29.60亿元[182] - 2025年半年度向股东分配利润95.16亿元,其中母公司股东94.67亿元[182]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87.4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1.71亿元[186][187]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1.15亿元,其中其他综合收益损失990万元[186] - 母公司向所有者分配利润9.47亿元[186] - 母公司资本公积增加271万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86]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4.49亿元,本期提取7.61亿元,使用3.12亿元[184] - 合并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288.60亿元,其中实收资本35.07亿元[184] - 合并资本公积88.32亿元,盈余公积22.94亿元[184] - 合并未分配利润292.18亿元,其他综合收益7.60亿元[184]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281.53亿元,较同期增长7.07亿(2.5%)[183]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154.77亿元,母公司股东部分贡献149.42亿元[183] - 2024年同期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13.16亿元,含其他综合收益3.48亿元[187] - 2024年同期母公司向所有者分配利润8.77亿元[187]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13.91亿元增至25.69亿元,增长84.7%[169]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11.43亿元减少至5.47亿元,下降52.2%[167]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185.89亿元增至187.83亿元,增长1.0%[168] - 母公司应付债券从44.32亿元增至65.29亿元,增长47.3%[16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990万元人民币[174] 融资和债务管理 - 发行中期票据和超短期融资券等公司债券48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非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从149.89亿元增至153.74亿元,同比变动2.57%[153] - 公司非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占比70.72%(108.72亿元),银行贷款占比28.33%(43.55亿元)[155] - 公司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从347.70亿元增至384.44亿元,同比变动10.57%[156] - 公司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中银行贷款占比64.17%(246.71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占比28.28%(108.72亿元)[157] - 公司合并口径存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88亿元,公司债券余额20.72亿元[157] - 2025年第二期中期票据(25广州发展MTN002A)发行规模5亿元,利率1.98%[160] - 2025年第一期中期票据(25广州发展MTN001)发行规模10亿元,利率1.88%[160] - 2025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5广州发展SCP003)发行规模8亿元,利率1.71%[160] - 公司债券"21穗发01"余额29,000万元,利率2.43%,2026年5月13日到期[149] - 公司债券"21穗发02"余额14,200万元,利率2.20%,2026年6月28日到期[149] - 公司债券"22穗发01"余额14,000万元,利率2.00%,2027年5月27日到期[149] - 公司债券"22穗发02"余额150,000万元,利率2.61%,2027年8月26日到期[150] - 公司对2022年第一期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下调77个基点至2.00%,投资者回售规模8.60亿元,债券余额降至1.40亿元[151] - 公司对2022年第二期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下调80个基点至1.81%,投资者回售规模11.113亿元,债券余额降至3.887亿元[151] 投资活动 - 公司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32.598亿元人民币,其中长江电力投资期末价值29.407亿元,广州港投资期末价值3.191亿元[81] - 公司证券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20万元人民币,其中长江电力收益670万元,广州港损失1990万元[81] - 绿色低碳产业基金立项风电项目超50万千瓦[8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因新能源和储能项目建设支出增加及支付融资租赁项目设备款[7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1,630户[139] - 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持股2,030,799,963股,占总股本比例57.92%[141] - 控股股东广州产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增持公司股份20,547,374股,占总股本0.59%,增持后合计持股2,051,174,624股,占总股本58.50%[143]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90,103,258股,占总股本13.98%[143] - 西藏亿纬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2,208,398股,占总股本1.77%[143] - 长电宜昌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54,000,000股,占总股本1.54%[14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3,629,728股,占总股本0.67%[143] 股权激励计划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97名激励对象授予27,259,986股A股股份[107] - 2023年对196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564,529股限制性股票[107] - 2024年对186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563,840股限制性股票[107] - 2023年11月13日回购注销10,854,528股限制性股票[107] - 2024年10月29日回购注销7,720,185股限制性股票[107] - 2025年计划对174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7,115,017股并回购注销441,887股限制性股票[107]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对象持有7,556,904股限售股,将于2025年9月22日解锁[146] - 股权激励计划承诺持续履行至实施完毕[120] 分红政策 -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7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9.47亿元[98] - 现金分红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54.67%[98] - 年均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超过40%[98] 关联交易 - 全资子公司发展新城公司向广州产投出租物业,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1,368.79万元[124] - 全资子公司发展新城公司向广州产投出租物业,月租金为人民币45.43万元[124] - 全资子公司发展新城公司与广州产投及产投资本签订补充协议,月租金各18.36万元[124] - 全资子公司燃气集团租用广州产投物业,五年合同总金额约3,884.31万元[124] - 全资子公司发展新城公司向广州产投多家子公司出租物业,总金额为人民币438.27万元[124] - 公司向广州产投子公司销售天然气,气费约1,439万元[124] - 公司向广州产投子公司供热,蒸汽费约592万元[124] - 公司向广州产投子公司提供节能服务,节能服务费约1,336万元[124] - 全资子公司发展新城公司向广州产投及产投资本出租物业,金额分别约为人民币2,023.79万元和428.54万元[124] 担保情况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人民币6.03亿元[128] -
广州发展(600098)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