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4.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0%[31]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34.44亿元同比下降3.40%[40]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0%[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3亿元同比增长0.60%[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业务及管理费37.43亿元同比下降7.46%,职工薪酬支出减少[60][62] - 信用减值损失8.66亿元同比下降19.93%[63][64]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83.58亿元,同比减少9.61%,平均付息率1.57%同比下降26个基点[52][55] 各业务线表现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22.69亿元同比减少10.86%[50] - 非利息净收入38.19亿元同比增长2.19%,占营业收入28.41%[5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95亿元同比下降4.08%,其中代理业务收入8.94亿元增长1.85%[57][58]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26.24亿元同比增长5.33%,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22.12亿元增长14.05%[58][59] - 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8,270.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9%,其中非储蓄AUM余额2,466.97亿元,增长4.92%[135] - 对公贷款余额4,959.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对公存款余额4,997.37亿元,增长3.60%[136] - 贸易结算量321.75亿美元,同比增长68.61%[138] - 代发养老客群规模达129万户,新增户数同比提升42%[135]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13.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7%,涉农贷款余额650.68亿元[139]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元,科技型企业客户数4,624家,较上年末增长8.09%[139] - 绿色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643.07亿元,表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57.00亿元[142] - 微贷业务余额22.1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亿元,贷款户数1,655户,净增143户[139] - 对公客户交易结算额同比增长3.59%,多银行财资新增签约240家[136] - 零售AUM余额达8270.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9%[147][149][151] - 储蓄AUM余额5803.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0%[147][152] - 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1902.7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62%[147][155] - 房产按揭贷款余额1062.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7%[147][155] - 非房产按揭贷款余额840.0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14%[147][155] - 私行客户数0.4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63%[147][153] - 住房按揭贷款投放122.73亿元,同比大幅提升78%[154] - 代销理财规模较上年末增长超160%[152]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017.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1%[158] - 代客外汇衍生产品交易量约2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8%[167] - 人民币一级市场福费廷发生额172.94亿元,同比增长21%[164] - 无还本续贷业务发放金额198.6亿元,同比增长113%[169] - 普惠小微贷款客户5.6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88%[168]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0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9%[162] - 财资业务交易量1678.28亿元[163] - 电子保函率占比提升至91.4%[164] - 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51.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2%[169]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69.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18亿元,增幅6.62%[174]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户数4,514家,较上年末增长341家,增幅8.17%[174] - 科技型企业信用类贷款规模占比21.07%[174] - 临港园区科创贷累计为超1,100家科技企业放款超过120亿元[175] - 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余额84.56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89.56亿元[175] - 绿色贷款余额643.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2%[178] - 表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57.00亿元,表外理财投资绿色债券余额12.70亿元[178] - 绿色租赁余额188.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38%[178] - "鑫动能"客户超1,000户,已上市企业超140家,拟上市企业达100家[177] - 人民币代客产品活跃客户数同比增长55.31%[183] - 代客外汇衍生产品交易量约2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8.44%[183] - 全球代理行机构总数614家[185] - 存续理财产品379只,总规模1578.36亿元[186] - 理财产品兑付业绩保持"0破净"[186]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202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0.97%,与上年末持平[33] - 不良贷款率0.97%与上年末持平[41] - 2025年6月末拨备覆盖率336.55%,较上年末下降15.80个百分点[33] - 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0.49个百分点至1.77%[94] - 企业贷款不良率下降0.08个百分点至0.94%[96][99] - 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0.18个百分点至1.50%[96][99] - 房地产业不良率下降0.30个百分点至0.85%[98][100] - 上海地区贷款不良率下降0.01个百分点至0.93%[102][103] - 母公司口径正常类贷款迁徙率1.61%,关注类贷款迁徙率9.55%,次级类贷款迁徙率84.93%,可疑类贷款迁徙率98.84%[106] - 公司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48.71亿元,占贷款总额0.63%;前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合计276.06亿元,占比3.57%[110] - 逾期贷款金额109.66亿元,占比1.42%,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其中逾期1天至90天贷款占比0.54%[112] - 重组贷款金额68.47亿元,较上年末大幅上升156.50%,占比0.88%[114][116] - 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252.34亿元,本期计提8.13亿元,核销17.32亿元[118] -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8,811.62亿元,其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8,161.56亿元[123] - 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3.65亿元,其中利率风险资本占用12.90亿元[128][129] - 操作风险资本要求38.36亿元[130] 资本充足情况 - 2025年6月末资本充足率16.90%,较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33] - 资本充足率16.90%一级资本充足率14.5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52%[4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52%,一级资本充足率14.55%,资本充足率16.90%[123] - 杠杆率7.83%,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125] 净息差与收益率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1.39%,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33] - 净利息收益率1.39%同比下降17个基点[47] - 净利息收入96.25亿元,净利差1.35%,净利息收益率1.39%[53] - 净利差1.35%同比下降15个基点[47] - 企业贷款平均收益率3.24%同比下降60个基点,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4.48%同比下降68个基点[53] 资产负债规模 - 2025年6月末资产总额15,494.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14%[31] - 资产总额15,494.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4%[40] - 2025年6月末贷款和垫款总额7,741.6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51%[31] - 贷款和垫款总额7,741.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1%[40] - 2025年6月末吸收存款本金11,090.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44%[31] - 吸收存款本金11,090.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4%[40] - 金融投资总额5,635.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2%[71] - 金融投资总额从5241.1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635.45亿元人民币,增幅7.5%[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629.96亿元人民币,占总金融资产11.18%[74][75] - 债权投资余额2088.47亿元人民币,占比37.06%[75][76] - 其他债权投资余额2910.91亿元人民币,占比51.65%[75][77] - 负债总额达14184.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31%[80] - 吸收存款占总负债比例79.43%,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83][86] - 公司存款4597.89亿元人民币,占存款总额40.81%[85] - 个人存款6049.49亿元人民币,占存款总额53.69%[85] - 贷款总额同比增长2.51%至7741.64亿元[94] 现金流与税费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68.22亿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42.27亿元人民币[86] - 应交税费同比增加71.62%至129.76万元[90] - 投资收益同比增加44.63%至20.52亿元[9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69.39%至1.59亿元[90] 科技与数字化建设 - 信息科技投产项目同比增长42%,交付周期降至56天,同比提速26%[143] - 科技金融专职从业人员约150人,成立专职审查审批团队[176] - 专职金融科技人员892人[189] - 拥有软件著作权16项,国家专利5个(其中发明专利3个)[189] - 科技交付周期较去年同期大幅缩短[192] - 信息系统故障事件数量和等级均明显下降[193] - 推进企业级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设[194] - 完成整体大模型技术研究框架及多个技术创新点解析[196] - 获得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并通过ISO 20000年度审查[197] - 手机银行实现核心功能焕新并完成安享版优化升级[198] - 新零售CRM系统完成主体功能上线[199] - 全面升级多银行财资系统2.0并新建财资移动端[200] - 企业网银3.0及企业手机5.0实现统一电子渠道签约和跨渠道制单审核互通[200] - 投产投资银行底稿管理和银租联动模块提升业务线上化能力[200] 股东回报与分红 - 公司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1元(含税),总额23.24亿元,分红比例33.14%[7] - 公司2024年度末期现金红利为每10股派发1.93元(含税),总额18.61亿元[7]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11%,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33]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位列英国《银行家》"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第124位[21] - 公司位列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第311位[21] - 公司在中国银行业协会2024年度"陀螺"评价中位列城区农商行综合评价第一[21] - 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主体信用等级为AAAspc,展望稳定[2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25日,2021年8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70号[1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并出具无保留结论[6] - 公司服务热线及投诉电话为021-962999[15]
沪农商行(601825)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