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兰石重装(60316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兰石重装兰石重装(SH:603169)2025-08-29 19: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36亿元,同比增长15.3%[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1亿元,同比增长23.6%[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9元,同比增长28.6%[11] - 公司营业收入28.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2.9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91%[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00.2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04%[17] - 基本每股收益0.0416元/股,同比下降21.95%[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9%,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18]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长13.63%[62] - 公司营业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长13.63%[8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6%至28.32亿元(2024年半年度:24.92亿元)[156] - 净利润同比下降28.1%至4931.38万元(2024年半年度:6860.63万元)[156]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22.0%至0.0416元/股(2024年半年度:0.0533元/股)[1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达到人民币8,500万元,同比增长22.4%,占营业收入比重4.63%[11] - 研发投入增加导致净利润下降[18] - 应交增值税增加导致税金及附加增加[18] - 信用减值损失因账龄较长款项回款减少而增加[18] - 研发投入1.09亿元同比增长72.35%[58] - 研发投入1.09亿元,同比增长72.35%[65] - 研发费用1.09亿元同比增长72.35%[83] - 财务费用5421万元同比下降27.76%[83] - 税金及附加2426万元同比增长38.36%[83] - 信用减值损失-645万元同比下降394.77%[83]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72.3%至1.09亿元(2024年半年度:6299.82万元)[156] - 财务费用下降27.8%至5420.93万元(2024年半年度:7503.58万元)[15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装备业务收入人民币3.85亿元,同比增长45.6%,占总收入21.0%[11] - 公司形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技术服务、工程总包四大业务板块[25] - 公司业务涵盖传统能源化工装备、新能源装备、工业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金属新材料研发设计制造、技术服务及EPC工程总承包[30] - 传统能源化工装备主要产品包括重整反应器、加氢反应器、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隔膜式换热器、高压容器、循环氢脱硫塔等[31] - 新能源装备包括核能装备(覆盖核燃料贮运容器、核电站压力容器、储罐、板式换热器等)、氢能装备(制氢/储氢/加氢站装备)、光伏及光热储能装备[32][33] - 金属新材料产品覆盖高温耐蚀合金、钛合金、铜合金、特殊不锈钢和特种结构钢材料[34] - 工业智能装备包括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径向锻造机、板片液压成型机、液压数控卷板机、热模锻成形压机等[35] - 节能环保装备包括宽通道焊接式板式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PCHE)、工业三废治理设备及二氧化碳捕集(CCUS)装置[36] - 技术服务拥有化工工程、石油及化工产品储运、炼油工程三个甲级设计资质[37] - EPC工程总承包拥有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贰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形成核心工艺包+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技术服务一体化模式[38] - 新增订单中传统炼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达23.20亿元[63] - 新能源合同6亿元其中核能领域3.06亿元同比增长32.16%[63] - 金属新材料订单6.95亿元同比增长48.08%[63] - 节能环保领域订单3.78亿元同比增长16.66%[63] - 工业智能装备订单4.16亿元同比增长35.47%[63] - 检验检测等高端服务订单0.76亿元同比增长65.22%[63]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人民币2.18亿元,同比增长32.8%,占总收入11.9%[1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产品生产周期控制在3至12个月,平均验收周期为3至6个月,订单执行周期平均为6至18个月[4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新增订单44.38亿元[57] - 科技成果转化36项转化金额7.5亿元[58] - 科技成果转化36项,转化金额达7.5亿元[65] - 获得专利授权40余件[65] - 生产计划完成率和合同兑现率实现同比双提升[68] - 采购成本有效降低[68] - 质量损失率持续下降[69] - 财务费用持续降低[69] - 销售类限额合同实现前端100%审核[69] - 公司持续深化以国资委"一利五率"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考核管理机制[101] - 公司推动"阿米巴"利润核算与财务利润核算并重[101] - 公司强化以利润为核心的工资总额管控机制[101] - 公司优化首单奖励、科技激励、项目制管理激励等奖励机制[101] - 公司加大分配向高价值创造、高贡献人员倾斜力度[101]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65亿元,同比增长18.7%[11] - 期末总资产为人民币98.73亿元,较期初增长5.2%[11] - 资产负债率为58.34%,较期初下降1.2个百分点[11] - 毛利率为22.1%,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60.2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17] - EPC项目工程款支付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19] - 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期末增加178.69%至48.59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14%升至0.40%[84] - 预付款项较上年期末增加133.53%至577.60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00%升至4.70%[84] - 在建工程较上年期末减少94.26%至15.24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12%降至0.12%[84] - 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期末增加187.05%至148.98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41%升至1.21%[84] - 长期借款较上年期末增加55.07%至1,565.72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06%升至12.75%[84] - 受限货币资金357.34百万元(含保函及承兑汇票保证金)[86] - 受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98.01百万元(银行借款抵押)[86] - 公司商誉为2.23亿元人民币[94] - 公司有息债务规模较大,利率波动影响财务表现[93] - 经营现金净流量对债务负担保障能力薄弱[93] - 应收款项逐步增长,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较低[93] - 货币资金减少至8.5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1.14亿元下降23.2%[150] - 应收账款为12.4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61亿元下降1.5%[150] - 预付款项大幅增加至5.7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47亿元增长133.6%[150] - 存货减少至26.8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0.78亿元下降12.6%[150] - 合同资产增加至18.9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7.64亿元增长7.3%[150] - 固定资产增加至26.9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24.51亿元增长9.8%[150] - 公司总资产为122.8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5.31亿元下降1.97%[151][152] - 短期借款减少至11.47亿元,较期初14.63亿元下降21.6%[151] - 合同负债降至14.95亿元,较期初18.22亿元下降18.0%[151] - 长期借款增至15.66亿元,较期初10.10亿元增长55.1%[151] - 货币资金降至3.41亿元,较期初6.93亿元下降50.8%[153] - 应收账款增至9.74亿元,较期初8.76亿元增长11.2%[153] - 存货降至13.19亿元,较期初16.70亿元下降21.0%[153] - 应付账款增至13.29亿元,较期初10.32亿元增长28.8%[153] - 母公司总资产为100.08亿元,较期初102.64亿元下降2.5%[153] - 未分配利润亏损4.43亿元,较期初4.98亿元亏损收窄10.9%[152] - 长期借款增加64.2%至14.16亿元(对比期初:8.62亿元)[154]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下降57.9%至2.42亿元(对比期初:5.75亿元)[154] - 流动负债合计下降12.7%至53.07亿元(对比期初:60.79亿元)[154] - 应交税费大幅下降94.6%至95.08万元(对比期初:1747.95万元)[1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上半年的8719.7万元净流入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7760.3万元净流出[16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49.36亿元,同比略降0.2%[16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08.42亿元,同比增长4.9%[162] - 支付给职工现金3.27亿元,同比增长9.9%[162] - 支付的各项税费1.53亿元,同比增长40.0%[1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8120万元,同比增长125.7%,主要用于购建固定资产[16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224.76亿元,同比减少24.9%[162]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242.42亿元,同比增长7.7%[16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98亿元,较期初减少36.4%[16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77.7%[16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353,576,056.90元,较期初减少41,635,707.30元,降幅1.2%[16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443,332,606.21元,较期初增加54,329,154.83元,亏损收窄10.9%[16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4,329,154.83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为54,329,154.83元[16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2,362,298,373.17元,较期初减少98,417,784.37元,降幅4.0%[169] - 公司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307,562,273.31元,较期初增加71,404,249.16元,增幅2.2%[17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583,543,537.08元,较期初增加69,576,016.09元,亏损收窄11.9%[17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9,576,016.09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为69,576,016.09元[17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专项储备为9,995,542.49元,较期初增加1,828,233.07元,增幅22.4%[170] -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专项储备本期提取9,489,985.34元,使用7,661,752.27元[17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专项储备为13,988,684.77元,较期初增加2,452,922.24元,增幅21.3%[16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亏损34,087,516.22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同等金额[17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盈利19,219,878.88元,使所有者权益增加同等金额[1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收资本为1,306,291,798.00元,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306亿股[177] - 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37,486,711.99元,较期初-603,399,195.77元恶化[173] - 2024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43,929,884.42元,较期初-663,149,763.30元改善[174]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期末余额为2,365,011,738.35元[173] - 专项储备2025年上半年提取和使用金额均为3,954,940.69元,净影响为零[173] - 2024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提取和使用金额均为4,093,607.84元,净影响为零[174] - 公司盈余公积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期末余额为113,848,098.64元[173] - 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147,664,923.00元,较期初下降1.07%[173] - 母公司净利润转亏至-3408.75万元(2024年半年度盈利:1921.99万元)[160] 公司技术与研发能力 - 公司深耕能源化工装备行业70余载,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25] - 公司可生产单台重达2000吨级的大型锻焊式加氢反应器[48] - 子公司中核嘉华在核燃料贮运容器细分领域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49] - 公司是国内最大直径、最大吨位螺纹换热器制造商[48] - 公司拥有近200名核级焊工及核级无损检测持证人员的专业队伍[49] - 公司主持参与制修订国标行标1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3项,取得核心技术专利14项[51] - 公司自主研制国内首台套万吨智能化快锻压机超合金生产线[52] - 公司成功研发制造国内卡脖子产品之一的径向锻造机并实现出口[52]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国产替代的民用核级板式换热器设计生产企业[49] - 公司是国内少数研制98Mpa高压气态系列储氢容器的企业[49] - 公司具备1200吨起吊能力,可制造直径10米以上容器产品[72] - 取得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80余家核能业主单位供应商资格[73] - 公司拥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651人占员工总数35.62%[75] - 公司技师及高级技师295人占员工总数6.36%[75] - 报告期内申报省市级科技创新项目21项获批10项[76] -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28件累计有效专利449件[76] 关联交易与承诺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总额为25,257.34万元,其中关联采购16,085.41万元,关联销售9,171.93万元[116] - 公司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105,500.00万元,其中关联采购49,500.00万元,关联销售36,000.00万元[116] - 公司全资子公司以自有资金9,998.21万元收购关联方青岛兰石石油装备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117] - 全资子公司超合金公司参股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7,000万元,持股比例为18.5%[120] - 公司与关联方金昌兰石气化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制氮制氧系统项目合同,金额暂估为3150万元[122] - 公司控股股东兰石集团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持续至其不再对公司有重大影响时止[107] - 兰石集团承诺不占用公司资金 若发生将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107] - 兰石集团承诺承担因兰石总厂破产可能产生的全部诉讼责任 承诺长期有效[107] - 兰石集团再融资相关承诺延续避免同业竞争条款 有效期至其不再对公司有重大影响[107] - 业绩承诺期三年合计净利润不低于4700万元,其中2022年净利润不低于650万元[108] - 违反竞业承诺的赔偿标准为所持瑞泽石化股权比例乘以资产交易总价的10%[108] - 竞业限制期限为离职后24个月内[108] - 承诺有效期持续至不再对兰石重装产生重大影响时止[108] - 9名自然人股东共同承担云南东岩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风险[108] - 关联交易定价执行政府定价或市场公允价格[108] - 承诺避免资金拆借及代垫款等侵占上市公司资金行为[108] - 竞争业务补救措施包括停止经营或转让予无关联第三方[108] - 赔偿款项需在确认违约后30天内以现金支付[108] - 股东承诺对瑞泽石化参股公司坏账损失予以补偿[108] - 中核嘉华2023年度承诺净利润不低于1550万元[109] - 中核嘉华2024年度承诺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109] - 超合金公司2023年10-12月承诺净利润不低于443万元[109] - 超合金公司2024年度承诺净利润不低于3935万元[109] -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