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增长至16.9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3][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人民币1,693,626,000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539,454,000元增长10%[14]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10.0%至人民币16.94亿元,其中石油天然气用管收益10.79亿元(同比增长7.4%),新能源用管及特殊无缝钢管收益6.15亿元(同比增长14.9%)[19] - 公司报告期内总收益为人民币1693.6百万元,同比增长10.0%[72] - 毛利增至1.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7%[3][4] - 分部毛利总额同比增长22.7%至人民币1.53亿元,石油天然气用管毛利1.28亿元(同比增长20.1%),新能源用管及特殊无缝钢管毛利2521万元(同比增长37.9%)[19] - 毛利增长28.2百万元至人民币152.7百万元,毛利率提升0.9个百分点至9.0%[78] - 经营利润由亏损3570万元人民币转为盈利2900万元人民币,改善幅度达181.2%[3][4] - 期内亏损收窄至1497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78.5%[3][4]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78.5%至人民币15.0百万元[84] - 每股基本亏损从0.05元人民币改善至0.01元人民币[3][4]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102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0.0475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减少0.1%至14.67亿股[27][28]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增长8.9%至人民币1540.9百万元[77] - 研发成本同比增长10.7%至人民币1832万元,存货成本同比增长8.9%至人民币15.41亿元[23] - 其他收入增加人民币3.1百万元至人民币30.4百万元[79] - 销售开支减少22.5%至人民币61.4百万元[80] - 行政开支减少14.4%至人民币92.7百万元[81] - 融资成本总额为人民币4172万元,其中借款利息开支3957万元(年利率3-4.59%)[22] 业务线表现 - 石油天然气用管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78,720,000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004,396,000元增长7.4%[14] - 新能源用管及特殊无缝钢管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14,906,000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535,058,000元增长14.9%[14] - 石油天然气用管收益为人民币1078.7百万元,同比增长7.4%,占总收益63.7%[73] - 新能源用管及特殊无缝钢管收益为人民币614.9百万元,同比增长14.9%,占总收益36.3%[73] - 公司按产品线划分为三个可呈报分部,分部业绩以毛利为计量基准[15][16] 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收益同比增长20.2%至人民币14.76亿元,海外市场收益同比下降30.0%至人民币2.18亿元[21] - 中东地区收益同比下降28.0%至人民币1.66亿元,非洲地区收益同比下降52.5%至人民币3055万元[21] - 国内销售收益为人民币1475.5百万元,同比增长20.2%,占总收益87.1%[75] - 国外销售收益为人民币218.1百万元,同比下降30.0%,占总收益12.9%[75] - 公司指定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22.5%至人民币24.10亿元,其中中国地区资产占比99.7%[2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至24.06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2.3%[5] - 存货减少至7.1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1.5%[5] - 银行及手头现金为3.5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3.7%[5] - 计息借款(流动部分)减少至11.2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5.7%[5] - 权益总额小幅下降至13.0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0.8%[5] - 贸易应收款项同比增长70.9%至人民币7.88亿元,应收票据同比下降48.8%至人民币4.20亿元[3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460,94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87,818千元,增长71%[33] - 账龄超过3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显著增加,其中3至6个月部分从41,025千元增至154,932千元,增长278%[33] -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及背书规模为366,902千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底478,535千元下降23%[35] - 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总额为219,539千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底552,577千元下降60%[35]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753,571千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底837,921千元下降10%[36] - 账龄1个月以内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下降,从2024年底615,665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385,587千元,下降37%[37] - 358,542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被质押用于计息借款(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底539,225千元下降34%[35] - 抵押资产包括账面值人民币11.044亿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318亿元下降2.4%[93] - 抵押资产中其他动产账面值为人民币6.38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559亿元下降15.5%[93] - 资本开支大幅增加至人民币505.8百万元[88] - 计息借款增至人民币2522.9百万元,长期借款占比55.3%[90] - 债务权益比率上升29.2个百分点至166.1%[90] - 流动比率从1.02改善至1.15[91] 现金流和流动性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02,367,000元,但不足以支付未来12个月内人民币545,650,000元的资本支出[9] - 公司未动用授信额度为人民币305,607,000元,可用于满足潜在流动性需求[9] - 公司长期项目贷款未提取余额为人民币618,242,000元,将用于支付大部分资本支出[12]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127,290,000元,正在积极商讨续借事宜[12] - 公司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人民币311,539,000元[9]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30日后成功续借或再融资银行借款人民币160,000,000元[12] 员工和薪酬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934名雇员,较2024年6月30日的1,774名增长9.0%[92]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31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91亿元增长10.4%[92]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零元)[38] - 2024年每股普通股末期股息为0.04港元,总计54,740千元,2025年未派发[3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中期股息[97]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也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95] - 公司无任何或然负债[96] - 除股份奖励计划相关的购买外,公司及子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98] - 报告期结束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99] - 公司已应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条文[100] - 报告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03] - 公司于2022年5月31日采纳供集团全职雇员参与的非关连人士股份奖励计划[103] - 非关连人士股份奖励计划于2022年12月19日修订[103] - 公司于2019年6月19日通过书面决议案采纳购股权计划[103] - 二期扩建指集团位于中国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工厂的二期产能扩张项目建设[103] - 股份指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103] 市场趋势和行业环境 - IMF预估2025年上半年全球GDP增速为3.2%[42] - 2025年1-6月中国无缝钢管出口量达293.24万吨,同比增长9.27%[45] - 同期国内无缝钢管产量达1489.76万吨,同比增长3.2%[46] - 中东地区镍基合金油套管采购量同比激增,国内头部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44] - 抗硫抗氢抗二氧化碳等耐腐蚀非API特色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47] - 国内页岩气开发井大幅增加带动抗硫抗挤毁油套管需求同比大幅增长[48] - 新能源领域输氢管道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绿氢运输管材订单快速增长[48] - 行业平均利润率处于偏低水平,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46] - 出口价格下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低端产品价格战双重挤压[45] - 东南亚地区X80级管线钢出口占比提升,大口径钢管需求同比增长[44] - 国家能源局规划2025年氢能产量达1000万吨[62] 技术和生产创新 - 智能制造推动关键工序无人化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50] - 独有领先产品销量同比激增超过300%[52] - 环形炉应用全氧燃烧技术显著降低燃料消耗和氮氧化物排放[54] - 智能库堆垛机采用能量回馈技术显著降低设备运行电耗[54] - 利用环形炉烟气余热进行芯棒预热减少电耗[54] - 新建高端石油钻采及能源装备用管生产线实现数字化管理[53] - 部署全流程物料跟踪系统实现产品生产全程信息跟踪[53] - 投入大量机器人及专机设备实现多数工序无人化作业[53] - 核心装备实现工艺控制模型化通过大数据分析保持生产稳定[53] - 河北基地新油管智能生产线生产效率较原有模式提升35%[63] - 河北基地新油管智能生产线所需人工配置减少30%[63] - 公司实施液压站节能改造等项目有效节约电力消耗[57] - 公司节能改造项目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削减[57] 战略项目和未来指引 - 河北基地热轧线预计于第三季度投产[60] - 河北基地加厚线计划于三季度进行试运行[60] - 沙特达曼基地项目已成功纳入沙特能源部本地化平台[61] - 沙特达曼基地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已完成[61] - 沙特达曼基地办公室已正式投入运营[61] - 沙特达曼生产基地落地与中东市场准入突破,支撑全球化战略[66] - 河北基地通过数字化管控平台缩短制造周期,减少在制品积压并加速资金回笼[68] - 2025年下半年将重点提升抗硫/氢/二氧化碳腐蚀管等高端产品占比[65] - 加速应用绿电替代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满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69] - 通过材质优化降低原料成本,刚性落实常规产品实现盈利的目标[68]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 - 获得华证ESG评级A级和Wind ESG评级A级[56] - 在能源行业ESG评级中位列第14位[56]
达力普控股(01921)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