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12.7%至1.74亿港元(2024年同期:1.99亿港元)[4] - 货品及服务收益下降12.3%至1.69亿港元(2024年同期:1.93亿港元)[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93.0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69.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3%[14] - 公司收益为1.74亿港元,同比下降12.6%[55] - 本期亏损收窄43.1%至2283万港元(2024年同期:4011万港元)[5] - 公司本期亏损22.6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40.1百万港元改善43.6%[9] - 公司净亏损为22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010万港元亏损收窄[5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226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005.6万港元收窄43.6%[32] - 每股基本亏损收窄至8.9港仙(2024年同期:15.8港仙)[6]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89港元,基于2.534亿股已发行股份计算[33] - 保留溢利累计亏损从69.4百万港元扩大至92.0百万港元[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下降至20.6%(2024年同期:21.8%)[4][5] - 毛利率为20.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55] - 製造及銷售業務毛利率下降0.9個百分點至17.0%,主要因生產員工成本增加5.4%[65] - 银行借贷利息开支增至24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0.2万港元增加12.1%[23] - 员工成本总额75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490万港元增长0.8%[102] 各条业务线表现:制造及销售业务 - 制造及销售业务收益从177.7百万港元降至157.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2%[14][20] - 製造及銷售業務分類虧損510萬港元,較去年同期虧損860萬港元改善[65] - 製造業務收益下降11.2%至1.578億港元[63] - 通过收回美国客户坏账500万港元推动业绩改善[65]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发展业务 - 物业发展业务资产增长至35.330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33.629亿港元增加1.701亿港元(增幅5.1%)[22] - 物业发展业务持有清远土地资产冻结令延长至2028年5月12日[69] - 公司暂缓清远土地拍卖计划,因应中国物业市场低迷[70] - 中星工业园总建筑面积183,000平方米,70%工程已完成[74] - 中星工业园已签约销售楼面面积3,300平方米,预期下半年交付24,000平方米[75]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投资业务 - 物业投资业务资产增至16.805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6.053亿港元增加752.6万港元(增幅4.7%)[22] - 物业投资业务亏损收窄,从12.2百万港元改善至4.2百万港元[20]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3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80万港元增长2.6%[80]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4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70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68.5%[81]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40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68.4万港元的减少额显著收窄[35] 各条业务线表现:证券买卖业务 - 证券买卖业务从亏损3.8百万港元转为盈利1.1百万港元[20] - 证券投资公平值收益约14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70万港元[83] - 证券投资已变现收益约38.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零[83] 各条业务线表现:贸易业务 - 贸易业务收益降至约9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50万港元下降27.4%[87] - 贸易业务分类亏损约76.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1万港元亏损扩大86.1%[87] 各条业务线表现:放贷业务 - 放贷业务平均年利率为18%,新发放贷款总额为610万港元[59] - 应收贷款账面总值中企业借款为2380万港元,个人借款为490万港元[59] - 贷款利息收入下降62.7%至88万港元[59] 各条业务线表现:音乐及娱乐业务 - 音乐及娱乐业务收益减少8.2%至170万港元,亏损收窄至5.2万港元[67]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大幅下降,从70.4百万港元降至39.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4.4%[16] - 中国大陆地区收益从89.0百万港元微增至90.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16]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和借贷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31.1%至7648万港元(2024年末:5833万港元)[7] - 现金及等价物约1.809亿港元,较期初1.821亿港元微降0.7%[88] - 银行借贷减少10.5%至1.38亿港元(2024年末:1.54亿港元)[8] - 借贷总额约1.992亿港元,较期初2.134亿港元下降6.7%[90] - 资产负债比率32.5%,较期初34.1%下降1.6个百分点[90] - 银行借贷中8780万港元采用固定利率,5060万港元采用浮动利率[91]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负债 - 待售发展物业增加3.5%至3.21亿港元(2024年末:3.10亿港元)[7] - 待售物业总额增至3.211亿港元,较2024年末3.102亿港元增加1091.4万港元(增幅3.5%)[37] - 待售发展中物业总添置约8,512,000港元,同比减少89.6%(2024年同期:81,625,000港元)[40] - 待售发展中物业/待售物业账面总值约42,870,000港元质押给中国银行作为借贷担保(2024年末:43,255,000港元)[41] - 资产净值下降2.0%至6.14亿港元(2024年末:6.26亿港元)[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107.709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6.691亿港元,减少1.018亿港元(降幅0.9%)[22]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107,346千港元,其中超过90天账龄金额14,347千港元(2024年末:129,733千港元/5,690千港元)[48]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52,148千港元,其中0-30天账龄占比77.9%(40,325千港元)[49] - 合约负债总额61,793千港元,物业发展业务占比91.9%(56,782千港元)[50] - 待售发展中物业应付建筑成本85,459千港元(2024年末:102,352千港元)[49] - 财务担保金额增至5693万港元,质押银行存款为491.9万港元[52] - 质押资产账面总值2.044亿港元,较去年末1.998亿港元增长2.3%[99] 其他财务数据:收益和拨回 - 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净额504.6万港元(2024年计提减值亏损0.8万港元)[5] - 汇兑差额产生收益10.7百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损失8.4百万港元显著改善[9] - 银行利息收入从3.4百万港元下降至2.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9.4%[20] - 递延所得税项产生255.9万港元抵免,而去年同期无此项[24] - 税项支出转为净抵免179.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支出57.5万港元[24] - 其他可收回税项29,033千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26.8%(22,901千港元)[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54] - 合约负债订金比例:制造业务10%-50%,物业销售20%-30%[53] - 资本开支约为10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220万港元下降87.3%[95] - 资本开支主要用于中国生产设备及工业园建设[95] - 已签约未拨备资本承担为9580万港元,较去年末1.111亿港元减少13.8%[97] - 员工总数930人,较去年末940人减少1.1%[102] - 现金及借贷以港元人民币为主,现金等价物含美元[93] - 人民币汇率风险受密切监控,未使用对冲工具[94] - 抵押银行存款及投资物业作为建筑贷款担保[9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股东贷款纠纷涉及金额23,479,330元,法院已多次延长资产冻结令至2028年5月12日[38][40] - 公司或然负债增加至5,690万港元,涉及房产证未发出之按揭担保[77] - 或然负债增至5690万港元,较去年末1800万港元增长216%[98] - 政府已发出56,000平方米房产证,占已交付面积67.0%[77] - 透过其他全面收入按公平值列账之股本工具投资13,176千港元(2024年末:13,088千港元)[44] -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中香港上市股本投资10,984千港元(2024年末:9,488千港元)[45]
中星集团控股(00055)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