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控国际资本(00993)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同比下降63.7%至1768.5万港元(2024年同期:4869.7万港元)[2] - 公司收入大幅下降至1768.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869.7万港元下降63.7%[64] - 利息收入大幅下降64.2%至1437.7万港元(2024年同期:4018.7万港元)[2] - 利息收入总额为4556.7万港元,其中其他贷款及债务工具利息收入占3920.7万港元[32] - 佣金及服务费收入由235万港元下降至161.3万港元,降幅为31.4%[32] - 证券分类收入为278.7万港元,其中佣金及服务费收入131.5万港元,利息收入147.2万港元[22] - 证券分类收入降至63.6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505万港元下降87.4%[68] - 资产管理及直接投资分类收入为1489.8万港元,其中利息收入1460万港元,佣金及服务费收入29.8万港元[22] - 资产管理及直接投资收入降至1489.8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644万港元下降67.9%[70] - 税前亏损3.143亿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1.186亿港元)[2] - 公司除税前的总亏损为3.1426亿港元[22] - 期间净亏损2.988亿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1.426亿港元)[2] - 期间总亏损为2.988亿港元[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产生亏损299百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净额143百万港元[10] - 净亏损显著扩大至2.988亿港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426亿港元[64] - 公司期间溢利为1.426亿港元[23]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扩大至4.979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5744.7万港元)[2] - 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497.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7.4百万港元扩大767.2%[39] - 股东应占亏损达4.979亿港元,上年同期亏损为5744.7万港元[64] - 每股基本亏损0.057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0.007港元)[2] - 每股基本亏损增至5.7港仙,上年同期为0.7港仙[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融资费用总额为126.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0%,主要来自间接控股公司贷款利息125.4百万港元[34] - 公司获得所得税抵免1545.7万港元[22] - 期内税项抵免总额15.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4.0百万港元减少35.4%[37]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率保持25%[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证券分类业绩为亏损667.2万港元[22] - 证券业务录得亏损667.2万港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74.7万港元[68] - 资产管理及直接投资分部产生其他收入及收益或收益净额680.9万港元[22] - 资产管理及直接投资分类业绩为1.597亿港元[23] - 资产管理及直接投资分类录得亏损3.044亿港元,上年同期为盈利1.597亿港元[70] - 金融服务及其他分部产生其他收入及收益或亏损净额896.5万港元亏损[22] - 企业融资业务本期收入为零港元,上一期间亏损214万港元[71] - 金融服务及其他业务本期收益为零港元,上一期间为66.7万港元[72] - 金融服务及其他业务本期亏损下降至413.2万港元,上一期间亏损3920.1万港元[72] - 未分配其他收入及收益或亏损、开支净额为91万港元收益[22] 各地区表现 - 来自香港的收入由4803万港元大幅下降至1460.7万港元,降幅达69.6%[30] 资产质量与减值 - 减值亏损净额大幅增加至1.508亿港元(2024年同期减值拨回:2.099亿港元)[2] - 其他贷款及债务工具减值拨备净额为1603.6万港元[26] - 其他贷款及债务工具减值拨备净额160.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拨回214.0百万港元[35]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净额13.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7百万港元增长78.3%[35] - 集团本年度减值亏损净额约151百万港元[93] - 孖展转贷款项目计提减值拨备净额约150百万港元[93] - 贷款项目期间计提减值拨备净额约149,677,000港元[87] - 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减值拨备159.8百万港元,覆盖率达95.3%[44] - 融资租赁项目计提减值拨备35.2万港元[101] - 其他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大幅增加至1,155,082千港元,拨备覆盖率高达85.8%[47] - 孖展融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达91,975千港元,拨备率高达92.1%[52]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总额80.302百万港元覆盖应收账款98.5%[57][60] - 信用减值类融资租赁预期信贷亏损平均损失率达91%,较2024年末的90%上升1个百分点[46] - 信用减值类贷款平均损失率从2024年末的79%大幅上升至92%[51] - 信用减值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平均亏损率达92.9%[55] - 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拨备金额607千港元较期初下降13.3%[55] - 信用减值拨备净增加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60] 投资表现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产生亏损净额2774.5万港元(2024年同期收益:2837.5万港元)[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账之金融资产亏损净额为2774.5万港元[2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账之金融资产录得净亏损2774.5万港元,上年同期为净收益2837.5万港元[7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账之金融资产收益净额为2837.5万港元[23]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减少至1835.4万港元(2024年末:2457.5万港元)[4]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5百万港元下降25.1%[4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955.6百万港元,较期初1,065.4百万港元下降10.3%[41] - 非上市固定收益证券票面年利率维持7%至8%区间,账面价值414.7百万港元[41] - 公募债券减值拨备回拨1381.3万港元[96] - 相关公募债券投资成本约2.3亿港元,账面值约7400万港元[96] - 公募债券票面年利率区间为3.8%至9.38%[96] - 公募债券剩余年期主要介于1年至5年[96] - 持有裕承科金有抵押可换股债券成本为4.0263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为4.14717亿港元[84] - 裕承科金投资合计占公司资产总值约23.31%(2024年12月31日:20.7%)[84] - 持有基金I的20,000股B类股份投资成本为20,000,000美元,2024年12月31日基金总资产为81.92百万美元[87] - 实物分派5,342,255股途家E轮优先股,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为18,936,000美元,占集团资产总值8.35%[87] - 持有皇冠国际集团贷款总额618,013,000港元,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降至67,827,000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3.81%[87] - 持有皇冠环球抵押股份100,696,600股,占其已发行股份31.67%[87] - 持有基金II投资成本30,000,000美元,占基金份额6.7077%,2024年12月31日基金总资产374百万美元[88] - 基金II投资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19,079,253美元,占集团资产总值8.41%[88] 贷款及融资租赁业务 - 融资租赁应收款项于2025年6月30日为负159,826千港元,较2024年1月1日的512,335千港元大幅下降[45] - 融资租赁年利率维持在6.80%至9.75%区间[45] - 融资租赁项目总账面值约781.8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0.44%[98] - 融资租赁项目年利率区间为6.8%至9.75%[99] - 融资租赁保证金比例为投放金额2%至7%[99] - 存续融资租赁项目共3个,均于2017年投放[98] - 融资租赁还款周期为按季度还款[99] - 其他贷款及债务工具总额从2024年末的1,333,979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346,885千港元[47] - 其他贷款净账面值锐减43.5%,从2024年末的339,259千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91,803千港元[47] - 流动部分其他贷款从67,750千港元微增至69,972千港元[47] - 孖展融资垫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93,999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99,815千港元[52] - 证券孖展贷款高度集中于五大客户占贷款总额99%[53]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总额81.563百万港元其中直接投资占比97.1%[57] - 直接投资业务应收账款79.177百万港元计提拨备80.0百万港元[61] - 证券买卖业务应收账款2.386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42.5%[57] - 账龄0-30日应收账款1.261百万港元较期初下降57.2%[59] - 企业融资及资产管理业务应收账款从6.358百万港元降至零[57][61] 财务结构与流动性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下降至3.792亿港元(2024年末:4.131亿港元)[4]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3.79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4.13亿港元)[76]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中69%以港元或人民币为单位(2024年12月31日:69%)[76]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03,514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45,144千港元,增长28.1%[5]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8,271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63,857千港元,下降44.8%[5][10] - 负债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73,38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790,592千港元,增长22.8%[5][10] - 公司权益总额为负2,790,592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负2,273,381千港元恶化22.8%[5]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负27.91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负22.73亿港元)[75] - 计息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32,13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925,315千港元,增长2.4%[5] - 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0,798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4,644千港元,增长33.6%[5] - 应付账款从9911.1万港元增至1.324亿港元,增长33.6%[62] - 其他负债、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6,864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77,806千港元,增长41.6%[5] - 总资产由20.657亿港元下降至17.799亿港元,降幅为13.8%[25] - 总负债由43.392亿港元增至45.705亿港元,增幅为5.3%[25]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至257%(2024年12月31日:186%)[76] - 公司拥有银行信贷融资额度100,000,000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零港元[11] - 公司拥有未动用银行备用授信1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亿港元)[79] - 公司预计未来最少十二个月内拥有充足营运资金[79] - 所有持牌附属公司一直遵守《证券及期货(财政资源)规则》的流动资金规定[8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均无抵押任何定期存款以获得银行贷款融资[81] 融资与股东支持 - 间接控股股东中信金融资产国际控股向公司提供财务支持,截至2025年6月30日借出合共103亿港元[12] - 从股东获得股东贷款及永续资本债券合共12.89亿美元(约100.88亿港元)[77] - 股东贷款固定年利率介于5.797%至6.86%之间,需在1至5年内偿还[77] - 同系附属公司人民币贷款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00万元(约2807.7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00万元(约657.9万港元),降幅达76.9%[78] - 同系附属公司贷款年利率为5.43%,需在自期末起两年内偿还(2024年12月31日:四年内)[78] 客户集中度 - 主要客户A贡献收入由2973.4万港元降至675万港元,降幅达77.3%[31] 市场环境 - 香港资本市场2025年上半年总集资额2808亿港元,其中44家新上市公司首次公开招股集资1071亿港元[71] 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 - 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会议听取减值计提情况汇报[103] - 公司审计委员会每季度召开定期会议讨论减值项目情况[103] - 公司管理层每季度审议债权类项目风险分类结果[103] - 公司管理层每半年审议融资租赁项目减值计提金额[103] - 公司认为其外汇风险属可管理,主要因港元与美元挂钩,其他外汇风险相对甚微[8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均无重大或然负债[83]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期间已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8]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10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洪嘉禧自2025年4月1日起担任汇财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0] - 董事会主席王成自2025年8月15日起担任中信金融资产国际控股董事[110] 人力资源 - 公司聘用雇员人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名,降幅为16.7%[104] 其他 - 公司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9月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发布[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