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02.7百万元,同比增长233.4%[3] - 公司总营业额为202,677千元人民币,其中数字内容生态业务贡献最大,达131,074千元人民币[1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总收入为202,67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0,804千元增长233.3%[24] - 公司收入从60,800,000元大幅增加141,900,000元或233.4%至202,700,000元[48] - 公司收入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027亿元,同比增长233.4%[73] - 除税前溢利大幅减少至人民币7.0百万元,同比下降79.1%[3] - 除税前溢利从33,600,000元大幅减少26,600,000元或79.2%至7,000,000元[48] - 本期溢利为人民币2.5百万元,同比下降90.0%[4] - 公司本期溢利为2,546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5,388千元人民币下降89.9%[19][2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1.9百万元,同比增长26.1%[4]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1,87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5,275千元增长26.1%[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5,300,000元增加至31,900,000元[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2530万元增加至3190万元,增幅26%[7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行政开支大幅增加至人民币89.6百万元,同比增长465.4%[6] - 营销开支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19.3百万元,同比增长1940.0%[6] - 公司税前利润相关雇员福利开支为50,95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498千元增长579.5%[25] -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14,549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0[25] - 员工成本大幅增加43,500,000元或580%[49] - 无形资产摊销增加14,500,000元[49] - 行政开支由1580万元增加7380万元至8960万元,增幅达467%[76] - 员工成本由750万元增加4350万元至5100万元,增幅达580%,雇员人数由35人增至630人[76] - 营销开支由580万元增加至1.193亿元,增幅达1957%[77] - 员工酬金(不含董事及行政总裁)为人民币5030万元,相比同期650万元增长673.8%[118] 数字内容生态业务表现 - 数字内容生态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2,094%,从5,973千元人民币增至131,074千元人民币[19][20] - 收购CashBox Group贡献收入129,900,000元[49] - 数字内容生态业务总收入由597.3万元增至1.3107亿元,增幅达2094%[80] - 广告收入由25.5万元增至4171.9万元,充值收入由571.8万元增至8820万元[80] - 广告服务收入大幅增长至41,71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55千元增长16,258.4%[24] - 充值服务收入达88,20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718千元增长1,442.7%[24] - 订阅收入为3433.8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53.5%[41] - 数字内容服务收入为839万元人民币,为新增业务收入[41] 金融科技服务业务表现 - 金融科技服务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8.8%,从54,831千元人民币增至59,680千元人民币[19][20] - 金融科技服务业务产生的应收商业保理贷款达1,346,054千元人民币,实际利率介于每年6%至7.5%[33] - 商业保理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010万元,较相应期间的人民币3920万元有所增加[71][73] - 其他金融服务收入增加至人民币1960万元,较相应期间的人民币1570万元增长[72][74] - 商业保理贷款金额由人民币8.92亿元增加至人民币10.281亿元[71] - 平均贷款结余净额由人民币10.9亿元增加18.9%至人民币12.965亿元[74] - 向商业保理借款人收取的利率为6.0%至7.5%,较相应期间的7.2%至8.0%略有下降[71] - 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收入增加4,800,000元[56] - 商业保理业务收入由3917.2万元增至4012.3万元,增幅2.4%[85] - 商业保理贷款总额由12.817亿元增至13.461亿元,增幅5%[88] - 预期信贷损失拨备由1435.9万元增至1636.7万元,增幅14%[88][89] - 其他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196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5.0%[90] - 其他金融服务业务分部业绩为165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3.1%[90] - 贷款总回报率从7.16%下降至6.12%[92] - 商业保理业务年利率从7.2%-8.0%降至6.0%-7.5%[92] - 拨贷比从1.14%上升至1.22%[92] - 不良贷款率保持0.00%[92] - 预期信贷损失拨备从1349万人民币增至1705万人民币[94] - 商业保理业务应收款项总额从12.8亿人民币增至13.5亿人民币[100] - 最大保理贷款借款人占比从15.3%降至14.7%[100] - 商业保理业务应收款项零逾期[102] 数字互联网平台业务表现 - 数字互联网平台业务分部业绩为亏损42,488千元人民币,金融科技服务业务则盈利39,589千元人民币[19] - 收购北京立衡集团贡献外部客户收入11,900,000元[49] - 北京立衡集团业务扩张导致重大亏损[50] - 北京立衡集团产生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人民币1190万元,全部来自订阅费[67][73] - 北京立衡集团累计拥有超过180万名注册用户,其中约6.5万名用户已就订阅付费[67] - 数字互联网平台业务分部亏损5380.9万元[82] - 公司收购北京熠珩集团于2025年3月,其于中期期间录得收入120万元人民币[61][63] - 北京熠珩集团及北京嘉域集团分别贡献收入人民币120万元及人民币2000元[74] 地区市场表现 - 所有营业额均来自中国地区,2025年上半年为202,67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23]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指引 - 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634.3亿元人民币,海外市场投放应用数量同比增长近4倍[60] - 东南亚移动游戏下载量位居全球第二,中国市场移动游戏收入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59] - 公司收购CashBox于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期间,其于中期期间录得收入1.299亿元人民币[61][62] - CashBox已开发及发布超过500款游戏,用户覆盖100多个国家,ARPPU值持续提升[62] - 公司通过北京立衡合同安排收购北京立衡集团于2024年8月,拓展数字互联网平台业务[64] - 海南通通开发的“通通APP”于2024年5月进入公开测试阶段,作为数字互联网平台流量主要入口[65] - 公司将持续关注跨境支付等金融服务创新机遇[109] - 公司计划2025年10月底前向人行补充提交审批材料[105] - 人行《实施细则》于2024年7月26日发布,重新规定实控人变更审批流程[105] - 公司暂停向人行提出申请,因需等待过渡期管理办法[104] - 若收购失败,黄光裕先生承诺2026年12月31日前以个人资产补足预付款差额[106] - 管理层评估预付款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值,未计提减值[107]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73.0百万元,较期初下降44.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73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130.5百万元下降44.1%[1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人民币910万元,相比同期流出8910万元减少89.8%[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人民币4760万元,相比同期流出770万元增加518.2%,主要用于研发开支和无形资产投资[111]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人民币1460万元,相比同期流出70万元,主要来自非银行借款增加1560万元[111] - 流动比率从18.2下降至10.5,资产负债比率从5.25%上升至9.15%[111] - 现金减少主因北京立衡集团业务扩展导致研发成本增加及保理贷款规模扩大[11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应收购贸易账款及应收贷款增加至人民币1401.2百万元,较期初增长5.7%[8] - 借贷增加至人民币84.3百万元,较期初增长43.0%[9] - 权益总额减少至人民币2445.6百万元,较期初下降0.8%[9] - 公司总资产为2,677,175千元人民币,较期初2,607,491千元人民币增长2.7%[22][23] - 金融科技服务业务资产规模最大,达1,355,994千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50.6%[22] - 数字内容生态业务资产为779,434千元人民币,较期初753,532千元人民币增长3.4%[22][23] - 公司总负债为231,549千元人民币,较期初142,424千元人民币增长62.6%[22][23] - 公司总权益为人民币2,445.6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2,465.1百万元减少0.8%[110] - 公司无银行借款,且借贷无季节性模式[112] - 贷款本金总额为7073.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增长28.3%[43]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6.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02亿元人民币增长1.6%[35] - 因收购天津冠创产生的预付款项为5.76亿元人民币,占预付款项总额的94.3%[35][37] - 预付款项减值亏损为2.08亿元人民币,占天津冠创预付款项的36.1%[35] - 其他应收款项中关联公司款项为912万元人民币,占其他应收款项的44.1%[39]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为3786.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60.8%[40] - 超过90天的应付贸易账款为102.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1404.4%[40] - 公司通过业务合并购入无形资产按收购日公允价值计4,079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24,032千元[32] - 公司预付人民币576百万元用于收购天津冠创100%股权,列为非流动资产[103] 其他重要事项 - 汇兑收益增加23,700,000元[49] - 录得汇兑收益人民币1670万元,而相应期间为汇兑亏损人民币700万元[75] - 所得税开支为4,47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208千元下降45.5%[27]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加权平均股数为5,201,123千股,较2024年同期的2,838,486千股增长83.2%[30] - 股本重组后发行25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价值5.725亿港元[44][46]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维持在5,201,123,120股,无变动[113] - 员工数量从381名增加至630名,增长65.4%[118] - 公司未派发中期股息[119]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期间未进行上市证券的购买、赎回或出售[123]
通通AI社交(00628)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