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26.7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4.1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76.5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2.78%[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10元/股,同比增长349.81%[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210元/股,同比增长349.81%[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3%,同比增长2.14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12.82亿元同比增长9.53%[48]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3%至12.82亿元,上年同期为11.70亿元[5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5%至12.82亿元,其中营业收入为12.82亿元[149] - 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24.3%至6040.62万元[149] - 净利润同比增长427.3%至5638.50万元[15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26.77万元,同比增长424.2%[150]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269元上升至0.1210元,增长350%[15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至11.359亿元[152] - 净利润同比下降57.2%至3214.81万元[152] - 2024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75,076,398.82元,2025年同期增长328.15%[170][1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1.13亿元同比增长4.12%[48] - 财务费用1022万元同比下降13.87%[48] - 所得税费用333万元同比增加213.21%[48] - 研发投入4541万元同比微降0.69%[48] - 研发费用微降0.7%至4541.40万元[149] - 财务费用下降13.9%至1021.88万元,其中利息费用减少23.9%[14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至3656.46万元[152] - 投资收益大幅下降93%至430.83万元[15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PCB化学品收入同比增长18.81%至8.7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68.18%[50] - PCB化学品毛利率提升2.64个百分点至15.61%[52] - 公司PCB化学品销售群体包括印制电路板制造、IC封装和大规模集成线路制造领域[36] - 锂电池材料销售群体主要为锂电池制造厂商[36] - 公司高纯化学品硫化锂已送样客户检测并处于优化阶段[37] - 锂综合回收率达92%以上铁磷回收率达98%[42] - 锂电池材料回收业务面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废物处理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较低[79]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区收入同比增长28.93%至4.87亿元,占比提升至38.01%[51] - 华南区毛利率提升4.99个百分点至14.28%[52] - 公司参加越南国际分析生化博览会,展示化学试剂与一站式服务方案[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加快闲置及低效资产处置进度以提升整体盈利水平[39]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85]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85]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7]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8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3.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67%[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13万元同比转正增长134.67%[4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708万元同比改善313.97%[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113万元(去年同期为-6094.63万元)[1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6708.34万元(去年同期为-3135.24万元)[15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下降1.5%至10.505亿元[15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下降15.4%至8.0746亿元[15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22.2%至4.68亿元[15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增长至7350.89万元,较上年同期2148.90万元增长242.2%[158] - 投资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至10.05亿元,较上年同期2500万元增长3920.0%[158]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460.96万元,较上年同期6300万元下降92.7%[15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净流出3856.76万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5514.72万元[1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46亿元,较期初5.70亿元增长13.3%[1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276.5%至6.637亿元[15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4.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7%[20] - 货币资金增加8063.36万元至7.2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提升2.48个百分点[56] - 短期借款增加4237.56万元至6.1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7个百分点[56] - 受限资产总额3.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抵押2.87亿元[58]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7.20亿元,较期初6.39亿元增长12.6%[141][1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降至0元,较期初1.00亿元减少100%[141][14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53亿元,较期初6.55亿元基本持平[141] - 存货期末余额为2.47亿元,较期初2.38亿元增长3.9%[141]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6.16亿元,较期初5.74亿元增长7.4%[14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3658万元,较期初2385万元增长53.4%[14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062万元,较期初-156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45]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12亿元,较期初1.50亿元减少25.1%[14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20.45亿元,较期初20.73亿元减少1.4%[141]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34.79亿元,较期初35.11亿元减少0.9%[141] - 流动负债合计下降3.4%至13.44亿元[147] - 长期借款减少25.0%至1.12亿元[147] - 未分配利润增长14.6%至2.53亿元[14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32亿元,较上年末18.33亿元基本持平[160][161]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2662.11万元,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161] - 未分配利润增加5626.72万元,反映当期盈利积累[161] - 少数股东权益为1.17亿元,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6.4%[161]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1.30亿元,未发生重大变动[160][1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02,855,271.08元,较年初2,070,707,209.36元增长1.55%[167][169]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21,480,617.20元,全部计入未分配利润[167] - 未分配利润2025年半年度末为252,538,085.15元,较年初220,390,023.43元增长14.59%[167][1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1,417,891,331.93元,2025年同期增长48.30%[170][16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7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6.888亿元[65] - 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436亿元,使用比例为20.85%[65][66]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5.452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79.15%[65][66]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合计6364.94万元[66] - 公司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67] - 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已全部到期,资金全额回笼至募集资金账户[66] - 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终止建设,募集资金用途变更为投资28,000万元建设专用化学材料智能制造项目[70] - 原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60,888.3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6,364.94万元,投资进度达100%[7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8,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000万元,投资进度达100%[70] - 待确认项目募集资金余额为26,523.44万元,暂存于募集资金专户[70] - 专用化学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尚未开始建设,截至期末投入金额为0元,投资进度0%[70] - 公司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68,888.3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4,364.94万元[70] - 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原定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5年06月30日[70] - 专用化学材料智能制造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6年12月31日[70] - 所有募投项目在本报告期实现的效益均为0元[7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用于补充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产[70]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6364.94万元[71] - 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终止建设,产生结余资金54523.44万元[71][74] - 公司将28000万元募集资金变更为投资建设“专用化学材料智能制造项目”[71][74] - 剩余募集资金26523.44万元继续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71][74] - 公司获董事会批准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71] - 截至报告期末,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已全部到期,资金全额回笼[71] - 变更后的“专用化学材料智能制造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6年12月31日[74] - 原“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前期已投资总额为6364.94万元[71][74] - 截至期末,变更后的两个募投项目实际投入金额均为0,投资进度为0%[74] 投资和资产处置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502.77万元[2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415.01万元[24] -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52.76万元[25] - 资产减值损失转回3957.09万元,占利润总额66.27%[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24.13%至4131.68万元[5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6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64]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60,000万元,其中券商理财产品10,000万元,银行理财产品50,000万元[119] - 公司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0万元,且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19] 研发和创新成果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报告期内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和外观设计专利1项[40] - 主持18项国家标准和7项行业标准制修订[42] - 制订700多个产品的企业标准[42]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4年全球湿化学品市场规模达10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6%)[28] - 2024年国内湿化学品市场规模达223.6亿元[28]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3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265GWh(同比增长128%)[31]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铁锂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68%)[3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8.9%)[32] - 2024年锂电回收行业废料回收总量为36.86万吨[33] - 铁锂废料回收量为18.63万吨,占总回收量的50.54%[33] - 三元废料回收量为15.23万吨,占总回收量的41.32%[33] 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 公司采购定价由金属基准价、计价系数和金属含量三个因素决定[35] - 公司生产原材料包括五水合硫酸铜、六水合硫酸镍、氢氧化镍钴等,价格与铜镍锡金属联动[80] - 公司通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降低镍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80] 环保和合规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子公司数量为2家[89] - 公司面临环保标准提升风险,可能需增加环保投入[84] 诉讼和仲裁事项 - 公司一审胜诉深圳市合力泰光电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涉案金额46.73万元[101] - 公司与河南博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达成调解,获赔设备款、安装费及损失赔偿等共计32万元[101] - 公司及子公司一审胜诉北汽福田相关公司,获判支付服务费47.75万元[101] - 公司及子公司另案一审胜诉北汽福田相关公司及广州创大公交,获判支付服务费42万元[101][102] - 子公司珠海中力与佛山市顺德区鸿运公交达成调解并已回款,金额25.79万元[102] - 子公司广州市金华大一审胜诉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涉案金额122.1万元,但对方进入破产重整[102] - 子公司广州市金华大诉江西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案因对方破产重整已撤诉,原涉案金额70.12万元[102] - 子公司珠海中力诉长沙京熙巴士有限公司案一审开庭未判决,涉案金额46.58万元[102] - 公司涉及与杭州协能科技的反诉案件,金额为2,149.2万元[103] - 公司涉及与杭州协能科技的本诉案件,金额为816.61万元[103] - 公司涉及与东莞中汽宏远汽车的一审案件,金额为50.68万元[103] - 公司涉及与高密市映祥汽车运输服务的一审案件,金额为36.5万元[103] - 公司涉及与通元科技的一审案件,金额为19.25万元[103] - 公司涉及与广添电子科技的一审案件,金额为11.99万元[103] - 公司涉及与宁波鲲鹏生物科技的一审案件,金额为2.9万元[103] - 公司涉及与杭州协能科技的买卖合同纠纷案,金额为239.2万元[10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减少64,827,192股,占比从22.26%降至8.31%[125]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增加64,827,192股,占比从77.74%升至91.69%[125] - 其他内资持股减少55,463,897股,占比从20.24%降至8.31%[125] - 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9,302,850股,占比从10.31%降至8.31%[125] - 外资持股减少9,363,295股,占比从2.01%降至0.00%[125] - 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465,022,310股[126] - 珠海格金八号解除限售17,790,262股,期末限售股数为0[127] - 方嘉琪解除限售9,363,295股,期末限售股数为0[127] - 郑靭增加限售750,000股,期末限售股数增至19,434,660股[128] - 限售股份变动总计:期初84,422,727股,解除限售65,577,192股,期末19,595,535股[12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9,839户[130] - 控股股东郑创发持股102,671,700股,占比22.08%[130] - 股东郑靭持股25,912,880股,占比5.57%,报告期内增持1,000,000股[130] - 股东陈汉昭持股24,912,880股,占比5.36%[130] - 股东郑侠持股23,490,000股,占比5.05%,其中7,16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3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658,847股,占比1.00%,报告期内减持2,738,141股[131] - 董事兼总经理郑靭期末持股25,912,880股,报告期内增持1,000,000股[133] - 实际控制人郑创发、郑靭、郑侠为一致行动人关系[131] - 股东罗冠捷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2,717,700股[132] - 股东梁咏梅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1,894,800股[132] - 实际控制人郑创发郑靭郑侠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正常履行中[95] - 股东陈汉昭承诺持股期间不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竞争业务正常履行中[95]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广东东硕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为2119.23万元[77]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未发生变动[86] - 报告期内不存在
光华科技(00274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