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丝路文旅(00472) - 2025 - 中期业绩

根据您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我将按照单一主题进行分组,并严格使用原文关键点,保留文档ID引用。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2.32089亿港元下降至2.1344亿港元,降幅为8.0%[3] - 毛利为480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742万港元下降16.2%[3] - 经营业务亏损420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72.2万港元亏损大幅扩大1029.2%[3] - 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4264.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27.7万港元[3]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2.134亿港元,同比下降24.7%[27] - 公司整体税前亏损4210万港元,同比改善28.7%[27] - 持续经营业务外部客户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32,08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213,440千港元,降幅为8.0%[35] - 公司期内总亏损22.304百万港元,其中娱乐业务亏损9.939百万港元[5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扩大至4172.7万港元(2024年同期:3319.1万港元)[61] - 总营收同比下降8.1%至2.134亿港元(2024年同期:2.321亿港元)[78] - 整体毛利下降16.2%至48.1百万港元(对比期:57.4百万港元)[85] - 除税前亏损扩大至42.1百万港元(对比期:4.1百万港元)[91][98] - 税后亏损激增486.1%至42.6百万港元(对比期:7.3百万港元)[94][101] - 集团录得亏损约426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220万港元亏损有所收窄[135][139]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4170万港元,对比2024年同期为5190万港元亏损[135][1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商誉减值亏损4845.6万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亏损[3] - 商誉减值亏损4846万港元[27] - 员工成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9,685千港元微降至2025年同期的19,474千港元,减少1.1%[39] - 无形资产摊销大幅减少,从2024年上半年的5,343千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165千港元,降幅达96.9%[39] - 所得税开支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153千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545千港元,减少82.7%[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及设备折旧总额5.591百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5.603百万港元[53]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同比增72.1%至64.2万港元(2024年同期:37.3万港元)[64][65] - 整体毛利率下降至22.5%(2024年同期:24.7%)[80]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22.5%(对比期:24.7%)[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管理部门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32,04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3,417千港元,减少18,628千港元[21] - 葡萄酒分销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3千港元,减少21千港元[21]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32,08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3,440千港元,减少18,649千港元[21] - 物业管理部门收益占总收益的99.99%,为213,417千港元[21] - 葡萄酒分销收益占总收益的0.01%,为23千港元[21] - 物业管理部门收入2.134亿港元,同比下降8.0%[27] - 葡萄酒业务收入仅2.3万港元,同比下降47.7%[27] - 终止经营业务总收入为0港元,去年同期为5.158亿港元[27] - 公司总收益为51.386百万港元,其中葡萄酒业务贡献最大达35.408百万港元(占比68.9%)[51] - 公司整体毛利润为6.286百万港元,但房地产及综合度假村业务毛亏损2.068百万港元,娱乐业务毛亏损5.033百万港元[51] - 娱乐业务经营亏损达5.181百万港元,且财务成本高达4.758百万港元[51] - 葡萄酒业务毛利润为13.387百万港元,毛利率约为37.8%[51] - 物业管理服务营收下降8.0%至2.134亿港元(2024年同期:2.32亿港元)[79] - 葡萄酒业务营收暴跌47.7%至2.3万港元(2024年同期:4.4万港元)[79] - 收益减少8.1%至213.4百万港元(对比期:232.1百万港元)[84] - 葡萄酒业务收益锐减47.7%至23,000港元(对比期:44,000港元)[84] - 物业管理业务收入为213.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32.0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27][131] - 葡萄酒业务收入同比暴跌47.7%至约23,000港元,公司考虑处置剩余业务[132] - 葡萄酒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7.7%至仅2.3万港元[136]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8059亿港元,较2024年底3.57768亿港元增长5.7%[8] - 贸易应收款项从1.36563亿港元增至1.76301亿港元,增长29.1%[8]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42.349亿港元,较2024年底145.3868亿港元下降2.1%[8]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18,90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89,824千港元,减少29,081千港元[9] - 公司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87,24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59,125千港元,减少28,123千港元[9] - 非控制性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77千港元,减少958千港元[9] - 递延税项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96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666千港元,减少1,297千港元[9]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2024年12月31日和2025年6月30日均为32,076千港元[9] - 综合资产总额16.25亿港元,同比下降2.9%[32] - 房地产及文旅部门资产5.676亿港元,同比增长0.6%[32] - 物业管理部门资产7.976亿港元,同比增长0.2%[32] - 综合负债总额2.356亿港元,同比下降7.3%[32]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1,030,384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988,678千港元,下降4.0%[35] - 贸易应收账款净额同比增29.1%至1.76亿港元(2024年末:1.37亿港元)[67] - 逾期360天以上贸易应收账款占比31.2%达5499.1万港元[69] - 现金及等价物增至378.1百万港元(期初:357.8百万港元)[102] - 总资产下降2.9%至1,625.4百万港元(期初:1,673.2百万港元)[104]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132天(期初:115天)[10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8.1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357.8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07] - 公司总借款维持在0.8百万港元,按可变利率4.60%计息且主要以韩元计价[107] - 公司总资产下降2.9%至1,625.4百万港元,其中非流动资产988.7百万港元,流动资产636.8百万港元[108] - 公司总负债减少7.3%至235.6百万港元,包括流动负债201.9百万港元和非流动负债33.7百万港元[108] - 流动比率从2.9提升至3.2,负债比率保持0.1%[108]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15天增加至132天,主要因物业管理服务板块账龄延长[109] - 存货减少0.7%至27.6百万港元,制成品周转天数从27天大幅增加至60天[110][1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约16.254亿港元,净资产约13.898亿港元[135][139] 其他收益、亏损及税务 - 汇兑差额产生1356.5万港元收益,去年同期为326.4万港元亏损[5]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5,250千港元转为2025年同期的收益11,780千港元,改善幅度达324.4%[37] - 银行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9.1%,从2024年上半年的3,222千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4,801千港元[37] - 汇兑收益净额显著改善,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2,080千港元转为2025年同期的收益6,500千港元[37] - 其他收益实现1180万港元逆转(2024年同期:其他亏损530万港元)[81] - 外汇收益与利息收入分别增加860万港元和160万港元[81]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率,当期中国企业所得税抵免从2024年上半年的6,839千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5,091千港元[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澳洲房地产项目终止运营,不再纳入合并范围[134][138] - 韩国锦绣项目土地出售仍在寻求买家,尚未签署协议[137] - 出售Megaluck公司72%股份获现金对价50亿韩元(约合2840万港元)[141][144] - 公司认购有限合伙基金权益,资本承诺5000万港元[142][145] - 出售Megaluck产生现金流入净额3.987百万港元,实际收取现金28.425百万港元[57] - 出售Megaluck确认亏损32.647百万港元,主要因已出售净负债29.384百万港元[57] - Megaluck出售时无形资产价值91.113百万港元,但整体净负债29.384百万港元[55] - 终止经营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产生总亏损54,951千港元,其中娱乐业务亏损42,586千港元[48] 公司运营和人员 - 全职员工人数从1,567人减少至1,340人,减幅约14.5%[124][128] 公司治理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中期财务信息[150] - 公司董事会主席由王赓宇担任,总经理由张建担任,职责分立[154]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丁良辉(主席)、周安桥及文艺[156] - 公司董事会包括五名执行董事(王赓宇、张建、杭冠宇、赵斌、沈杨)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6]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期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155]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2部分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15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期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15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检讨集团采纳的会计原则及惯例[156] - 公司实施适合业务营运及增长的企业管治守则[154] - 公司致力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强调道德、透明度及诚信操守[153] - 公司确保所有业务运作符合适用法律及法规[153]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30港仙,去年同期为1.62港仙[4]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13港元(41.727百万港元/3,207,591,674股)[58] - 每股基本亏损为1.30港仙,去年同期为1.62港仙[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