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木国际(01822) - 2025 - 中期业绩
中木国际中木国际(HK:01822)2025-08-29 20:28

木材相关业务收益表现 - 木材相关业务收益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703亿港元减少至报告期间的约1.33亿港元,降幅约为21.9%[19][23] - 家具木材加工及分销业务收益为约1.202亿港元,较2024年中期约1.525亿港元下降21.2%[21][24] - 仿古木家具及其他木制品制造销售业务收益为约1280万港元,较2024年中期约1780万港元下降28.1%[26] - 木材相关业务收益从去年同期约1.703亿港元下降至报告期约1.33亿港元[39][4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70,26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3,776千港元,降幅为15.6%[147][151][157] - 木材相关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70,26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2,984千港元,降幅为21.9%[147] 功能性食品及饮品业务表现 - 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2023年收入约367.7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67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9.1%[27][30] - 公司功能性食品及饮品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收益约1080万港元[28][30] - 食品及饮品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产生收益10,792千港元,而2024年上半年无此项业务收益[147] 各地区收益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52,42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0,941千港元,降幅为14.1%[151]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7,84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835千港元,降幅为28.1%[151] - 所有收益均来自中国地区销售货品业务,确认时间为某个时间点[159] 收入和利润变化 - 集团报告期内总收益约1.4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703亿港元下降15.6%[39][43] - 报告期毛利约12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500万港元下降17.3%[41][45]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15.6%至1.44亿港元(2024年同期:1.70亿港元)[115] - 毛利率收窄至8.6%(2024年同期:8.8%),毛利额下降17.7%至1236万港元[115]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8.0%至596,000港元(2024年同期:552,000港元)[115]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收窄47.4%至929,000港元(2024年同期:176.5万港元)[115] - 公司报告期内亏损约92.9万港元[131] - 报告期间公司录得亏损约929,000港元[135] - 公司报告期内净亏损为236.1万港元[120] - 公司累计亏损扩大至2.004亿港元[120] - 基本每股亏损从2,361千港元改善至929千港元,同比收窄60.7%[180][183] - 每股基本亏损为0.13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0.47港仙改善72.3%[116]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从去年同期约1.552亿港元下降15.3%至报告期约1.314亿港元[40][44]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去年同期约10万港元增加至报告期约160万港元[47] - 行政费用从去年同期约1440万港元下降27.8%至报告期约1040万港元[48]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10万港元激增至160万港元,增幅1500%,主要因食品饮料业务营销投入增加[52] - 行政费用从1440万港元下降至1040万港元,降幅27.8%,反映公司成本节约措施见效[53] - 融资成本从50万港元减少至30万港元,降幅40%[54] - 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50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7千港元,降幅为35.6%[16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税前利润扣除项目包括销售成本131,446千港元(2025年)和155,244千港元(2024年),同比下降15.3%[164] - 研发成本从2024年零支出增至2025年2,021千港元,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164][165] - 使用权资产折旧由2,637千港元降至2,389千港元,同比下降9.4%[164]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1,809千港元降至1,198千港元,降幅达33.8%,税率维持25%[168][169][171] 现金流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70万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末730万港元,增幅达942.9%[51][56] - 经营现金净流出2791.5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12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98.9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设备[122]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221.7万港元,主要来自供股发行新股所得款项4490.3万港元[1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28.3万港元,较期初706万港元略有增加[122] - 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出2791.5万港元[1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27,915,000港元[135] - 现金及银行结余处于约7,283,000港元的较低水平[135] - 现金及银行结余激增931.6%至728万港元(2024年末:71万港元)[118] 资产负债和资本结构 - 公司总资产从6670万港元增长至1.1396亿港元,增幅70.8%[58] - 普通股数量从4.112亿股增至8.224亿股,面值总额从4110万港元增至8220万港元[64][69]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0%,无银行借款及资产抵押[58][65][70] - 总资产净额大幅增长112.8%至8.35亿港元(2024年末:3.92亿港元)[118] - 流动资产净额增长110.2%至7294万港元(2024年末:3470万港元)[118] - 租赁负债减少66.1%至136万港元(2024年末:402万港元)[118]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8,555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的11,945千港元,增长39.7%[151] - 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66,700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的113,960千港元,增长70.8%[147] - 通过供股发行新股净募集4490万港元,股本增至8224万港元[119]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总额2亿港元[198] - 已发行股本从2024年末的4.112亿股增至2025年6月的8.224亿股,增幅100%[198] - 2025年3月通过供股发行4.112亿股新股,每股认购价0.111港元[199] - 供股募集资金净额约4490.3万港元[199]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为501.3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54.3万港元减少153万港元(下降23.4%)[189] - 贸易应收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89万港元,与2024年末持平[189] - 扣除拨备后,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12.3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65.3万港元大幅减少153万港元(下降92.6%)[189] - 所有贸易应收账款账龄均在90天以内,无超过90天的逾期款项[192] - 应付账款总额为285.8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76.3万港元增加9.5万港元(增长3.4%)[195] - 所有应付账款账龄均超过365天[195]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变动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赵宪明于2025年4月1日辞任,导致公司违反上市规则3.10(1)及3.21条[105][107] - 庞明利于2025年6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恢复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05] - 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均由吕宁江担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C.2.1条[101][104] - 非执行董事胡永刚未出席2025年5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违反企业管治守则C.1.5条[100][104]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庞明利担任主席[108][111] 股东结构和股权信息 - 董事长吕宁江通过控股公司持有4.522亿股,占总股本54.98%[76] - 吕先生通过Right Momentum Group Limited实益持有公司452,169,170股股份,占公司总发行股本约54.98%[81][8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发行股本为822,438,680股[81][84] - 股东张政武实益持有54,221,153股股份,占公司总发行股本6.59%[84] - 除披露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其他需登记的重大股东权益或淡仓[82][85] 购股权计划详情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经调整后为3,240,687股,占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0.39%[92] - 购股权计划最初可发行股份上限为648,137,500股,占2016年采纳时已发行股本6,481,375,000股的10%[92] - 购股权计划授予时需支付1港元名义对价,接受期限为授出要约后21天内[91] - 报告期内未授予任何购股权,且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均无未行权购股权[93]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2016年6月3日起10年,将持续至2026年6月2日[86][90] - 购股权计划项下可发行股份总数3,240,687股,占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0.39%[95] - 购股权计划最高可发行股份数量为648,137,500股,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10%[95] - 报告期间及2024年12月31日与2025年6月30日均无授出或未行使购股权[96] 业务和运营环境 - 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新房屋开工率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下降,直接影响木材需求[17][22]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木材管理、木材及木材产品分销加工,以及仿古木家具加工销售[18][23] - 家具木材主要种类包括红桃木、檀香木、蔷薇木、松木及冷杉木,采购自中国及海外[20][24] - 公司自2022年起持续发展仿古木家具及其他木制品制造销售业务[25] - 集团运营环境在报告期间仍然充满挑战且严峻[17][22]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木材相关业务、融资服务及投资、食品及饮品业务[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无任何客户贡献收益超过总收益的10%[152][154]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公司以5万港元对价处置汽车租赁业务[33][37] - 汽车租赁业务已按已终止经营业务计提及披露[142]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596千港元,其中物业厂房折旧达4,100千港元[175] - 经营活动中止业务产生现金流入净额506千港元(2024年)[175] - 2024年已终止业务每股亏损0.12港仙,2025年无相关亏损[184][186] - 公司处置汽车租赁业务分部,代价为50,000港元[141] 员工成本和股息政策 - 员工成本总额为440万港元,公司共有32名员工[68][73] - 报告期内未派发股息,与2024年中期一致[67][72] - 董事会决定2025年中期不派息,与2024年中期政策一致[170][172] 持续经营能力评估 - 公司面临持续经营能力重大不确定性,因现金728.3万港元远低于流动负债2907.3万港元[131] - 流动负债约29,073,000港元,现金远低于流动负债[135] - 最终控股方已同意提供财务支持以缓解流动性压力[132] - 管理层已编制不少于12个月的现金流量预测[136] - 董事认为公司有足够营运资金满足未来12个月财务义务[136] - 若无法持续经营需对资产价值撇减至可收回金额[139] 会计政策和比较数据 - 比较财务报表已重列以区分持续经营与已终止经营业务[110][113] - 报告期内未向董事或其家属提供获取公司股份或债权证权益的安排[94] - 公司及子公司报告期间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99][103] - 加权平均股数从506,853,249股增至721,801,778股,增幅达42.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