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派对文化(01532)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25.3%至122,951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64,639千元)[2]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25.3%至人民币12.295亿元,其中服装及其他业务收益下降33.5%至人民币9.171亿元[19] - 公司总收益为122,951千元,主要来自服装及其他分部(91,708千元)和假发分部(15,037千元)[15]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25.3%至人民币1.2295亿元,其中CMS业务收益下降21.3%至7480万元,OBM业务收益下降30.9%至4810万元[40][41][42] - 总收益122.95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64.64百万下降25.3%[77] - 总收益同比下降25.3%,降至1.22951亿元人民币[78] - 合约制造服务(CMS)业务收益下降21.3%至人民币7.481亿元,原品牌制造(OBM)业务收益下降30.9%至人民币4.814亿元[20] - CMS业务收益74.81百万人民币占总收益60.8%同比下降21.3%[77] - OBM业务收益48.14百万人民币占总收益39.2%同比下降30.9%[77] - 假发业务收益同比增长47.5%至人民币1.504亿元,主要得益于OBM业务增长120.4%[19][20] - 假发业务收益同比增长47.5%,达1503.7万元人民币(占总收益12.2%)[78] - 服装及其他业务收益同比下降33.5%,降至9170.8万元人民币(占总收益74.6%)[78] - 衣物清洁护理等产品收益基本持平,微降1.5%至人民币1.621亿元[19] - 衣物清洁护理等产品收益微降1.5%,至1620.6万元人民币(占总收益13.2%)[78] - 角色扮演假发OBM业务收益逆势增长120.4%至1248万元,毛利率提升至29.7%[40] - 性感内衣OBM业务收益激增544.4%至313.8万元,毛利率为25.7%[40] - 衣物清洁护理等产品CMS业务收益暴跌98.3%至3.9万元,毛利率骤降至1.0%[40] - 毛利润同比下降30.3%至27,408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9,302千元)[2] - 整体毛利率由23.9%下降至22.3%,主要受OBM业务中服饰及清洁护理产品毛利减少影响[40][45] - 期内亏损扩大至48,583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527千元)[3] - 期内亏损为48,583千元,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8,195千元[15] - 公司期内净亏损人民币52.7万元,所得税开支达人民币145.8万元[1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43,904千元,对比2024年同期应占溢利人民币768千元[2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4400万元人民币,同比由盈利70万元人民币转亏[78] - 公司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导致转盈为亏[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成本同比增长12.0%至人民币1,524.5万元,显示公司持续投入产品开发[21] - 销售开支占收益比例从2.8%上升至4.1%,主要因清洁护理产品广告开支增加[48]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减少至3380万元,主要因物业及设备折旧减少350万元[49] - 融资成本增加约人民币0.3百万元至约人民币0.4百万元[52] - 员工成本约人民币34.9百万元,雇员人数约1,175名[61] - 折舊及攤銷總計7,607千元,主要發生在衣物清潔護理等分部(3,361千元)[1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分部业绩总计亏损37,615千元,其中假发分部亏损35,205千元,衣物清洁护理等分部亏损19,993千元[15] - 分部业绩显示服装及其他业务贡献人民币2,031.5万元利润,而假发和清洁护理产品业务分别亏损人民币479.3万元和541.1万元[16] - 资本开支总计35,585千元,主要集中在假发分部(24,536千元)和服装及其他分部(10,823千元)[15] - 资本开支主要集中在服装及其他业务,达人民币2,746.7万元,占总资本开支的98.7%[1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47,165千元,主要来自假发分部(38,270千元)[15] - 公司总资产增长22.4%至人民币39.826亿元,其中服装及其他业务资产增长87.6%至人民币19.140亿元[17] 其他财务数据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至39,607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63,585千元)[4] - 存货显著增加至55,929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22,162千元)[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至62,117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23,287千元)[4] - 银行借款减少至8,000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18,000千元)[4] - 流动资产净值为103,442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151,410千元)[4]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3,69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2,676千元,降幅为14.0%[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344,225千元下降至297,890千元,降幅为13.5%[5] - 非控股权益从19,465千元下降至14,786千元,降幅为24.0%[5] - 租賃負債從7,743千元下降至5,017千元,降幅為35.2%[5]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8,218,000元激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2,778,000元[36] - 存货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2,162,000元增加至人民币55,929,000元,其中原材料从人民币14,300,000元增至人民币51,611,000元[34]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人民币6,481,000元,略高于2024年底的人民币5,996,000元[37]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加至648.1万元,期内新增拨备48.5万元[38] - 贸易应付款项大幅增长351%至4591.9万元,全部账龄在0-30天内[39]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在0至30天内的金额从人民币4,228,000元大幅增加至人民币40,048,000元[37]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53,190,000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4,519,000元[31]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3,256,000元下降至人民币2,626,000元[3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内添置成本为人民币35,585,000元[31]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人民币51,88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53,557千元有所下降[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约人民币24.0百万元至人民币39.6百万元[55] - 银行借款减少约人民币10.0百万元至人民币8.0百万元[55] - 流动比率及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233%及6.8%[55] - 资本开支约人民币35.6百万元用于扩建生产基地[57] - 所得税总开支为人民币-388千元,对比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458千元[23] - 当期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0千元,对比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5千元[23] - 递延税项为人民币-388千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433千元有所改善[2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45分人民币(2024年同期:盈利0.05分)[3]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1,788,395千股,较2024年同期1,573,529千股有所增加[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消费开支复苏及平价时装需求上升预期刺激出口,但通胀及地缘政治可能影响盈利能力[79] - 贸易政策及关税变化需供应链灵活性应对[79]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4]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1] - 现金产生单位减值测试使用税前贴现率23.0%至23.5%[35] - 现金产生单位现金流预测使用2%至3%的名义永久增长率[35] - 通过非上市认股权证协议引入潜在投资总额达1亿美元[8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大幅增至47,165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6,034千元)[2] - 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减值亏损人民币39,944,000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6,034,000元大幅增加[33] - 使用权资产确认减值亏损人民币7,221千元,2024年同期为零[27]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人民币47.2百万元[51] - 政府补助同比增长106.4%至人民币138.3万元,主要来自出口销售业务补贴[20] - 公司无香港利得税拨备,因香港无应课税溢利[22]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25%[22] - 其他收入增加至1130万元,主要来自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增加[47]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人民币2,000元[54] - 出售物业控股公司代价为人民币80,000,000元[62] - 公司完成出售物业控股公司获得净额约79.5百万人民币[68] - 出售所得款项净额中24.15百万人民币拟用于江西宜春制造场所扩建[70] - 其中14.8百万人民币未动用款项预计于2025年12月至2026年6月投入[70] - 18.0百万人民币用于偿还三笔贷款本金均已执行完毕[71] - 三笔贷款年利率分别为3.2% 3.0% 3.2% 均已到期偿还[71] - 37.3百万人民币拟用于营运资金截至6月30日已动用26.4百万[73] - 员工成本已支出10.4百万人民币剩余6.38百万预计2025年12月投入[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