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生国健(68833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三生国健三生国健(SH:688336)2025-08-29 21: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64.20134亿元,同比增长7.6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3224亿元,同比增长46.96%[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72272亿元,同比增长24.64%[22] - 基本每股收益0.31元/股,同比增长47.62%[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201.34万元,同比增长7.61%[41]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032.24万元,同比增长46.96%[4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64,201.34万元,同比增长7.6%[176] - 净利润为18,575.66万元,同比增长49.4%[17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32.24万元,同比增长46.9%[17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股,同比增长47.6%[178] - 公司净利润为17,727.73万元,同比增长17.8%[181] - 综合收益总额为17,841.64万元,同比增长40.3%[1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6.48%,同比增加1.46个百分点[23]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53%,占营收比重达28.87%[41] - 营业成本19132.86万元,同比上升20.25%[94][95] - 销售费用9461.76万元,同比下降28.25%[94][95] - 研发费用18533.75万元,同比上升25.53%[94][95] - 营业总成本为48,450.88万元,同比增长7.9%[176] - 研发费用为18,533.75万元,同比增长25.5%[177] - 销售费用为9,461.76万元,同比下降28.2%[176]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6,230.86万元,同比增长14.0%[18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77336亿元,同比增长33.95%[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773.36万元,同比增长33.95%[94][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73.36万元,同比增长34.0%[18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7,759.57万元,同比增长1.3%[183]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285.35万元,同比增长62.3%[186]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58.92万元,同比改善68.5%[184]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42,729.73万元,同比增长62.1%[1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1,543.22万元,同比增长34.8%[18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4,560.68万元,同比增长23.1%[18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17.46万元,同比改善23.7%[187]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10.22万元,同比扩大237.3%[18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应收账款21442.62万元,同比增长50.02%[96]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44122.76万元,同比增长914.05%[96] - 其他非流动资产75715.05万元,同比下降33.38%[9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596,502.73万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601,259.20万元,增幅0.8%[171]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45,949.20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6,934.02万元,下降19.6%[1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91,053.90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5,030.08万元,增长4.4%[169]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4,293.31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442.62万元,大幅增长50.0%[16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4,351.14万元激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4,122.76万元,增长914.1%[169] - 开发支出从2024年末的22,854.33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7,740.62万元,增长21.4%[170]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5,002.21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万元,减少100%[170]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2,020.15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61.46万元,下降67.3%[170]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233,031.16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46,512.33万元,增长5.8%[17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21,492.77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642.15万元,增长42.6%[172] - 负债合计为89,484.50万元,较期初增长10.5%[17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61,123.82万元,较期初增长2.4%[174] - 未分配利润为239,831.98万元,较期初增长5.3%[17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695.49万元,同比减少49.3%[1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404.44万元,同比下降36.2%[18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69,890.64万元,同比增长2.3%[18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61,123.82万元,同比增长2.4%[191]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增多可能导致公司亏损[4]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2.3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9%,占营业收入比例36.48%[78] - 费用化研发投入1.8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3%;资本化研发投入4886.2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29%[78]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0.86%,同比下降8.48个百分点[78] - 在研项目累计投入11.733亿元人民币,其中重组抗IL-4Rα单抗(611)投入4074万元人民币,重组抗IL-17A单抗(608)投入3146万元人民币[79] - 研发人员数量333人,同比增长7.77%,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2.55%[81]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4518.3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5%,人均薪酬13.57万元人民币[81]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8.11%(27人),硕士27.33%(91人),本科54.65%(182人)[82]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36.94%(123人),30-40岁51.95%(173人)[82] 研发项目进展 - 创新药研发面临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成功率低的风险[3] - 公司无法保证持续找到有商业价值的适应症或开发潜力[3] - 在研产品可能无法在同靶点产品中抢先获批上市[3] - 公司抗IL-1β单抗注射液完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III期研究并递交NDA申请[44] - 公司抗IL-17A单抗完成强直性脊柱炎II期研究并启动III期临床[44] - 公司抗IL-4Rα单抗完成COPD适应症II期研究并启动III期入组[44] - 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炎II期临床研究完成入组[47] - 强直性脊柱炎II期研究完成并提交III期沟通资料至CDE[47] - 抗IL-5单抗610在II期研究中100mg Q4W和300mg Q4W剂量组肺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50] - 抗IL-4Rα单抗611在III期中期分析显示EASI75应答率达68.4% vs 安慰剂组26.5% (P<0.0001)[53] - 抗IL-4Rα单抗611在III期中期分析显示IGA0/1应答率达36.6% vs 安慰剂组14.6% (P<0.0001)[53] - 抗IL-1β单抗613在III期研究中200mg单次给药显著降低12周内急性痛风发作风险[56] - 抗IL-1β单抗613推迟急性痛风发作中位时间至57天[56] - 抗IL-33单抗621针对COPD适应症优先开展临床研究[58] - 抗BDCA2单抗626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SLE患者Ib期临床研究[60] - 强直性脊柱炎III期研究计划2025年下半年启动入组[48] - 公司608项目(抗IL-17A单抗)和613项目(抗IL-1β单抗)已进入NDA阶段[78] - 627完成中国健康人群Ia期临床研究入组并获得安全性PK/PD数据[63] 业务线表现 - 药品集采覆盖面扩大带来生物类似药收入增长不确定性风险[4] - 益赛普参与区域集采范围扩大至20多个省份导致产品均价显著下降[66] - 健尼哌受益于血液移植数量持续增长实现快速增长[66] - 公司销售覆盖超过490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超过2100家[71] - 核心销售骨干平均医药行业从业经验超过10年[71]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全球自免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38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923亿美元[31] - 中国自免生物制剂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4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84亿美元[32] -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66亿美元,同比增长29.4%[38] -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中生物制剂占比达51.4%,同比增长23%[3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达成52项出海交易,总金额超647亿美元[37] 合作与交易 - 公司与辉瑞达成交易首付款12.5亿美元,总交易额最高可达60.5亿美元[37][43] - 公司授予沈阳三生612和708项目许可,获得首付款10,190万元人民币[101] - 公司与辉瑞签署中国大陆选择权协议涉及期权金和行权金合计不超过1.5亿美元[140] - 许可协议款项分配比例为三生国健30%及沈阳三生70%[140] - 资产许可交易首付款金额10,190.00万元[138] - 项目许可首付款金额23,614.00万元[1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到部分项目首付款11,711.00万元,占首付款总额的49.59%[139] 生产能力与知识产权 - 上海抗体药物商业化生产基地生物反应器规模超40000升[70]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权合计104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75] - 公司累计获得8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69] - 自免管线涉及22个临床研发项目大部分为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75] - 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权104项,其中发明专利10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7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1843.77万元[2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55.42万元[2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083.16万元,同比增长214.1%[181] - 信用减值损失为-13.57万元,同比改善36.0%[181] 金融资产与投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96,695.98万元人民币,其中股票类期末数为269.38万元人民币[100] - 银行理财产品期末账面价值为86,015.76万元人民币,本期购买金额40,500万元人民币[100] - 结构性存款期末账面价值为9,014.32万元人民币,本期购买金额58,800万元人民币[100]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845.17万元人民币,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26.39万元人民币[100] - 公司持有鹰瞳科技(02251.HK)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269.38万元人民币,累计公允价值变动-730.62万元人民币[102] - 主要子公司中健抗体总资产89,787.46万元人民币,净资产77,996.21万元人民币[104] - 境外资产规模为43,915.53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为7.30%[9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842户[156] - 富健药业有限公司持股221,518,988股,占总股本35.92%[158] - 上海兴生药业有限公司持股212,658,228股,占总股本34.48%[158] - 富健药业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流通股221,518,988股,占流通股比例未直接披露但为最大股东[159] - 上海兴生药业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流通股212,658,228股,为第二大流通股东[159] - 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持有39,614,607股,占总股本比例6.42%[159] - 达佳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持有25,160,657股,占总股本比例4.08%[159] - 上海浦东田羽投资发展中心持有10,965,428股,占总股本比例1.78%[159] - Grand Path Holdings Limited持有10,408,922股,占总股本比例1.69%[159] - 上海浦东领驭投资发展中心持有4,375,655股,占总股本比例0.71%[159] - 上海翃熵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3,717,472股,占总股本比例0.60%[159] - 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基金持有3,199,043股,占总股本比例0.52%[159]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持有3,055,505股,占总股本比例0.50%[159] 分红与激励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20,353,931.17元(含税)[5] - 现金分红金额占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0.69%[5] - 公司总股本为616,785,793股[5]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由11.95元/股调整为11.83元/股[109] - 公司以每股11.83元人民币的调整后授予价格向43名激励对象授予115.70万股限制性股票[111] - 公司拟分配现金股利20,353,931.17元人民币,每股0.033元人民币[108]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5,551.07万元,同比增长80.0%[18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835.86万元[189] 关联交易 - 向关联方提供劳务实际发生金额8,882.96万元,占预计金额14,000万元的63.45%[137] - 向关联人销售商品实际发生金额0万元,未达预计金额1,000万元[137] - 向关联方出租不动产实际发生金额499.85万元,占预计金额1,000万元的49.99%[137] - 日常关联交易合计实际发生9,382.81万元,占预计金额16,000万元的58.64%[137]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7.36亿元[144] - 募集资金净额为16.34亿元[144]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31.83亿元[144]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金额为16.27亿元[144]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进度为99.52%[144] - 本年度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1.78亿元[144] - 本年度投入金额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10.88%[144] - 超募资金总额为8.4亿元[144] - 抗体药物生产新建项目累计投入3168.46万元,完成计划投资额3000万元的105.62%[147][149] - 创新抗体药物新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9027.94万元,完成计划投资额1亿元的90.28%[147] - 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药物研发项目累计投入64313.94万元,完成计划投资额6.9亿元的93.21%[14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7155.76万元,完成计划投资额18442.82万元的93.02%[147][149] - 创新抗体药物产业化及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2181.46万元,完成计划投资额3.2亿元的100.57%[148][149]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累计投入36803.57万元,完成计划投资额3.1亿元的118.72%[148][149] - 公司募投项目总累计投入162651.13万元,完成计划投资总额163442.82万元的99.52%[1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募投项目暂未实现收益[148] - 抗肿瘤项目因商业化生产需求减少而减少投入,募集资金投入已完成[147][14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行业产能过剩风险提前减少投入,仅剩余质保尾款待支付[147][149] - 公司调增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药物新药研发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至61,000.00万元,已投入61,041.64万元[151] - 公司调减创新抗体药物产业化及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至40,000.00万元,已投入30,592.70万元[151] - 公司将部分项目节余资金6,662.82万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1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