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18] - 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42] - 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93] - 营业总收入从66.39亿元小幅下降至66.03亿元,降幅0.5%[1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下降40.55%[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42] - 净利润从17.95亿元下降至9.32亿元,降幅48.1%[18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17.20亿元降至9.83亿元,降幅42.9%[182] - 基本每股收益2.44元/股,同比下降42.99%[18] - 基本每股收益从4.28元下降至2.44元,降幅43.0%[18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4.6%至4.24元(对比上年同期5.62元)[18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9%,同比下降3.54个百分点[18] - 综合收益总额为-980,244,110.57元,反映公司当期盈利能力显著恶化[189] - 综合收益总额为17.85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7.13亿元[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10.99亿元,同比上升7.70%[93] - 营业总成本从43.62亿元增至54.30亿元,增幅24.5%[181] - 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44] - 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上升23.43%[93] - 管理费用7.24亿元,同比增长31.26%[44] - 管理费用7.24亿元,同比上升31.26%,主要因职工薪酬及折旧摊销增加[93] - 研发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43] - 研发投入13.35亿元,同比上升17.32%[93] - 研发费用从8.87亿元增至11.55亿元,增幅30.2%[181]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上升21.2%至20.20亿元(对比上年同期16.67亿元)[185] - 所得税费用从3.52亿元大幅下降至1.00亿元,降幅71.5%[182]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0.9%至4.19亿元(对比上年同期5.31亿元)[183] 各业务线表现 - 金赛药业收入54.69亿元,同比增长6.17%,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下降37.35%[42] - 百克生物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53.93%,净亏损0.74亿元[42] - 华康药业收入3.78亿元,同比下降3.40%,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4.12%[42] - 高新地产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0.76%,净利润0.10亿元,同比下降70.34%[42] - 基因工程/生物类药品收入57.52亿元,占总收入87.11%,毛利率90.26%[95][96] - 制药业收入61.29亿元,占总收入92.83%,毛利率88.57%[95][96] - 主要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净利润11.08亿元[112] 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25.54亿元,占总收入38.68%,同比增长3.77%[96][9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38.25%[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21亿元,同比下降38.25%[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3%至12.21亿元(对比上年同期19.77亿元)[18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7.0%至65.66亿元(对比上年同期70.63亿元)[1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从-93,406,602.25元降至-108,927,126.59元,同比扩大16.6%[18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至3,756,448,701.22元,主要来自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9亿元[18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至4,671,846,127.50元,主要由于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45亿元[18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1,457,815,902.30元降至-915,397,426.28元[18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显著减少至101,791,561.08元,主要因分配股利支付从18.1亿元降至178.9万元[187]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同比下降57.3%至3.90亿元(对比上年同期9.14亿元)[18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4.1%至42.99亿元(对比上年同期65.17亿元)[18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减少至1,698,957,542.05元,较期初下降37.7%[18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43.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73%,较上年末下降5.91个百分点[98] - 货币资金减少28.4%,从60.97亿元降至43.65亿元[175]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37.7%,从27.25亿元降至16.99亿元[17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6478.0%,从0.25亿元增至16.41亿元[17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7.98亿元占总资产8.80%较期初增长0.04%[102] - 应收账款小幅增长2.8%,从27.21亿元增至27.98亿元[175] - 存货期末余额48.20亿元占总资产15.16%较期初下降0.15%[102] - 存货增长1.4%,从47.55亿元增至48.20亿元[175]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7.32亿元占总资产2.30%较期初大幅增长1.36个百分点[102]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151.6%,从2.91亿元增至7.32亿元[176]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69.90亿元占总资产21.98%较期初增长2.48个百分点[102] - 固定资产增长15.4%,从60.56亿元增至69.90亿元[17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3.61亿元占总资产1.13%较期初增长0.35个百分点[102] - 短期借款增长48.8%,从2.42亿元增至3.61亿元[177] - 其他应付款大幅增长93.9%,从11.98亿元增至23.24亿元[177]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增长31.6%,从30.26亿元增至39.83亿元[178] - 公司总资产从1562.80亿元增长至1730.35亿元,增幅10.7%[179] - 流动负债从2.33亿元大幅增加至12.48亿元,增幅435.9%[179] - 其他应付款从6288.61万元激增至10.87亿元,增幅1628.3%[179] - 受限资产总额2.4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抵押1.66亿元无形资产抵押0.16亿元[103] - 高新地产总资产63.29亿元,净资产24.89亿元,资产负债率60.67%[45] - 高新地产已偿还全部银行借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借款余额为零[152] 研发进展与管线 - 金赛药业重点产品包括生长激素系列、促卵泡激素系列及金蓓欣®(伏欣奇拜单抗)[31] - 金赛药业产品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赛增®)适用于内源性生长激素缺乏等12项适应症[31] - 金赛药业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金赛增®)用于特发性身材矮小等3项适应症[31] - 金赛药业重组人促卵泡激素(金赛恒®)适用于无排卵及辅助生育技术患者[31] - 伏欣奇拜单抗(金蓓欣®)适用于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32] - 金蓓欣®(伏欣奇拜单抗)于6月30日获批上市,针对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约1.77亿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超过1466万人[33] - 伏欣奇拜单抗单次给药后72小时VAS评分下降57.09mm,12周痛风复发风险降低90%,24周降低87%[34] - 美适亚®体重恢复效果较非纳米剂型提升1.5倍,起效时间由7天缩短至3天[36] - 金赛克®治疗第7天咳嗽消失/基本消失率达73.95%,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57.61%[37] - 金赛克®中位咳嗽消失时间为5.00天,短于安慰剂组的6.00天[37] - 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液体剂型于2025年8月获批上市,适用3-17岁人群[38] - 靶向RNA技术平台可降低药物肾蓄积量60-90%显著降低安全风险[50] - HydroLock平台在21天血浆稳定性实验中DAR值基本不变[50] - ADC药物在HER2高表达膀胱癌异种移植模型中3mpk剂量下TGI达109%[50] - ADC药物在HER2低表达胰腺癌模型中3mpk剂量下TGI达106%[50] - 脂肪链平台中性水溶液稳定性提升100倍以上水溶性提升2倍[50] - 公司拥有约100个可结合白蛋白的VHH抗体库覆盖不同种属表位及理化性质[50] - 公司构建病毒规模化培养制剂与佐剂基因工程细菌性疫苗和mRNA疫苗五大核心技术平台[51] - 公司建立病毒规模化培养技术平台,采用细胞工厂或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病毒,提高单位体积细胞培养面积以增加病毒产量[52] - 公司制剂及佐剂技术平台持续多年研发新型疫苗佐剂体系,优化处方工艺,评价抗原与佐剂兼容性,组合优化免疫策略[52] - 公司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包括核酸疫苗制备技术、大肠杆菌体系病毒样颗粒表达技术、CHO细胞表达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技术等[52] - 公司细菌性疫苗技术平台采用发酵罐大规模培养细菌,提取多糖或毒素,应用多糖结合技术增强免疫原性[52] - 公司持续推进mRNA疫苗技术平台,拓展应用,完善知识产权体系,推进mRNA生产线建设[52]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面应用人工智能驱动创新药研究,提升研发效率[53] - 公司应用AI于以小核酸为主的精准靶向和组织递送、差异化药物分子设计和多抗技术等方面形成多项成果[53] - 公司依托前沿多模态融合技术创制高竞争力药物分子,加速转化研究,无缝连接临床试验[53] - 公司创新药管线布局多疾病领域、多治疗模态技术,聚焦中美发病率双高、医疗负担重大病种包括肿瘤免疫等[53] - 金赛药业研发管线覆盖肿瘤、免疫和呼吸、内分泌代谢、女性健康四大领域,包含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乳腺癌、肾病、痛风、呼吸疾病、生长发育、骨代谢、罕见病、辅助生殖、潮热、阴道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个疾病方向[54] - 内分泌代谢管线产品GenSci098注射液针对甲状腺相关眼病和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在中国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在美国已获FDA临床试验申请默示许可[55] - 内分泌代谢管线产品GenSci134注射液针对成人和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及儿童矮身材,国内AGHD适应症已获临床批件并正在进行I期临床,PGHD和ISS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5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56][57] - 女性健康管线产品GS1-144片(GenSci074)针对绝经期血管舒缩症,在中国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并达成所有首要终点,将启动中国Ⅲ期临床研究[58] - 女性健康管线产品伏欣奇拜单抗(GenSci048)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发病率约10%-15%,目前该药处于Ⅱ期临床阶段[59] - 女性健康管线产品GenSci142针对细菌性阴道病,对主要病原体加德纳菌有选择性杀灭作用,对甲硝唑耐药感染(90%耐药比例)有效,目前处于IND申报阶段[60] - 肿瘤管线包含多个在研产品,包括针对前列腺癌的亮丙瑞林注射乳剂、GenSci143、GenSciP153、GS24-B039;针对结直肠癌的GenSci139;针对肺癌的GenSci128、GenSci139;针对卵巢癌和乳腺癌的GenSci093、GenSci122、GenSci139、GenSci140、GenSci145等[54] - 免疫和呼吸管线包含针对IgA肾病的GenSci136;针对痛风和风湿的伏欣奇拜单抗;针对呼吸疾病的伏欣奇拜单抗、GenSci111、GenSciP117、GenSciP118、GS24-B044、GS24-B063等产品[54] - 减重管线包含GenSciP156、GS24-B053等针对肥胖症的在研产品[54] - 眼科疾病管线包含GenSci098针对甲状腺相关眼病,以及GenSci148针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产品[54] - GenSci120注射液在中国获批开展用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试验[61][62] - GenSci120注射液在美国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FDA默示许可[62] - GenSci136为APRIL & BAFF双重抑制剂处于IND申报阶段拟开发适应症包括IgA肾病、重症肌无力、狼疮性肾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63] - 伏欣奇拜单抗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适应症已完成II期研究并取得积极结果正处于与CDE的III期前沟通交流阶段[64] - 伏欣奇拜单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适应症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64] - 伏欣奇拜单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适应症正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已获得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数据[64] - GenSci139为靶向EGFR和HER2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处于IND申报阶段[65] - GenSci140为靶向FRα的双表位ADC处于IND申报阶段[66] - GenSci143为靶向B7-H3与PSMA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处于IND申报阶段[67][68] - 甲磺酸亮丙瑞林注射乳剂6个月制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适应症上市申请以注册分类5.1于2025年2月被NMPA受理[69] - GenSci145对突变型PI3Kα的选择性约为野生型的30倍[72] - 全人源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A82/B86注射液组合制剂已完成临床Ia期试验正在进行临床Ib和Ⅱ期试验[76] - 天然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CBB1注射液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77] -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mRNA疫苗Ι期临床样品已获得检定合格报告准备开展I期临床试验[78] - 银花泌炎灵片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药2.3类新药[79] - AI平台实现小核酸分子活性预测成功率提高20%[81] - AI平台实现蛋白收率提高12%与纯度提高0.2%[81] - AI平台实现蛋白表达提升20%以上[81] - AI平台实现制剂方案筛选实验量降低60%[81] - AI平台实现HCP识别率提升2倍[81] 知识产权与专利 - 公司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持有超过50项发明专利,覆盖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多个国家[83][84] - 专利技术领域包括生长激素制剂(如ZL200510105735.1、ZL200810050760.8)、抗体药物(如抗CD47单克隆抗体ZL201610436519.3)和缓释微球技术(如ZL200910217800.8)[83] - 抗CD47单克隆抗体专利已在全球布局,包括美国(US16310748)、澳大利亚(AU2017284157)、日本(JP2018558409)和韩国(KR1020187037214)[83][84] - 2021年至2024年间新授权专利数量显著增加,例如2022年单年授权专利超过10项(如ZL202210425594.5、ZL202210471493.1等)[84] - 专利涉及治疗领域扩展至阿尔茨海默病(抗Aβ单克隆抗体,如CN202080011489.6)、肿瘤(抗VEGFR2单克隆抗体ZL201710243886.6)和代谢疾病(含酯基芳香丙酰胺类化合物ZL202010959518.3)[83][84] - 国际专利保护持续强化,例如人源化抗Aβ单克隆抗体专利覆盖俄罗斯(RU2021122154)和美国(US17427589)[84] - 专利授权周期平均约3-5年,例如ZL201710378962.4(2017年申请,2021年授权)和ZL201811019153.5(2018年申请,2021年授权)[84] - 创新技术平台包括抗体融合蛋白(ZL201811620872.2)、双特异性抗体(ZL201811622069.2)和纳米粒递送系统(ZL201710903326.9)[84] - 专利应用延伸至新冠治疗(ZL202110022301.4)和神经系统疾病(如干眼症治疗ZL202010959998.3)[84] - 子公司上海赛增和重庆金赛星均参与专利布局,例如上海赛增持有PDL1抗体专利(ZL201810044303.1)[84] - 百克生物拥有超过30项中国授权专利,涵盖疫苗制备、抗体药物及检测技术
长春高新(00066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