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000661)

搜索文档
昔日“生长激素之王”跌落神坛,长春高新赴港上市能否破局?
新浪证券· 2025-07-23 15:4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34.66亿元、净利润25.84亿元,同比分别下滑7.55%和43.01%,为近十年来首次业绩"双降"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再跌44.95%,股价自2021年高点已连跌五年 [1] 核心业务冲击 -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贡献超八成利润,但2024年浙江市场水针剂价格从每支1000元骤降至300元(降幅70%),导致金赛净利润暴跌40.67%至26.78亿元 [2] - 公司转向长效水针剂避险,但面临特宝生物、诺和诺德、安科生物等竞争对手入局 [2] 多元化战略问题 - 百克生物受GSK竞品冲击,2024年营收净利双腰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仅106万元(同比暴跌98%) [3] - 地产业务剥离失败,2023年24.2亿元剥离计划因可转债发行失败告终 [3] - 华康药业净利增38.8%,但一季度利润仅0.12亿元,难以支撑整体业绩 [3] 运营策略矛盾 - 2024年销售人员暴增58%至4995人,销售费用攀升至44.39亿元 [4] - 同期研发投入26.9亿元但流失65名研发人员,呈现"重销售轻研发"态势 [4] 战略转型尝试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与海外市场突围,2024年海外收入仅1.3亿元 [5] - 业内质疑缺乏重磅产品支撑的国际化合作可行性 [5]
道通科技目标价涨幅超65%,长春高新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08:58
券商推荐目标价涨幅排名 - 道通科技目标价53元,涨幅68.84%,属计算机设备行业 [1][2] - 万华化学目标价90元,涨幅61.52%,属化学制品行业 [1][2] - 正帆科技目标价57元,涨幅60.11%,属专用设备行业 [1][2] - 稳健医疗目标价61.94元,涨幅55.20% [2] - 隆鑫通用目标价19.96元,涨幅51.10% [2]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燕京啤酒获16家券商推荐,收盘价13.22元,属饮料行业 [2][3] - 工业富联获14家券商推荐,收盘价26元,属消费电子行业 [2][3] - 巨化股份获10家券商推荐,收盘价26.72元,属化学制品行业 [2][3] - 大全重工获7家推荐,收盘价32.26元,属风电设备行业 [3] - 沪电股份获6家推荐,收盘价47.26元,属元件行业 [3] 评级调高公司 - 锐科激光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属自动化设备行业 [4][5] - 艾罗能源评级从"增持"调高至"强烈推荐",属光伏设备行业 [4][5] - 捷顺科技评级从"增持"调高至"强烈推荐",属IT服务行业 [4][5] - 通威股份评级从"谨慎推荐"调高至"买入",属光伏设备行业 [5] 评级调低公司 - 新安股份评级从"买入"调低至"增持",属农化制品行业 [5][6][7] - 长春高新评级从"买入"调低至"增持",属生物制品行业 [5][6][7] - 中创物流评级从"买入"调低至"增持",属物流行业 [5][6][7] 首次覆盖公司 - 希荻微获华创证券"强推"评级,属半导体行业 [7][8] - 盛天网络获华源证券"增持"评级,属游戏行业 [7][8] - 福瑞股份获长城证券"买入"评级,属医疗器械行业 [7][8] - 九号公司获长城证券"买入"评级,属摩托车及其他行业 [8] - 工业富联获共业证券"增持"评级,属消费电子行业 [8]
市值蒸发1600亿!暴跌84%,没落巨头靠一针痛风药,再冲IPO
搜狐财经· 2025-07-12 07:53
公司现状与挑战 - 公司股价从峰值500元暴跌84% 市值从2000亿元蒸发1600亿元 2024年净利润腰斩43% [1] - 核心产品生长激素收入占比仍高达87% 但利润已腰斩 面临医保集采价格从千元降至300元的冲击 [3][9] - 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叠加家长支付能力减弱 导致生长激素黄金赛道触顶 [9] 研发与国际化战略 - 近三年研发投入超60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率飙升至20% 金赛药业员工新增2518人主要为研发团队 [3] - 启动H股IPO筹备 利用港股允许未盈利药企上市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3] - 金赛药业海外收入猛增454% 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成为国际化关键增量 [3] 核心新产品金蓓欣 - 1类新药金蓓欣获批 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直接靶向IL-1β炎症因子 [6] - 临床数据显示:注射6小时快速镇痛 72小时效果媲美激素 单针12周复发风险降90% 24周抑制率87% [6] - 定价2000元/针(诺华原研药2000美元) 年治疗费约4000元 面临医保准入和渠道建设挑战 [7] - 国内竞争对手三生国健SSGJ-613预计落后1年 卫材中国多替雷诺即将入局 [7] 多元化尝试与教训 - 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营收18.2亿元(增速70%) 2024年骤降至12.3亿元 净利润腰斩53% [8] - 减毒活疫苗技术路线保护率不及竞品重组蛋白疫苗 适用人群更窄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8] - 研发管线覆盖24款临床阶段产品 涉及肿瘤/辅助生殖/罕见病等九大领域 [10] 未来增长方向 - 长效生长激素占比从18%提升至35% 联合GLP-1减肥药拓展成人增肌减脂市场 [10] - 甲状腺眼病抗体药物即将报产 双靶点ADC药物计划年内提交临床申请 [10] - 辅助生殖领域布局长效促卵泡激素水剂 瞄准千亿生殖市场规模 [10]
近2周新增规模同类第一,生物疫苗ETF(562860)半日收涨1.32%,机构:关注中国疫苗出海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11 12:30
流动性及规模表现 - 生物疫苗ETF盘中换手率1.9% 成交额489.22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1087.57万元 [3] - 近2周规模增长878.44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收益能力与估值 - 近1年净值上涨22.89%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6.27%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4.8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41% [3] - 跟踪的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指数PB为2.6倍 低于近3年88.03%时间 估值性价比突出 [3] 指数构成与权重 - 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指数覆盖不超过50家疫苗研发、生产、耗材及设备等生物科技公司 [3]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14% 包括智飞生物(10.06%)、万泰生物(8.43%)、沃森生物(6.19%)等 [4][6]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提出16条全链条支持政策 推进商保目录制定 [6] - 机构建议关注中国疫苗出海机会 一带一路国家已完成产能及渠道布局 重点布局新兴市场且有稳定合作伙伴的企业 [7]
【长春高新(000661.SZ)】注射用伏欣齐拜单抗获批上市,创新转型持续深化——更新点评(王明瑞/黄素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09 22:25
核心观点 - 公司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研发的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用于治疗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IL-1抑制剂,标志着公司创新转型的重要成果 [3]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4年研发投入26 90亿元同比+11 20%,占营收比例19 97%同比+3 36pp,多款新产品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目录 [4] - 公司创新管线布局丰富,聚焦儿童健康、女性健康等领域,多款产品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商业化能力持续提升 [5][6] - 公司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并回购A股股票,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增强团队激励 [7] 研发进展 - 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用于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IL-1抑制剂 [3] - 24H1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II)等获批上市,后者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 [4] - 合作引进的美适亚?醋酸甲地孕酮口服混悬液、小儿黄金止咳颗粒等新产品陆续上市 [4]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等产品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4] 研发投入与管线布局 - 24年研发投入26 90亿元同比+11 20%,占营收比例19 97%同比+3 36pp,其中费用化21 67亿元,资本化5 23亿元 [4] - 长效生长激素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5] - 与司美格鲁肽联合用药用于增肌减脂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5] - 亮丙瑞林注射乳剂用于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绝经前乳腺癌适应症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6] - 金妥昔单抗注射液用于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6] 商业化能力 - 24年销售费用44 39亿元同比+11 81%,占营收比例32 97%同比+5 71pp [6] - 24年底销售人员数量较23年底增加1840人至4995人 [6] 资本运作 - 启动H股上市前期筹备工作,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7] - 24年11月以来回购A股股票,拟用于核心团队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7]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上涨3.6%,创新药及高端器械再迎支持政策,医保目录谈判正式启动,AZ/Summit或达成超150亿美元交易-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Overweight),即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过去三年较快增长,今年大额 BD 交易频出推动行情向整体板块扩散,医保目录调整将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建议关注未来有大品种放量及 BD 预期的创新药公司及产业链相关的 CXO 公司,如恒瑞医药、贝达医药等 [4] 各部分总结 市场表现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3.6%,同期上证指数上涨 1.4%,万得全 A(除金融石油石化)上涨 1.1%,在 31 个申万一级子行业中表现排名第 4 [4][5] - 各二级板块涨跌幅为生物制品(+4.4%)、医疗服务(+4.5%)、化学制药(+5.0%)、医疗器械(+2.2%)、医药商业(+2.5%)、中药(+1.3%) [7] - 各三级板块涨跌幅为原料药(+5.8%)、化学制剂(+4.9%)、中药(+1.3%)等,当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 29.8 倍(PE - 2025E),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2021)中排名第 6 [4][7]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 - 7 月 1 日,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创新药全链条支持体系,同日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勾勒多层次医疗保障新框架 [4][12] - 7 月 3 日,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聚焦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 [4][13] - 7 月 1 日,医保局发布相关征求意见稿,2025 年医保目录调整正式启动,今年将制定第一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分 5 个阶段,2024 年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在支持创新上继续强化 [4][13][14] - 7 月 1 日,长春高新拟境外发行 H 股并在港交所上市,已授权管理层启动前期筹备工作,细节未确定;7 月 2 日,其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 [4][15] - 7 月 3 日,阿斯利康与 Summit 就 AK112 的授权交易进行谈判,交易价值高达 150 亿美元,AK112 原研为康方生物 [4][16] 港股及美股涨幅情况 - 展示了本周港股及美股涨幅 TOP20 公司,如港股的华昊中天医药 - B 涨幅 95%,美股的 LIXTE BIOTECHNOLOGY 涨幅 296% [17][20] 医药生物行业重点公司估值 - 列出了医药生物行业重点公司的估值表,包含证券代码、简称、收盘价、总市值、预测 EPS、PE 等信息 [21]
医药健康行业周报:创新药BD仍是投资主线,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20250706
国金证券· 2025-07-06 1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创新药表现强劲,受季度末调仓、政策支持、潜在合作催化等因素共振影响 看好2025年医药板块走出反转行情,创新药主线和左侧板块困境反转是最大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药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管线的创新药板块,以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消费领域边际变化的投资机会 [1][11][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创新药BD - 本周医药板块创新药表现强劲,受季度末调仓、政策支持、潜在合作催化等因素共振影响 建议关注泛癌种潜力的双/多抗药物、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管线的创新药板块投资机会 [1][11][57] 药品板块 - 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政策,支持医保资源向创新药领域倾斜,加速国内创新产品商业化放量,助力创新药企形成“正盈利 - 强研发”的良性循环商业模式 本轮医保局推动商保目录进展,将推动医保支付体系多元化,为创新药开辟更多支付空间 [2][20][21] 生物制品 - 长春高新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成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该药物6小时即可快速起效,72小时镇痛效果与激素相当,6个月内首次复发风险降低近90% 此前国内尚未批准任何IL - 1β单克隆抗体,建议关注相关产品临床及商业化进展 [2][29][33] 中药 - 羚锐制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新增适应症,用于改善感冒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症状 新增适应症有望提升销售收入,院外强覆盖推广能力有望打开OTC端销售空间 [3][38][41] 医疗器械 - 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举措,高端医疗器械国内外商业化落地速度有望加快 建议关注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新型生物材料和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创新产品拓展 [3][42][43] - 三诺生物第二代CGM产品获欧盟MDR认证,升级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提高了用户使用便捷性和佩戴舒适性 扩大了适用场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44][45] - 新产业新一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10国内获批上市,可用于对人体样本中的待测物进行生化、电解质的定量分析 该产品检测速度快,搭载智能试剂管理系统,支持全血直接上机,采用模块化设计 [47][50] 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 - 生育保障政策持续优化,多地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持续增长,随着政策保障措施不断加码,有望激发相关需求释放 [51][52] - 爱美客收购项目交易95%对价款已支付,标的公司已被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收购有望提升爱美客在国际医美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实现全球化布局,产品线形成互补 [55][56]
长春高新IL-1β单抗获批上市,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上涨近2%!
新浪财经· 2025-07-04 13:41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13:15,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000683)上涨1.56% [1] - 成分股神州细胞(688520)上涨14.55%,荣昌生物(688331)上涨12.37%,上海谊众(688091)上涨8.67% [1] -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上涨1.62%,最新价报1.13元,近1周累计上涨2.88% [1] 百利天恒研发进展 - 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EGFRXHER3双抗ADC(iza-bren)在鼻咽癌I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 [1] - 该产品为全球首款进入III期的双抗ADC,10项适应症临床中5项获突破性疗法,上市进程加速 [1] 长春高新新产品获批 - IL-1β单抗(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针对急性痛风百亿蓝海市场 [2] - 对比现有疗法起效快且复发率低,全球仅诺华竞品,格局良好 [2] - 该产品将丰富公司成人自免领域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 [2] 行业政策动态 - 政策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向创新药研发开放,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开发数据产品 [2] - 此举可帮助企业精准定位高发疾病和临床短缺领域,减少研发资源错配,预计大幅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 [2]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构成 - 指数从科创板选取50只生物医药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包括联影医疗、百济神州、惠泰医疗等 [3]
创新药板块再度高开,塞力医疗4连板
快讯· 2025-07-04 09:30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创新药板块整体高开 塞力医疗实现4连板 泰恩康和中源协和高开6% 广生堂、未名医药、长春高新等个股也呈现高开态势 [1] 个股表现 - 塞力医疗(603716)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 显示市场对该股的高度关注 [1] - 泰恩康(301263)和中源协和(600645)开盘涨幅达6% 表现优于板块平均水平 [1] - 广生堂(300436)、未名医药(002581)、长春高新(000661)等创新药概念股均呈现高开走势 [1] 资金动向 - 暗盘资金正在流入创新药相关个股 显示机构投资者对该板块的持续关注 [2]
A股公司密集赴港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7-04 05:35
A股上市公司扎堆赴港上市 - 自去年9月以来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后备队伍还有数十家正在筹划 [1] - 2025年已有16家A股半导体/消费电子公司提交港股招股书 数量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 [2] - 赴港上市公司多为A股龙头 包括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 海天味业等 [2] 赴港上市核心动因 - 全球化战略成为关键词 通过港股市场实现价值发现与合理定价 [1] - 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拓展国际客户 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支撑 [1] - 立讯精密和长春高新均表示赴港旨在深化全球化布局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1] 政策环境支持 - 中国证监会2023年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 明确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2] - 2024年5月央行与外管局发布征求意见稿 完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跨境资金管理 [2] - 香港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3] 市场机制优势 - 港股"闪电配售"机制可提升融资效率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质量提升吸引国际资金 [4] - 普华永道指出香港优化审批流程 新股表现改善增强投资者信心 [3] - A+H股模式可接触不同投资者 宁德时代称赴港是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的新起点 [3] 战略价值分析 - 二次上市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增强国际市场认知度 [4] - 通过香港国际金融窗口对接全球产业链 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4] - 为A股核心科技资产建立国际估值参照 引发估值框架重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