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发展收入表现 - 物业发展收入为8.9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01亿港元增长约785.5%[4] - 物业发展收入约为8.9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亿港元大幅增加[30] - 物业发展收益由去年同期1.01亿港元增至8.95亿港元,增幅达785.8%,主要因物业交付数量增加[41] - 物业发展分部收入大幅增长至8.9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01亿港元,增幅达786.0%[72][74] 项目管理服务收入表现 - 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为5.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14亿港元下降约1.4%[4] - 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为5.0685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14231亿港元下降约1.4%[25] - 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为5.069亿港元,略低于2024年同期的5.142亿港元[30] - 项目管理服务分部收入为5.06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142亿港元下降1.4%[72][74] - 单一客户贡献收入5.069亿港元,占项目管理服务分部收入的100%[77] 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收入表现 - 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收入为64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8亿港元下降约40.3%[4] - 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收入为646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84亿港元下降[31] - 物业投资及酒店营运分部收入为64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84亿港元下降40.4%[72][74]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表现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361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270.6万港元下降50%[26] 酒店运营收入表现 - 酒店运营收入为2846.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569.3万港元下降20.3%[27] 整体收入表现 - 集团总收入约为14.66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03%[30]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4.6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7.237亿港元增长102.6%[5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14.6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7.237亿港元增长102.6%[72][74] 毛利表现 - 毛利为10.10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449亿港元显著增长[3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0.1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449亿港元增长85.4%[54]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1.8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20亿港元扩大约51.4%[4]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1.81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97亿港元扩大[33]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由去年同期1.197亿港元增至1.812亿港元,增幅51.4%[41]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15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17万港元大幅增加[34]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由去年同期1117万港元增至1.152亿港元,增幅达932.3%[41] 行政及销售营销费用 - 行政及销售营销费用为749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33亿港元减少[36] 其他开支净额 - 其他开支净额为313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076亿港元大幅减少[37] - 其他开支净额由去年同期5.076亿港元大幅减少至3130万港元,降幅93.8%,主要因无借款利息拨备及物业减值[41] 融资成本 - 融资成本净额为5.83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526亿港元增加[39] - 融资成本净额5.83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520亿港元增长5.6%[72][80] 所得税开支 - 公司回顾期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85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所得税抵免总额589万港元大幅增加,主要因物业发展收益增加导致[40] - 所得税开支1.85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590万港元[72][74] - 公司在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为3459.8万港元,土地增值税开支为1.57亿港元,合计当期税项开支1.91亿港元[83] - 递延所得税抵免527万港元,使期间总税项开支降至1.8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抵免589万港元)[83] 亏损表现 - 本期间亏损为2.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59亿港元收窄约71.4%[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34亿港元收窄约74.4%[4] - 公司回顾期间亏损为2.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8.592亿港元大幅收窄71.4%[41]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85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651亿港元亏损收窄78.5%[54]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46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592亿港元亏损收窄71.4%[5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1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338亿港元亏损收窄74.4%[5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亏损净额2.46亿港元[60] - 公司净亏损2.46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8.592亿港元收窄71.4%[72][74]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13亿港元,加永续证券分派3400万港元后计算每股亏损的亏损额为2.47亿港元[86] 每股亏损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2.01港仙,较去年同期2.80港仙亏损扩大329%[54]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达88.51亿股(去年同期72.26亿股),每股基本亏损未作稀释调整[85][86] 全面收益 - 全面亏损总额为1.8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846亿港元亏损收窄78.5%[55] - 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收益5678.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汇兑损失1938.8万港元[55] 资产及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31.96亿港元,较去年底327.81亿港元增长约1.3%[4] - 总负债为301.26亿港元,较去年底295.22亿港元增长约2.0%[4] - 总权益为30.70亿港元,较去年底32.59亿港元下降约5.8%[4]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274.55亿港元增至278.70亿港元[57] - 公司权益总值从32.59亿港元下降至30.70亿港元[58] - 分部总资产325.171亿港元,较期初322.397亿港元增长0.9%[75] - 分部总负债98.071亿港元,较期初100.987亿港元下降2.9%[75] 投资物业价值 - 公司投资物业价值从282.95亿港元下降至269.03亿港元[57] 联营公司投资 - 公司于联营公司投资从48.79亿港元减少至40.07亿港元[57] 现金及银行结余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受限制现金及定期存款)为1571万港元,较2024年末1700万港元减少7.6%[43]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仅余1600万港元[60] 借款及融资成本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44.794亿港元,较2024年末139.444亿港元增加3.8%[44] - 有抵押银行贷款为79.609亿港元,较2024年末77.593亿港元增加2.6%[44] - 优先票据为17.33亿港元,其他有抵押借款为47.827亿港元,分别较2024年末增加8.0%和4.5%[44]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44.794亿港元,其中98.1%需在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45] - 借款按币种分布:人民币127.436亿港元(88.0%),美元17.329亿港元(12.0%),港元274万港元(0.02%)[45] - 优先票据及其他借款利率区间为每年6.52%至14.26%[45] - 银行贷款中9.49%为固定利率(5.95%-8.20%),90.51%为浮动利率[45]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81%上升至82%[45] - 有抵押银行贷款79.61亿港元,以投资物业、发展中物业等资产抵押[45] - 未偿还优先票据本金2.079亿美元(约16.32亿港元),由30亿股股份及多家子公司权益抵押[46] - 有抵押其他借款47.83亿港元,以发展中物业、设备及子公司权益作抵押[47] - 公司未偿还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144.79亿港元[60] - 公司有142.1亿港元借款须在12个月内到期偿还[60] - 公司于报告期末有141.16亿港元借款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60] 财务担保 - 为物业买方提供的按揭融资担保达12.691亿港元[49] - 除披露的财务担保外,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50] 员工成本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2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99名,降幅约为6.7%[52] - 回顾期间整体员工成本约为4825.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118.5万港元下降32.2%[52] 项目交付进度 - 新城御景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310,716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交付262,683平方米,交付进度达84.5%[12] - 珠光·云岭湖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110,417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交付44,053平方米,交付进度为39.9%[13] - 天湖御景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186,894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交付140,100平方米,交付进度达75.0%[14] - 御景雅苑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38,005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交付36,283平方米,交付进度达95.5%[15] - 花城御景花园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108,675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交付87,849平方米,交付进度为80.8%[16] - 天鹰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59,679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交付52,843平方米,交付进度达88.6%[17] - 珠光新城国际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28,909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服务式公寓已交付25,693平方米,交付进度达88.9%[19] 投资物业持有情况 - 珠控国际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109,824平方米,其中60,891平方米(55.4%)被指定为长期投资持有的投资物业[20] - 新城御景项目9,482平方米商业面积被指定为投资物业并全部租出[12] - 梅州潮塘项目第一期可售建筑面积34,202平方米,其中7,389平方米(21.6%)酒店面积被指定为投资物业[18] - 持有地中海酒店建筑面积18,184平方米[26] - 珠控国际中心建筑面积60,891平方米[26] - 花城御景花园商业大楼建筑面积15,918平方米[26] - 梅州市酒店建筑面积7,389平方米[26] - 广东省商业物业建筑面积12,022平方米[26] - 运营广州云岭湖酒店及广东鹿湖温泉假日酒店两间酒店[27] 土地储备 - 公司土地储备总量为730,848平方米,覆盖可售、预售未交付及可出租建筑面积[21] 合约销售 - 合约销售额为2678.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89.9%[7] 流动性及持续经营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113.63亿港元[60] - 公司评估具备足够营运资金以履行自2025年6月30日起至少12个月的财务责任[61][62] - 现有贷款人同意不要求立即偿还借款[61][63] - 公司正与银行及其他放款人就现有借款再融资进行讨论[61] - 重点监控城市更新项目应收账款按协定时间表收回[61][64] - 积极推进发展中物业及待售物业的预售和销售计划[61][64] - 融德同意暂不要求偿还应付款项直至公司财务允许[63] - 公司现金流预测覆盖自报告期结束后不少于12个月期间[62] - 若计划未能实现可能需将资产账面值撇减至可收回金额[62] 应收账款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144.46亿港元,其中城市更新项目应收款净额141.87亿港元(计提减值28.59亿港元)[87] - 物业销售及投资应收款净额2.6亿港元,账龄超过365日的部分增长105%至2493万港元[87] - 城市更新项目应收款中超三年账龄部分达136.45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12.8%[88] 应付账款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68.52亿港元,其中贸易应付款及票据30.89亿港元[88] - 一年内到期贸易应付款28.29亿港元,超过一年部分为2.6亿港元[88] 会计准则及报告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生效涉及缺乏兑换性评估[66] - 经营分部业绩评估基于经调整除税前损益不包括融资成本及所得税[70]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4]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94] - 公司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zhuguang.com.hk刊载[95][97] 董事会构成 - 董事会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6] - 执行董事包括主席朱庆凇(又名朱庆伊)及行政总裁刘捷等6人[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梁和平太平绅士等3人[9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与2024年同期一致)[84][89]
珠光控股(01176)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