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乾金融控股(01152)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256127千港元同比下降22.2%[5] - 期内溢利3569千港元同比下降62.5%[5] - 每股盈利0.37港仙同比下降61.9%[5] - 全面收益总额5838千港元同比下降26.6%[5]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5,83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957千港元下降26.6%[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总收入为256.12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2.2%[18][23][24]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68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1.4%[23][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56.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3.0百万港元或22.2%[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为3.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9百万港元或62.1%[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纯利大幅减少导致财务状况重大不利变动[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242661千港元同比下降21.2%[5] - 融资成本5964千港元同比上升41.3%[5] - 所得税开支115千港元同比下降96.6%[5] - 行政开支及其他开支3828千港元同比下降6.5%[5] - 融资成本为5.964百万港元,同比上升41.3%[23][24] - 行政及其他开支为2.993百万港元,同比上升6.5%[23][24] - 融资成本从2024年6月30日的4,221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964千港元,增幅41.3%[28] - 香港利得税支出从2024年6月30日的3,38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5千港元,降幅96.6%[29] - 企业债券利息开支从2024年6月30日的1,262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6千港元,降幅75.0%[28] - 承兑票据利息开支从2024年6月30日的563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305千港元,增幅131.8%[28] - 银行借贷及其他借款利息开支从2024年6月30日的11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942千港元,增幅175.5倍[2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为19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301千港元[31] - 按公允价值通过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未变现亏损为10千港元[31] - 报告期内支付最终控股公司贷款利息2,375千港元[42] - 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支出为237千港元(2025年)及409千港元(2024年)[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跨境业务及提供融资租赁和咨询服务,融资租赁及咨询服务相关业务后续仅涉及存量事项的收尾与合规处理[11] - 跨境业务收入为256.127百万港元,占总收入100%[18][23] - 融资租赁及咨询服务收入为0港元,同比减少100%[18][23][24] - 其他收入来源为0港元[18] - 跨境业务分部溢利为12.98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6.0%[23][24] - 融资租赁及咨询服分部亏损0.262百万港元,亏损扩大0.4%[23][24] - 融资租赁业务于报告期间未产生经营收入且已停止新业务开展[5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44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8,025千港元,增长6.8%[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72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537千港元,增长167%[6][9]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06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4,483千港元,增长16.3%[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9,78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22,538千港元,增长4.1%[6] - 承兑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91,556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6,861千港元,增长38.6%[6] - 公司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81,977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7,815千港元,增长7.1%[6] - 累计亏损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622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95,032千港元,减少3.6%[7] - 分部资产总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5,80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97,859千港元,增幅5.9%[26] - 未分配企业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9,619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6,375千港元,增幅70.3%[26] - 融资租赁业务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64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09千港元,增幅189.9%[26] - 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74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385千港元,降幅5.4%[2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57,768千港元,较期初61,963千港元下降6.8%[41]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5.9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76.7万港元,下降27.6%[43]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58.9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6万港元,下降76.1%[43] - 承兑票据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155.6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686亿港元,增长38.6%[46] - 企业债券本金总额为4500万港元,其中5183.1万港元已违约,较2024年12月31日的765.6万港元违约额增长577%[48] - 公司总资产为414.2百万港元,其中内部资源87.8百万港元,负债326.4百万港元[63]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9.5百万港元[63] - 流动比率为1.25倍[63] - 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及利息为50,881,644港元[65] - 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214.1百万港元[69] - 最终控股公司贷款约50.0百万港元[69] - 银行及其他借贷约16.0百万港元[69] - 承兑票据约39.3百万港元及企业债券约50.5百万港元[69] - 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55.7%较2024年12月31日52.1%上升[8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47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943千港元增加115.9%[9]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23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现金使用2,238千港元显著改善[9] 融资和债务相关 - 融资成本5964千港元同比上升41.3%[5] - 汇兑差额产生收益2269千港元[5] - 最终控股公司贷款金额为50,000千港元,年利率9.5%[42] - 银行借贷按固定年利率9%计息,以人民币计值,一年内偿还[43] - 承兑票据按年利率3%至7%计息,实际利率介于2.96%至6.76%[45] - 企业债券按年利率5%至7%计息,以港元计值且无抵押[48] - 企业债券未偿还结余年利率介于5%至7%,需一年内全额偿还[65] - 承兑票据未偿还金额包括10百万港元(年利率3%)、3百万港元(年利率4%)、9百万港元(年利率3%)、12百万港元(年利率3%)及5百万港元(年利率3%)[66][67][68] - 公司发行5125万港元年利率3%的承兑票据清偿财务垫款[71] - 第二张承兑票据持有人要求偿还未偿还金额约920万港元[77] - 公司欠相关债权人未偿还债务9153.4164万港元通过发行可换股债券资本化[74] - 可换股债券发行理论上产生61.06%摊薄影响高于上市规则25%门槛[75] - 公司与债权人订立清偿协议发行本金总额1.786亿港元可换股债券[78] - 第二张承兑票据持有人要求即时偿还未偿还总金额约2030万港元[73] - 公司接获900万港元承兑票据持有人发出的催款函[72] - 公司委聘RaffAello Capital Limited及红日资本有限公司为联席独立财务顾问[79] - 公司于2025年7月5日订立清偿协议,涉及发行可换股债券进行债务重组[53] 投资和金融工具 - 于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透过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中上市权益证券公允价值为56千港元(未经审核)[16] - 于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透过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中上市权益证券公允价值为66千港元(经审核)[16] - 公允价值计量披露采用三个层级的公允价值层级划分[14] - 第一层级参数为活跃市场之报价(未经调整)[17] - 第二层级参数为第一层级以外直接或间接可观察参数[17] - 第三层级参数为不可观察参数[17]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亏损0.010百万港元[23] - 香港上市权益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为56千港元,较期初66千港元下降15.2%[41]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339,971千港元,减值拨备后净额为304,678千港元[38] - 其他应收款项为28,519千港元,减值拨备后净额为16,499千港元[38]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中超过60天的金额为237,204千港元,占比77.9%[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万亿港元,中国市场占比约62%[60] - 营养保健品跨境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8%的高位[60] - 香港"智慧口岸3.0"系统将通关效率提升至分钟级[61] - RCEP协定全面实施带来关税优惠,内地跨境电商进口清单持续扩容[62] - 区块链溯源与AI个性化推荐技术推动跨境购物体验升级[62] - 探索业务扩展可能性不排除债务股权融资[91] - 融资租赁业务货币风险微不足道[83] - 持续评估抵押资产公允价值确保覆盖融资租赁金额[8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11]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若干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除外[13] - 公司已采纳由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与2025年1月1日开始会计年度生效的所有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13] - 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82,000,000股,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35]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4.91亿股,股本为982万港元,自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无变动[49] - 资本承担中有关合资企业注资的已订约资本开支为1073.8万港元[50]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回顾期间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6]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常规守则的适用条文[97]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9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99] - 朱健宏先生自2025年2月7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授权代表[100] - 董事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朱健宏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冼家敏、梁丽娜、陈一帆[102] - 股份多次暂停买卖涉及债务重组及业绩延迟刊发[93][94]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6月30日后有3996.8万港元承兑票据到期,可能导致即时还款要求[46] - 资本承担约为10.7百万港元[86] - 抵押资产账面净值为138,000港元[87] - 员工总数13名较2024年末16名减少18.8%[88] - 无物业厂房设备添置资本开支[85] - 无中期股息派发[92] - 无重大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收购出售[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