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额同比下降 - 公司营业额同比下降11.0%至74.63亿元人民币[3] - 公司营业额为人民币74.63383亿元,同比下降11.0%[75] - 公司合并营业额为人民币7,463,383千元,其中外部客户贡献7,463,383千元,分部间销售经抵销后为零[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合并营业额为83.85亿元人民币,其中外部客户销售额占主要部分[15][18] 业务线营业额表现 -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营业额下降14.1%至29.91亿元人民币[3] - 中成药业务营业额下降4.5%至23.09亿元人民币[3] - 中药材生产及经营业务营业额大幅下降40.9%至4.46亿元人民币[3] - 中药配方颗粒营业额为人民币29.9075亿元,同比下降14.1%[75] - 中成药营业额为人民币23.08809亿元,同比下降4.5%[75] - 中药材生产及经营营业额为人民币4.45584亿元,同比下降40.9%[75] - 中医药大健康营业额为人民币1.22112亿元,同比下降21.8%[75] - 中药饮片营业额为人民币15.96128亿元,同比微增1.2%[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额下降14.1%,从34.80亿元降至29.91亿元[18] - 中藥材生產及經營業態營業額同比下降40.9%至4.456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提升1.4個百分點至9.8%[77] - 中藥飲片業態營業額微增1.2%至15.961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提升2.5個百分點至23.6%[79] - 中藥配方顆粒業態營業額同比下降14.1%至29.907億元人民幣,毛利率下降3.5個百分點至55.6%[81] - 中成藥業態營業額同比下降4.5%至23.088億元人民幣,毛利率微升0.9個百分點至65.6%[83] - 中醫藥大健康業態營業額同比下降21.8%至1.221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提升4.3個百分點至30.8%[85] 利润由盈转亏 - 公司由盈转亏,期间亏损1.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6.2%[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1.2%[3] - 公司期间亏损为人民币141,760千元,分部业绩合计亏损135,375千元,未分配总办事处及企业开支为6,385千元[12] - 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1.0791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2.10979亿元人民币[27] - 集團期間溢利虧損1.417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66.2%,淨利潤率為-1.9%[94]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7,918,000元,同比下降151.2%[95] 分部业绩表现 - 一方分部营业额最高达人民币2,574,540千元,其中外部客户销售额为2,450,040千元[12] - 环球分部营业额为人民币3,209,338千元,其中分部间销售占875,937千元[12] - 同济堂分部是唯一盈利分部,分部业绩为人民币116,043千元[12] - 公司分部业绩合计为2.17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方分部贡献1.55亿元,天江分部亏损2.00亿元[1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整体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8.2879亿元,同比下降11.5%[75] - 中药饮片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2.1963亿元,同比下降2.0%[75] - 中药配方颗粒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3.29265亿元,同比下降6.5%[75] - 中成药销售成本为人民币7.93301亿元,同比下降7.0%[75] - 销售及分銷開支下降7.1%至25.564億元人民幣[89] - 公司研发成本为2.561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总额为8427万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借贷利息支出5084万元[15][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借贷成本总额为8427万元人民币,较2025年同期4720万元有所增加[15][22] - 利息收入总额人民币17,900千元,财务费用总额47,203千元[12] - 公司折旧及摊销总额为人民币577,233千元,其中一方分部占245,861千元[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5.61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方分部占2.39亿元[1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至43.09亿元人民币[6]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至90.22亿元人民币[6] - 存货水平维持在46.68亿元人民币[6] - 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人民币34,526,790千元,负债总额为11,134,510千元[13] - 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为350.64亿元人民币,其中分部资产总额402.48亿元[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银行存款为人民币4,416,823,000元,较期初增长9.8%[96]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余额为人民币2,306,923,000元,较期初下降14.5%[97] - 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10,396,072,000元[99] - 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179,508,000元,同比下降14.3%[100] - 负债比率为17.0%,较期初18.5%下降[96] - 流动比率为2.0倍,较期初2.4倍下降[96] 减值损失 - 天江分部确认商誉减值亏损人民币242,461千元[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确认商誉减值损失2.42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主要受商誉减值损失影响,金额达2.42461亿元人民币[23][31] - 确认商譽減值損失約2.4246億元人民幣[87] - 商誉账面价值减少至27.83616亿元人民币,计提减值损失2.42461亿元人民币[31]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85,875千元,一方分部占89,558千元[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预期信贷亏损减值1.59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一方和天江分部[15] - 公司确认应收账款减值损失1.897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3] - 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約1.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710萬元[88] - 应收账款信贷亏损拨备增加85.0%至4.128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4.6%[36][37] - 存货跌价准备增加至2.0382亿元人民币[35]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变动 - 应收账款总额为89.82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3.922亿元增长7.0%[36][37] - 365天以上账龄应收账款占比升至9.8%(8.795亿元),较期初5.5%(4.638亿元)显著增加[37] - 应付账款及票据合计25.491亿元,较期初22.369亿元增长13.9%[38][39] - 90天内账龄应付账款占比升至87.3%(22.246亿元),反映付款条件优化[39] 政府补贴和税务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贴收入为6886万元人民币,其中无条件补助3686万元[20] - 獲得政府補貼收入約6835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4%[86] - 公司所得税支出总额为5882.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25] 股息派发 - 公司宣布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35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8.30港仙,总额约4.35597亿港元[26] 其他运营数据 - 公司累计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162个,总面积超45.9万亩[44] - 医疗饮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3%[45] - 完成代煎、代配处方383万张,合计生产2848万剂,同比增长约15%[45] - 公司13家子公司、45个品种、84个品规成功中标全国中药饮片集采[46] - 新开发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逾1750家次[49] - 仙灵骨葆、金叶败毒颗粒等重点品种销售金额过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正向增长[49] - 完成47项指南、共识、教材的准入工作[50] - 国医馆门诊累计接诊患者约7.4万人次[51] - 公司拥有省级及以上政府认定实验室和技术平台52个[52] - 公司完成研究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占比约69%,报告期内新发布26个标准中占18个[53] - 公司累计完成研究的中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占比约57%,覆盖品种369个中占211个[53] - 公司1.1类中药创新药郁枢达片获国家药监局注册上市申请受理[54] - 公司开展玉屏风颗粒、金叶败毒颗粒循证医学研究3项[54] - 公司认证内训师达587人,较2024年末增长约8.1%[56] - 公司具有高级职称人数较2024年末提升约19.4%[57] - 公司毕业生高水平院校人才占比约6%,较2024年末提升约1%[57] - 公司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培训784场次,参训30,428人次[58] - 公司对子公司开展27次监督检查[58] - 公司开展节能环保内部培训96次[58] - 员工总数为15,583人,同比下降12.0%[104] - 薪酬总额为人民币1,113,036,000元,同比下降5.2%[104] 行业政策与监管环境 - 全国80%统筹区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62] - 2025年7月1日起销售环节需扫码方可医保结算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须全量采集上传药品追溯码[64] - 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 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66] - 国家医保局公开发布第一批智能监管规则和知识点共11,290条明细[68] - 医保局要求对血液透析等重点场景实行监控全覆盖[67]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 突破珍稀中药资源繁育、仿生、替代技术[65] - 国中医药管理局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满一年的独立法人[63]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64] - 国务院发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版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67] - 商务部等12部门提出深化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度改革 完善保健食品审评机制[66]
中国中药(00570)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