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药(00570)
icon
搜索文档
金属多飘绿 期铜收跌 因供应中断忧虑缓解且库存续增【7月16日LME收盘】
文华财经· 2025-07-17 08:59
铜市场动态 - LME三个月期铜7月16日收盘下跌10 50美元或0 11%至每吨9 635 00美元 较7月2日10 000美元高点回落[1] - 铜价下跌主因秘鲁铜运输路线封锁解除 供应中断忧虑缓解[5] - LME铜库存过去两周半激增三分之一 周三再增10 525吨[5] - 全球精炼铜5月供应过剩8 42万吨 1-5月累计过剩26 34万吨[5] - Comex铜相对LME溢价达每吨2 570美元[6] 基本金属价格表现 - 三个月期铝下跌3 00美元或0 12%至2 577 50美元/吨[2] - 三个月期锌上涨14 00美元或0 52%至2 711 00美元/吨[2] - 三个月期铅下跌19 50美元或0 98%至1 976 50美元/吨[2] - 三个月期镍下跌120 00美元或0 79%至15 026 00美元/吨[2] - 三个月期锡下跌513 00美元或1 54%至32 799 00美元/吨[7] 供需与生产情况 - 力拓季度铜产量同比增长9% 预计全年产量达指导区间高端[5] - 缅甸佤邦锡矿禁采近两年后 预计未来数月发运将恢复[8] - 美国8月1日起对铜进口征收50%关税 贸易商已提前减少出口[5] 宏观影响因素 - 美元走软支撑金属价格 因特朗普可能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消息[3] - 美元下跌使美元计价大宗商品对其他货币买家更便宜[4]
西芒杜项目首船时间提前,铁矿石巨头力拓将“换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4:23
力拓集团第二季度生产业绩 - 皮尔巴拉铁矿第二季度产量达8370万吨 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 同比增长5% 环比增长20% [2] - 铜产量22.9万吨 同比增长15% [2] - 铝土矿产量1560万吨 连续第二个季度创纪录 同比增长6% [2] - 奥尤陶勒盖铜矿产量创新高 预计2030年前成为全球第四大铜矿 [2] 西芒杜项目进展 - 全球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铁矿石项目 投产后年产量1.2亿吨 [3] - 力拓与中铝铁矿控股合资企业Simfer持股比例分别为53%和47% [3] - 原计划2025年首次投产 30个月内达产6000万吨/年 [3] - 跨几内亚铁路建设完成 进入投产倒计时 [4] - 首船发运时间提前至2025年11月前后 2025年预计发运50万至100万吨 [4] 力拓集团高管变动 - 乔德将接替石道成担任首席执行官 2025年8月25日生效 [4] - 乔德现任铁矿业务CEO 曾任首席商务官 [4] - 皮尔巴拉矿山总裁何修远将提供过渡支持 [5]
一周医药速览(06.23-06.27)
财经网· 2025-06-27 16:43
先声药业与Idorsia合作抗失眠药获批 - 抗失眠创新药达利雷生(商品名:科唯可®)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用于治疗成人失眠患者 未被列为精神药品管制 提升患者用药便利性 [1] 和铂医药与大塚制药合作开发双特异性抗体 - 双方将共同推进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开发 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1] - 和铂医药获得4700万美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 未来可能获得高达6.23亿美元额外付款及销售分成 [1] - 双方将探讨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进一步合作机会 [1] 百奥泰授权SteinCares拉丁美洲商业化权益 - 将BAT2406(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在巴西及拉丁美洲市场的独占商业化权益许可给Stein [1] - 协议总金额最高1000万美元 包括100万美元首付款和不超过9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 以及两位数百分比净销售额分成 [1] 戴维医疗电动担架车获批 - 电动担架车获浙江省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 填补公司在急救设备领域产品空白 [2] - 电动液压系统相比传统手推设备具有平稳快速升降优势 减轻医护人员操作负担 [2] - 完善公司院前急救-院内转运全链路解决方案 [2] 翰宇药业原料药获批 - 醋酸地加瑞克原料药获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 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3] - 该药物为GnRH受体拮抗剂 可降低促性腺激素和睾丸素释放 [3] 中国中药抑郁障碍新药获受理 - 1.1类中药创新药郁枢达片注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4] - 具有醒脾化湿、理气解郁功效 对抑郁障碍早期轻型、中型症状疗效显著 [4]
中国中药:国家药监局受理郁枢达片的新药注册上市申请
快讯· 2025-06-25 18:50
公司动态 - 中国中药附属公司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的1.1类中药创新药郁枢达片注册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1] - 郁枢达片具有醒脾化湿、理气解郁的功效,临床研究证实其对气机郁滞所致的情绪郁闷、低落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1] - 该药物在改善抑郁障碍早期轻型、中型症状方面表现出色 [1] - 同济堂制药2024年完成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郁枢达片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时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 郁枢达片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1] 产品研发 - 郁枢达片为1.1类中药创新药,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临床价值 [1] - 药物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进入注册上市申请阶段 [1] - 临床数据显示该药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1]
中国中药协会第六届杜仲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搜狐网· 2025-06-23 09:50
杜仲大会概况 - 第六届杜仲大会于2025年6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杜仲助力健康中国-杜仲与痿病防治" [1] - 大会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 多家专业机构和地方政府单位承办协办 包括中国中药协会杜仲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药学分会等 [14] - 参会人员包括国家部委领导 科研院校专家 杜仲主产区代表及产学研用单位等300余人 [3] 行业发展趋势 - 杜仲产业在中医药领域崭露头角 并拓展至食品 保健品 日化等领域 成为大健康产业核心资源 [9] - 杜仲标准化种植规模快速发展 良种选育实现突破 加工技术推陈出新 [9] - 杜仲胶研发开辟材料科学新领域 "药食同源"概念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9] - 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康需求为杜仲产业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11] 学术研究成果 - 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赵军宁 田金洲院士 肖伟院士 朱立国院士等作学术报告 分享杜仲与痿病防治最新研究成果 [12] - 大会设置两个分会场 14位专家围绕杜仲治痿和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12] - 肖伟院士提出"人工智能与医学-组学数据融合的中药创新研发"方向 [6] 产业影响与价值 - 杜仲大会已成功举办六届 累计汇聚院士专家2000余人次 成为行业重要交流平台 [13] - 大会提升了杜仲在中药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13] - 杜仲产业以科技创新 质量管控 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育为发展方向 [11]
中国中药协会灵芝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在冠县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06-06 09:57
行业活动与政策支持 - 中国中药协会灵芝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灵芝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冠县举办,110余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参会 [1] - 会议发布了《中国灵芝产业诚信公约》,从经营、栽培、生产、市场、流通等多环节提出行业诚信公约,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 冠县政府表示将推进灵芝产业"13331"工程,打造百亿产业集群,打响"冠县灵芝冠九州"品牌 [3] 灵芝产业发展现状 - 冠县灵芝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年产子实体、孢子粉1.5万余吨,灵芝产量、交易量、盆景销量均居全国首位 [2] - 冠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灵芝种植和贸易基地,灵芝品牌价值达到26.79亿元,获评灵芝生产强县 [2] - 与会专家围绕"食药同源物指开放利用与食用产业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中药品牌建设"等主题开展交流 [2] 技术创新与科研成果 - 8位产业企业领军者和科研专家分别就灵芝工厂化栽培、新种质创制、孢子粉微载体构建等专题作报告 [3] - 具体研究包括灵芝菌株高通量选育与精准发酵体系建立、灵芝酸防治慢性结肠炎的药理学研究等 [3] - 会议期间考察了冠县灵芝科技示范园一期、山东冠芝药业有限公司等产业园区 [2] 产业链发展计划 - 冠县计划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纵深推进灵芝产业发展 [3] - 锚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向,推动灵芝产业链重塑、供应链整合、价值链提升 [3] - 目标将灵芝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集群 [3]
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委会发布五年发展规划
扬子晚报网· 2025-05-16 17:09
专委会换届与工作规划 - 第二届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产生215名新委员,王肖龙教授当选主任委员,卜培莉等32人任副主任委员,陈广琴等64人任常务委员 [5][7] - 新一届专委会五年规划聚焦四大方向:协同创新(换届选举、党建活动、品牌会议)、中医药研究(制定专家共识与用药指南)、学术传播(公益活动、跨学科合作)、政策研究(年度报告与政策建议) [1] - 专委会管理办法明确组织架构(全体委员会议为最高机构)及运作机制,强调在协会领导下合规开展活动 [7] 微循环研究行业动态 - 微循环障碍被定义为跨学科疾病挑战,专委会由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和黄药业联合发起,旨在探索中药在微循环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3] - 协会要求专委会加强多学科协作,推动中药现代化表达及国际交流,同时需按目标管理要求提升活动质量 [8] 行业领导层表态 - 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宪提出四点期望:党建引领、聚焦疾病防治难点、规范活动流程、凝聚专家资源破解行业瓶颈 [8] - 协会自2024年起对分支机构实施目标管理,要求专委会贡献于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8]
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委会换届,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前行
北京晚报· 2025-05-15 19:25
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换届会 协会概况与专委会背景 - 中国中药协会成立于2000年12月18日,拥有900多家企业会员、67个分支机构和逾万名中药领域专家,宗旨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服务行业" [1] - 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于2018年成立,首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峥涛教授、原上海和黄药业周俊杰总裁领导,在推动微循环用药规范化、学术研究交流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1] 换届会议概况 - 2025年5月10日第二届换届会在郑州举办,由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秘书长主持,160余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会 [1] - 会议选举产生215名新一届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王肖龙教授当选主任委员,32人任副主任委员,64人任常务委员,上海和黄药业宣进任秘书长 [10] 第一届专委会工作成果 - 组织建设:举办四届"匠医国药创新发展大会",覆盖全国29省市专家及超10万线上观众 [5] - 学术交流:开展中医药循证研究巡讲,为1000多位专科医生提供平台 [5] - 健康科普:通过健康敬老月、社区科普等活动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医生满意度较高 [5] 第二届专委会工作规划 - 协同创新:继续承办"匠医国药创新发展大会"等品牌会议,加强党建活动 [15] - 深化研究:制定微循环领域专家共识和用药指南,为已上市及创新中药产品积累科学证据 [15] - 学术传播:开展健康敬老月公益活动,推动跨学科合作提升影响力 [15] - 政策研究:形成年度调研报告并提出政策建议,促进行业规范 [15] 行业意义与领导表态 - 微循环用药领域被视为中医药现代化关键方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3] - 中国中药协会吴宪常务副会长强调需加强多学科协作、探索中药现代化表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17] - 协会自2024年起对分支机构实行目标管理,要求专委会按计划提升业务质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7] 换届会总结 - 新一届专委会规划涵盖协同创新、深化研究、学术传播及政策研究,彰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18] - 未来将围绕党建引领,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专业影响力,助力中医药产业繁荣 [18]
中国中药(0057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22: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 - 2024年营业额复合年增长率为2.76%,2024年营业额为165.09708亿人民币[8] - 2020 - 2024年毛利复合年增长率为 - 3.68%,2024年毛利为78.56308亿人民币[8] - 2020 - 2024年经营业务溢利复合年增长率为 - 39.41%,2024年经营业务溢利为3.35594亿人民币[8] - 202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复合年增长率为 - 48.00%,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63109亿人民币[8] - 2020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复合年增长率为 - 57.54%,2024年为0.54067亿人民币[8] - 2020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 - 57.58%,2024年为1.07分[8] - 2024年毛利率为47.59%,经营利润率为2.03%,净利润率为0.13%[8]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31.74%[8] - 2024年营业额较2023年同期下降8.9%,净利润较2023年同期下降98.5%[16] - 2024年公司营业额约为165.0970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1.21861亿元减少8.9% [23] - 2024年毛利约为78.5630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2.74492亿元下降15.3%;毛利率为47.6%,比去年同期的51.2%下降3.6个百分点 [24] - 2024年各业态销售成本合计约为86.534亿元,较去年的88.47369亿元下降2.2%[61] - 2024年其他亏损约为5.38914亿元,2023年其他收益约为428.7万元,主要因资产减值亏损、滞纳金支出增加及出售物业等产生损失[70] - 2024年一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加约3.80699亿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1.06554亿元,较去年增加约9718.8万元[71]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54.19271亿元,较2023年的64.03201亿元下降15.4% [72] - 2024年行政支出约为10.57664亿元,较2023年的10.43318亿元增长1.4% [73] - 2024年研究及开发支出约为5.96007亿元,较2023年的6.85632亿元减少13.1% [74] - 2024年财务费用约为1.71535亿元,较2023年的1.99045亿元减少,实际贷款利率为2.65%,2023年为2.78% [75] - 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95万元,较去年的369.9万元下降74.3% [76] - 2024年本年溢利约为2077.1万元,较去年的13.9607亿元减少98.5%,净利率为0.1%,较去年的7.7%减少7.6个百分点[77] - 2024年经调整溢利净额约为6.3554亿元,较2023年的13.9607亿元下降54.5% [7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7分,较去年的25.52分下降95.8%;流动比率为2.4倍,2023年为2.1倍;负债比率由2023年的23.9%下降至18.5% [81]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贷款余额约为26.97亿元,较2023年的30.34亿元有所下降;已抵押借款约为4.92亿元,较2023年的5.36亿元减少[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投资支出约为5.32亿元,较去年的7.50亿元下降[84] - 2024年12月31日已签约尚未履行且未在财报内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3958.6万元,较2023年的1.53亿元大幅减少[8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6753名员工,较2023年的17303名减少;报告期内薪酬总额约为24.13亿元,较2023年的23.87亿元有所增加[8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约为9.94亿元,较2023年的9.85亿元略有增加[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集团其他收入约为1.97696亿元,较去年减少31.8%[69] - 报告期内集团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约为1.41亿元,较去年减少35.0%[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中药材生产及经营业务营业额约为13.86669亿元,同比减少25.3%,占总营业额的8.4% [23] - 2024年中药饮片业务营业额约为33.14794亿元,同比增长17.9%,占总营业额的20.1% [23] - 2024年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营业额约为69.72013亿元,同比减少23.5%,占总营业额的42.2% [23] - 2024年中成药业务营业额约为45.52955亿元,同比增长14.0%,占总营业额的27.6% [23] - 2024年中医药大健康业务营业额约为2.83277亿元,同比减少19.6%,占总营业额的1.7% [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22省(区、市)累计参与共建中药材生产基地165个,共涉及108个中药材品种,基地面积逾47.0756万亩 [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7个,面积1908.78亩,涉及24个重点中药材品种 [28] - 2024年新增三七、淫羊藿等18个品种通过GAP符合性检查,累计共23个品种通过GAP符合性检查 [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20个省(区、市)建成并投产26家直营“共享中药·智能配送中心”,报告期内完成代煎、代配处方超700万张,合计生产超5000万剂,同比分别增长22%和14%[29] - 2024年11月,山东省医保局集采45个中药饮片品种,公司共13家子公司、45个品种、84个品规成功中选[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22个省(区、市)纳入中药配方颗粒集采覆盖范围、20个省(区、市)已实际执行集采,公司该业务营收和盈利水平受集采等因素影响回落[30] - 报告期内,公司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新增等级医疗机构客户超1400家[31] - 2015至2024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逐年下降,2024年上半年中成药行业营收和利润同比负增长,公司9个重点中成药品种规模过亿,多个品种销售额同比上涨[33] - 公司处方药业务新开发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逾3000家次[33] - 公司OTC业务“10+200+N”等级合作模式下,9大主品在“10+200”连锁目录整体覆盖率达82%,销售额同比双位数增长[34] - 公司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新形成发布指南等文件25项[34] - 公司中医药大健康业务新本草养生茶饮门店运营34家,国医馆诊疗服务量突破16万人次[35] - 中药材生产及经营业态营业额约为13.86669亿元,较去年下降25.3%,占总营业额的8.4%,毛利率为11.1%,较去年上升0.7个百分点[61][62] - 中药饮片业态营业额约为33.14794亿元,较去年增长17.9%,占总营业额的20.1%,毛利率为23.2%,较去年上升2.1个百分点[62][63] - 中药配方颗粒业态营业额约为69.72013亿元,较去年下降23.5%,占总营业额的42.2%,毛利率为56.9%,较去年下降8.6个百分点[64] - 中成药业态营业额约为45.52955亿元,较去年增长14.0%,占总营业额的27.6%,毛利率为63.6%,较去年上升2.8个百分点[66][67] - 中医药大健康业态营业额约为2.83277亿元,较去年下降19.6%,占总营业额的1.7%,毛利率为24.4%,较去年下降2.8个百分点[68] - 中成药业态有9个重点品种销售规模超亿元,28个重点品种销售额同比增长[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集团将贯彻落实改革深化提升战略要求,以战略运营管控为核心抓手,以资源整合及改革转型为核心驱动力强化核心竞争优势[57] - 推进中药材生产及经营向高质效发展,强化基地建设,探索种子种苗经营业务[58] - 强化中药饮片区域龙头企业优势,深耕全国重点省(区、市)市场布局,打造特色中药饮片业务[58] - 巩固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主导地位,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加强生产成本把控,实现商业模式及营销体系转型升级[58] - 挖掘中成药市场新增长点,推动产品临床价值建设,加速打造销售规模过亿品种,培育多个战略品种[58] - 重塑整合中医药大健康业务,促进资源横纵协同,强化优势品种,贯通品牌建设与渠道赋能融合[5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积极推动转型、创新发展与ESG治理,各业态经营取得进展[17][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院士工作站2个等多个科研平台[36] - 报告期内,国家药典委新发布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51个,集团完成34个,占比67%;累计已发布316个,集团完成172个,占比54%[37] - 报告期内,集团累计申请专利172项,获授权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专业技术人才规模达1,005人,同比增长17.0%;认证内训师543人,同比增长23.6%[40] - 集团荣获2024年“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41] - 集团修订完善危险源辨识清单、制度文件和考核标准各36项,制定328份作业岗位标准化流程[43] - 集团组织开展专项安全培训1,705场,组织节能环保内部培训108场,覆盖员工9,357人次[43] - 集团参研项目“数据驱动的苗药生产过程质量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36] - 集团选育的金荞麦“国荞1号”和淫羊藿“贵同柔毛1号”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新品种授权[37] - 集团自主研发的3.1类中药新药当归补血汤颗粒获批上市、桃核承气颗粒获注册受理[38] - 2024年1月10日,商务部、科技部修订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规定部分中药资源及技术禁止或限制出口[45] - 2024年1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各省医保局重视集采中选产品供应保障工作[45] - 2024年5月20日,国家医保局要求继续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加强区域协同[46] - 2024年5月24日,国家医保局明确持续巩固落实三明医改制度性成果,开展“任务列表”[47] - 2024年5月27日,14部门提出统筹推进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48] - 2024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48] - 2024年7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2025年1月1日起施行[49] - 2024年7月31日,国家中医药局计划到2026年底完成180项国内标准和30项国际标准制定,培养450名专业人才[50] - 2024年8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完善医保参保政策,2025年起对未连续参保者设待遇等待期[50] - 2024年9月8日,发改委和商务部取消外资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和“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限制[51] - 2029年全国中医优势专科将达1万个[55] - 2024年2月21日提出公司私有化附先决条件建议,因先决条件未满足,建议于2024年10月18日失效[89]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35港仙(约人民币0.32分)及特别股息8.30港仙(约人民币7.66分),派息总额每股8.65港仙(即人民币7.98分),2023年均无[90][94] - 集团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从事中药及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93] - 集团股息政策自2019年1月1日生效,旨在为股东提供回报并维持财务稳定[95] - 报告期内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含实物金额)约为人民币14,436,770.96元[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独立非执行董事袍金为每年250,000港元[118] - 杨军、李鸿坚于2024年9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杨军任主席,李鸿坚任总裁[106][121] - 陈映龙于2024年9月27日辞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106][121] - 刘海建、李向荣、祖敬、许京辉、黄灝于2025年1月1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08][121] - 杨秉华、王刊、孟庆鑫、李茹、杨文明、程学仁于2025年1月15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08][121] - 杨军、李鸿坚聘任协议自2024年9月27日起生效,一方提前一月通知可终止[112] - 刘海建、李向荣、祖敬、许
养无极牌补肺丸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值得信赖的中国中药品牌”
搜狐网· 2025-04-09 18:18
文章核心观点 “养无极牌补肺丸”被评为“值得信赖的中国中药品牌”,其凭借传统古方、科研验证、权威认可和公益践行等优势,推动中药在肺部疾病防治领域发展,以品牌力量赋能行业迈向现代化 [1][14] 厚植品质口碑,夯实品牌信赖根基 - 产品广受信赖源于600多年验方传承、十余年“硬核”品牌实力及科研权威认可,推动中药在肺部疾病防治领域应用与发展 [3] 传统古方,守正传承精粹 - 依托1331年金元时期《永类钤方》中“补肺汤”改良,是直接以“补肺”命名的中成药,有补肺益气等作用 [4] - 组方甄选道地药材蜜炼成大蜜丸,药性温和、易吸收,传承古法炮制技艺并引入现代制药技术,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确保高品质 [4] 科研验证,肺病患者福音 - 2024年科研机构研究证实,补肺丸对多种肺部疾病有防治及缓解症状作用,实现“古方科学化”发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学术依据 [6][7] 权威认可,家庭常备用药 - 2020年和2023年,补肺丸二次被列为新冠恢复期治疗用药;2023年入选专家共识并被教材收录;2023年和2024年连续被评为“家庭常备呼吸系统用药” [8] - 多年获权威认可奠定其在肺部疾病治疗领域专业地位,为民众提供慢性肺部疾病优选方案,守护肺部健康 [10] 公益践行,惠及亿万民众 - 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多年践行《爱肺行动》公益行动,携手多方发起公益号召,通过多元形式倡导“补肺”理念,帮助民众防治肺部疾病 [11] 怀匠心赴初心,铸造中药品牌力量 - 成长轨迹是中国中药品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缩影,印证其坚守匠心品质,执着追求打造肺部健康第一品牌 [14] - 在行业信赖和民众需求驱动下,坚持品牌建设为核心动力,以科研赋能品质升级,扩大中药影响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