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艾精工(60358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艾艾精工艾艾精工(SH:603580)2025-08-29 21: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7.5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6.5万元,同比增长174.5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9.82万元,同比增长243.41%[21] - 利润总额932.94万元,同比增长238.79%[20] - 基本每股收益0.0701元/股,同比增长174.90%[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666元/股,同比增长243.30%[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6%,同比增加1.40个百分点[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5%,同比增加1.47个百分点[2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7.5%至10212.4百万元(2024年同期:8690.1百万元)[84]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39.7%至935.5百万元(2024年同期:275.4百万元)[8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4.6%至916.5百万元(2024年同期:333.8百万元)[86]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74.9%至0.0701元/股(2024年同期:0.0255元/股)[86]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至4810.5百万元(2024年同期:4615.7百万元)[88]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01.6%至1474.1百万元(2024年同期:488.6百万元)[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8.59%至66,305,200.83元[44]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607.74%至-5,034,831.71元[4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0%至435.5百万元(2024年同期:483.7百万元)[85]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至-503.5百万元(2024年同期:+99.2百万元)[85] - 信用减值损失转负至-139.2百万元(2024年同期:+175.6百万元)[85] - 支付的各项税费增长19.3%,从508万元增加至606万元[9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5.83万元,同比下降62.51%[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2.51%至4,458,318.06元[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2.5%,从1189万元减少至446万元[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8.4%,从8450万元减少至7738万元[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420%,从1025万元增至5332万元,主要由于支付44.91亿元取得子公司[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4880万元,主要来自7757万元借款收入[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46.8%,从3332万元增至4894万元[9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8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7万元显著改善[94]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6375万元,主要用于长期资产投资[94]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6757万元,支撑了筹资活动[94]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增长156.8%,从527万元增至1354万元[9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7.5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8.48%[21] - 短期借款同比激增540.19%至109,095,482.68元[45] - 应收款项同比增长124.86%至103,762,271.21元[45] - 公司总资产从508,148,789.98元增长至754,511,623.11元,增幅48.5%[77][78]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从17,041,120.00元至109,095,482.68元,增幅540.3%[77] - 应付账款从32,003,502.03元增至64,448,607.67元,增幅101.4%[77] - 其他应付款从1,048,607.13元激增至33,318,422.40元,增幅3078.3%[77] - 货币资金从8,206,354.04元增至13,539,830.61元,增幅65.0%[80] - 长期股权投资从258,898,019.39元增至383,898,019.39元,增幅48.3%[81]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5,000,000.00元增至47,567,437.34元,增幅851.3%[81] - 母公司其他应付款从159,313.68元增至53,036,261.36元,增幅33190.0%[81] - 无形资产从31,524,690.36元增至43,524,875.63元,增幅38.1%[77] - 公司货币资金为48,939,173.88元,较期初增长22.95%[76] - 应收账款为103,762,271.21元,较期初增长124.8%[76] - 存货为131,554,403.02元,较期初增长29.65%[76] - 流动资产合计303,103,914.42元,较期初增长49.37%[76] - 固定资产为226,710,658.48元,较期初增长13.58%[76] - 在建工程为22,389,202.04元,较期初增长53.8%[7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34,327,768.98元,较期初下降4.1%[76] 业务线表现 - 轻型输送带业务收入较上年增加约600万元[41] - 收购泰州中石信后精密金属结构件及电子元件业务收入约900万元[41] - 全球三大轻型输送带生产商市场份额占比达30%[26] - 公司采用直销与中间商并重的销售模式[31] - 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6] - 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7] - 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通过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39] 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达96.08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2.73%[47] - 外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50%[51] - 子公司苏州意诺实现净利润2.42百万元[49] - 子公司上海意诺实现净利润5.13百万元[4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670,639.31元[23]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为98,030.82元[23] - 其他营业外支出为25,116.38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额为466,800.24元[23] - 递延收益摊销154,423.85元被认定为经常性损益[23] - 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18,812.79元被认定为经常性损益[23] - 增值税加计扣除223,607.09元被认定为经常性损益[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本期汇率上升产生汇兑收益[41] - 公司收购泰州中石信从2025年6月开始合并报表[41] - 本期投资并购事项导致咨审费增加[41] - 本期收购泰州中石信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41] - 本期银行借款现金流入多于上期[41] - 赊销比例增加趋势导致资金占用及财务成本上升[52] - 人力资源需求增加成为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53] - 公司及子公司苏州意诺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52] - 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例超过60%[52] 所有者权益和分配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419,723,129.40元略降至416,843,352.26元,降幅0.7%[78] - 少数股东权益为68,515,333.11元,较期初增加53,214,185.38元[9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85,358,685.37元,较期初增加50,334,408.24元[97] - 综合收益总额为7,835,425.26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7,835,425.26元[97]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0,715,202.40元[98]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30,673,200.00元[97] - 资本公积为75,673,493.75元[97] - 其他综合收益为负1,489,061.96元,较期初减少1,329,564.52元[97] - 盈余公积为25,553,683.74元[97] - 未分配利润为186,432,036.73元,较期初减少1,550,212.62元[97]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30,673,200.00元,与上年期末余额一致[99][100] - 资本公积为75,673,493.75元,与上年期末余额一致[99][100] - 其他综合收益由上年期末的-519,204.44元改善至-292,050.77元,增加227,153.67元[99][100] - 未分配利润由208,078,576.51元增至211,416,539.38元,增加3,337,962.87元[99][100] - 所有者权益合计由455,722,532.41元增至458,387,243.93元,增加2,664,711.52元[99][100] - 综合收益总额为3,565,116.54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部分为2,664,711.52元[99] - 专项储备和盈余公积无变动,分别为0元和25,018,649.62元[99][100] - 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36亿元人民币[103]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35亿元人民币[10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474.05万元人民币[103] - 本期对所有者分配利润1071.52万元人民币[103]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增至3.976亿元人民币[103] - 2024年半年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89亿元人民币[104]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88.56万元人民币[104] - 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增至4.038亿元人民币[104] - 公司实收资本为1.307亿元人民币[106]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9,158户[67] - 半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56]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59] - 公司及控股股东诚信状况良好无不良记录[59] - 关联交易情况需参见财务报告关联方章节[60][63] - 报告期内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66] - 控股股东涂木林持股44,100,000股,占比33.75%[69] - 控股股东蔡瑞美持股43,365,000股,占比33.19%[69] - 前十名股东中境外法人UBS AG持股455,045股,占比0.35%[69] - 公司持股泰州中石电子比例为50.2008%并取得控制权[29] 会计政策和重要会计处理 - 公司重要会计项目重要性标准为金额≥500万元人民币[11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1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可辨认资产和负债[115] - 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确认为商誉[115] - 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115]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116] - 权益性证券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16] - 投资性主体仅合并提供投资服务子公司[118] - 购买少数股权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23] - 分步实现同一控制合并调整资本公积[123] -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22] - 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为原持有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之和[125] - 购买日之前持有股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25] - 处置子公司未丧失控制权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26] - 丧失控制权时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及商誉计入投资收益[126] - 分步处置属于一揽子交易时前期处置差额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27] - 少数股东增资导致股权稀释时按增资前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28]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2] - 以公允价值计量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公允价值确定日即期汇率折算[132] -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列入其他综合收益[133] - 处置境外经营时相关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按比例转入当期损益[133]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3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其终止确认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或减值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13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除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外 公允价值变动作为其他综合收益确认直至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当期损益[136]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仅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确认至其他综合收益终止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3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终止确认时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137] - 贷款承诺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损失[139] - 财务担保合同负债以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后续计量[139] - 衍生金融工具以签订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正数确认为资产负数确认为负债[140] - 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除现金流量套期中有效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0]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 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等[141]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三阶段划分:第一阶段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第二阶段按整个存续期计量,第三阶段按整个存续期计量[142][143] - 应收票据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按违约风险敞口和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损失[143] - 应收账款分外部客户和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通过账龄与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损失[144] - 其他应收款分应收利息、应收往来款/备用金/押金/保证金、合并范围内关联方三组合,按未来12个月或存续期损失率计算[144] - 应收款项融资分以公允价值计量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组合,按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损失[144] - 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根据交易对手类型按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或存续期损失率计算[145]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判定标准:逾期超过30日通常视为显著增加,除非有反证[146][147] - 已发生信用减值证据包括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本息违约、破产重组、活跃市场消失等可观察信息[147] - 预期信用损失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摊余成本金融资产抵减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债权投资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8]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几乎全部风险报酬转移或虽未转移但放弃控制权[149] - 银行承兑汇票因承兑人信用评级高且历史无违约,信用损失风险极低,按历史信用损失经验及未来预期计提坏账准备[154] - 商业承兑汇票由客户承兑存在信用损失风险,按实际账龄及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方法计提坏账准备[154]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以账龄作为信用风险特征,按账龄与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5]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应收账款组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5] - 存在客观证据表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单独确定信用损失[156] -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以账龄为信用风险特征,按账龄与未来十二个月或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提坏账准备[157]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其他应收款组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7] - 公司对信用风险显著不同的其他应收款按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58] - 存货发出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160] - 存货采用永续盘存制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盘盈盘亏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60] - 存货跌价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高于部分计提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161] - 产成品及商品可变现净值按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161] - 材料存货可变现净值按所产成品估计售价减至完工成本及销售费用税费确定[161] - 单个存货项目计提跌价准备或按类别计提[162]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领用时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