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增加至约人民币1,140.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人民币462.7百万元(增幅68.3%)[3] - 期内亏损减少至约人民币3.6百万元,同比减少约人民币0.2百万元(降幅5.3%)[4]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减少至约人民币2.7百万元,同比减少约人民币0.6百万元(降幅18.2%)[4] - 收益同比增长68.3%,从人民币6.77584亿元增至11.40332亿元[6] - 毛利润同比下降10.6%,从人民币2772.9万元减少至2479.6万元[6] - 期内亏损同比收窄6.1%,从人民币3841万元减少至3608万元[6]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收窄19.0%,从人民币3284万元减少至2660万元[6] - 全面亏损总额扩大55.6%,从人民币3257万元增至5069万元[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除税前综合亏损为334.8万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除税前综合亏损为346.7万元人民币[20]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677,584千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140,332千元,增幅为68.3%[2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6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28.4万元亏损收窄19.0%[3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录得期内亏损约人民币360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约人民币380万元收窄5.3%[7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收益约人民币11.403亿元,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6.776亿元增加约人民币4.627亿元,增幅68.3%[66][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减少至约人民币24.8百万元,同比减少约人民币2.9百万元(降幅10.5%)[3]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71.7%,从人民币6.49855亿元增至11.15536亿元[6] - 其他收入净额同比增长50.5%,从人民币665万元增至1000.9万元[6] - 融资成本同比增长7.9%,从人民币501.4万元增至541万元[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1000.9万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为665万元人民币[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25.1万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68.3万元人民币[20] - 其他收入净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6,650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0,009千元,增幅为50.5%[26] - 融资成本从2024年的人民币5,014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5,410千元,增幅为7.9%[27] - 员工成本从2024年的人民币14,702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5,118千元,增幅为2.8%[28] - 存货成本大幅上升,从2024年的人民币649,855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115,536千元,增幅为71.7%[30] - 折旧费用中物业、厂房及设备部分从2024年的人民币5,178千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000千元,降幅为22.7%[30] - 其他经营开支为人民币1141.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75万元增长6.2%[31] - 除所得税外的税务支出为人民币162.5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7万元增长59.8%[31] - 当期所得税拨备为人民币31.2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9万元下降36.3%[32] - 维修开支为人民币148.4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8.3万元增长89.5%[31] - 公用事业开支为人民币165.7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44.7万元下降32.3%[31] - 专业服务费用为人民币111.5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79.6万元下降60.1%[31] - 销售成本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6.499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约人民币11.155亿元,增幅71.6%[68] - 毛利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2770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约人民币2480万元,降幅10.5%[69] - 其他收入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670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约人民币1000万元,增幅49.3%[70] - 员工成本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470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约人民币1510万元,增幅2.7%[71] - 融资成本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500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约人民币540万元,增幅8.0%[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液化石油气销售量增长至约228.6千吨,同比增长约102.4千吨(增幅81.1%)[3] - 液化天然气销售量增长至约2.3千吨,同比增长约1.3千吨(增幅130%)[3] - 压缩天然气销售量减少至约20.2百万立方米,同比减少约2.4百万立方米(降幅10.6%)[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零售业务收益为5336.3万元人民币,批发业务收益为10.87亿元人民币,总计收益为11.4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零售业务毛利为1539万元人民币,批发业务毛利为940.6万元人民币,总计毛利为2479.6万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零售业务收益为7006万元人民币,批发业务收益为6.08亿元人民币,总计收益为6.78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零售业务毛利为2195.8万元人民币,批发业务毛利为577.1万元人民币,总计毛利为2772.9万元人民币[20] - 液化石油气批发收益大幅增长,从2024年的人民币582,195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056,288千元,增幅为81.4%[24] - 压缩天然气零售收益下降,从2024年的人民币65,180千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42,598千元,降幅为34.6%[24] - 液化天然气零售收益显著增长,从2024年的人民币4,880千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10,765千元,增幅为120.6%[24] - 液化石油气销售量同比增长81.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1.5%[44] - 液化石油气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56.3百万元,同比增长81.4%[50] - 压缩天然气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8.1百万元,同比下降17.5%[52] - 液化天然气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8百万元,同比增长120.4%[54] - 集团总收益为人民币1140.3百万元,同比增长68.3%[55] - 液化石油气销售增量贡献收入增长人民币474.1百万元[50] - 压缩天然气收入减少人民币14.4百万元[52] - 液化天然气收入增加人民币5.9百万元[54] - 集团运营加气站总数19座(含3座LPG站、12座CNG站、1座L-CNG站、3座CNG母站)[56] - 加油站数量维持3座[5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运营站点总数为22个,其中液化石油气加气站3个,压缩天然气加气站15个,液化天然气加气站1个,加油站3个[57] - 批发业务收益占比95.3%,其中液化石油气批发收益达人民币1,056,288千元,占总收益92.6%[61] - 零售业务收益占比4.7%,其中压缩天然气收益42,598千元,液化天然气收益10,765千元[61] - 液化石油气销量228,595吨,同比增长81.1%;压缩天然气销量10.4百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7.3%[61] - 液化天然气销量2,318吨,同比增长128.8%[61] - 液化石油气销售收入由2024年同期的约人民币5.822亿元增至2025年的约人民币10.563亿元,增长81.4%[67] 各地区表现 - 河南省布局12座CNG加气站及1座L-CNG加气站[51][53] - 河南省为公司主要运营区域,拥有19个站点,其中压缩天然气加气站15个[57] - 公司收益100%来自中国,且无单一外部客户贡献收益超过10%[21][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液化石油气需求将季节性回升,民用燃烧和化工原料需求增加[62] - 国内液化石油气市场预计维持供过于求格局,供应恢复幅度大于需求增量[63] - 政策推动下天然气需求将持续增长,2030年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占比目标为15%左右[64] - 公司维持健全流动资金状况,财务部负责库务管理职能[87] - 公司所有收益均以人民币计值,主要外汇风险为港元[86]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2]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0] 其他财务数据 - 汇兑差额产生亏损146.1万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58.4万元[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02元,与去年同期持平[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1,35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86,006千元,减少5,347千元或1.4%[10] - 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976,629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220,712千元,增长244,083千元或25.0%[10] - 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8,258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92,436千元,增长244,178千元或32.6%[10] - 计息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720,00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60,000千元,增长240,000千元或33.3%[1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8,063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95,092千元,增长37,029千元或23.4%[10] - 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615,00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15,000千元,增长200,000千元或32.5%[1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4,44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6,564千元,减少17,876千元或11.6%[10] - 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8,27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83,208千元,减少5,069千元或1.3%[11]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40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455千元,减少948千元或6.2%[11]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至人民币1.98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19亿元增长22.9%[3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人民币0.0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0.3百万元下降96.7%[36] - 处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亏损人民币10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万元亏损增长900%[3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58,063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95,092千元,增长23.4%[39] - 账龄超过12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172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22,667千元,增长86.2%[3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326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8,613千元,增长17.6%[40][41] - 账龄1个月内的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326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8,613千元,增长17.6%[40][41]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1.396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3.784亿元,增幅20.9%[79] - 公司于金融机构有约人民币8.15亿元的已抵押受限制存款及约人民币1.366亿元的现金及银行结余[79] - 2025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72.2%,较2024年12月31日的65.9%上升6.3个百分点[83] - 已抵押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9.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2亿元增加33.3%[82]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1.203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7090万港元,占比58.9%[85] - 未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结余为4940万港元,预计于2026年底前使用[85][88] - 公司持有非上市股本证券约人民币2430万元以提升资金使用率[89] - 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399名,较2024年同期420名减少5%[84] - 收购河南蓝天中油洁能科技有限公司50%股权已悉数动用重新分配所得款项净额[85][8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有人民币8.15亿元存款作为银行贷款担保抵押,较2024年的人民币6.15亿元增加32.5%[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简明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4] - 国内液化石油气总供应量预估值为3,807.36万吨,总需求量预估值为3,756.39万吨[44] - 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104.63亿立方米,同比微降0.42%[45] - 期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人民币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43] - 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同比增长1.49%,产量同比下降2.75%[44] - 公司无需为申索一承担任何责任,最高风险金额约为人民币6935万元[91] - 公司无需为申索二承担任何责任,最高风险金额约为人民币1405.3937万元[9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未就或有负债作出任何拨备[93] - 公司确认于报告期内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97]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于报告期内已遵守证券交易守则[98]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于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回购、出售或赎回[99] - 公司确认于公告日期已维持上市规则指定的公众持股百分比[101] - 公司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及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公布[1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90]
中油洁能控股(01759)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