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从0元增加至4570万元人民币,增幅100.0%,主要归因于艾力斯许可协议的里程碑付款[13] - 报告期内亏损从1.691亿元人民币减少至5900万元人民币[1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45.7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零,增长主要来自与艾力斯许可协议的里程碑付款[71][75] - 公司毛利从2024年同期的零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45.7百万元,全部来自艾力斯许可协议[75] - 期内亏损为5899.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69053亿元人民币改善65.1%[92] - 期内经调整亏损为5674.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63459亿元人民币改善65.3%[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45,664千元,去年同期为零[1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67,021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85,890千元收窄63.9%[1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58,994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69,053千元下降65.1%[1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8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0.22元改善63.6%[121] - 公司期内亏损为5899.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9053亿元人民币大幅收窄65.1%[1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58,994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69,053千元大幅收窄65.1%[146]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8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22元,改善63.6%[146] - 艾力斯许可协议确认收入4566.4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该项收入为零[1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减少836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3%,从1.768亿元降至9320万元人民币,因无大规模关键临床试验成本[14] - 行政开支减少26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从2120万元降至1860万元人民币,因严格控制杂费及提高运营效率[15]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7.5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1.3百万元,降幅82.4%,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77]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176.8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93.2百万元,降幅47.3%,主要因外包服务费、雇员福利开支及原材料消耗减少[84][85]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4年的人民币21.2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18.6百万元,降幅12.4%,主要因严格控制杂费及提高运营效率[86] - 公司财务收入从2024年的人民币22.1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的人民币15.9百万元,降幅27.6%,主要因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下降及平均银行结余减少[87] - 公司财务费用从2024年的人民币5.2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的人民币7.9百万元,增幅51.9%,主要因赎回负债的利息成本增加[88] - 研发开支为9321.6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后为9028.1万元人民币[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93,216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76,827千元下降47.3%[121] - 公司财务收入净额为人民币8,027千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6,837千元下降52.3%[121] - 外包服务费支出为200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729.1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74.1%[139] - 雇员福利开支为697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970.2万元人民币下降12.5%[139] 核心产品Glecirasib表现 - 核心产品Glecirasib单药治疗≥2L NSCLC于2025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4] - Glecirasib与Sitneprotafib在中国的商业化及临床开发权已于2024年8月30日授权予艾力斯[7] - 领先资产glecirasib(KRAS G12C抑制剂)于2025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9][22] - Glecirasib针对≥2L NSCLC适应症于2024年5月获得优先审查[20] - Glecirasib针对≥2L PDAC适应症的中国关键试验完整早期研究数据将于2025年下半年公布[20] - Glecirasib与SHP2i(JAB-3312)联合疗法针对1L NSCLC的中国III期关键试验正在与美国FDA讨论试验设计[20] - Glecirasib与EGFR mAb联合疗法针对≥3L CRC的中国III期关键试验于2024年5月获得批准[20] - Glecirasib单药治疗≥2L NSCLC患者总反应率ORR为49.6% 疾病控制率DCR为86.3%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2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5个月[24] - Glecirasib单药治疗CRC患者总反应率ORR为22.7% (10/44) 疾病控制率DCR为86.4% (38/44) 中位总生存期OS为16.0个月[28] - Glecirasib与Cetuximab联合治疗CRC患者总反应率ORR为50% (23/46) 疾病控制率DCR为87.0% (40/46) 中位总生存期OS为19.3个月[28] - 公司因Glecirasib获批获得艾力斯支付的里程碑付款人民币5000万元[31] - Glecirasib单药治疗CRC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6个月[28] - Glecirasib与Cetuximab联合治疗CRC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9个月[28] - Glecirasib单药治疗CRC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4.4个月[28] - Glecirasib与Cetuximab联合治疗CRC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1个月[28] - 截至2024年9月28日Glecirasib单药治疗≥2L NSCLC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14.5个月[24] 其他临床阶段产品管线进展 - JAB-23E73 (pan-KRAS抑制剂) I期剂量递增试验在中美进行,中国剂量已达有效范围并观察到部分缓解反应[8] - JAB-30355 (p53 Y220C激活剂) 全球I期剂量递增进行中,迄今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9] - JAB-8263 (BET抑制剂) 已完成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剂量递增,获得RP2D,骨髓纤维化剂量扩展进行中[10] - HER2-STING iADC候选药物JAB-BX467计划于2026年提交IND申请[12] - 公司临床阶段产品管线包括7项临床阶段资产、3项IND批准阶段资产及若干IND待启动阶段资产[19] - Pan-KRAS抑制剂JAB-23E73于2024年9月获美国FDA及CDE批准IND[20] - BET抑制剂JAB-8263于2024 ASH发表骨髓纤维化(MF)初步疗效结果[20] - Aurora A抑制剂JAB-2485将于2025年下半年确定RP2D(推荐二期剂量)[20] - P53 Y220C抑制剂JAB-30355剂量递增正在美国及中国进行并观察到正面疗效信号[20] - JAB-23E73 I期研究计划招募334名KRAS突变患者,中国剂量递增高剂量组(第六剂)[38] - JAB-23E73 I期研究结果预计2026年上半年公布[38] - JAB-8263生化IC50值为0.20至0.99 nM,临床前低剂量给药可维持80-90% c-MYC抑制超48小时[41] - JAB-2485对Aurora激酶A的选择性是激酶B及C的1500倍[42] - JAB-30355 IND申请于2024年3月获FDA批准,6月获CDE批准[39] - JAB-30355剂量递增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39] - JAB-2485剂量递增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42] - JAB-BX300的IND申请于2023年6月获CDE批准[48] - JAB-24114的IND申请于2023年3月获CDE批准进行I/IIa期临床试验[50] - 公司HER2-STING iADC临床候选药物JAB-BX467于2024年下半年提名,计划2026年提交IND申请[59] - JAB-BX467在血浆中培养48小时后游离有效载荷释放率低于1%,血浆稳定性显著高于竞品[59] - JAB-BX467在EMT6同源冷肿瘤模型中单药疗法实现完全反应(CR)并形成免疫记忆反应[59] 临床前及早期研发项目 - Sitneprotafib临床前研究显示抑制细胞增殖的IC50值为0.7-3.0 nM[33] - JAB-BX102抑制CD73酶活性具有亚纳摩尔IC50值[43] - JAB-26766在细胞检测中显示双位数纳摩尔效力,对PARP1/2具超选择性[44] - KRAS G12D tADC JAB-BX600在临床前研究中体外抑制癌细胞增殖IC50值为0.01-0.02 nM[53] - JAB-BX600在体内研究中高效抑制KRAS G12D突变癌症模型肿瘤生长包括CRC和PDAC CDX及PDX模型[53] - 公司研发管线中有多个未公开的ADC候选药物正在开发中[54] - STING-iADC项目使用STING激动剂作为载荷应对ICI疗法低反应率问题[56] - 多个临床阶段项目正在评估STING激动剂瘤内注射或全身给药的疗效及安全性[57] - STING激动剂治疗窗口受免疫相关毒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限制[57] - 公司开发KRAS G12D抑制剂JAB-22000作为ADC载荷,靶向EGFR的KRAS G12D tADC JAB-BX600[64] - iADC分子通过刺激I型干扰素和CXCL10合成,将冷肿瘤转为热肿瘤并增强PD-1疗效[58][67] - KRAS tADC策略有望在保持良好PK特性和耐受性同时大幅提高临床疗效[64] - iADC项目可与PD-(L)1抗体联合使用,应对ICI疗法低反应率问题[67] 知识产权与专利 - 公司拥有380项全球专利或申请,其中135项已在主要市场获颁发或允许[61] - 公司pan-KRAS抑制剂专利优先文件数量超80项,显著领先竞品(竞品约10+项)[65] - pan-KRAS抑制剂最早优先日期为2021年,较竞品2022年领先一年以上[65] 财务与现金流状况 - 经营所用现金净额为1.43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804亿元人民币减少20.7%[94] - 投资所用现金净额为439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入4370万元人民币[95]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332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580万元人民币增长28.7%[9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与结构性存款为10.74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745亿元人民币减少8.6%[97] - 银行借款为679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210万元人民币减少5.8%[97] - 租赁负债为7510万元人民币[99] - 流动资产净值为9.8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458亿元人民币增长3.8%[10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9.9379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1.74539亿元人民币减少15.4%[124]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加至5056.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767.8万元人民币激增558.6%[124][138]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增加至8030.8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该项资产为零[124] - 公司累计亏损扩大至34.0850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3.49508亿元人民币增加1.8%[124]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减少至663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1796亿元人民币下降43.7%[125] - 公司借款总额为6794万元人民币(非流动5209万元+流动1585万元),较2024年末的7206万元人民币减少5.7%[1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19,538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677,092千元减少23.3%[151] - 赎回负债按摊余成本计量为人民币155,579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06,240千元增加46.4%[152] - 贸易应付款项一年以内账龄金额为人民币66,360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17,960千元下降43.7%[153] - 新获得银行贷款人民币40,100千元,利率区间为2.34%至2.8%,期限1-3年[154] - 以公允价值计量长期投资总额为人民币18,088千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8,163千元基本持平[149] - 结构存款投资预期年回报率介于1.0%至2.1%,挂钩欧元兑美元、欧元兑日元汇率及黄金现货价格波动[15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为1,421.8百万港元(约人民币1,183.1百万元)[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人民币1,158.6百万元,剩余未动用金额为人民币24.5百万元[11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24.5百万元[115] - 公司重新分配所得款项,将早期药物发现及开发的拨款从人民币207.9百万元(占比18%)增加至人民币285.2百万元(占比25%)[115][120] - 公司取消原用于销售及市场营销团队和商业化活动的人民币47.3百万元(占比4%)拨款[115] - 公司减少JAB-8263临床开发的拨款,从人民币118.3百万元(占比10%)降至人民币88.3百万元(占比7%)[115][120] 公司治理与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211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7名减少46名[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9.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9.7百万元下降12.4%[105] - 公司雇员性别构成为男性88名(41.7%)及女性123名(58.3%)[105] - 董事会决议不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零)[107] - 报告期内以总代价266,799港元购回86,100股股份,每股价格区间为3.08-3.12港元[112] - 公司存在治理守则偏离情况: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担任[108]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业绩遵守适用会计准则且无会计处理分歧[111] - 股份购回反映董事会对公司长期策略及成长前景的信心[113] - 公司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均未确认所得税开支,因无应税利润[89] - 中国附属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并可申请研发开支200%作为可扣税开支[143] - 香港利得税税率分级:首200万港元利润税率8.25%,超额部分税率16.5%[141] - 公司与艾力斯于2024年8月30日订立独家对外许可协议,涉及大中华区glecirasib及sitneprotafib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156] - 公司董事会于2021年8月31日采纳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经不时修订)[156] - 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167)[158] - 公司于2018年6月1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158] - 公司于2020年12月9日刊发与全球发售有关的招股章程[164] - 报告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66] - 公司董事会在公告日期包括董事长兼执行董事王印祥博士、执行董事王晓洁女士及胡云雁女士[167] - 公司董事会包括非执行董事陈德礼博士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宋瑞霖博士、鲁白博士和吴革博士[167]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0.0001美元[166] - 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计量单位[166] 市场与疾病背景 - 全球约270万名病患出现KRAS突变,PDAC发病率超90%,CRC达50%,NSCLC达30%[37] 研发风险与不确定性 - 公司无法保证JAB-BX300能够最终成功开发及营销[48] - 公司无法保证JAB-24114能够最终成功开发及营销[50] 技术术语与定义 - 临床研究阶段包含I期、I/IIa期、II期和III期试验设计[165] - PDX模型使用人源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技术[165] - SHP2在RAS信号通路中起关键调节作用[166] - STING(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为药物研发靶点之一[166] - TNBC定义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蛋白表达均呈阴性的乳腺癌类型[166]
加科思(01167)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