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创医疗(00853) - 2025 - 中期业绩
微创医疗微创医疗(HK:00853)2025-08-29 22:34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547.5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2%(剔除汇率影响)[2] - 公司总收入为5.475亿美元,同比下降2.0%[20] - 公司总收入为5.475亿美元,同比下降2.0%(剔除汇率影响下降2.2%)[102][104] - 公司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减少2.2%(剔除汇率影响)或减少2.0%(按美元计)[101] - 净亏损36.4百万美元同比收窄65.9%[2][3] - 公司净亏损36.4百万美元,同比收窄65.9%[61] - 净亏损大幅收窄65.9%至3636万美元[124]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46.6百万美元同比减亏51.9%[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3636.1万美元[15] - 公司总亏损为66.364百万美元,其中心律管理业务亏损41.149百万美元,手术机器人业务亏损39.394百万美元[24] - 心通医疗净亏损0.4百万美元同比收窄96.2%[83] - 微创机器人净亏损同比收窄58.9%,自由现金流净流出减少42.8%[86] - 公司每股摊薄亏损为521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1.03083亿美元收窄49.4%[37] - 每股基本亏损0.025美元,基于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46.602百万美元计算[36] 成本和费用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总额同比下降14.5%[4] - 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总金额同比缩减14.5%,运营费率同比优化8.1个百分点[62] - 研发费率从20.6%降至13.2%优化7.4个百分点[4] - 研发费率由20.6%下降至13.2%[62] - 研发成本为67.616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12.788百万美元下降40%[30] - 研发成本大幅减少37.3%至7210万美元[115] - 分销成本减少4.9%至1.486亿美元[116] - 行政开支减少1.2%至8280万美元[117] - 销售成本2.390亿美元,同比增长4.7%[113] - 融资成本为58.958百万美元,其中可换股债券利息支出22.190百万美元[28] - 融资成本增加21.8%至5900万美元[119] - 非流动资产减值亏损激增256.1%至2340万美元[120] - 无形资产摊销11.099百万美元,物业及设备折旧40.273百万美元[30] - 当期所得税支出16.911百万美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13.730百万美元[31] 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 EBITDA同比增长116.4%至127.8百万美元[3] - 公司EBITDA为127.8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59.1百万美元增长116.2%[61] - 毛利减少6.7%至3.086亿美元,毛利率从59.2%降至56.4%[114] - 毛利率56.4%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8] - 公司同期经营现金流出净额为1154.1万美元[15] - 其他收益净额54.8百万美元同比增加342.3%[8] - 其他收益净额大幅增至5480万美元[118] - 非核心业务处置带来26.1百万美元收益[4] - 非核心业务处置带来26.1百万美元正向收益[62] - 政府补贴收入16.516百万美元,主要用于研发项目补助[27] - 汇兑收益净额24.081百万美元,去年同期为汇兑亏损11.801百万美元[27]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出海业务收入59.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7.3%(剔除汇率影响)[5] - 出海业务收入59.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7.3%(剔除汇率影响)[63] - 公司整体出海业务收入59.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7.3%(剔除汇率影响)[97] - 心血管介入业务全球营业收入88.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1%(剔除汇率影响)[67]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全球营业收入124.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3.7%(剔除汇率影响),净亏损同比收窄57.9%,EBITDA同比增长28.5%[70] - 心律管理业务全球收入114.1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4%(剔除汇率影响)[73] - 心脉医疗报告期内收入99.6百万美元,同比下降9.2%(剔除汇率影响)[76] - 微创脑科学收入53.3百万美元同比下降6.2%(剔除汇率影响)[80] - 心通医疗收入31.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7%(剔除汇率影响)[83] - 微创机器人报告期收入24.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77.0%(剔除汇率影响)[86] - 公司出海平台报告期内收入33.6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1.1%(剔除汇率影响)[96] - 手术机器人业务收入达2447万美元,同比增长75.3%(剔除汇率影响增长77.0%)[102][110] - 其他业务收入2329万美元,同比增长53.1%(剔除汇率影响增长52.7%)[102][112] -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收入9958万美元,同比下降10.0%(剔除汇率影响下降9.2%)[102][107]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收入1.240亿美元,同比下降2.2%(剔除汇率影响下降3.7%)[102][105] - 心律管理业务收入1.141亿美元,同比增长0.7%(剔除汇率影响下降1.4%)[102][106] - 神经介入业务收入5332万美元,同比下降7.1%(剔除汇率影响下降6.2%)[102][108]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收入3194万美元,同比增长1.8%(剔除汇率影响增长2.7%)[102][109] - 外科医疗器械业务收入647万美元,同比增长41.5%(剔除汇率影响增长42.8%)[102][111] - 销售医疗器械收入为5.356亿美元,同比下降2.5%[20] - 公司总收入为558.702百万美元,其中心血管介入业务贡献91.018百万美元,骨科医疗器械业务贡献126.284百万美元[24] 各业务线利润和亏损 - 心血管介入业务分部利润1863万美元[22] - 心律管理业务分部亏损2981万美元[22]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净亏损同比收窄57.9%[70] - 中国骨科业务于报告期内实现盈亏平衡[71] - 心通医疗净亏损0.4百万美元同比收窄96.2%[83] - 微创机器人净亏损同比收窄58.9%[86] 各地区市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为2.771亿美元,同比下降9.4%[20] - 欧洲地区收入为1.588亿美元,同比增长9.2%[20] - 非中国区销售额占总收入的49.5%[101] - 心血管介入业务海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0.2%(剔除汇率影响),其中EMEA地区增长8.0%,拉美地区下降12.1%,亚太地区(除中国外)下降39.8%[69] - 中国市场心血管介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剔除汇率影响),球囊和配件产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8.3%和20.7%(剔除汇率影响)[69] - 国际(非中国)骨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8%(剔除汇率影响),其中EMEA地区增长1.1%,日本地区增长4.3%[70] - 中国骨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剔除汇率影响),国产膝关节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71.0%,国产髋关节产品增长27.9%(均剔除汇率影响)[71] - 心律管理国际(非中国)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剔除汇率影响)[73] - 心律管理中国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剔除汇率影响)[74] - 心脉医疗海外收入同比增长95.2%(剔除汇率影响),占板块收入比重提升至17.3%[76][77] - 微创脑科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7.4%(剔除汇率影响)占比提升至12.3%[80] - 微创脑科学在亚太地区、EMEA地区和北美地区收入分别增长47.6%/125.1%/145.8%(剔除汇率影响)[81] - 心通医疗海外收入大幅增长235.3%(剔除汇率影响)占比提升至11.9%[83] - 微创机器人海外收入大幅增长188.6%(剔除汇率影响)[86] 业务运营和产品进展 - 累计进入"绿色通道"产品总数达40款,连续十年排名同业第一[62] - 新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Firesorb®已在30个省份完成挂网,FireRaptor®冠脉旋磨系统覆盖30个省份,Firelimus®药物球囊导管覆盖24个省份[69] - 全球首款新一代生物可吸收支架Firesorb®火鸮已完成30个省份的挂网[69] - 国产内轴型全膝关节假体获美国FDA上市许可批准,加入出海产品队列[71] - NEXUS®股骨柄获FDA上市许可[70] - 高压产品(ICD及CRT-D)销售额同比增长4.6%(剔除汇率影响)[73] - 国产起搏器产品累计覆盖约1,400家医院[74] - 新一代ENO™系列起搏器完成24个省级挂网[74] - 国产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产品完成19个省级挂网[74] - 进口Vega™起搏电极导线完成24个省级挂网[74] - 国产BonaFire™起搏导线完成17个省级挂网[74] - 心脉医疗产品累计进入国内超2700家医院,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76] - 心脉医疗产品新增开拓5个国家或地区,累计在逾45个海外国家或地区进入临床应用[77] - 心脉医疗共有11款产品在26个海外市场获得首次注册证,其中5款产品获得CE认证[77] -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累计进入27个国家或地区[77] - 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累计进入27个国家或地区[77] - Hercules Low Profile直管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累计进入27个国家或地区[77] - 新一代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累计进入9个海外国家或地区[77] - Aorfix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累计进入19个国家[77] - 微创脑科学累计覆盖约3,600家医院包括超过2,000家三级医院[80] - 心通医疗TAVI产品报告期内植入量达2,146例累计覆盖超670家医院[84]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器累计突破750例商业化应用手术成功率100%[84] - VitaFlow系列TAVI产品已进入20多个国家覆盖140家核心医院[84] - 公司综合订单量累计近一百五十台,全球产品组合累计商业化装机突破百台[87] - 图迈®胸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全球商业化订单突破80台,装机突破60台[87] - 鸿鵠®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全球累计订单突破55台,装机突破35台[87] - 鸿鵠®在全球累计完成近2,500例人体临床手术[88] - R-ONE®血管介入机器人报告期内新增五台装机,开展手术过百例[88] - 图迈®远程手术系统在全球辅助实施远程手术超400例,成功率100%[90] - 集团在37个海外市场获得232项首次注册证[91] - 五款创新产品入选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93] - 手术机器人业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88.6%(剔除汇率影响)[97] - 神经介入业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7.4%[97] -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业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5.2%(剔除汇率影响)[97]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35.3%(剔除汇率影响)[97] - 公司全球雇员共6,287名,其中海外员工1,697名,占比约27%[9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12,995千美元增至764,498千美元,增长7.2%[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7.645亿美元[12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376,564千美元增至481,493千美元,增长27.9%[1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长36.2%至3.617亿美元,其中1个月内账期金额增长32.4%至1.66863亿美元[38]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下降1.4%至1.72129亿美元,但1年以上账期金额大幅减少54.3%至1457.7万美元[39] - 计息借贷流动部分从318,066千美元增至419,357千美元,增长31.8%[10] - 可换股债券流动部分从147,133千美元增至161,131千美元,增长9.5%[10] - 非流动计息借贷从757,711千美元降至722,294千美元,减少4.7%[11] - 权益总额从1,144,844千美元增至1,181,364千美元,增长3.2%[11]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896,149千美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02,141千美元,增长0.3%[10] - 可呈报分部资产总额为33.973亿美元[22] - 可呈报分部负债总额为18.700亿美元[22] - 公司可呈报分部资产总额为3.288862十亿美元,其中外周血管介入业务资产最高达597.017百万美元[24] - 借贷总额增至16.829亿美元,资产负债率微升至68.7%[127]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33] 债务和融资活动 - 公司面临重大流动性压力,有4.193亿美元银行借款和1.568亿美元可换股债券将于一年内到期[14] - 股份购回义务账面价值达2.545亿美元计入流动负债[14] - 6.877亿美元非流动借款受财务契约约束,违约可能触发交叉违约条款[14] - 股份购回义务增加5.7%至2.54491亿美元,主要因融资成本增加1380.1万美元[42] - 计息借贷总额增长6.1%至11.41651亿美元,其中1年内到期债务增长31.8%至4.19357亿美元[43] - 有抵押银行贷款微增0.8%至5.60864亿美元,以土地使用权及自有楼宇等资产作抵押[44] - 非流动银行借款中5.22723亿美元受财务契约约束,较去年末增长18.8%[45] - 可换股债券总额增长3.8%至5.41204亿美元,其中CRM Cayman发行部分公允价值增加1602.9万美元[46][48] - CRM Cayman可换股债券将于2025年10月14日到期,持有人可选择延长2年,转换企业价值为12.5亿美元[47] - 公司持有优先股条款规定,若2025年7月前未完成合格公开发行,投资者可要求按原价加8%年利率赎回[40] - 公司发行2028年可换股债券本金2.2亿美元,年利率5.75%,初始转换价每股12.7790港元[49] - 2028年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账面值为2.15133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50] - 2028年可换股债券市场报价约2.171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50] - 公司发行2029年可换股贷款本金2亿美元,年利率5.75%,初始兑换价每股7.46港元[51] - 2029年可换股贷款负债部分账面值为1.6494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53] - 可换股债券/贷款总债务部分3.80073亿美元,权益部分0.83651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54] - 心脉医疗受限银行存款1.30702亿美元,仅限IPO用途(截至2025年6月30日)[55] - 中国内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52358亿美元,受外汇管制限制(截至2025年6月30日)[55] - 2029年可换股贷款部分转换,本金4150万美元转换为4354.9965万股普通股[59]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主席常兆华博士同时担任首席执行官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35] - Jonathan W Chen获委任为轮值联席首席执行官自2025年6月27日起生效[136] - 执行董事为常兆华博士;非执行董事为白藤泰司、芦田典裕及孙维琴;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嘉鸿、刘国恩及邵春阳[141]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成员:周嘉鸿(主席)、芦田典裕及邵春阳[13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报告[140]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均遵守上市规则标准守则[134] - 中期财务报告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按香港审阅工作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138] - 中期报告将按上市规则在香港交易所及公司网站刊载[141]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件需披露[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