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顺控股(08203) - 2025 - 中期财报
凯顺控股凯顺控股(HK:08203)2025-08-29 22:4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34.1%至3.307亿港元(2024年同期:5.016亿港元)[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为330,70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01,609千港元下降34.1%[17][20]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34.1%,从2024年上半年的5.016亿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307亿港元[22][23]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约3.03亿港元,同比下降34.1%(2024年同期:5.01亿港元)[89] - 公司实现未经审核收入约2.5亿港元及未经审核毛利约2000万港元[109] - 毛利润同比下降68.6%至2305万港元(2024年同期:7348万港元)[4]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约2310万港元,同比下降68.6%(2024年同期:7350万港元)[89] - 净亏损2849万港元(2024年同期净利润373万港元)[4] - 公司整体从盈利372.5万港元转为亏损2848.6万港元[25] - 2025年上半年集团营运业务亏损约2070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470万港元)[90] - 每股基本亏损4.19港仙(2024年同期亏损0.01港仙)[4] - 每股基本亏损从0.0083港元大幅增至0.2442港元[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总额约4070万港元,同比下降20.9%(2024年同期:5140万港元)[89] - 融资成本下降32.6%,从1278.8万港元降至862.2万港元[37] - 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长32.4%,从394.7万港元增至522.4万港元[28] - 员工总成本(含董事酬金)增至161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90万港元增长约24.8%[1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煤炭生产及销售业务收入为310,066千港元,同比下降30.3%[17][20] - 矿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收入大幅下降至3,934千港元,同比下降90.2%[17][20] - 开采煤炭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4.2%,从4.976亿港元降至3.273亿港元[22][23] - 开采煤炭业务从盈利1506.7万港元转为亏损2537.9万港元[22][23] - 新疆矿产开采业务2025年上半年表现稳健并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56] - 公司决定逐步退出非核心业务包括停止公关咨询业务[57] - 集团于2025年上半年决定逐步退出公关业务并已停止运营[86] - 滕州凯源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约470万港元[63] - 工程煤业务累计销售收入达3.1亿港元[74] - 乔伊尔项目2025年累计合作分成收益约200万港元[80]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除香港)收入325,278千港元,同比下降34.3%[20] - 香港地区收入3,434千港元,同比下降8.0%[20] - 新疆星亮矿业年产能120万吨[69] - 2025年1-5月新疆原煤产量22396.4万吨同比增长9.8%[70] - 2025年1-5月疆煤铁路外运量3798万吨同比增长6.8%[71] - 预计1-6月疆煤外运总量约6800万吨[71] - 蒙古国乔伊尔站台年装卸总量180万吨[75] - 2025年1-6月蒙古国煤炭产量4370.6万吨同比下降12.4%[76] - 6月蒙古国煤炭产量645.3万吨同比下降32.2%[78] - 蒙古国硬煤产量544.9万吨同比下降34.8%[7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内煤价预计迎来反弹受反内卷反超产政策及需求改善影响[56] - 公司前任主席将免息股东贷款延长至2027年6月30日以支持财务稳定性[52] - 公司进行了管理层调整,两位前联合首席执行官晋升为董事会成员[53] - 预计2025年8月底前委任女性董事候选人以符合性别多元化要求[150]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经董事会年度检阅确认为有效及合适[153]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67.5%至2303万港元(2024年末:7078万港元)[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7,272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净增加42,328千港元[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8,232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91,436千港元[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027千港元,较期初70,776千港元减少67.5%[11] - 银行及现金结余2300万港元,较去年末7080万港元下降67.5%[94] - 净流动负债改善至1.604亿港元(2024年末:2.495亿港元)[8]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增长33.4%至1.253亿港元(2024年末:9394万港元)[8] - 净负债扩大至4592万港元(2024年末:1795万港元)[8] - 公司持有流动负债净额约160,415千港元及负债净额约45,916千港元[13] - 存货激增747.5%至4975万港元(2024年末:587万港元)[7] - 应付款项及预收款增长36.6%至28.509亿港元(2024年末:20.87亿港元)[7] - 到期应付债券46,800千港元及应计利息约6,700千港元[16] - 分部资产总额增长20.6%,从6.178亿港元增至7.450亿港元[22][23] - 分部负债总额增长21.8%,从6.493亿港元增至7.909亿港元[22][23]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大幅减少90.7%,从750万港元降至70万港元[38] - 采矿权账面价值从2024年底的242,39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44,493千港元,增长0.9%[39]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从2024年底的76,188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3,396千港元,下降16.8%[41] - 应收贸易账款呆账拨备从2024年底的52,43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3,105千港元,增长20.3%[41] -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贸易账款从2024年底的42,14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3,279千港元,增长73.9%[43] - 应付贸易账款从2024年底的13,638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538千港元,下降8.1%[4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11,399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193千港元,增长15.7%[49] - 已签约但未发生的资本承担从2024年底的209,09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5,300千港元,增长3.0%[48]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保持稳定为58,342千港元[45] - 资本负债比率0.06,与去年末持平[98] - 已发行股份5.834亿股,面值总额5834万港元[95] - 公司未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106] - 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01] - 公司无任何尚未解决的重大诉讼[102] 投资和金融资产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市证券公平值为1319.25万港元,投资成本为3601.55万港元[88] - 2025年上半年上市证券未实现获利179.36万港元,已收股息21.38万港元[88] - 恒生指数2025年上半年累积升幅接近25%,6月底指数较年初20,225点大幅反弹[87] - 公司持有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1320万港元,均为香港上市证券[92] - 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1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30万港元亏损显著改善[92] - 汇丰控股持仓公平值收益57.45万港元,期末估值284.85万港元[92] - 香港交易所持仓公平值收益62万港元,期末估值209.4万港元[92] - 腾讯控股持仓公平值收益30.1万港元,期末估值176.05万港元[92] - 盈富基金持仓公平值收益34.08万港元,期末估值196.16万港元[92]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42] 股份奖励和购股权计划 - 2016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于2019年以总代价约297.6万港元购买1244万股公司股份[118] - 2016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于2018年以总代价约39.5万港元购买117万股公司股份[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16股份奖励计划持有1361万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2.33%[118] - 2017年向17名员工授予1130.52万股股份授予日收市价0.42港元[119] - 2018年向执行董事陈立基授予308.1万股股份授予日收市价0.325港元[119] - 2018年向执行董事杨永成授予100万股股份授予日收市价0.325港元[119]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予股份数量为4404.6605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7.55%[121]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2033年7月13日剩余期限8.03年[128] - 任何奖励股份的最短归属期为12个月[127] - 单个参与者12个月内因行使奖励获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1%[1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予的购股权数目为44,046,605份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55%[130]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2023年7月14日起十年剩余期限约8.03年[138] - 任何12个月内个人通过行使购股权获发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1%[133]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时12个月内获发证券不得超过相关类别已发行证券0.1%[133]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或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的较高者[137] - 购股权归属期一般不少于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缩短[136][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30] - 公司薪酬委员会目前无成员未审议任何购股权计划相关事宜[130]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与企业管治委员会目前无成员及主席[1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未经审核委员会或外部审计师审阅由董事会审阅[145][151] - 审核委员会无成员及主席不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28条关于至少三名成员大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147][149] - 薪酬委员会无成员及主席不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34条关于至少三名成员大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149] - 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无成员及主席不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36A条关于至少三名成员大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149] - 董事会无独立非执行董事少于GEM上市规则第5.05(1)条规定的最低人数[147] - 董事会无独立非执行董事少于GEM上市规则第5.05A条规定的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147] - 无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专长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违反GEM上市规则第5.05(2)条及第5.28条[147] - 董事会全属单一性别违反GEM上市规则第17.104条多元化要求[14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前董事陈立基持有公司股份167,263,298股,占比28.67%[111][116] - 董事杨永成持有公司股份1,675,000股,占比0.29%[111] - 董事陈振郎持有公司股份6,147,000股,占比1.05%[111] - 股东张雄峰持有公司股份81,950,000股,占比14.05%[116] - 员工总数减少至102人,较2024年底的107人下降约4.7%[100] 其他收益及亏损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亏损约35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860万港元改善59.3%[90] 行业和市场数据 - 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煤炭现货价格620元/吨同比下降29.8%[65] - 2025年1至4月全国原煤产量达15.8亿吨同比增长6.6%[65] - 2024年中国煤炭进口量达5.4亿吨同比增加14.4%[66] - 火电发电量1.5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7%[61] - 生铁产量2.2亿吨同比增长0.8%粗钢产量2.6亿吨同比增长0.6%[61] - 公司累计销售收入约1051万港元[67] - 山东凯莱物流基地占地110,000平方米年均装卸量为300万吨[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