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4.8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2百万元人民币,降幅达50.3%[11] - 收益同比下降50.3%至2224.8万元人民币(2024年:4479.4万元人民币)[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22,2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3%,2024年同期为44,794千元人民币[29][32] - 公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4.8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2.2百万元,降幅为50.2%[83] - 公司期内利润为人民币5923.8万元,而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47269亿元[94] - 公司扭亏为盈实现除税前溢利5923.8万元人民币(2024年:亏损2.47269亿元人民币)[12][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从亏损2.4727亿人民币转为盈利5923.8万人民币[45] - 经调整亏损同比下降82.7%至3740万元人民币(2024年:2.162亿元人民币)[13] - 公司期内调整后亏损为人民币3735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16225亿元有所改善[94]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65.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9.3%[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73.3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0百万元人民币,降幅达89.6%[11] - 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35.7百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6.6百万元人民币,降幅达53.4%[1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43.0%至2267.4万元人民币(2024年:3978.0万元人民币)[13]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89.6%至1799.0万元人民币(2024年:1.73256亿元人民币)[1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9.8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2.7百万元,降幅为43.0%[87] - 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5.7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6.6百万元,降幅为53.2%[88] - 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73.3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8.0百万元,降幅为89.6%[89] - 测试及临床试验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41.8百万元锐减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6.8百万元[90] - 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4.6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8百万元,降幅为60.9%[92] - 公司除税前溢利相关费用中,雇员福利开支从5405.7万人民币下降至2767.1万人民币,降幅48.8%[36] - 研发成本(不含雇员福利等)从1.501亿人民币大幅下降至934.7万人民币,降幅93.8%[36] - 使用权资产撇销从2627万人民币下降至70.3万人民币,降幅97.3%[36] - 报告期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7.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54.1百万元下降48.8%[119] - 股份支付开支为人民币374.6万元[94]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6百万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04.1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美国租赁终止产生101.0百万元人民币收益[11]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激增2794.0%至10.4145亿元人民币(2024年:359.8万元人民币)[12] - 公司租赁终止获得净收益101,037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亏损19千元人民币[35] - 公司汇兑差额净收益为1,802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净亏损3,588千元人民币[3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6百万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04.1百万元,主要由于美国租赁终止产生收益人民币101.0百万元[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海芮思®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识别867名患者,在130个城市实施商业保险计划覆盖5.61亿人口[5] - 迈芮倍®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识别874名ALGS患者,在39个城市实施商业保险计划覆盖1.96亿人口[8] - 戈芮宁®于2025年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8] - 三款罕见病产品均通过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创新药品形式审查[9] - 公司客户A贡献收益16,1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2024年同期为15,253千元人民币[31] - 公司客户B贡献收益6,07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2024年同期为8,652千元人民币[31] - 公司产品戈芮宁(用于治疗I型及III型戈谢病)于2025年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56] - 公司CAN106 1b期研究显示LDH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及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证实临床意义的溶血抑制[56] - 公司拥有7项药物资产,其中4项拥有全球权益[62] - 海芮思®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识别867名患者[66] - 海芮思®商业保险计划覆盖中国5.61亿人口[66] - 迈芮倍®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识别874名ALGS患者[69] - 迈芮倍®商业保险计划覆盖中国1.96亿人口[69] - 迈芮倍®3期研究纳入93位PFIC患者[69] - 迈芮倍®在1700多名人类受试者中进行安全评估[69] - 戈芮宁®于2025年5月在中国获批上市[71] - CAN106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证[71] - 基因疗法StitchR™技术发表于《科学》期刊[72] - 戈芮宁®成为中国首个通过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检查的创新生物药[7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中国内地收益为22,2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2024年同期为23,905千元人民币[29] - 公司其他地区收益为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2024年同期为20,889千元人民币[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罕见病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34.5%[57] - 中国国家罕见病目录已涵盖两版共207种罕见病,第二批新增86种罕见病[57] - 全球约80%的罕见病为遗传性疾病,基因疗法成为前景广阔的治疗方法[58] - 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可能超过美国的四倍,但市场渗透相对不足[55][57] - 国家医保局2025年新增丙类药品目录,商业健康保险将发挥关键作用,调整工作计划9月完成[58] - 公司于2021年12月10日在联交所上市,并在药物产品线及业务运营方面取得重大进展[65]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43]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0]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9月发布[125] 融资与战略合作 - 与百洋医药战略合作收取50百万元人民币战略合作费[4] - 百洋医药附属公司认购公司74,971,468股股份(占扩大后股本14.99%),总代价约100百万港元[4] - 公司完成股份认购,发行74,971,468股,每股1.34港元,获得净收益约98,661,000港元[23] - 公司从中国银行获得20百万元人民币后备贷款[23] - 公司获得百洋医药附属公司认购股份总代价约1亿港元及收取战略合作费人民币5000万元[59] - 公司于2025年8月完成认购事项,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98,661,000港元[79] - 公司与百洋智合订立协议,收取战略合作费人民币50百万元[81] 财务状况与流动性 - 现金及银行结余锐减81.3%至196.0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1050.2万元人民币)[15] - 贸易应付款项增至39.295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37.0458亿元人民币)[15] - 流动负债净额达46.2681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3.7258亿元人民币)[15]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流动部分增至2417.3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1532.7万元人民币)[15]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2,02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7%,2024年同期为146,739千元人民币[30] - 贸易应收款项从1672.3万人民币下降至716.8万人民币,降幅57.1%[46][47] - 贸易应付款项从3.7046亿人民币增至3.9295亿人民币,增幅6.1%,其中超过6个月的应付款从2.6216亿增至3.1457亿[48] - 公司未计提所得税拨备,因集团成员公司在经营司法权区未产生应税溢利[3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050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00万元[96] - 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3220万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3040万元增加[98] - 流动比率从2024年底的9.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6%[100] - 资产负债比率为30.5%,较2024年底的26.0%上升[101]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4.5万元[104] - 受限制银行存款为人民币49.1万元[105]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462,681,000元,负债净额为人民币409,080,000元[123]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1,960,000元,不足以偿还12个月内到期的计息借款人民币24,173,000元[123] 员工与股权激励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精简至45名全职员工[50]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67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5名[119] - 尚未行使购股权为2328.776万份[108] - 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可供授出的最高股份数目为42,483,832份,占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110] - 报告期内581,400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已归属结算,1,301,600份被没收[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有4,911,750份受限制股份单位未行使[111] - 报告期内无购股权行使,4,602,421份购股权失效[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有10,603,750份购股权未行使[113]
北海康成(01228)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