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源康医药(02410) - 2025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 - 期内总全面亏损为1.1406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0%[2][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0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9%[4] - 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0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0.68元人民币改善55.9%[24]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1406.5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8.1%[7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0元[64] 成本和费用 - 研发成本为887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6%[2][4] - 行政开支为3877.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2][4] - 研发成本从2024年同期的1.07993亿人民币下降至6301.1万人民币,降幅达41.6%[15]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总额为3049.1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280.9万人民币下降7.1%[15] - 利息总开支从2024年同期的543.1万人民币增至734.9万人民币,增长35.3%[19]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4年同期的719.6万人民币降至644.4万人民币,降幅为10.5%[15] - 研发成本为人民币8875.8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5.6%[68] - 试验及测试开支为人民币5705.6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2.7%[70]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877.5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3%[71]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734.9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35.3%[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成本为人民币88.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37.8百万元下降35.6%[62]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08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5%[4][13] - 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助为1220.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6%[1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为508.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6.1%[13]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0608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55.2%[5] - 净流动资产为2.2396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20.0%[5] - 净资产负债总额为3.5849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24.1%[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3.74988亿人民币大幅减少至1.31082亿人民币,降幅达65.0%[30] - 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于2025年6月30日达到1.86848亿人民币,而2024年底为0[2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8,706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864千元,降幅为13.4%[33] - 研发服务的应计费用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463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9,385千元,增长19.1%[33] - 其他应付税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6,975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千元,降幅99.9%[33] - 贸易应付款项中一年以上账龄金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87千元,增长16.4倍[33] - 与免息融资相关的政府补助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821千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4,342千元,增长1.2%[34] - 政府资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3,205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8,866千元,增长15.2%[34]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1282.7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851.9万人民币增长50.7%[24] - 公司向新设立基金投资人民币18.0百万元[86] - 公司以人民币34.9百万元对价向独立第三方出售一家附属公司全部股权(交易进行中)[86] - 经营活动中所用净现金为人民币9415.6万元[77] - 投资活动中所用净现金为人民币15386.1万元[7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20608.2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55.2%[7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2082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953.5万元[67] - 公司注册资本从人民币37,083.5818万元修订为38,006.5818万元,增加人民币923万元(约2.49%)[112] 研发进展和产品管线 - 公司核心产品TY-9591已完成541例受试者入组用于EGFR L858R突变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36] - TY-9591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附条件上市NDA申请[36] - TY-302联合阿比特龙用于一线治疗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7月28日在CDE平台公示[37] - TY-0540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剂量递增临床已完成24例患者入组[40]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11款候选药物,其中2款(TY-9591和TY-302)为外部引进后自费开发,其余9款为内部自主研发[45][46] - 核心产品TY-9591(第三代EGFR-TKI)针对NSCLC脑转移患者,在Ib期研究中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1.5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85.9%,疾病控制率(DCR)为94.9%[47] - TY-9591在29例脑转移患者中观察到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达100%(25例部分缓解+4例完全缓解),优于奥希替尼历史数据的77%[48] - 关键II期注册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显示(n=224),TY-9591组经盲法独立影像评估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达92.8%(95% CI: 86.3-96.8%),显著优于奥希替尼组的76.1%(p=0.0006)[49] - TY-9591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5%,显著高于奥希替尼组的15.0%,最常见包括肌酸磷酸激酶升高、QTc间期延长等[50] - TY-9591组间质性肺疾病(ILD)发生率为6.3%,QTc延长发生率为4.5%,被认为在可控范围内[50] - 公司已将TY-2136b(ROS1/NTRK抑制剂)在大中华区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授予丽珠医药,保留全球其他地区权利[47] - TY-302(CDK4/6抑制剂)针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II期研究正在进行中[45] - TY-2699a(CDK7抑制剂)和TY-0540(CDK2/4抑制剂)的Ib/II期研究正在进行中[45] - 另有4款候选药物(CDK4、EGFR-PROTAC、PI3Kα、YAP-TEAD)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45] - TY-9591在EGFR L858R突变肺癌患者中一线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9.3个月(36例患者),对比奥希替尼的14.4个月(104例患者)[51] - 公司于2024年11月完成TY-9591用于EGFR突变肺癌脑转移一线治疗的224例患者入组,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附条件上市NDA申请[52] - TY-9591用于EGFR L858R突变肺癌的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7月底完成541例受试者入组,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所有患者入组[52] - TY-302在14例既往二线或多线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中疾病控制率(DCR)达71.4%[53] - TY-302联合阿比特龙用于一线治疗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7月10日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件[53] - TY-2136b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ROS1阳性、NTRK融合阳性、ALK阳性或LTK阳性NSCLC[55] - TY-2699a单药剂量递增研究完成30例患者入组,涵盖5mg至40mg共7个剂量组[57] - TY-2699a于2025年7月进入单药治疗三阴乳腺癌(TNBC)的扩展研究,目前正在入组中[57] - 公司于2024年3月获得TY-9591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或转移性肺癌的II期及III期临床试验IND批准[52] - TY-2136b于2021年11月获得FDA的IND默示许可,正在美国进行I期临床试验[56] - TY-0540 I期剂量递增研究入组24例患者,其中15例HR+/HER2-乳腺癌、5例三阴乳腺癌、2例铂耐药卵巢癌、1例HR+/HER2+乳腺癌和1例非小细胞肺癌[59] - TY-0540在I期研究中观察到2例CDK4/6抑制剂耐药HR+/HER2-乳腺癌和1例铂耐药卵巢癌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59] - TY-0540于2025年2月完成5个剂量组(5mg、10mg、20mg、30mg和40mg bid)的剂量递增研究[59] - TY-4028于2023年4月获FDA IND默示许可,2023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IND批准[59] - TY-1091于2022年8月获FDA IND默示许可,2022年12月获国家药监局IND批准[59] - TY-1054于2024年4月获FDA IND默示许可,2024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IND批准[59] - 公司技术平台包含药品设计筛选、成药性评估、转化医学和AIDD/CADD四个核心平台[61] - 公司声明无法保证TY-9591等在内的在研产品将最终成功开发、销售及商业化[60] 公司运营和投资活动 - 公司雇员总数达163名(截至2025年6月30日),较去年同期144名增长13.2%[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研发团队有113名成员,其中约56%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62] - 新建固体制剂工厂项目年产能预计达1.5亿片剂或胶囊[92] - 工厂一期项目预计2026年完成GMP认证并具备生产条件[92] - 公司未进行外汇套期保值操作[87] - 公司无重大外汇风险暴露[87] - 公司通过子公司开发双抗、三抗及ADC等创新药产品[91] - 公司无其他重大收购或投资计划(截至公告日)[8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95] -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低于标准税率25%[21]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70,836,000股,较去年同期的320,356,000股增长15.8%[24] 公司治理和股权变动 - 公司董事长与总裁职务由吴豫生博士一人兼任,构成对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的偏离[96] - 非执行董事顾虹博士关联公司于禁售期违规出售10,000股H股,每股价格14.99港元[99][100] - 董事会通过配售授权发行不超过74,167,163股新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0%[104] - 实际完成配售9,230,000股新股,配售价每股17.01港元[104] - 公司申请H股全流通转换4,608,000股非上市股份[1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01] - 孟晓英博士辞任非执行董事,自2025年8月31日生效[108] - 审计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资料符合会计准则及披露要求[106] - 董事会成员数量从11人修订为10人,减少1人(约9.09%)[11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保持4名,占董事会修订后总人数10人的40%[112] - 副总裁职位数量从4名修订为3名,减少1人(25%)[112] - 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职位数量保持1名不变[11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裁、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112] - 公司注册于中国,成立于2017年11月2日[113] - 公司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以港元认购及买卖[113] - 报告期间定义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14] - 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裁为吴豫生博士[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