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城市建设发展(00456) - 2025 - 中期业绩

营业额同比下降 - 营业额同比下降49.8%至2831.2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5646.1万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2831.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646.1万港元下降49.8%[16] - 公司营业额为28,312,000港元,期间亏损为15,270,000港元[50] 经营亏损扩大 - 经营亏损扩大104.1%至1301.6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637.9万港元)[3] 期间亏损扩大 - 期间亏损扩大30.1%至1527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174万港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除税前亏损1527万港元[14] - 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约为2831.2万港元,除税后亏损约为1527万港元[40] 每股基本亏损收窄 - 每股基本亏损收窄56.6%至3.97港仙(2024年同期为9.15港仙)[3] - 公司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97港仙,去年同期为9.15港仙[50]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19.5%至1010.5万港元(2024年末为845.9万港元)[5] - 现金及银行结余1010.5万港元,较2024年末845.9万港元增长19.5%[14]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0,105,000港元,流动比率为2.72[52] 借贷总额增长 - 借贷总额增长1.6倍至68.428亿港元(2024年末为67.405亿港元)[5][6] - 银行借贷总额为684.283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74.051百万港元增长1.5%[35] 投资物业价值增长 - 投资物业价值增长2.0%至66.457亿港元(2024年末为65.181亿港元)[5] - 投资物业总账面值从2024年末的6.518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6.6457亿港元,增长1.9%[27] - 广州物业一账面值从2024年末的5.26995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5.3731亿港元,增长1.9%[28] - 广州物业二账面值从2024年末的5836.7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5950.9万港元,增长1.9%[28] - 洛阳物业账面值从2024年末的6644.7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6774.8万港元,增长1.9%[30] 净流动资产增长 - 净流动资产增长1.7倍至5.816亿港元(2024年末为2.191亿港元)[5]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下降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下降84.2%至916.7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5784.2万港元)[8] 汇兑差额亏损 - 汇兑差额亏损3780.3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4983.5万港元)[4] - 外汇亏损净额516.3万港元[17] 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表现 - 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营业额2831.2万港元,零售与民生消费相关业务无营业额[13] - 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溢利2556.2万港元,零售与民生消费相关业务无分部溢利[13] - 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资产11.48亿港元,负债8.90亿港元[13] 零售与民生消费相关业务分部表现 - 零售与民生消费相关业务分部资产1151.5万港元,负债80.3万港元[13] 公司综合资产与负债 - 公司综合总资产16.53亿港元,其中可呈报分部总资产11.60亿港元[14] - 公司综合总负债14.26亿港元,其中可呈报分部总负债8.98亿港元[14] - 公司总资产约为1,653,144,000港元,总负债约为1,425,984,000港元[52] 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 - 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1270.9万港元[17] - 上市公司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6186.6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5299.4万港元,下降14.3%[32] 融资成本下降 - 融资成本总额从2024年的536.1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225.4万港元,降幅达57.9%[18] - 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从2024年的535.6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225.2万港元,减少58.0%[18] 折旧费用变化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的183.3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211.4万港元,增长15.3%[21]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4年的314.1万港元降至2025年为零[21]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额减少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额从2024年的7538.3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2532.9万港元,降幅66.4%[26] 预付款项变化 - 预付款项总额为334.763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31.542百万港元增长1.0%[33] - 珠海物业预付款项为315.161百万港元,占预付款项总额的94.1%[33][34] - 洛阳物业预付款项为6.905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773百万港元增长1.9%[33][34] 其他应收款项增加 - 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63.450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5.559百万港元增长78.4%[33] 银行借贷详情 - 银行贷款一金额为397.206百万港元,实际利率7.483%,2026年到期[35] - 银行贷款三金额为258.238百万港元,实际利率6.260%,2027年到期[35] 借贷到期结构变化 - 一年内到期借贷为21.821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20.878百万港元下降94.8%[35] - 第二至第五年到期借贷为662.462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3.037百万港元增长438.4%[35] 按金支付 - 向新澳中世紀國際貿易支付20.000百万港元按金作为托管款项[33][34] 子公司贷款详情 - 广州银行向珠海腾顺发放两笔贷款分别为人民币8000万元(约合8816万港元)和人民币1.6亿元(约合1.9592亿港元),期限分别为49个月和48个月,到期日均延长至2026年11月20日[36]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向广东畅扬发放贷款人民币3600万元(约合3967.2万港元),利率为6.300%(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135%),期限84个月,还款日提前至2027年12月20日[36]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向广东畅流发放贷款人民币3.2亿元(约合3.5264亿港元),利率为5年期贷款优惠利率加155个基点,期限12年,还款日提前至2027年5月20日[36] 新股发行 - 公司发行2100万股新股,每股0.325港元,筹集净额约682.5万港元,其中约662.5万港元拟用作一般营运资金[38] - 公司法定股本为2亿股普通股(每股0.20港元),相当于4000万港元;已发行股本从1.172亿股增至1.382亿股,相当于股本金额从2344.9万港元增至3027.4万港元[38] 法律诉讼 - 集团附属公司广东畅扬及广东畅流涉及两宗法律诉讼,被判需支付约人民币5700万元及额外逾期款项约人民币2400万元[39] 业务发展主题 - 集团业务发展主题为“天天新生活、新城市”,整合物业管理、零售与民生消费相关业务、投资物业及物业发展等不同业务单元[42] 租赁业务 - 集团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畅流投资有限公司租金及相关管理服务利润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租赁继续为集团主要商业活动之一[43] - 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新协服务有限公司与关连人士订立新租赁协议,自2025年6月1日起为期一年[41] 资本负债比率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负债/权益)为81%[53] 资产收购 - 公司以总代价12,011,520元人民币收购70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48] 物业抵押 - 公司位于广州、洛阳及珠海的投资物业及发展中待售物业被抵押作为银行借贷担保[56] 项目进展 - 公司洛阳项目土地用途变更公示期已于2024年10月21日届满[46] - 公司珠海物业发展项目因应房地产市场调整暂缓推进[47] 业务拓展计划 - 公司计划2024年下半年起拓展中国内地零售与民生消费业务[44] 员工情况 - 公司员工总数46名,分布于香港及中国[63] 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韩军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2,521,754股,占比23.52%[64] - 韩军然通过君亿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7,733,255股,占比27.29%[64][66] - Qilu International Funds SPC持有公司股份抵押权益70,255,009股,占比50.82%[66] - 中泰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资经理管理70,255,009股公司股份,占比50.82%[66] 企业管治偏离 - 公司主席兼任行政总裁,偏离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61] - 非执行董事无固定任期,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4.1及A.4.2条[61] - 董事会主席无需轮值退任,偏离守则条文第A.4.2条[62] 管治合规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8]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9] - 公司共有2名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简明综合财务报表[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