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2.7055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65701亿元人民币下降13.3%[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856.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3478亿元人民币下降72.4%[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727.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1582亿元人民币下降73.2%[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4元,较2024年同期的0.14元下降71.4%[12] - 公司总收入达12.7亿,同比下滑13.3%[1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1270.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3.3%[41] - 公司期内溢利同比下降72.4%,从人民币103.5百万元降至28.6百万元[53] - 收益同比下降13.3%至127.06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146.57亿元人民币[103] - 期内溢利大幅下降72.4%至2.86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10.35亿元人民币[103]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71.4%至0.04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0.14元人民币[10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7,27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01,582千元大幅下降73.2%[109][1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1,641,856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788,771千元下降8.2%[109][110] - 医疗诊断服务收益为12.705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从2024年同期的14.65701亿元人民币)[122] - 总收益为12.705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2024年同期为14.65701亿元人民币)[122] - 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72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2%(2024年同期为1.01582亿元人民币)[137]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4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4%(2024年同期为0.14元人民币)[13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816.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9.9%[4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96.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8%[46] - 研发开支减少6.5%至人民币54.9百万元,主要因开发项目减少[48] - 行政开支增加4.7%至人民币112.6百万元,主要因对信息技术及AI的投资[47] - 其他开支减少28.6%至人民币35.7百万元,主要因信贷亏损拨备减少[49] - 所得税开支下降44.1%至人民币16.9百万元[52]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2.8%至19.64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20.20亿元人民币[103] - 研发成本减少6.5%至5.49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5.87亿元人民币[10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人民币36,13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92,197千元大幅减少60.8%[112] - 提供服务成本为8.160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2024年同期为9.05968亿元人民币)[126] - 研发成本为5490.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2024年同期为5870.7万元人民币)[126] - 期内所得税支出总额为169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1%(2024年同期为3028.6万元人民币)[132] - 即期所得税为1461.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9%(2024年同期为3172.5万元人民币)[132] - 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2638.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5%(2024年同期为4155.1万元人民币)[126]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为2642.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2024年同期为3948.8万元人民币)[126] - 首次公开发售前雇员激励计划股份奖励开支为人民币10.3万元,同比下降49.8%(2024年同期:人民币20.5万元)[163] - 2024年激励计划项下股份奖励开支为人民币342万元(2024年同期:无)[167]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91.7万元,同比下降44.9%(2024年同期:人民币529.6万元)[1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共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四年CAGR达48%[16] - CR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6] - 特检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但肿瘤品线增长超过9%[16] - 公司检测组合超过4000种医疗诊断检验,2025年上半年新增130多种高端诊断检验[14] - 公司于2025年5月收购血液病诊断领域企业元德友勤及其IVD附属公司元德维康[15] - 公司共建业务与CRO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在新客户拓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4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目前拥有34个自营实验室组成的集成网络[14] - 公司拥有通过ISO15189认可的实验室24个[14] - 已有23家子公司通过《医学检验生物样本冷链物流运作规范》国家标准认证[21] - 已有24家实验室获得ISO15189认证,平均认可项目数领先行业平均水平[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和供应商谈判降低试剂采购成本,缓解经营杠杆效益减弱的影响[43] - 公司正逐步将检测量转移至符合质量标准的低成本本地供应商[4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对会计处理方法无异议[91] - 公司确认持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87] - 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在报告期内遵守标准守则,无违反事件[88] 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 试剂采购成本同比下降约13%,物流单标成本降低约4%[21] - 实验室人效提升11%[21] - AI辅助阅片速度较纯人工提升6-7倍,累计AI辅助阅片量接近100万片[18] - 新一代LIMS系统已在32家公司推行,计划2025年下半年完成全面部署[18] - 存货减少8.7%至人民币115.9百万元,周转天数从31天优化至27天[55]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人民币681,40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21,814千元下降5.6%[152][153]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515,71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13,380千元下降15.9%[154] - 应付工资为人民币154,308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26,178千元下降31.8%[154]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8.0%,从人民币1043.8百万元降至751.1百万元[63] - 公司净现金状况恶化45.3%,从人民币693.9百万元降至379.9百万元[6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2.2%至人民币1545.0百万元,周转天数从220天增至262天[56] - 资本开支增加6.6%至人民币57.2百万元,主要因物业及设备采购增加[6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28.0%至75.11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04.38亿元人民币[10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2.2%至154.50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37.74亿元人民币[106] - 计息银行借款流动部分增加24.5%至58.24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46.80亿元人民币[106] - 总权益略微下降0.2%至177.18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77.47亿元人民币[10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用现金为人民币128,812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70,583千元,现金流出扩大82.5%[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82,43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576,000千元显著减少68.3%[11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51,11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767,961千元减少2.2%[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份购回付款为人民币32,78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4,033千元增加133.6%[109][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人民币194,011千元,2024年同期为增加232,810千元,增幅收窄16.7%[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7,418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1,066千元,现金流出大幅增加[114] - 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人民币3935万元,同比下降12.6%(2024年同期为4502.4万元)[138] - 公司出售资产账面净值为人民币448.6万元,同比上升124.4%(2024年同期为199.9万元)[138] - 计息银行借款账面值为人民币132,725.4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6%(2024年末:人民币130,591.8万元)[176] - 已抵押存款金额为人民币65,000万元,与2024年末持平[176] - 收购物业及设备合约承担为人民币958.6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3.0%(2024年末:人民币930.3万元)[169] 应收账款和资产质量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人民币19.32亿元,同比增长10.4%(2024年末为17.5亿元)[139]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至人民币3.87亿元,同比增长3.8%(2024年末为3.73亿元)[139][142] - 1-6个月账龄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9.56亿元,同比增长11.8%(2024年末为8.55亿元)[142] - 6个月至1年账龄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2.69亿元,同比增长26.1%(2024年末为2.13亿元)[142] - 减值亏损净额人民币2638.6万元,同比下降81.1%(2024年同期为1.4亿元)[142] - 个别评估减值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05亿元,同比下降16.8%(2024年末为1.26亿元)[143][145] - 1-6个月账龄预期亏损率降至1.49%,同比下降58.4%(2024年末为3.58%)[143][145]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58亿元,同比增长2.9%(2024年末为2.51亿元)[14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高嵩先生通过全资控股公司持有303,750股股份占比0.04%[75][77] - 董事高嵩先生通过雇员激励计划获授最多11,249,646股股份占比1.55%[75][77] - 董事林继迅先生通过全资公司Corelink持有90,061,994股股份占比12.38%[75][77][79] - Pearl Group Limited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281,541,805股股份占比38.71%[79] - 林锋先生通过全资公司Mega Stream Limited持有72,005,994股股份占比9.90%[79] - 公司根据2025年激励计划可发行的股份上限为21,769,29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83] - 公司在2025年1月回购100,000股股份,总代价为0.7百万港元,最高价7.62港元,最低价6.73港元[9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230.9百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使用[93] - 公司持有1,617,000股库存股份,用途尚未确定[90] - 2019年激励计划及2024年激励计划下无发行在外的购股权[82] - 截至报告日期未根据2025年激励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或奖励[83] - 已发行普通股727,260,291股,股本为人民币97千元[157][158] - 库存股份增至18,725,000股,价值人民币144,903千元,其中信托持有17,108,000股(价值人民币130,928千元)[159] - 股份激励计划授出购股权88,598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76-0.87美元/股)及受限制股份单位12,573份(认购价1.66美元/股)[161][162] - 2024年激励计划向高级管理人员授出9,150,0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加权平均认购价为每股7.91港元[166]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方艾康采购金额为人民币54万元,同比下降34.1%(2024年同期:人民币82万元)[171] - 来自关联方艾健的租金收入为人民币467.3万元,同比增长31.6%(2024年同期:人民币355.1万元)[171] - 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62.6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50.4%(2024年末:人民币108.1万元)[173] - 应付非控制股东款项为人民币61,175千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54][156] 收购和或有事项 - 收购产生的应付款项中,上饶艾迪康及江西锦测认沽期权执行价现值为人民币42,160千元,河南艾迪康或有代价公平值为人民币13,337千元[156] - 河南艾迪康非控股权益相关认沽期权执行价现值为人民币43,809千元[156] - 或有代价金融负债公平值计量完全依赖第三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金额为1333.7万元人民币[180][181] - 公司金融负债公平值计量中未使用第一级活跃市场报价[180][181] - 公司金融负债公平值计量中未使用第二级主要可观察输入数据[180][181] - 2025年6月30日金融负债公平值总额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均为1333.7万元人民币[180][181] - 报告期内第一级与第二级公平值计量之间未发生转移[181]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及负债未发生转入或转出第三级公平值计量的情况[181] - 长期应收款项公平值采用类似条款工具的市场利率贴现计算[178] 行业政策和监管环境 - 国家发改委2022年5月发布"十四五"规划推动生物经济,承诺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24] - 国务院2021年3月发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次修订版,2025年1月20日生效,允许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24] - 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包括医院联盟和标准化转诊路径,提升ICL检测需求[25] - 医院收益结构中检查治疗占比预计不断增加,推动临床检测外包需求[26] - 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患病率激增,推动检测量增长[27] - 体检中心检测外包率不断提高,受质优价廉检测需求驱动[27] - 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颁布指导意见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县级医疗机构对ICL需求[31] - 2024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发布医药购销领域纠风工作要点,开展为期1年集中整治[32] - 2025年5月发布新版医药购销领域纠风工作要点指导改进工作[32] - 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强调成本控制措施[33] - 2024年10月起国家医保局开始分批规范检验项目价格,首批涉及多个检验项目价格调整[38] - 2025年6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流程通知,强调属地化管理[38] - 202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动反内卷行动,旨在防止非理性价格竞争[40]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8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68] - 公司速动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2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1[6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0.74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0.75[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5,151名雇员[7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生薪酬成本总额人民币404.2百万元[7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人民币129,94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15,953千元增长12.1%[109][1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后公司未发生任何重大报告期后事件[182]
艾迪康控股(09860) - 2025 - 中期财报